讀人 ▏聖人請卸妝之「好疼的金聖歎」

2021-02-19 讀要

讀要第 142 期

Editor's notes

想必大家都注意到本期文章的封面了,不知道那時候有多少信男信女買了韓寒的這本《獨唱團》?——前兩天整理房間掉出來的書,還是那副一本正經的A4臉,但散發著的「逼格」明顯沒有當時拿在手上的那麼濃烈了。

今天讀人介紹的金聖歎,文章就出自這本出了第一期不知道會不會有第二期,最後大家終於相信沒有第二期的《獨唱團》第九篇《好疼的金聖歎》,作者咪蒙。

PS.不短,不悶,耐心點。

金採(1608年—1661年),字聖嘆,別號鯤鵬散士。著名的文學家、文學批評家。主要成就在於文學批評,對《水滸傳》、《西廂記》、《左傳》等書都有評點。他為人狂放不羈,能文善詩,評註不少古典,奇才也。因冒犯皇帝,受「抗糧哭廟」案牽連而被朝廷處以極刑。享年五十三歲。

本文作者咪蒙:文學碩士、專欄作者、媒體編輯,於韓寒雜誌《獨唱團》首期發表文章《好疼的金聖歎》。以惡搞歷史、解構名人、顛覆常識為己任。想和莊子聊聊豔照門、聽墨子講講小孔成像、跟李白一起研究黑社會、拜李清照為師苦學賭術。本文收入至她的書《歷史就是重口味》。


廣告×金聖歎

他是16世紀的精神先鋒。

他的歷史使命是驚世駭俗。

亂世中,他最達觀。濁世裡,他最清醒。

他是清晨的酒鬼,玩世不恭的才子,愛吃狗肉的佛教徒,精通哲學的神棍,惡毒的文藝批評家,視規則如狗屎的學者。反禮教的孝子慈父。

他屬於中國歷代文人中有趣、任性又精神分裂的稀有物種。

獄警×金聖歎

「我是南京監獄獄警。今天金聖歎被分到我的轄區了。」

這是1661 年中秋節前夕天涯社區最紅爆料貼。樓主ID為「《越獄》是部腦殘劇」。

「金聖歎很難搞。一會兒擺出奠測高深的裝丄B樣,據說在想「半夜兩更半」的下聯;一會兒又很亢奮地跟我討論一線城市房價。丫那小身板,瘦骨嶙峋的,想打他吧,最近全國監獄搞形象工程,查出來要扣老子獎金。不討哥還是賺到了提前買了100本他的書讓他籤名,感興趣的朋友請光臨我的淘寶網店。 金聖歎臨死前的絕筆,全球限量發行。哥很低調,拒絕人肉!」

當天各大媒體、門戶網站集體陷入癲狂狀態。狗仔24小時在監獄周邊蹲點守候最新八卦。沒辦法,金聖歎啊,年度作家首富、出版界大腕、星象學家、預言大師,連續5 年當選為全國娛記最喜愛的名人NO.1一一作為一個偶像派「文化超男」,他時不時登上娛樂頭條,標題都很重口味。比如「和花美男十指相扣,金聖歎是gay?」「金聖歎攜表妹海邊度假72小時,疑似近親亂倫」。作為「清朝第一博主」,金聖歎的博客篇篇有爆點。他向歷代文化名人開炮,罵劉辰翁是奴才,蘇軾沒有大局觀,晏殊的才氣如「痴狗咬塊」。他列出人生最爽的33件事丄,件件惡趣味:私密部位長瘡,關起門用熱水洗一洗泡一泡,爽;看到別人放風箏時線突然斷了,爽;聽說有人剛死了,一打聽,原來是城中第一心機鬼,爽翻天!

而現在,最轟動的新聞是,金聖歎因涉嫌參與聚眾鬧事被最高法院判了死刑。公檢法全面封丄鎖消息,居然有想錢想瘋了的獄警出來爆料,媒體們無法淡定。

第二篇爆料貼又引發網絡癱瘓。

「我冒死又來了。金聖歎的死刑明天執行。剛才他把我神神秘秘地叫過去,特誠懇地拜託我,準許他寫封遺書,讓我帶給他家屬。靠。看在我老婆是他的鐵粉的份上,我才勉強答應了。金聖歎千叮嚀萬囑咐讓我不要看遺書內容,但萬一他丫的寫了反動言論,老子要受牽連啊。哥很糾結,大家說我該怎麼辦?」獄警很懂得跟網民互動。

當在4小時之內獲得50多萬跟帖,大部分都是要求樓主「尊重民眾知情權、公布遺書內容」時,樓主中午善解人意地再次現身。

「我來了。哥不是怕出事嘛,專門請示了監獄長,在他的指示下我們監控了這封信的內容。說實話,打開信的時候,哥手都是抖的。金聖歎好歹版稅都賺了幾千萬,這遺書少不了要寫點財產去向,銀行密碼什麼的,最次也是點學術秘籍,名人八卦,把消息賣給八卦小報也賺翻了。哥要發達了。等下,我接個電話。」

萬千網友慾火焚身地等待下文。

「我打開那張紙,金聖歎寫的是:『大兒子,你要看清楚,鹹菜和黃豆一起吃,有核桃味道。這個獨家發明一傳,我就死而無憾!』哥被雷慘了。金聖歎,你強!」

第二天,金聖歎被押上刑場,連同其他門位「亂黨」被集體處決,據現場網友爆料,當時宛如巨星演唱會,萬人空巷。天朝電視臺直播時,只給了一個遠景,一行簡潔的字幕:恐怖分子死有餘辜。

兩天後,獄警再度爆料。「砍金聖歎頭的那位劊子手現在已經成我們公檢法系統的紅人了。據他說,金聖歎死之前,懇請劊子手優先殺自己,省得看到其他朋友被殺,不爽。那劊子手肯定不幹噻,金聖歎就說,我身上藏有銀票,你先殺了我,錢都歸你了。劊子手想「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就網開一面優先殺了他,搜了半天,真的從他兩邊耳朵裡各搜出一個小紙閉。亂激動的,打開一看,你們猜是啥。」

這獄警要是去寫懸疑小說,東野圭吾要失業的啊。

「一個紙團上寫的『好』。另一個寫的『疼』。」

有網友猜測-金聖歎是在模仿魚玄機,王小波的小說《尋找無雙》裡,魚玄機死刑前,最糾結的事有三件:要不要穿白裙子看起來更像模範犯人;在牢裡胸部餓瘦了早知道買有襯墊的胸罩;必須請獄卒買副太陽鏡增加明星範兒。

有網友表白,臨死都這麼有幽默感,大叔,你好萌!

同學×金聖歎

金聖歎是時代的否定者。

他的離經叛道始自10歲。據ID為「歡迎清穿」的網友稱,金聖歎和他是髮小,讀書吋還是睡在他上鋪的兄弟。當時金聖歎在私塾當插班生,作為一個大齡文盲,他完全不走五講四美三熱愛路線 他聽老師講《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時,卻產生了與澳洲動畫片《瑪麗與馬克思》中男主角相呼應的情緒:「困茫」一一困惑加茫然的合體。金聖歎經常聽著聽著就睡著了,醒了就跟同桌「歡迎清穿」抱怨:「學四書有個屁用啊?太無聊了。這老頭嘮嘮叨叨有完沒完,是不是嗑了藥?如果所有的書都這麼千篇一律,大爺我不念了。」

金聖歎是行動派,很巧地生了場大病,辦了休學。成名後接受記者採訪,他說:「我對清朝教育體制早已失望,教材根本不說人話。幸好我11歲的時候讀了《水滸》、《西廂》這類所謂『非主流』讀物,才發現現這世界上的書並不全是狗屎。」

從學生時代開始,他就與社會的遊戲規則互不兼容。

「歡迎清穿」同學還慷慨地向記者透露了幾個金聖歎在考場上的八卦。

有一次考生員,作文題目和現代高考題目保持了同樣的智商:《如此則動心否乎》一一遇到這些事,你動不動心?金聖歎是這樣寫的:「空山窮谷之中,黃金萬兩;露白葭蒼而外,有美一人,試問夫子動心否乎,曰。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考官一數,39個加大號的動字,把試卷填滿,氣得罵金聖歎朽木不可雕。金聖歎不以為意:孟子不是曰過,吾四十不動心;孔子也曰過,四十而不惑。所以1歲一39歲在荒郊野外看到鈔票和美女不動心,那不是傻丄B嗎?

一次是鄉試,題目是《西子來矣》,讓大家根據越國西施出使吳國這一史實寫一篇議論文。金聖歎的答丄案很幼齒:開東城,西子不來;開南城,西子不來,開北城,西子不來!開西城,則西子來矣!西子來矣。主考官很有娛樂精神地配合他寫批註:秀才去矣!秀才去矣!金聖歎又落榜了。

又是一次鄉試。作文題是「孟子將見王」。金聖歎在答卷的四角分別寫了一個「籲」字。照例主考官又被雷焦了。金聖歎解釋:「填空題、閱讀題都寫了40多次孟子了,不用再重複;至於見王,見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都差不多,也不必寫了。只有『將』字可以寫一下。你沒看過演戲嗎?王上朝之前,都有四個內侍在周圍喊『籲』。這就是『將』。」主考官當場崩潰。

教育界怒了,真以為我們是病貓!縣裡派了兩位很有聲望的專家,職位是教諭和訓導,要給金聖歎一點顏色看看。兩人閉關思索七七四十九天,炮製出一個高明的題目:《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並意淫了金聖歎的各種難堪表情。這一次,金聖歎創造了一分鐘交卷的新記錄:禽獸不可以教諭,即教諭亦禽獸也。禽獸不可以訓導,即訓導亦禽獸也。據說,教諭和訓導結伴去看了心理醫生。

本次過招被網友稱為「禽獸門」,金聖歎完勝。

這些八卦在網絡上瘋狂轉載,金聖歎的微博粉絲數一夜暴增20萬。

連90後都很哈他。都是玩叛逆,為什麼金聖歎如此有創意?

對此,金聖歎給媒體的解釋是,90後算什麼?「自古至今,止我一人是大材」。

他的興趣愛好就是調戲社會。科舉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他偏要一再侵犯。考場是裝腔作勢的,他偏要一派天真。

如果清朝也有《世說新語》,金聖歎會被納入《任誕篇》古代聖賢倡導的是溫柔敦厚,仁者愛人,但他是刻薄刁鑽的毒舌派;儒家社會鼓勵的是一本正經,積極人世,但他是遊戲人間的逍遙家。他把一切既定規則當做跨欄道具,每一次跨越都有型有款。

金聖歎說:我亦棄世。

其實,這個時代配不上他。

施耐庵×金聖歎

1641年,怪才金聖歎膩歪了惹同代人生氣,決定來點刺激的,把已經死了很久的施耐庵再氣死一次。

《水滸)金聖歎評點本出版。

據說,施耐庵隔著時空向金聖歎豎起了中指。

在施耐庵看來,金聖歎對他的心血之作《水滸》簡直是一種強姦。

一般的點評本,也就是寫個總批,來個序言,然後每頁來點眉批或夾注,這些加工雖然施耐庵也不是很樂意,但介於並未破壞小說整體性,他也忍了。

「但是,金聖歎卑鄙無丄恥!」施耐庵接受《穿越壹周刊》記者採訪時,情緒有點失控。「金聖歎欺世盜名!」他不喜歡後50回,說我狗尾續貂,直接把後面的刪了,只保留前70回,自己造了個意淫的結局,還不要臉地宣布,這才是原本。盜版把正版都幹掉了,我還能淡定嗎?完全不尊重原著者版權!他寫了篇序,冒充是我寫的,他動不動就從文章中間插入,寫些毫不相干的破事,我設計的敘述高潮經常被他的屁話打斷,我不得不指出,你們清朝的版權法相當不完善!」

記者假裝斡旋:「金聖歎奉你為偶像,他不是在點評的開頭就謳歌了你嘛:『天下之文章,無有出《水滸》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尤有出施耐庵先生右者。』」

「他這話很中肯。但是,不能因為你愛一個女人就能合法強姦她,還任意肢解吧?法律!!明白?」施耐庵又補充了一句,「還有,作為一個有多年臨床經驗的專業醫生,我對金聖歎的忠告是,你的躁鬱症急需治療。」

當記者問施耐庵對「水泊梁山是一座斷背山,充滿了男男、群p等姦情」的民間說法有何評價時,施耐庵忍無可忍,拂袖而去。

但讀者哪管施耐庵高不高興,金聖歎的評點本,在圖書市場製造了空前轟動,清初百姓哪裡見過這種妖孽讀物?他們對金聖歎的無釐頭的點評手法、大量透露日常八卦的惡趣味和一些類似成功學的心靈母雞湯迷得神魂顛倒,不僅平民追捧,連知識分子們也著了迷,他們從沒想到,文學批評可以用這麼有想像力的方式去做,奇談怪論大面積分布。金聖歎上來就說,「亂自上作」,官僚集團其實小人集團,他倡導言論自由,孔子說「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金聖歎則指出這不是議與不議的問題,而是敢議與不敢議的問題。他認為文人的創作自由與言論自由才是天下一等大事,他最恨偽善,極度討厭宋江。「一時學者愛讀聖嘆書,幾乎家置一篇」。

金聖歎繼續生猛。

幾年後,金批《西廂記》問世。《西廂記》是什麼故事?張生迷戀崔鶯鶯的漂亮臉蛋和性感肉體,兩人從一夜情發展為多夜情,張生娶了崔鶯鶯,還惦記著要和紅娘搞3P。這是低級趣味,是****,但金聖歎說,西廂記是一部神作,足以與《離騷》、《史記》、《杜詩》並列,是史上最偉大的巨著!

當時民眾就被震撼了:儒家經典和情丄色小說並提,金聖歎,你有種!

金聖歎號召大家虔誠地讀《西廂記》,必須焚香讀之、對雪讀之,對花讀之、與美人並坐讀之、與道人對坐讀之……因為這份虔誠,金聖歎對《西廂記》只是做了些小手術,儘管他不喜歡第五本,認為是「傖夫」所為,張生變成豬八戒,崔鶯鶯變成了木頭人,但他沒有把第五本刪掉了事,還是保留下來,並且惡狠狠地說:「何必續,如何續,偏要續,我便看你續!」一副潑婦罵街的姿態。

在新書出版的記者招待會上,金聖歎上來就說,指責《西廂記》淫穢的人,那是淫者見淫。他指出,中國文人最大的一項虛偽,就是認為君子可以好色,但不能淫。好色是高貴情感,淫是低俗作為,事實上,好色和淫只是機會與條件的問題,淫是天賦人權!發乎情止乎禮,根本就是違背人性的狗屁!

他的言論,像一把華麗的劍,刺穿了現實。

金聖歎的一位虔誠粉絲,廣東人廖柴舟為了寫好《金聖歎先生傳》,以製作精品紀錄片的精神,做了大量實地考察,人物訪談和資料收集,最後得出了一個嚴肅的結論:金聖歎之所以這麼牛B,全部秘密在於被某個神靈附體。

只能說,金聖歎的才情和見地大大超出同時代人的理解與想像。

他跑得太快,時代在他後面氣喘籲籲。

歸莊×金聖歎

憑藉兩本書長期佔據圖書暢銷榜首位,當紅作家金聖歎成為媒體曝光率最高的名人,他在各種文學研討會上亮相,尖臉禿額,目光如電,插科打渾,妙語連珠,到任何場合都成為,當之無愧的焦點。各大媒體都邀請他登上封面,酒跡斑斑的破爛長衫和鼓鼓囊囊的LV錢包成為他的兩大logo。這種鄉鎮企業家範兒被當朝時尚男士爭相效仿。

追捧和攻擊對於名人來說,向來是買一贈一的必然配置。

尤侗、陸士衡等文人都在各種媒體上大罵金聖歎。反金聖歎小組中最活躍的鬥士,當屬歸莊,他在當紅辯論節目《一席一虎談》上炮轟金聖歎,「金聖歎就是一邪教教主。他的水滸評點本,是『倡亂之書』;他的西廂記評點本,是『誨淫之書』。這樣一個不顧禮義廉恥的反動文人,敗壞社會風氣、擾亂學術氛圍,竟然被公眾奉為意見領袖、精神偶像,只能說,大家都被他蒙蔽了!」

歸莊紅了。金聖歎的粉絲對他展開瘋狂圍剿,他的百度貼吧當晚就被爆吧。歸莊繼續抱著金聖歎的大腿炒作,他向八卦小報透露,金聖歎招了一幫花美男當學生,實際上對學生大搞潛規則。

但金聖歎這次讓媒體失望了。他不接招。據說,金聖歎唯一的動作是把MSN籤名改成「如果我沒回覆你,那是因為我太拽了」,又據說,他披了馬甲在論壇上玩,引用了英國詩人藍德的兩句詩: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世界的遊戲規則從來都在他個人好惡之下。他的本名很菜市場,叫金採,他給自己改名為「聖嘆」,不是期望受到聖人的讚嘆一一或許他更希望贏得聖人的憤慨。「聖嘆」出自《論語》,孔子和眾弟子郊遊,讓大家談理想談人生,曾點很裝丄B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對曾點的理想表示喟嘆,「吾與點也」。曾點是一個狂者,金聖歎也以憤青著稱,他推崇的是以輕狂的態度過閒適人生。對於同樣是狂者的歸莊的種種攻訐,他置若罔聞 。如同王朔跳起來罵金庸,後者卻假裝沒聽見。

後來,《才子必讀古文》的選評出版,金聖歎的入氣再次抵達高潮,這次圖書營銷主打一個「意外」。一個科舉制度的叛逆者,突然編輯出版了一套考丄試類用書,親自教大家看什麼書才能在考丄試中拿高分——讓世人大跌眼鏡的同時又紛紛好奇他這次會對經典古文如何嘲弄?

金聖歎負責為這個單調的世界提供意外,現在,這些意外賣了個好價錢。

而歷史給了他更大的意外。

1660年,北丄京傳來消息,帝國最高獨丄裁者一一順治皇帝對金聖歎的作品發表了讚美之詞,「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時文眼看他」,金聖歎得此知己,揚眉吐氣,激動得「感而泣下,因向北叩首」。

一個社會的逆產,卻對最高統治者的賞識感激涕零,這讓歷代批評家崩潰。

所有人都以為金聖歎從此將平步青雲,包括金聖歎自己都很傻很天真地幻想為皇帝講經的場面。他以為統治者已經擁有足夠的智慧和胸懷包容他帶有「異端」色彩的言論,而事實上這可能是順治一時心血來潮表演一下自己的大度而已。

金聖歎的政治抱負還沒來得及施展就遭遇了「哭廟案」一一吳縣縣長任維初把賑災糧拿出來高價賣給百姓,激起民怨,一幫知識分子借順治駕崩的契機,組織反貪遊丄行,在文廟中先聖牌位前痛哭冼涕,發洩自己的不滿。當朝者的處理方式是,將包括金聖歎在內的18位核心人物「斬立決」。當金聖歎剛剛決定成為為朝廷的擁戴者,就立即被作為朝廷的叛逆者處死,這是怎樣的笑話和諷刺。

魯迅說金聖歎的死,是因為他早被官紳人認為是壞貨的緣故。在古代,知識分子可以享受同性戀,狎妓,吸毒等各種自由,但不可以對政治秩序說三道四。禰衡擊鼓罵曹操,嵇康要「非湯武而薄周禮」,李贄則說什麼男女平等、理學吃人,金聖歎拿人生當實驗,挑戰當權者的底線,但其實這些遊戲不太好玩。清朝政丄府將金聖歎的死當成一項熱身,之後直接實施文字獄,連犯上作亂的標籤都懶得貼。

社會表彰活著的順從者和死去的叛逆者,而文人不過是時代的點綴而已。金聖歎將死之時,才真正意識到這一點,他借著死亡做出了最後一場表演。據南京獄警的最後一次爆料說,金聖歎的頭被砍下來,臉上還掛著笑。

《CMM報》時事評論員寫道,這笑容具有後現代解構主義特徵,表達了金聖歎對這個荒誕世界的超然和拒絕。


相關焦點

  • 好疼的金聖歎
    劊子手想「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就網開一面優先殺了他,搜了半天,真的從他兩邊耳朵裡各搜出一個小紙閉。亂激動的,打開一看,你們猜是啥。」 這**要是去寫懸疑小說,東野圭吾要失業的啊。 「一個紙團上寫的『好』。另一個寫的『疼』。」
  • 「好疼的」是金聖歎,咪蒙,還是你?
    出這本雜誌的時候,我還在讀高中,裡面的文章現在幾乎都不記得了,只記得一些標題,印象最深的是那個有趣的——《好疼的金聖歎》。我甚至記不得《好疼的金聖歎》是誰寫的,記不得金聖歎為什麼好疼,記不得我是否真的好好讀過這篇文章。直到咪蒙團隊的《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事發,咪蒙又被推上熱點。有人問,「這真的是,寫《好疼的金聖歎》的那位姑娘……嗎?」
  • 有圖為證:咪蒙肯定出事了,翻翻《好疼的金聖歎》附原文
    以下附上咪蒙作品《好疼的金聖歎》原文,這篇文章曾經發表於韓寒2010年出的刊物《獨唱團》,而《獨唱團》只出了這一期就停刊了,真的成了獨唱。廣告×金聖歎    他是16世紀的精神先鋒,    他的歷史使命是驚世駭俗。    亂世中,他最達觀,濁世裡,他最清醒。
  • 金聖歎:人生為何不快樂,只因太多假正經
    但金聖歎並不在乎這些,因為他從來就沒把考試當回事。金聖歎視金錢為糞土,但是人沒有錢又活不下去,所以金聖歎還是得想方設法地賺錢。只不過,他賺起錢來,也不喜歡走尋常路。金聖歎拿出棍子在沙地上面一算,說此女已經成為了廣寒宮的仙人,前世還是蘇東坡的妹妹。官員又問:「都說蘇小妹會做詩,能不能讓她寫一首?」金聖歎當即發揮他出口成章的本領,隨口模仿女性口吻寫出十幾首七言絕句。官員信以為真,趕緊拿出金銀珠寶答謝金聖歎。金聖歎的老鄉鄭敷教回憶說:「金生(指金聖歎)通於其術……請之則來,長篇大章,滔滔汩汩,縉紳先生及士人有道行者,無不惑於其說。」
  • 金聖歎:史上最「叛逆」的書法家
    金聖歎的真名其實叫張喟,他是在明朝滅亡後改名叫金聖歎的,取」金人在上,聖人焉能不嘆
  • 金聖歎評選的「六才子書」,你知道是什麼嗎?
    ◆ ◆ ◆來源 | 金聖歎文 | 也可自話圖片來源 | 網絡◆ ◆ ◆金聖歎這個人就非常可氣,給《三國演義》寫個序,說:「餘嘗集才子書者六。曰《莊》也,《騷》也,馬之《史記》也,杜之律詩也,《水滸》也,《西廂》也。
  • 幽默才子金聖歎,科舉考試寫段子,人頭落地「說好疼」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就曾出現過這樣一個幽默才子,他能夠公然在科舉考試的試卷上邊寫起段子,即使自己即將死去,他依舊能夠笑著面對人生,人頭落地之時,竟然發現他道出好疼二字,你以為他僅僅是為了寫段子,卻不曾想實際上他付出多少努力在為一代人的命運做鬥爭。
  • 被曲解的「少不看西遊老不看三國」:金聖歎本意原來是這樣的
    不妨先了解一下說這句話的金聖歎這個人。金聖歎是明末清初的文學家、文學批判家,他很有文採,但是其人個性很古怪,瀟灑不羈、遊戲人間。看不起科舉考試,不願屈身於做官,金聖歎參加科舉考試就是去玩,根本不規矩作答,比如一次考試題目是根據典故「公孫丑用齊國的卿相引誘孟子,問孟子是否心動」,以「心動」為中心寫一篇文章,結果金聖歎是下圖這樣寫的:
  • 好疼的金聖歎——十年前的咪蒙
    凡語星空:你的精神生活,精神你的生活好疼的金聖歎文/咪蒙
  • 號稱「天下第一不正經人」的他,到底有多離經叛道?
    比如號稱「天下第一不正經人」的金聖歎,就是這麼一個離經叛道的人。01喜讀邪書禁書金聖歎本名張採,在滿清入關之後改名叫金人瑞,字聖嘆。意為金人在上,聖人焉能不嘆。他九歲入讀私塾,學習刻苦,喜愛閱讀,畢竟窮人家的孩子沒資格不努力。但和我們的童年一樣,上課只是任務,大家更愛看的還是課外書。金聖歎尤其喜歡《西廂記》、《水滸傳》。這兩本書在當時被文人們認為是「誨淫誨盜」不正經的書。一般人即便喜歡讀,也是偷偷讀,即便被人發現也要說:呸!
  • 這本書等了3年,終於迎來了它的回歸—《金聖歎選批唐詩六百首》
    很多人讀唐詩,會選擇流傳甚廣的《唐詩三百首》。至於市面上其他唐詩選編,多是噱頭大於內容。若沒有《金聖歎選批唐詩六百首》,對於喜歡唐詩的你,該有多遺憾。作為文學評論大師的金聖歎,親自挑出的他眼中頗有品讀價值和啟發性的作品,並對每一首做了鑑賞和批註。細細品來,從初唐到五代十國,唐朝詩歌的經典,悉數為君展開,堪稱整個唐代詩壇的大格局之作。
  • 翻閱《推背圖》第四十七象紫薇聖人出現的前一象,到底預言了什麼
    昨天我們看到了《推背圖》四十八象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四十八象——紫薇聖人的出現四十八象說到了:「水火既濟人民吉,手執金戈不殺賊;五十年中一將臣,青青草自田間出」,說到的意思是,天下呈現一片和諧之象,手裡拿著武器也不殺人,殺人的事情變少,一個出生在五十年的將軍,從田間而來;金聖歎批註到是龍蛇相鬥,時間在在辰巳之年,位置在南方,朱姓人品德好
  • 金聖歎 | 一個人最大的成功是堅守本心,無問西東
    ——金聖歎放棄當官的機會是愚蠢嗎?不是,在官官相護,腐朽黑暗的朝廷,金聖歎生於底層,對人民的疾苦感同身受,他知道自己做不到「同流」的,孤高自傲的他也不屑於與之為伍。另外,看到封建八股對人性的摧殘禁錮,他作嘔還還不及,怎麼能去做一丘之貉?
  • 論古代吃貨們的自我修養,金聖歎:我給你說個秘密,你可別哭哦!
    說到蘇東坡當然不得不提東坡肉,清代翟灝《通俗篇》講,「東坡集食豬肉詩:『黃洲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能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是時他自美。每日起時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據載,蘇東坡杭州剌史時,發動民眾疏浚河道,大功告成之日,百姓為感謝蘇東坡的功德,送來許多豬肉,他不知該如何處置,遂吩咐家人按往日的方法煮好與酒一起送去犒勞民眾,家人卻聽成了酒肉共煮。
  • 讀瓷·視界 ▏備前燒,獨一無二的侘寂之美
    對於崇尚自然天成的人而言,日本備前燒陶器在他們心目中享有極高的地位。那麼什麼是備前燒呢?備前是日本的一個地名,位於岡田縣,燒指的是產地。備前燒是日本六大古窯中最古老的一個,其特點是不上釉、不上彩,依靠窯火和燒成的技巧來完成,而且每一件作品都獨一無二。
  • 葉小鸞、金聖歎與《紅樓夢》
    《中國美學史大綱》出版後,我請人為我刻了兩枚閒章,一枚是「鼓吹金聖歎」,一枚是「發揚葉橫山」,(葉燮晚年居橫山,所以又號橫山先生),寄託我對這兩位清初學者的敬仰之情。但是,當時我萬萬沒有想到,金聖歎和葉燮這兩位我敬仰的大思想家在實際生活中會有聯繫。
  • 聖人造句和解釋_聖人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聖人(shèng rén)。近義詞有:賢人,偉人,至人。反義詞有:凡夫,凡人,小人。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3、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4、聖人之用兵,戢時而動,不得已而用之。5、要知兵器為兇器,聖人不得已用之。6、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7、聖人覺悟於當下,解脫於未來。
  • 金聖歎、韓愈、白行簡的名字都是來自這部經典?
    金聖歎關注文學的朋友對金聖歎應該不會感到陌生,他原名金採,字若採,後改字聖嘆,以字行。他的字出自《論語·先進》"孔子喟然而嘆",隱約可見他對世道的看法。2. 韓愈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被蘇軾譽為"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 《思美人》太想學咪蒙讓聖人卸妝,但卸妝不等於整容啊!
    但是到了楚懷王第二次邀請屈原入朝為官之時,屈原仿佛性情大變換了一個人一般,此時他堅決表示治國安邦是君王之事與他無關,此時的屈原似乎從骨子裡壓根就不願意入朝為官,一展政治上的抱負。你是否還記得同樣一部影視作品,女主喜歡著男主的詩,但是討厭著男主的人,直到女主發現男主就是詩作者。沒錯,社長說的就是周星馳主演的《唐伯虎點秋香》!
  • 金聖歎:來啊,造作啊,反正有大把時光
    好友徐增形象地描述過他的生活,說他「性疏宕,好閒暇,水邊林下,是其得意之處;又好飲酒,日輒為酒人邀去,稍暇,又不耐煩。或興至評書,奮筆如風,一日可得一二卷。多逾三日則興漸闌,酒人又拉之去矣。」他實在不是勤勉之人,甚至有些許不安定,寧願醉得糊塗,或者埋首在非今時今日的情節裡,恍若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