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世上所有心碎之人。」
——媒體認為,《海邊的曼徹斯特》代表了小成本電影的強大能量。在本屆奧斯卡被提名的影片中,它是唯一能夠與《愛樂之城》抗衡的。最終,卡西·阿弗萊克最終憑藉自己在片中的表現,獲得最佳男主角。
幾個禮拜前,我收到了一封來自同事田雨的郵件。在郵件裡,他建議我向你推薦《海邊的曼徹斯特》,並著重表達了自己對男配角盧卡斯·海吉斯的肯定。他是這樣聲明了為什麼海吉斯是一位應該引起你關注的演員:
在奧斯卡的歷史上,一部電影的男主角與男配角同時提名並獲獎的情況只出現了五次,現在《海邊的曼徹斯特》再次刷新了歷史紀錄。卡西·阿弗萊克的獲獎實至名歸,而與之對戲的年輕演員盧卡斯·海吉斯(Lucas Hedges)同樣交出了勢均力敵的答卷。
但我很快就明白,真正的原因是在他後來的文章裡。同樣是少年人,他在工作的時候充滿了年輕的狀態,在生活裡,也曾經展露過自己的煩惱。最終他可能在這部電影那個年輕角色的身上,看到了自己。
少年意氣與春爭
撰文:田雨
影片一開始,李·錢德勒(卡西·阿弗萊克飾)收到了哥哥喬伊·錢德勒去世的消息。回到故鄉曼徹斯特處理哥哥的後事後,李面臨的下一個問題就是要成為哥哥的兒子、自己的侄子派屈克·錢德勒(盧卡斯·海吉斯飾)的監護人。
面對失去父親的事實,還在上高中的派屈克用他特有的方式來對抗悲傷,請朋友來家裡睡覺,去朋友家裡睡覺等等。這和李故地重遊,再次經歷當初深刻的喪子之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初次登場時,在得知父親死訊前,派屈克還在同冰球隊訓練的同伴爭執互毆,衝教練飆髒話。摘下帽子後,一張青春無敵的臉上沒有悲傷,就連和前來安慰他的同學擁抱時,看上去也像是他在安慰別人。
再到後來為了和其中一個女朋友桑迪來一發,派屈克想盡一切辦法,甚至拜託李打掩護,雖然總是被桑迪的媽媽的「突然拜訪」打斷,但這條線索貫穿始終,直到這對年輕男女「功德圓滿」。
當鏡頭捕捉到派屈克在桑迪的床上,為無法戴上安全套而紅起臉時,你會明白,年輕不僅讓人忘記悲痛,也是重建生活的動力所在。
比如無論如何都要守住父親留下的船;比如在樂隊訓練,煞有介事地強調自己作為貝斯手的重要地位,以此獲得女孩的芳心;比如以自己「有兩個女朋友和一個樂隊」為由,拒絕跟隨李搬到離家四十五分鐘車程的波士頓去。
看著這個從此無依無靠的年輕男孩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這部電影籠罩在心頭的壓抑情緒在他的身上找到了釋放的出口,讓人從被悲傷層層包裹的呼吸不適中,獲得短暫的緩和和解脫。
故事講述到90分鐘時,派屈克終於流露了自己的悲傷。一個不經世事的少年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時的舉足無措,到歇斯底裡地痛哭,再到趴在床上沉沉睡去。這或許就是一個普通的男孩子該有的反應。
這一幕結束,派屈克的角色變得完整、豐滿,對自己的自信令年輕男孩的形象閃閃發光,深夜裡的失聲痛哭又賦予了角色血與肉;本著「沒有什麼事情是睡一覺不能解決的」原則,第二天醒來的派屈克,滿血復活。
或許,年輕本身就是忘記悲痛的解法。
在這部悲傷無處不在、密不透風的電影中,派屈克的角色是整部影片中唯一的亮色。
其扮演者——年僅20歲的盧卡斯·海吉斯在接受 Esquire 採訪時,大大稱讚了《海邊的曼徹斯特》的導演及編劇肯尼斯·洛那根:「這是我讀到過的最好的青年角色,最重要的是電影的每一個鏡頭都被精心設計過……編劇肯尼斯有一雙體察生活、聆聽悲傷的耳朵,他是真正知道如何表現生活中真實的悲傷的好編劇。」
2012年,盧卡斯·海吉斯第一次觸電,參演了由導演韋斯·安德森執導的電影《月升王國》,在其中飾演雷德·福德(Redford)一角,此後又相繼在《殺死信使》和《情動假日》進行客串表演,《海邊的曼徹斯特》可以看作是他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個人作品。
身穿白色短袖,胸前有十字標誌的就是盧卡斯·海吉斯
出生在電影世家的盧卡斯·海吉斯也算是子承父業,父親皮特·海吉斯是一名好萊塢導演兼編劇,其最為人知的編劇作品是《不一樣的天空》,作為主演之一的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憑藉這部影片提名了1994年的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Yen 宣傳海報
盧卡斯·海吉斯正忙於參演在紐約的 MCC Theater 上映的話劇《Yen》,這部話劇此前曾於2015年在英國皇家劇院上映,講述了兩個相依為命的年輕男孩與一隻狗在倫敦郊區的生活。
儘管派屈克·錢德勒已經足夠驚豔,但是在話劇中盧卡斯·海吉斯飾演的新角色亨奇同樣出彩,《名利場》雜誌評價:「這個充滿憤怒卻又內向的角色操著一口英國腔,在觀看的時候會讓你徹徹底底地忘記這就是《海邊的曼徹斯特》裡的那個男孩。」
Yen 劇照
接下來,盧卡斯·海吉斯會出演由格蕾塔·葛韋格獨立執導的電影《伯德夫人》,女主角是電影《布魯克林》中的西爾莎·羅南。與之前參演過的電影不同的是,他的名字被放在了主演名單上的第二位。
成名帶來的慌張和焦慮遠遠多過喜悅,在參演話劇期間,盧卡斯·海吉斯從中獲得的樂趣衝淡了不安的情緒,「很感謝《Yen》讓我有了一份像樣的工作,早出晚歸,一整天都在排練話劇,不用操心其他的事情。到了晚上和大家說再見,第二天再來繼續工作,這樣的感覺很好。」
《海邊的曼徹斯特》裡,「派屈克·錢德勒」這一角色的成功得益於他的年輕,而對於盧卡斯·海吉斯的成功,或許可以在他對自己的認識裡找到答案——
「我知道我會堅持經常回來表演話劇,對我來說,這裡就是讓我學習如何表演的最好的環境。我的職業生涯與我接到的每一個角色息息相關,我願意一直追尋好的作品,雖然我現在不知道什麼是真正好的作品。所以我會不斷學習,不會關閉我自己,也會一直挑戰自己。」
相關文章:
深夜放映 | 去野餐,去乘火車,去南方叢林
烏 雲 裝 扮 者
To see behind walls.To draw closer.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世界、黑色趣味和明亮內心
「拿走。」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