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家劇院出品,舞臺劇《戰馬》導演瑪麗安尼·艾略特執導、西蒙·史蒂芬斯編劇的話劇《深夜小狗離奇事件》,曾於2015年借NT Live「間接」與中國觀眾見面,今年春天則以全新製作的世界巡演版本在第46屆香港藝術節拉開中國巡演大幕,並陸續登陸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
觀眾無論坐在影院感受「高清戲劇電影」平面轉述的數字迷宮,抑或身處劇場親身進入聲光影電營造的多維歷險叢林,均會沉浸於科技感與現代性十足的舞臺帶來的視覺驚奇。感動於痴迷數學物理、偵探故事,自稱有「行為問題」的英國斯溫登小鎮15歲少年克里斯多福的勇敢上路,並從中領悟家庭與學校尊重個體的教育方式的重要性。繼而意識到克里斯多福與眾不同的怪異舉動,可以擴展到更廣義的範疇,我們誰能說自己是完全「正常」的呢?
小說《深夜小狗離奇事件》以主人公克里斯多福第一人稱記述的方式書寫。他在午夜率先發現鄰居希爾斯太太的狗威靈頓被一把收拾花園用的鐵叉刺死,他自己卻被警察當作最大嫌疑人。克里斯多福決心效仿偶像大偵探福爾摩斯徹查案件,同時在亦師亦友的雪凡不斷的鼓勵和反饋下,將探案經歷寫成一本基於真實故事的「謀殺案推理小說」。由於將無法套用任何數學模式但無疑非常有邏輯的質數視作生命,他小說的章節號也用2、3、5、7這些質數標示。
不過因為父親明令禁止他圍繞威靈頓打轉,克里斯多福破案和小說的推進都不順利。父親刻意隱瞞的諸多秘密,包括母親並沒死於心臟病而是住在倫敦等等,也因此意外暴露。克里斯多福遭到極大的打擊,決心走上顛覆過往的旅程,翻開新的人生篇章。
書中的克里斯多福沒辦法正視別人的面孔,與人簡單語言交談時只能盯著他們的褲腳和鞋子,幾乎不與任何人有身體接觸,與父母最為親密的互動是用張開的左手與他們的右手輕輕相觸。他無法食用挨在一起的食物,需要克服重重心理障礙才能使用公共廁所,與此同時,他夢想成為太空人,還是數學和記憶天才。用精準的時間及空間體積、物品陳設方位丈量所處環境,是他為自己設置的心理安全防線,一旦其他人的行為逾越防線,他輕則用心算2的各種方根的方式舒緩壓力,重則蜷縮幽暗狹促的場所或者乾脆發出驚聲尖叫。
很明顯,馬克·哈登筆下的克里斯多福是位患有自閉症的少年。但難能可貴的是,全書從頭至尾沒有出現「阿斯伯格症候群」或者「自閉」等字眼,而是致力於描繪由克里斯多福的所見所聞和頭腦想像共同構建的世界,同時輔以大量照片、地圖、稜角分明的畫作等,說明他認知世界的基礎是數理結構。這固然與小說是從克里斯多福的視角寫就有關——他的字典裡不會有「阿斯伯格症候群」,更重要的是馬克·哈登不想用標籤定義他筆下的少年,以免讀者站在政治正確的立場,或者帶著固有思維打量克里斯多福——2003年該書在英國初版時封面曾印有「阿斯伯格症候群」,一度令馬克·哈登後悔不迭。
而書中除了年齡,克里斯多福的相貌、身高、體重等特徵均被模糊處理,讀者可以根據自身閱歷想像這位少年的形象,這也在暗示,誰都有可能成為克里斯多福。將「正常的大多數」放在顯微鏡下,隱疾便會顯現,正常與怪異並不能用數學公式劃分。
西蒙·史蒂芬斯根據馬克·哈登小說改編的同名劇本,保留了克里斯多福將經歷與文學創作融為一體的結構,以及重要的時間線與場景,但克里斯多福的創作成果由小說變成了校園戲劇。同時,從舞臺呈現便於觀眾深入故事的角度考慮,在克里斯多福的主觀視點之外,加入了客觀講述——見證克里斯多福寫作過程,並常常給出寫作建議的雪凡老師,成為引領觀眾跟隨克里斯多福一起「冒險」的不二人選。她用旁白告訴觀眾,15歲少年的一路見識,正被校園戲劇再現。
如此處理的最大原因,是暢銷程度超過「哈利·波特」系列、獲獎無數的小說《深夜小狗離奇事件》在英國深得人心,不必貿然打破讀者已經認可甚至感同身受的主人公的行為。何況,改編者自身也對小說著迷。
2005年,因為要創作一部有關自閉症男孩和家人關係的話劇,西蒙·史蒂芬斯查閱了大量與自閉症有關的資料,小說《深夜小狗離奇事件》是其中之一。他覺得小說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作者用富有同情心且簡單明了的手法,寫出了克里斯多福的內心渴望,因而改編工作的重心,應該放在如何藉助舞臺手段,把反映克里斯多福心聲的細節、存在於他腦海中的畫面,比如他對宇宙太空的想像、在倫敦火車站的遭遇等等放大。
如果以改立體幾何圖形描述克里斯多福的大腦,它就宛若一個方盒子,缺失感性色彩,裝滿縱橫交錯的筆直線條般的邏輯思維,使得他一旦制訂計劃,便必須按部就班完成,並樂在其中。導演正是把他的「盒子大腦」請上舞臺,並讓它發揮主觀能動性製造從無到有的魔法,為觀眾展示一個個匪夷所思的情境。
用鋼板和近900個LED光點組成的類正方體的「盒子大腦」,看似空空如也,實則機關重重。燈光、投影、音效的不同組合方式,不僅能交代克里斯多福身處的各個場合,也能把他腦海中的數字王國盡情展現。由同等大小的正方形格子組成的三面牆體和地面則設有多處可推移暗格,藏有克里斯多福的寵物鼠、母親的來信、去倫敦的車票等近120件道具。
鑑於克里斯多福能在現實與想像兩種頻道之間自如切換,話劇《深夜小狗離奇事件》接駁兩種世界的手法也頗值得稱讚。第一幕隨著克里斯多福的玩具火車在彎彎曲曲的軌道上順利滑到終點結束,第二幕的開啟則是他置身環境嘈雜的倫敦火車站。這一秒他正為某件超出理解範圍的事情不知所措,下一秒已在其他演員的託舉下進入外太空遨遊。
尤為重要的是,話劇《深夜小狗離奇事件》的視覺雖然令人應接不暇,卻並沒有喧賓奪主,搶去思想的風頭。讓克里斯多福不喜歡的人都穿著他討厭的黃色或褐色衣服,表明該劇主創給予這位15歲的少年最大程度的尊重。克里斯多福看似不知愛為何物,其實是成人帶著既定標準看待他的結果。慶幸的是,最終他的父母對各自的行為做出檢討,並想辦法修復了與他的關係,刻板的校長也讓他曲折地參加了數學考試。
奧利弗獎、託尼獎授予該劇多項榮譽,既有劇目、表演大獎,又有技術的肯定,可謂實至名歸。喜歡在深夜活動的克里斯多福借解開威靈頓被殺之謎,去倫敦找回媽媽、拿到數學考試A的成績單,完成人生的三級跳,實現了短期小目標。舞臺也對克里斯多福的將來之路作出寬廣的側寫,劇終彩蛋環節中,他向觀眾講解數學題時神採飛揚,正是創作者以舞臺的力量幫助觀眾看到心中期盼他未來變成的模樣。
文| 梅生
攝影/Brinkhoff Mogenhurg
本文刊載於20180515《北京青年報》B3版
往期精選
宮崎駿說:「我啊,我把自己所有青春都獻給了高畑勳」
在《迷霧》和《傲骨》之間,隔著理念的千山萬水
英文讀者這樣看金庸:郭靖就像《權力的遊戲》中的雪諾
無聲的暴烈裡藏著最深的悲哀:羊的命運就是換一種方式繼續當羊
葛飾北齋的魔力太大了,梵谷和高更迷他,魯迅哥倆也迷他
一不留神就會錯過的妙展:「漢人」升仙指南
冷戲再傳《洗浮山》
劉曉慶挑戰旦角與醜行 徐帆扮演白娘子 京劇不僅是「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