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們越來越擔憂衛星巨型星座將會如何使科學瓦解

2020-12-23 天文在線

2020年1月6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一枚攜帶著60顆星鏈(Starlink)衛星的獵鷹9號火箭在佛羅裡達州的卡納拉維爾角起飛。

圖為獵鷹九號發射畫面(圖源:360kuai)

美國天文會議的組織者們在夏威夷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會議,用以討論像目前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建造的火箭一樣的衛星巨型星座的問題,它們隨時可能阻礙望遠鏡的觀測,天文學家也對這個暴露出的問題做出了可能的解釋。

在第235屆美國天文會議(AAS,通常在夏威夷的檀香山舉辦)上,舉辦了這個名為「衛星對天文學的挑戰」的特別會議。會議由來自亞利桑那州圖桑市的國家科學基金會光學基礎天文研究室的康妮·沃克擔任主席,此次會議是為了有關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鏈(Starlink)巨型星座的建造研發,但是總的來說會議的目的是去討論建造成功的可能性,因為其他幾個公司正計劃建造大量他們自己的衛星星座。

SpaceX系統的星座模式(圖源:36kr)

OneWeb星座模式(圖源:36kr)

令人驚奇的是,星鏈(Starlink)成為會議的重點幾乎沒有受到人們的注意,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已經發射了三批它的小衛星,總計大約180顆衛星,每次發射都伴隨著一場燈光秀——一個人人可見的星鏈(Starlink)衛星有秩序的快速橫穿天空的過程。這個像火車一樣的過程產生的影響,會持續一周或者更久,直到這些衛星分散到它們更高的服務軌道上,但是即使那樣它們仍然是肉眼可見。可能不出意外的話,星鏈(Starlink)隊列早已阻礙了天文觀測。

(圖源:xw.qq)

那只是其中的一個問題,而另一個問題則與未來幾年有望進入軌道的衛星的數量有關。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想要它的星鏈(Starlink)星座最終由數以萬計的衛星所組成,然而其他的公司,如OneWeb(全球衛星電信網絡的初創公司),電星(Telsat)和亞馬遜(Amazon)則希望建造他們自己的多衛星星座,私營部門預計太空中物體的數量將增加一個數量級,這個前所未有不考慮後果的實驗會阻礙天文觀測達到令人震驚的程度。

一個來自哈弗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參加了這個特別的美國天文會議,和他的同業談論了這個問題,並且會見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代表,麥克道爾在一封郵件中告訴古茲莫多「我確信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一定會努力解決這個問題」,「我想不為非天文學者去破壞夜空是個小問題,比起肉眼可見他們得到這個衛星的可能性更微弱」。

至於專業的天文學家們,他擔心這些衛星每年都會造成「大麻煩」,甚至出現一些連天文學家都料想不到的事件。

據SpaceNews報導,在會議期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負責衛星政府事務的副總裁帕特裡夏庫珀說「這個亮度和可見度令人匪夷所思」,「那出乎意料的亮度是衛星被放在低軌道以及他們的大型太陽能電池陣列最初定向的方式所決定的。」一旦進入離地550千米(342米)的預定軌道,它們的亮度就大大減弱,但是在地面仍然可以看到。

可視衛星數量隨緯度的變化(圖源:36kr)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已經對這個問題作出了回應,由部署來看,一顆星鏈(Starlink)衛星被塗上了一層特殊的暗黑塗層以求降低它的反光率,但要到二月衛星真正投入運營我們才能知道這個解決方案是否能起作用。

另外,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私營空間公司正在嘗試讓每一個星鏈(Starlink)衛星的位置坐標化以供天文學家使用,他們能使用這些信息進行觀測。

庫珀說「我們不知道這些緩解措施是否是有用且高效的,」「我們往往工作迅速,我們傾向於進行測試,從中吸取教訓然後進行迭代。」

總的來說,這個會議也解決了衛星巨型星座,探討了這些衛星陣列(無論是用於遠程交流,如星鏈(Starlink),還是大規模的地表調查,如提出的ICEYE(芬蘭商業雷達衛星運營商)星座——它涉及到一隊配備有合成孔徑雷達(SAR)的衛星)可能如何影響科學觀測。

SAR設備(圖源:wapbaike.baidu.)

據BBC報導,針對這個會議,來自密西根大學的天文學家派屈克賽策爾提出了有害影響的警告,例如圖片上的多條條紋,像幽靈一樣的非自然現象,探測器的光飽和度以及對電子設備的幹擾等。

「近地軌道的巨型星座正在接近,而且速度很快」,「新的衛星比軌道上其他99%的物體都亮,」BBC引用賽策爾的話說,並補充道最初的一批星鏈(Starlink)衛星「僅僅只是開始」。

BBC報導說,賽策爾舉薦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製造它,以便星鏈衛星即使在它們自己的服務軌道時也對肉眼不可見,並且該公司致力於減少這些物體的亮度以防止大型職業望遠鏡的過飽和。令人不安的是,他說維拉魯賓天文臺(之前以大型天氣觀測望遠鏡而著稱)也將被巨型星座帶來糟糕的影響,因為每隔三天這個帶有高敏感度設備的天文臺就要了解一下整片天空的信息。

據BBC報導,會議中提到的還有一個問題是來自這些衛星的過度無線電幹擾的威脅,例如上面提到的ICEYE(芬蘭商業雷達衛星運營商),來自國立射電天文臺(NRAO)的哈維李斯特在記者招待會上發言,說直接回頭看如果合成孔徑雷達(SAR)被定位在一個射電望遠鏡上,合成孔徑雷達(SAR)「將會燒掉射電天文學接收器。」

希望這些討論將進一步迫使私營部門在將產品送入太空之前採取明智的實踐,令人遺憾的是,我們的交流進行的太晚了,能夠預測到數以萬計或是無數的近地衛星將影響我們對宇宙的看法,確切地說並非難事。

相關知識

標誌

星鏈(Starlink),是太空服務公司SpaceX計劃推出的一項通過近地軌道衛星群,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2015年,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宣布 Starlink 計劃,計劃利用衛星取代傳統的地面通信設施,來幫助偏遠地區接入高速的寬帶網際網路,並為城市地區提供價格優惠的服務。

2019年10月22日,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成功通過星鏈發送推特,並表示星鏈已能提供天基網際網路服務。

Starlink的目標是到2020年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提供服務,到2021年將其服務範圍擴大到接近全球。

SpaceX計劃在2020年代中期之前在三個軌道上部署接近12000顆衛星:首先在550千米軌道部署約1600顆衛星,然後是在1150軌道部署約2800顆Ku波段和Ka波段衛星,最後是在340千米軌道部署約7500顆V波段衛星。整個計劃預計需要約100億美元的支出。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柚子-gizmodo-George Dvorsky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Starlink讓天文學家頭疼!巨型衛星星座正從根本上改變天文觀測
    隨著近地軌道上的衛星數量越來越多,獲得一個開闊的天空視野的機會正變得越來越小。 學界也是剛剛才開始認識到這些巨型衛星星座給天文學界所帶來的真正威脅。美國天文學會在近日公布的報告中總結道,該情況將會「從根本上改變天文觀測領域」,其中就涉及到了光學和近紅外探測的發展。報告作者寫道,「夜空照片中充滿被太陽照亮的衛星將成為一種常態。」
  • 衛星星座對科學觀測的幹擾使得天文學家的焦慮與日俱增
    在美國夏威夷召開了一次天文學會特別會議,會議針對衛星巨型星座(例如SpaceX目前進行是Starlink計劃)建設正逐步幹擾天文觀測的問題進行了討論,並提出了解決這一新問題的潛在方案。(AAS)第235次會議上設立的專題特別會議——「衛星對天文學的挑戰」,針對SpaceX Starlink巨型星座建造和其他計劃中的私人龐大衛星群的最新進展,綜合討論未來的宏觀發展前景。
  • 哈佛天文學家稱星鏈衛星可能會影響對近地小行星的搜尋
    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Jonathan McDowell分享了他的新研究成果,分析了星鏈寬帶服務巨型星座對不同天文臺的影響。許多天文學家和天文組織對SpaceX長期部署多達42000顆星鏈衛星的計劃所導致的巨大衛星星座的增長將幹擾太空科學觀測表示擔憂。
  • SpaceX星鏈衛星不僅僅影響天文學家,可能還會給地球帶來巨大危機
    SpaceX星鏈衛星相信很多喜歡看科學文章的人,應該已經有所了解。SpaceX星鏈衛星的目的是為了讓全世界沒有被網際網路覆蓋的地區,能夠開通網際網路功能。這個計劃聽起來似乎是為人類服務,但是實際上,這項技術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好處,甚至會給地球帶來巨大的災難,美女小倩這樣說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科學證明。
  • 地球探測到神秘信號,來自失聯46年的衛星,這個的背後讓人擔憂
    那個時候因為技術不夠先進,所以許多的衛星上天沒多久就報廢,變成了「太空垃圾」。地球探測到神秘信號,來自失聯46年的衛星,這個的背後讓人擔憂而在2013年一個業餘的射電天文學家在日常搜索無線電信號是,接收到一個微弱的神秘信號,這段信號以4秒為周期的循環不斷出現,這一發現也是引起了天文學家的關注,因為這種信號是很有可能是未知天體或者外星生命的。
  • 未來的夜空,漫天星星也許是漫天衛星
    密西根大學一位研究太空垃圾的天文學家Patrick Seitzer說。他說,Starlink衛星比同高度的衛星都亮,「這得益於Starlinks的設計和定位」。長期以往,這將會影響我們對宇宙的觀感,產生更多太空垃圾,我們理應擁有的乾淨夜空將不復存在。Johnson說,讓人糟心的不是這19顆衛星毀掉了當晚整個的太空觀測,「我們害怕這將成為一種新的常態,如果是成千上萬顆衛星,那就糟了」。
  • 全球低軌衛星星座計劃與進展
    衛星通信、地面通信競爭與融合交織,低軌衛星星座建設必要性和可行性升級,有望帶來衛星通信商用新氣象。衛星通信從誕生開始就處於與地面通信的競爭局面,地面通信的發展快速壓制著衛星通信的發展步伐。現階段,我國地面通信處於全球領先水平,逐步將重心轉移到打造天基通信系統。Space X等巨頭穩定發射衛星,已經逐步證明了巨型低軌通信衛星星座的可行性和優越性。
  • 土星正在慢慢「躺下」,傾角越來越大,罪魁禍首竟是它自己的衛星
    而土星的傾角——26.7°——其形成原因卻引起了天文學家們的關注。此前大多數天文學家認為,在40多億年前,當時太陽系還年輕,與海王星的軌道發生共振,使土星傾斜。索邦大學的梅萊恩·塞倫費斯特博士(Melaine Saillenfest)對此提出了質疑,認為這實際上是在我們眼前發生的。塞倫費斯特博士的質疑建立在去年令人震驚的發現上:土衛六,土星最大的衛星,正以每年11釐米的速度遠離它。
  • 愛因斯坦、哥斯拉、綠巨人都成了星座!科學家可以這麼任性?
    費米伽瑪射線空間望遠鏡概念圖。圖片來源:NASA星座從哪裡來?幾千年前,老祖宗們的夜晚裡沒有萬家燈火,仰望星空就成了他們夜晚不多的娛樂活動之一。看著看著,天上的星星就被他們腦補出各式各樣的形狀,有的是神話人物,有的則是生活中的鍋碗瓢盆。隨著航海和天文學發展,人們發現星星可以確定方向和時節,這時候星座就不只是用來講故事,而成了確定星星位置的工具。
  • 最新的星鏈發射讓SpaceX 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衛星運營商
    以下是《太空新聞》(SpaceNews)的報導:  這182顆星鏈衛星今後是否會成為太空探索科技公司衛星網的一部分,仍然是未知數。喬納森·麥克道爾是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一名天文學家,負責追蹤衛星移動軌跡。在他1月2號的報告中:「太空探索公司在2019年5月發射的大概10顆星鏈衛星,從未到達他們應在的運行軌道。」
  • 被拋棄40年的衛星,突然傳回信號,科學家們慌了,不知所措
    全球天文學家對此都非常興奮,這一發現是否是由未知天體發出的,甚至可能是地球外文明的外星人發出的無線電信號?美國的 NASA也已經介入了這件事的調查。不過最終這件事情的答案卻有一些烏龍,因為後來在經過論證之後科學家們發現,這個信號雖然並不是天然形成的,也不是所謂的地外文明發射出來的,而是我們地球人人造的——來自一顆已經和地球失聯了四十年的通信衛星LES-1。
  • 木星的衛星有多奇葩?一個比一個能作,顛覆天文學家認知
    說到行星的小弟衛星,地球的自然衛星僅有一個,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月球。木星的衛星跟地球相比就是一群和一個的區別,截至目前人類已經發現木星有79顆衛星。說出來你可能都不會信,這79顆衛星中前4顆是伽利略用手持家用望遠鏡看到的。
  • 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氦逸出了巨大的行星大氣
    科學家發現氦逃逸了巨型行星的大氣,哈勃望遠鏡的觀測表明,一顆木星大小的系外行星在距地球200光年的系統中失去了大氣。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氦逸出了巨大的行星大氣。圍繞行星的氣體包層延伸到了太空。結果出現在5月3日的Nature中。
  • 天文學家現在知道「怪物」黑洞是如何誕生的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最極端的實體之一,但天文學家們離了解這些巨型怪物的起源又近了一步。超大質量黑洞形成於一個鮮為人知的時代,被稱為。直到現在,人們還不知道這些黑洞是如何變得如此巨大的,它比我們的太陽大了10萬倍。
  • Telesat、OneWeb及SpaceX三個全球寬帶低軌衛星星座系統的技術對比
    這些新設計星座規模差異較大,從挪威航天局提出的2顆到SpaceX提出的4425顆。由於這些星座中有大量的衛星,因此創造了「巨型星座(mega-constellations)」這個名稱來指代這些新提案。與90年代的星座相比,這些巨型星座的主要區別在於,使用數字通信有效載荷、高級調製方案、多波束天近年來,從太空提供網際網路接入的想法又捲土重來。
  • 木星有79顆衛星?不,可能是600顆
    這些衛星中的大部分都分布在廣闊的、形狀不規則的逆行軌道上。在過去的20年裡,大型數位相機的快速發展幫助天文學家們發現了數十顆小型的木星衛星。早在2003年,卡內基研究院的Scott Sheppard就曾估計過,直徑在1千米以上的木星衛星可能有100顆左右。
  • 16世紀前北半球人不了解南半球星座,人類沒有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我們暫先不談地理大發現如何解放了天文學家的思想,如何啟發和激勵了天文學家去鑽研;不去評說人們如何把麥哲倫與哥白尼相提並論,說麥哲倫發現了地球,哥白尼發現了太陽系;不去考證人們如何把伽裡略譽為「天空中的哥倫布」。我們這裡只討論地理大發現如何直接導致了天體大發現。可以說,地理大發現使得探險家、天文學家新發現了將近一半的天體,文明人類新認識的恆星和其他天體增加了將近一倍。
  • 當初被義大利衛星拍攝到的「巨型兔子」時隔多年,如今成什麼樣了
    維也納的格林汀藝術團隊,這些可愛可敬的人用五年的時間打造了一個玩偶奇蹟——一隻可以在太空看到的巨型的粉紅兔子。 這隻兔子身長60多米,躺在義大利阿爾卑斯山的山頂。它大到在太空在衛星地圖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不是一隻普通的玩偶兔,它是藝術家們愛的創作,藝術家們預測它會保留到2025年。
  • 天文學家是如何發現它的?
    1884年,威廉湯姆森估算出銀河系的質量,但是結果出乎他的意料,因為質量出奇的大,在那時天文學家認為一個星系的質量無非主要是由可見的恆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