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亮相《可凡傾聽》

2020-11-25 光明網

【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亮相《可凡傾聽》】日前,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深度訪談欄目《可凡傾聽》播出了《大醫精誠——鍾南山院士專訪》,鍾院士和曹可凡一起,完成了一次對自己人生的回望。節目播出後,引發轟動,「鍾南山談疫情期間最大壓力」迅速衝上熱搜榜。11月28日,《可凡傾聽》還將播出李蘭娟院士專訪,兩大重磅嘉賓、兩期「王炸」節目,《可凡傾聽》正在努力踐行一檔全國知名人文欄目的社會責任。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文化上海

相關焦點

  • 訪談|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亮相《可凡傾聽》
    日前,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深度訪談欄目《可凡傾聽》播出了《大醫精誠——鍾南山院士專訪》,鍾院士和曹可凡一起,完成了一次對自己人生的回望。節目播出後,引發轟動,「鍾南山談疫情期間最大壓力」迅速衝上熱搜榜。11月28日,《可凡傾聽》還將播出李蘭娟院士專訪,兩大重磅嘉賓、兩期「王炸」節目,《可凡傾聽》正在努力踐行一檔全國知名人文欄目的社會責任。 醫者的大愛都來自家庭 「父母給我最大的教育可以概括一句話,當老實人、做老實事,這是給我一個最大的教育。」鍾南山說。
  • 《可凡傾聽》播出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重磅訪談
    11月21日,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深度訪談欄目《可凡傾聽》播出了《大醫精誠——鍾南山院士專訪》,鍾院士和曹可凡一起,完成了一次對自己人生的回望。節目播出後,引發轟動,「鍾南山談疫情期間最大壓力」迅速衝上熱搜榜。
  • 走進《可凡傾聽》,看看共和國英雄鍾南山、李蘭娟的人生橫截面
    11月21日,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深度訪談欄目《可凡傾聽》播出了《大醫精誠——鍾南山院士專訪》,鍾院士和曹可凡一起,完成了一次對自己人生的回望。「我們沒有太多談疫情,而是選擇了他人生中的幾個橫斷面,我希望從他的成長中,找出他今天之所以成為共和國英雄的『因』。」曹可凡告訴記者。圖說:鍾南山據悉,下一期的《可凡傾聽》還將播出李蘭娟院士專訪。
  • 曹可凡對話鍾南山、李蘭娟:為什麼他們能成為「共和國英雄」?
    11月21日,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深度訪談欄目《可凡傾聽》播出了《大醫精誠——鍾南山院士專訪》,鍾院士和曹可凡一起完成了一次對自己人生的回望。節目播出後引發轟動,「鍾南山談疫情期間最大壓力」迅速衝上熱搜榜。「我們沒有太多談疫情,而是選擇了人生中的幾個橫斷面,從他的成長中,找出之所以成為共和國英雄的『因』。」曹可凡說。下一期還將播出李蘭娟院士專訪。
  • 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一國院士,出身貧寒的她靠知識改變命運
    原創 國士無雙 可凡傾聽國士無雙妙手仁心丨造福蒼生曹可凡與李蘭娟院士合影從「非典」到「禽流感」,再到「新冠肺炎」,哪裡有緊急的疫情,哪裡就有她的身影。鍾南山和李蘭娟兩位院士出席第二屆中國醫師公益大會2020年第二屆中國醫師公益大會前不久在北京飯店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熱心於醫療公益的醫師們齊聚一堂。在本次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分享了自己在疫情中的經歷和經驗,並從救治和防控兩方面對當前的抗疫防疫工作獻言獻策。
  • 可凡傾聽丨鍾南山的故事(四):我的壓力來自於病人的生命
    可凡傾聽丨鍾南山的故事(四):我的壓力來自於病人的生命 2020-11-24 0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李蘭娟院士用事實證明,不只有英語重要,漢語也是世界最重要的通用...
    一、李蘭娟院士是我國防疫專家組領軍人物之一。無論是當年的sars肺炎還是今天的新冠肺炎,鍾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起到了核心作用,有他們在,是中國人之福。中國之所以取得抗疫這麼好的成績,跟他們的貢獻密不可分,他們是中國的國寶級人物。
  • 73歲院士李蘭娟獲獎感言:我會更加努力
    這位73歲的院士李蘭娟是一個國家學者的真正責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由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8、傳染病、李蘭娟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員遴選的一名正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李蘭娟成員參加了全國防治新皇冠肺炎表彰大會。。
  • 抗疫英雄無數,鍾南山等4人獲殊榮,為什麼沒有李蘭娟?原因何在
    那次評選,在13名提名院士中僅兩人脫穎而出。 有意思的是,當時網友們也在議論,名額太少了,為什麼沒有鍾南山院士?就像現在一樣,大家也疑惑為什麼沒有李蘭娟。 2020年7月,為表彰李蘭娟的卓越貢獻,浙江省首次將「科技大獎」頒給李蘭娟個人和團隊獎金300萬。
  • 鍾南山、李蘭娟……成了孩子們掛在嘴邊的抗疫英雄
    課程過後,鍾南山、李蘭娟……這一個個本不熟悉的名字成為掛在隊員們口中的英雄。他們知道,鍾南山院士的「無座車票」、李蘭娟院士的「最美逆行」,是疫情中一顆顆明亮的星星,點亮前行的路。五一中隊陳靜一感慨:「我認識到了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有多重要,戴口罩、勤洗手,這些看似簡單,卻能幫助我們隔離病毒,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
  • 高福院士的英語,李蘭娟院士的紹興話,誰更能展現國際話語權?
    高福院士的英語,李蘭娟院士的紹興話最近幾天,高福院士、李蘭娟院士又分別在鏡頭上露面了,他們一個全程「飈英語」,一個全程「紹興話」,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議。高福院士接受CGTN(CGTN是中國國際電視臺,或稱「中國環球電視網」的英文簡稱)的採訪,說:「我從未說過不存在『人傳人』」。
  • 鍾南山回憶留學:每月6英鎊生活費,頭髮自己剪
    11月21日在紀實頻道播出的《可凡傾聽》中,主持人向鍾南山院士提問:你們這批留學生都是教育部委派去英國留學,都是國家出的錢,其實當時等於是改革開放,剛剛打開一個序幕,經濟各方面的條件都還非常差,所以當時你們去的時候,你們經濟狀況怎麼樣?
  • 鍾南山院士開學寄語 我有國士 天下無雙
    今天自然以朗讀的名義致敬鍾南山爺爺! 鍾南山院士寄語全國中小學生 正值全國多地陸續復學之際,鍾南山院士通過中國教育電視臺,深切寄語全國中小學生。孩子們,快一起來聽聽鍾爺爺有話對你們說......
  • 這一回,傾聽可凡
    ▲ 曹可凡與李安之後,《可凡傾聽》從文化藝術跨界到其他領域,基辛格、宋楚瑜、星雲大師、姚明、劉翔……由此形成一個以老帶青的格局。今天,《可凡傾聽》把文化名人錄到兩岸三地,甚至國外,譬如世界三大男高音。曹可凡說:「港臺兩地90%的大腕已經做過,李敖、龍應臺、白先勇、余光中,遺憾的是沒有做到金庸。」
  • 李蘭娟院士返杭丈夫鄭樹森院士接機,風雨中他們穿過人群牽手
    3月31日,支援湖北的李蘭娟院士團隊返回杭州,其丈夫鄭樹森院士來到機場接機。雖是春寒料峭,鄭樹森院士在春雨淅瀝中撐著傘,早早地迎候在停機坪。他笑說,要給李蘭娟院士一個驚喜。「想到馬上就能見到她,感覺非常高興和激動!」
  • 鍾南山的兒子穿名牌,韓紅用奢侈品,不要讓英雄們心寒了
    在新冠肺炎爆發肺炎期間,鍾南山這三個字已經成為了我們每個人的海底針。每當84歲的鐘南山出現在媒體面前,總能給我們帶來好消息。除了在一線苦苦掙扎的鐘南山和李蘭娟院士,還需要像韓紅這樣負責任、有擔當的明星在後方準備資源。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有這樣的人出現,無疑是人民的福氣。但最近,針對鍾南山、李蘭娟、韓紅的抹黑運動從未間斷。首先,韓紅慈善基金會被一位名叫司馬三忌的網友公開舉報。
  • 都是國際交流,李蘭娟用漢語、高福用英語,代表的都是中國
    為此,如今的美國相關專家,就邀請了在中國抗疫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李蘭娟院士,進行相關的講解、傳授經驗。而在這次講解中,李蘭娟院士的一個做法,獲得了不少網友的稱讚。那就是她全程使用漢語。不愧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英語水平就是高!那麼多的專業名詞,他都能夠信手拈來,而且非常流暢,透露出對專業的自信以及對中國未來在疫苗研發中的自信。而除了高福院士,鍾南山院士在前段時間接受路透社的採訪時,也是全程使用英語,都彰顯出兩位專家過硬的英語水平。這時候不得不說,很多人都會由衷地佩服:「英語好就是厲害!
  • 「抗疫英雄譜」院士醫生李蘭娟:始終把治病救人當生作一生的使命
    她是一位中科院院士,用最前沿的科學技術為人類的健康服務;她是一位醫生,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曾經是「赤腳醫生」的使命;她是兒子眼中的好媽媽,更是很多孩子眼中的「好奶奶」;從武漢疫情爆發以來,1月17日,73歲的李蘭娟院士和84歲鍾南山院士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趕赴武漢
  • 李蘭娟,這是關於她的畫!奶奶您辛苦了
    他們是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他們是上萬名火神山、雷神山的建造者,他們是隔著玻璃與家人擁抱的醫務人員。當然了,還有我們今天的畫中人,一位可愛可親的「赤腳醫生」,一位年過古稀的老奶奶,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浙江紹興是一個真正出人才的好地方,陸遊、王羲之、謝靈運,當然還有文學大家魯迅、著名教育學家蔡元培、「兩彈一星」元勳錢三強等名人。
  • 鍾南山院士的掛號費要多少?網友的評論火了:太貴!窮人看不起
    在這次疫情中給我們留下最深印象的專家就是鍾南山。當他聽到武漢爆發疫情的信息後,立刻購買了車票前往武漢考察疫情,並在此時告誡大家不要去武漢。現在各個地方的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實力有很大差異,導致現醫院出現掛號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