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和往年一樣,原本是一個上班的工作日。馬路上車水馬龍,人群川流不息,地鐵裡人潮湧動,每個人都掏出手機刷抖音,看新聞,籃球場上的帥哥們身穿湖人24號球衣,用一記經典的翻身跳投向科比致敬,商場裡的姑娘正挑選著自己的新年衣服,外賣小哥提著魚香肉絲急匆匆地衝出電梯,滿眼都是努力奮鬥的樣子......然而,事實卻是大街上的人屈指可數,商場關門,餐館停業。我們和17年前一樣正遭遇著一場危機。
我突然想起來2008年,當汶川地震發生後,有一位老人在黑板上重重的寫下了「多難興邦」幾個字。的確,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裡,中國人民越艱難越團結。我們一起迎難而上,共同抗擊疫情。就在這群可愛的中國人裡,就有那麼一群令人無比敬佩的勇士夜以繼日的奮戰在第一線。他們是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他們是上萬名火神山、雷神山的建造者,他們是隔著玻璃與家人擁抱的醫務人員。當然了,還有我們今天的畫中人,一位可愛可親的「赤腳醫生」,一位年過古稀的老奶奶,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
浙江紹興是一個真正出人才的好地方,陸遊、王羲之、謝靈運,當然還有文學大家魯迅、著名教育學家蔡元培、「兩彈一星」元勳錢三強等名人。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李蘭娟院士就來自於這樣一個好山好水的好地方。聽她說話就感覺老太太特別的親切。剛好,李蘭娟和我奶奶同歲,所以,我在這裡想稱呼李蘭娟院士一聲:李奶奶!李蘭娟是浙江大學的教授,中國著名的傳染病學家。說真的,以前並沒有聽過李蘭娟這個名字,只知道每次有疫情,救我們的那個老爺爺叫鍾南山。其實,2003年,在抗擊「非典」的工作中,李蘭娟對浙江省「非典」防治提出並採取了一系列創新性措施。對抗擊非典疫情做出過非常大的貢獻!當我們在歌頌84歲的鐘南山院士時,也不要忘了讚美73歲的李蘭娟院士,他們都是國士,也都是我輩楷模!
談到李蘭娟的奮鬥史,不禁讓我們這一代過慣了好日子的年輕人汗顏。李蘭娟的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患了眼疾,沒辦法像正常人一樣賺錢養家,生活的重擔全都壓在了她的母親身上。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李蘭娟也因此懂事得特別早。她從小聰慧,和別的小孩子貪玩不一樣,她十分喜愛讀書,13歲的李蘭娟因為成績優異,被保送至紹興第一初級中學,然而在那個食不果腹的年代,因為家境貧寒,她不得不下決心選擇輟學。還好班主任的幫助讓她可以繼續讀下去,從此以後,李蘭娟省吃儉用,靠著助學金讀完了初中。
後來,李蘭娟因為家裡窮,一路坎坷,在學校和家人的共同幫助下,以非常優異的成績從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學畢業。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她回到老家做了鄉裡的代課老師,她在教學之餘注意到許多父老鄉親常年腰背疼痛,於是,她便聯繫了浙江省中醫院學起了針灸,從此踏上了一條改變她人生的醫學之路。
教書三個月後,村裡組建了農村合作醫療,因為李蘭娟會針灸,所以村民推薦她做了「赤腳醫生」,赤腳醫生是特殊年代的特殊工作,他們的特點是:亦農亦醫,農忙時務農,農閒時行醫,或是白天務農,晚上送醫送藥的農村基層兼職醫療人員。
做「赤腳醫生」的日子裡,無論哪裡有人生病,李蘭娟都會風雨無阻的上門診治,1970年,因為這個「赤腳醫生」深受群眾喜愛,23歲的她就被推薦到了浙江醫科大學深造。這裡要省略一些李奶奶的奮鬥史,因為她仍然像小時候一樣認真讀書,努力奮鬥,優秀的人到哪裡都會優秀!後來,就有了救死扶傷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人民的好醫生,國士無雙的李蘭娟!
現在,本應該在家享受天倫之樂的老人,卻依然在第一線堅守!感謝李蘭娟奶奶,感謝鍾南山爺爺,更感謝千千萬萬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醫務人員們,你們辛苦了!
在這裡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我為大家搜集了國內美術家們為鍾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畫的肖像畫。美術家在行動,用藝術抗擊疫情,我們眾志成城,一起努力,我相信勝利就在眼前,我們一定能戰勝病毒,迎來美好的春天。加油武漢,加油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