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心靈獵人》劇照
最近,有一部很特別的犯罪題材美劇,口碑爆棚。Netflix出品的《心靈獵人》,又譯作《心理神探》廣受觀眾的喜愛。
其原著是上世紀70年代美國社會,前FBI探員約翰·道格拉斯以自己的經歷為主線講述的非虛構故事。
如果你想了解畢卡索,就得研究他的藝術。如果想了解罪犯的個性,就得研究他的罪行。所以,是時候該看「當代福爾摩斯」的《讀心神探——FBI心理側寫術》了。
它是FBI前特工的一本回憶錄,奧斯卡金像獎影片《沉默的羔羊》和CBS熱門美劇《犯罪心理》的故事原型。
其作者一個是被譽為美國的當代福爾摩斯約翰·道格拉斯,喜歡「漢尼拔」系列的影迷或許會有所了解。另一個是美國著名電影製片人馬克·奧爾謝克。
書中既有他們對FBI工作經歷的回溯,也有詳細介紹自己經手的無數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大案要案。
目 錄
序言 我準是在地獄
1 兇手的心理
2 我母親的娘家姓福爾摩斯
3 拿雨點打賭
4 兩個世界之間
5 行為科學抑或胡說八道?
6 巡迴教學
7 黑暗中心
……
30年前,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司法界中多數人把心理學視為不值一提、胡說八道、與巫術僅有一步之遙。而現在,心理分析的方法在重案的偵破、調查和審訊過程中屢建奇功。
這本《讀心神探——FBI心理側寫術》其作者約翰·道格拉斯在這個領域工作了二十多年,是他以切身經歷為藍本而創作的紀實作品。
《讀心神探》作者、前FBI探員約翰·道格拉斯
他所運用的讀心術與虛構故事中的神探福爾摩斯的破案技巧一脈相承而又有所完善。所處理的案件都有犯罪行徑令人髮指和犯罪動機難於捕捉的特點。
細心的讀者或許都注意到了,該書的副標題是「FBI心理側寫術」。
那麼,什麼是FBI心理側寫術呢?
如果你看過《沉默的羔羊》,興許會記得電影裡FBI有一個訓練中心,專門用來思考和分析未破案件的卷宗和照片。探員可以「進入」兇手的頭腦,並提供一份基於犯罪心理的假設性描述。
然而,在現實中FBI的確有這麼個地方。
在維吉尼亞州的匡提科地下,有一處防空洞,美國的核心情報處——全國暴力犯罪分析中心就在其中。FBI的心理側寫部門,就在這裡研究連環謀殺、綁架、恐怖襲擊和其他嚴重暴力犯罪的數據。
那麼,這些探員使用的「心理側寫術」指的是什麼呢?
所謂側寫,是指根據犯罪現場收集的信息,來給兇手「畫像」——推斷他的心理狀態,分析他的性格、生活環境、職業和成長背景等,從而指引破案。
除了破案,側寫還有預防犯罪的作用。預測性側寫試圖推測哪類人有可能會去犯尚未犯下的罪行,從而指導警察在案發前就能監視並發現潛在犯罪行為的蛛絲馬跡。
許多撲朔迷離的慘案,一旦到了作者的手中,就變得像是有了科學屬性一樣,什麼樣的果,就源自什麼樣的因。
通過準確的心理分析、對犯罪現場和作案手法的觀察和歸納,可以迅速準確地勾勒出罪犯的基本特徵,其程度可以精確到準確無誤地預測出疑犯的人種(黑人、白人)、年齡、受教育程度、有何種生理缺陷(如口吃、肢體殘疾)等特徵。
一旦勾勒出疑犯的信息,作者和警方立刻設下誘捕罪犯的陷阱,從而將狡猾兇殘的連環殺手緝拿歸案。這一切,在讀心術這個神奇魔棍的作用之下,進行得簡直就是順理成章。
劇中,虛構了兩位FBI探員角色。他們在1979年的美國率先提出了用「行為科學調查」來幫助破案的想法。
說得明白點就是和那些連環殺人犯或強姦慣犯進行面對面的對話,揣摩他們的心理活動、分析他們的人格特徵、像他們一樣思考,從而預防其他此類犯罪。
這在當時是非常超前的想法,很多人都無法理解,在他們看來這就等於「要抓變態罪犯自己首先要成為一個變態」。
據悉,兩位FBI探員在全美國警察局推廣和示範他們的這套方法,一開始十分的不順。
研究心理變態比他們想像的要更艱難,進入殺手的內心不是件愉快的事情,兩位探員必須嚴格將工作和生活隔離開,以免自己受到兇犯思想的傳染。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有了一點福爾摩斯般的小激動?
實際上,劇中的兩位FBI探員都是有原型的,其中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其原型就是原著作者約翰·道格拉斯;而霍特·麥克卡蘭尼飾演的「比爾·坦馳」原型則是FBI探員羅伯特·萊斯勒,他們倆都是FBI行為科學調查支援科的。
喬納森·德米(《沉默的羔羊》導演)評價這本《讀心神探——FBI心理側寫術》說:「沒有人能比道格拉斯更了解那些連環殺手了。」
想閱讀本公眾號全年推薦的好書嗎?即刻加入雲庫會員,讓您不錯過每一本好書。識別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即可成為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