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神探

2021-02-19 happy life

《心理神探》導演是大衛芬奇,在2017年首播,第二季在今年的8月份才開始播出的,這部劇主要講述的一個故事在70後代末期,美國有兩名聯邦探員分析這些惡性的、甚至是連續殺人犯的心理,想知道他們在作案之前和作案之後的心理動機到底是怎麼樣的,外界有哪些影響使得他們成為了罪犯。

兩名聯邦探員工作是飛來飛去,到每一個監獄去訪問這些惡性的殺人犯,有的甚至連殺了十幾個無辜的生命。穿插於故事主線當中的有一個殺人狂魔超過兩米的身高,聯邦探員在訪問他的時候顯得非常弱視和渺小,不過好在通過各種各樣真誠的聊天方式,也讓犯罪人員說出來了自己的心理話,各種各樣的訪談技巧讓這些已經在服刑的人員講述他們曾經在家庭的故事,父母親是如何對待自己的。

一個成功破獲的案例。當兩位聯邦探員來到一個小鎮時候,這個小鎮接連也發生了幾起殺人案,作案的手法就是專門要去殺在村子裡獨自生活的大概70歲左右的老太太,並且他們家養的狗,既不偷東西也不搶什麼,就殺這樣的群體,出自於什麼樣的心態呢?

經兩位探員分析逐步的探查和描述,殺人犯有可能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比如說有可能從小就生活在母親的壓制之下,在母親的眼裡他表現的非常懦弱,母親整天貶損他,他卻不敢還口,同時家裡還養著一條狗,這條狗對兒子的態度也非常不好,就是在這種長期壓制的環境當中,兒子不能把自己的母親怎麼樣,同樣也不會動自己家裡的狗一根手指頭,表面上是言聽計從的狀態,背地裡確用一種令人髮指的方式,去表達心中的憤怒。果然被聯邦探員和當地的警方猜到了,他們把範圍縮小到了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家裡養狗,性格孤僻,沒有戀愛對象的一類人。

後來終於抓到了犯人,兩名探員經過不斷的了解犯人,了解更多背景故事,通過大量的採訪樣本,不斷的發現總結整理出來一套理論。想通過這套理論來指導警方去分析犯罪人員的心理,預防和懲治犯罪。我們咋聽起來對於這樣的做法可能有所懷疑,實際上這是根據真實事情改編的美劇,片中所有的角色在現實當中都是有原形的。

當然,他們所做的這一切,一開始沒有得到當時政府部分的支持,幫助分析犯罪心理時,當地的警察對他們的做法並一定完全支持的,這才是赤裸裸的現實。

於是這部劇播放到了第二季,開始用好幾集的篇幅講同一案件,兩名探員來一個鎮子上幫助警察找一名連續殺了十幾名黑衣小孩的犯罪兇手。通過心理測試,他們建立了一個模型,這個犯罪人員應該是20-30歲的年輕黑人,因為他能夠取得小孩子的信任,他能夠把路邊走過的小孩叫上車。如果是一個白人在這樣的社區,孩子們見了是會跑的,家人們也會注意這個事項。關於細節方面的分析和描寫,這個罪犯也是非常狡猾,很少留下證據,警察在抓捕兇手的時候,黑人小孩遇害的案件不斷的發生,到最後死亡人數超過20個人。

除了犯人狡猾之外,影響犯人抓捕的還有幾個因素,一個是聯邦探員說這個犯人很狡猾,並且喜歡重回犯罪現場,喜歡欣賞他所造成的這些惡果。於是我們製造這個場面,大家拿著十字架去紀念遇害的兒童,這個兇手肯定會出現在現場,但是當地警局在印刷海報,製作和準備紀念活動要用的十字架,要經過非常複雜的手續。你說這個犯罪兇手是一個黑人,當地大部分居民都是黑人,大家不同意怎麼可能是黑人去殺害我們自己的孩子呢,肯定是什麼三K黨幹的,你們警察壓根就不想好好辦案,就想把事情栽贓到我們黑人頭上。

還有來自當地市政論的壓力,市長想得到選民的支持,同時檢查官也不想得罪黑人,甚至在本應該去批准逮捕令和搜查令的時候檢查考慮到自己的身份地位,遲遲不肯籤署搜查令,後來到了什麼程度,犯罪嫌疑人已經抓到了,已經開始盤問了,因為證據不足,沒有搜查令,當地關於種族環境的壓力硬生生地把他給放了。

那麼最終是怎麼抓到的呢?是更高一層的領導想要邀功,跟最後兩起謀殺案的直接證據把犯罪分子抓拿歸案,而且前面他殺害的那十幾名兒童這些罪行直到2019年都沒有被真正的起訴過,有一個畫面,非常感人,聯邦探員背著一個白色的組裝起來的十字架,跑在前面,身後是一群黑壓壓的人,探員們辛辛苦苦研究搜集材料,本來有廣闊的用武之地的,因為各種各樣的限制,並不是所有的案件都能偵破,並不是所有的犯罪分子都能得到應有懲罰。

有人說做為一個探案局,最終案子沒有成功偵破,犯人也沒有因為他們罪行而被起訴,這是很調觀眾的胃口的。星原覺得一種真實的再現和記錄是接近現實的,有時候我們發現正義的實現是有著重重的困難的,有時候我們一邊去追求真相,同時有各種利益衝突,偏見與成見不敢面對真相,阻撓正義的出現。這部片子告訴我最重要的一點,這些殺人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從小父母親對他們就不好,原生的家庭環境非常惡劣,也是藐視信仰,沒有任何敬畏的,不得不引起現在觀眾的反思。


相關焦點

  • 美劇推薦《心理神探》
    心理神探第二季又名:破案神探(港/臺)/心理神探/獵心者劇情:犯罪/驚悚集數:9集主演:喬納森.格羅夫/霍特麥克卡蘭尼/安娜託芙/桑尼瓦利森蒂/斯泰西:羅卡/喬塔特爾/勞倫.格萊齊爾/麥可瑟沃瑞斯/當諾伍德/朱恩卡裡爾/阿爾伯特.瓊斯/達蒙海瑞曼/山姆斯特賴克/內森科德裡/安迪昂伯格/雅各布伯格/卡梅隆布萊頓導演:大衛芬奇/卡爾:弗蘭克林/安德魯多米尼克簡報: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霍頓·福特和比爾·坦奇繼續探究人們是出於什麼心理做出令人難以料想的事情
  • 美劇《心理神探》第一季劇情介紹 主演陣容
    《心理神探》該劇根據1996年前FBI探員約翰·道格拉斯(JohnDouglas)和馬克·歐夏克(Mark Olshaker)的著作《心理神探:美國聯邦調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MindHunter: Inside the FBI's Elite Serial Crime Unit)改編。
  • 《讀心神探—FBI心理側寫術》用心理側寫就能找出兇手?
    Netflix出品的《心靈獵人》,又譯作《心理神探》廣受觀眾的喜愛。其原著是上世紀70年代美國社會,前FBI探員約翰·道格拉斯以自己的經歷為主線講述的非虛構故事。如果你想了解畢卡索,就得研究他的藝術。如果想了解罪犯的個性,就得研究他的罪行。所以,是時候該看「當代福爾摩斯」的《讀心神探——FBI心理側寫術》了。
  • 大衛芬奇新劇《心理神探》定主演 塞隆任製片人
    大衛芬奇新劇《心理神探》定主演 塞隆任製作人   搜狐娛樂訊 (文/Dakota_TF) 安娜-託芙(Anna Torv)和霍特-麥克卡蘭尼(Holt McCallany)將一起加盟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
  • 影評,心理神探 Mindhunter 第一季
    美劇《Mindhunter》(心理神探)作品類型:犯罪、劇情主要演員:Jonathan Groff(飾演Holden)、Holt McCallany(飾演Bill)、Anna Torv(飾演Wendy)故事概述:
  • 《心理神探》:在黑暗中前行,尋找對抗惡魔的方式
    《心理神探》是Netflix推出的最新犯罪美劇,講述行為科學小組的兩名探員,在保守的70年代開創全新的犯人心理側寫模式,在茫茫人海中辨識出窮兇惡極的連續殺人魔。導演大衛·芬奇在改編文本的技巧上爐火純青,原先主角本人撰寫的「心理神探」記事是類似自傳的詳細紀錄,大衛·芬奇則以他們的公路巡迴作為主幹,每一次殺人魔訪談作為觸發點,主角們在訪談後應用在新案件上,或是在自己的私生活裡發現與惡魔相似的共通點,每一次的支線故事都讓人反思自己何其幸運沒有觸動那偏差的命運開關,冷調性的壓抑氛圍更悄悄地將觀眾籠罩在陰沉的恐懼中。
  • Netflix驚悚劇《心理神探》從FBI的研究中獲得哪些靈感?
    1995年,道格拉斯撰寫《心理神探》(Mindhunter),並將研究過程詳細記錄其中。Netflix最近根據該書推出了同名電視劇。原作375頁的真實案例中,那些迷人而毛骨悚然的細節成了戲劇的豐富原材料:「吸血鬼殺手」理查·崔頓·喬斯、「曼森家族」頭子查爾斯·曼森、「山姆之子」戴維·伯克維茨、「校園殺手」泰德·邦迪。
  • 電影《心理神探》
    主持人丨星原心理神探首播是在2017年,導演是大衛芬奇,第二季在今年的8月份才開始播出的。這部劇主線講述的一個故事,在70後代末期,美國有兩名聯邦探員分析解究這些惡性的甚至是連續殺人犯的心理,想知道他們在作案之前,作案之後的心理動機到底是怎麼樣的,外界有哪些影響使得他們成為了罪犯?
  • 心理神探/心靈獵人 Mindhunter第一季哪裡可以看?
    《心靈獵人》根據1996年前FBI探員約翰·道格拉斯(JohnDouglas)和馬克·歐夏克(Mark Olshaker)的著作《心理神探:美國聯邦調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MindHunter: Inside the FBI's Elite Serial Crime Unit)改編。
  • 《心理神探》S2:成長之路上,沒有「純粹」
    《心理神探》(Mindhunter / 心靈獵人)第二季算得上是我今年最期待的美劇之一了,坦白說這季的觀感和品質不如第一季——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該劇的內容不再那麼「純粹」了:除去線索混亂、虎頭蛇尾等問題外,其實多數人喜歡《心理神探》,就是喜歡那份簡單、踏實的勁兒,看看主角和變態連環殺手聊聊天順便破破案,再加上點心理刺激就很滿足了。
  • Netflix新罪案劇《心理神探 Mindhunter》劇情簡介
    Netflix新罪案劇《心理神探 Mindhunter》公布片頭,本劇由David Fincher和Charlize Theron製作,Jonathan Groff、Holt McCallany、Anna Torv 和Hannah
  • 大衛·芬奇的《心理神探》,一部集合變態殺手卻沒有血腥暴力的犯罪劇
    繼《紙牌屋》之後大衛·芬奇一直沒有新作,之前跟HBO談的兩個項目《烏託邦》、《Living on Video》在籌備過程中又相繼流產,所以時隔一年他再次跟Netflix合作的這部《心理神探》可以說是備受期待,而且製片還是查理茲·塞隆。
  • 《心理神探》| 塞隆女神和大衛·芬奇送上的萬聖節大禮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天使愛米粒」(ID:angelemily1)趕在萬聖節前,Netflix又放大招,釋出了全新偵探劇《心理神探
  • 美劇《心理神探》:帶給高品位且耐得住寂寞的美劇迷的一道大餐
    主打影響後世甚深的真人真事,由查理茲·塞隆監製、大衛·芬奇執導(本季總共十集,芬奇負責前後各兩集),Netflix最新美劇《心理神探》試圖以出色的藝術成就與氣氛,創造出高水準的辦案影集。某種程度上,芬奇的美學也的確將本劇提升到另一個檔次,但單純靠上述元素是否足夠,恐怕還有討論空間。
  • 《犯罪心理小組X》PK《讀心神探》同是推理破案,新劇你們期待嗎
    幾年前,TVB的一部《讀心神探》大家還記得嗎?這部電視劇是非常的受歡迎。不是因為演員長得有多好看,也不是因為演員有多出名,而是因為這部電視劇是很少看見的通過肢體語言閱讀他人心理來進行破案的一部劇。題材很新穎,再加上是一部破案的電視劇,自然是非常的受歡迎。
  • 從《讀心神探》到李佳航主演《獵心者》,看華語心理劇的跨界拓展
    應該說,國產心理劇《獵心者》與傳統歐美心理劇相比較,還是有所不同: 歐美偵探心理劇強調嚴謹推理,不到最後不會水落石出,而《獵心者》則屬於誇張的輕喜劇,微表情解密更像每集闖關模式; 歐美偵探心理劇懸疑重重比較燒腦,而《獵心者》更傾向娛樂休閒類直觀呈現
  • 《心理神探》:我覺得人類很變態,我一直堅信這一點
    在罪案劇層出不窮的今天,《心理神探》究竟選擇了怎樣一條路為我們呈現罪案劇完全不同的質感?
  • 《心靈獵人 第二季》心理神探第二季完結,全劇感悟
    大衛芬奇的作品從來不會讓人失望,這次的心理神探亦是如此,第一季是2017年首播,那時候我還在大三,雖然接觸過不少美劇,但是這種以真實事件為原型,將整個探索過程展現在螢屏的電影還是第一次看,第一季說的是FBI探索犯罪側寫的過程,這個在當時來時是一種新的刑偵方法,也是一種新的研究系統,這種新手法的建立初期和其他新事物一樣,遭到了不少的阻撓,最直接的就是侵犯了一些相關部門的利益,而且在推廣過程中也不被大多人認可
  • 劉青雲林熙蕾主演《神探》怪異神探破案記
    然而,要何家安相信這一切並不容易,因為他已經被高志偉的反常的行為所迷惑……警匪片探索的都是人心最邪惡黑暗的一面,見鬼的驚悚使得《神探》的黑色喜趣饒富興味。見鬼,是戲劇元素中最驚悚的一環,然而活見鬼,卻也可能是最爆笑的情節所系,杜琪峯的《神探》就把見鬼的多元矛盾情緒,做了極其精彩的呈現。
  • 最恐怖不過人心——《讀心神探》
    這幾年,關於犯罪心理的電視劇開始火了起來。犯罪心理學是一門專門研究人的意志、思想、意圖和反應的學科。在辦案過程中,是一種推理破案的輔助手段。據小編所知的,2017年關於犯罪心理學的刑偵電視劇有李準基、文彩元、孫憲周主演的《犯罪心理》;還有大衛·芬奇導演(之一)的《心理神探》......這兩部劇的節奏感和精彩度都有值得再推敲的地方,讓小編不禁想到了林保怡和黃宗澤在2011年主演的《讀心神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