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這部電影的「苦主」,開局就死掉了的老作家哈蘭斯倫比來說,電影裡的所有人都不是真兇。但是你回頭一想,好像個個都是真兇。這就是電影想要講出的炎涼所在。
電影《利刃出鞘》是去年的電影了,電影院還沒開,將就再來聊聊。作為一部阿加莎奶奶式的偵探犯罪小說,還是相當有味兒的。
作為一個寫偵探小說的暢銷書老作家家,哈蘭斯倫比擁有相當的遺產,比如無數的版權,出版公司等等。
哈蘭斯倫比有一個靠父親本錢開了家公司的大女兒,大女兒跟他關係應該還算不錯。但大女兒有一個不務正業搞出軌的老公。
然後有一個兒子,靠經營,哈蘭斯倫比的出版公司為生,而這個公司只有哈蘭斯倫比這一個作家。兒子一門心思想把父親的版權弄來賣給影視公司,但哈蘭斯倫比堅決不同意。而這個小兒子有個低頭玩手機的兒子。
嗯,還有一個帶著女兒的喪夫兒媳。就是說哈蘭斯倫比有一個兒子已經死了。這個兒媳是個網紅,總是拿女兒為作工具,跟哈蘭斯倫比重複索要生活費和學費。
最後出場的,是哈蘭斯倫比的外孫,就是那個出軌女婿的兒子。「美隊」演的。
在哈蘭斯倫比的生日聚會的晚上,哈蘭斯倫比死了。自殺的,用刀子割喉。而他最親近的護理瑪爾塔也提前回家了。現場非常明確,哈蘭斯倫比是自殺的。但是在警方挨個問詢家人的時候,卻來了一個私家偵探布蘭克。原因是他突然收到一包匿名的錢,請他來調查哈蘭斯倫比的死因。
故事幾乎沒什麼懸疑可言,大家早就看出真正的兇手。嚴格說來,也不是兇手,因為哈蘭斯倫比真的是自殺的。但是,不表示沒有人想殺他。
雖然如此,但整個調查過程特別有趣又緊張。而真正的爆點,在於哈蘭斯倫比的遺囑公開,他把所有的遺產全部留給了護理瑪爾塔。全家人都瘋了……
最後的結果是,「美隊」飾演的外孫蘭森為了阻止外公把遺產留給瑪爾塔,所以悄悄把外公的藥換掉了。但瑪爾塔無意中又把藥換了回來。注射完之後,以為用錯了藥。哈蘭斯倫比為了保護瑪爾塔,因而進行了自殺。所以,其實誰都沒有殺哈蘭斯倫比,但哈蘭斯倫比確實是看到了真相,主動選擇了死亡,為了讓子孫不做寄生蟲,因而把遺產留給了護理。
細節複雜得多,我也沒有必要全部複述一遍。故事呢,看上去很多庸俗,不外乎是富豪把遺產留給保姆,而家人想要把財產搶回來這樣的怪事。
但讓人細思極恐的是。護理瑪爾塔當然是無辜的,而且她是一個說謊就要嘔吐的怪人。經過私家偵探抽絲剝繭的調查,最終把外孫蘭森繩之以法。而瑪爾塔端著哈蘭斯倫比的咖啡杯,站在陽臺上,看著被掃地出門的哈蘭斯倫比子孫們,感覺特別的詭異。作為移民的瑪爾塔,真的是無辜,還是一切都在算計之中?或者,這根本就是一個局中局?
很多人在解析,說這部電影其實是在諷刺美國的社會現實,還有川普的移民政策。作為移民國家的美國,老作家代表了開疆拓土的一代,而他的子孫們不學無術卻坐享其成,還理所當然地排斥移民。瑪爾塔是一個移民,還帶著非法入境的母親。經過一系列的變故,最終成功成為真正的主人,而坐享其成的寄生蟲則被掃地出門。電影裡甚至出現一個類似《權力的遊戲》裡的鐵王座,真是讓人忍俊不禁。
這樣一想,這部電影真的就像韓國電影《寄生蟲》一樣,成為一個折射社會階層和現實的故事,讓人浮想聯翩。但是,就算拋開這些深層次的聯想,整個電影依然非常精彩,確實有一種阿加莎奶奶經典的味道。周末來了,推薦一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