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迎來了最重要的秋季檔,當新老劇目上演時,總有一部是你喜歡的。
netflix最近推出了一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犯罪劇。
一上線,就受到高度讚揚。目前,豆瓣的評分是9.2分。
這樣一出就有好成績的好劇,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很多人看過——
《難以置信》
該劇改編自一篇贏得美國普立茲獎的特稿文章《一樁令人難以置信的強姦案》。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瑪麗的18歲女孩,她報案說自己被強姦了,但後來又翻供改口。
而案件背後的真相埋藏了三年之久.......
但與案件本身相比。
案件背後的輿論和偏見以及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更讓人憤慨。
這部劇沒有什麼花哨的場景和多餘的情節,只是誠實地講故事。
目前沒有多少人看過,但分數一直在上升。
故事發生在2008年8月11日,美國華盛頓的林伍德市。
當地警方接到報案說,一名18歲女孩稱自己被強姦。
警方隨機趕到案發現場進行調查,並對受害人進行了錄音詢問。
受害者是一個名叫瑪麗·阿德勒的女孩,目前獨自生活。
案發時,瑪麗正在睡夢中,一名持刀的陌生男子闖入她的公寓。
歹徒用刀威脅瑪麗,蒙住她的眼睛,用鞋帶把她的手反綁起來。
然後瑪麗經歷了她一生中最痛苦的噩夢。
在接下來的四個小時裡,她被歹徒侵犯了好幾次。
歹徒還用照相機記錄了這起性侵事件,並威脅說,如果她報警,照片就會出現在網上。
歹徒走後,瑪麗很害怕,但她的第一反應是報警。
警方對瑪麗的公寓進行了初步調查,但沒有找到任何證據表明有人闖入了公寓。
兇手戴著面具,手套和保險套,所以他沒有留下任何證據。他用來殺人的鞋帶和菜刀也是從瑪麗家裡拿走的。
警察開始審問瑪麗,她認為這只是警方例行的調查。
先是一名年輕警官來到現場,他詳細詢問了兇手的作案過程,然後不斷詢問案件的一些細節。
就這樣,瑪麗回憶起她在被害現場被脅迫強姦的整個過程。
還不止這些,然後兩個級別更高的警察又來問瑪麗。
他們在警察局再次向瑪麗詢問同樣的案件信息,比以前的調查更詳細。
他們讓瑪麗儘量回憶起所有的「細節」,然後籤字確認沒有問題。
然後瑪麗被送到醫院檢查。
不僅要拍裸照取證,還要從下身和口腔做體液化驗。
因為醫院也需要記錄病歷,所以瑪麗只能重新回答整個案件始末。
一切似乎都遵循了這個過程的規則。
然而,誰也不在乎這對剛剛遭受巨大傷害的小女孩來說是多大的屈辱。
瑪麗以為一切都結束了,但她不知道她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因為警方在調查了事發後第一次尋求幫助的親友後發現,瑪麗的證詞有所不同。
很多細節都是錯的,而瑪麗事發後過於冷靜,行為異常,加上案件本身沒有證據。
所以兩名警察斷定瑪麗涉嫌撒謊。
他們開始反覆審問瑪麗,讓她一遍又一遍地回憶細節,儘可能具體地回憶她是如何被綁的,她是如何受到性侵犯的,所有細節都不能省略。
強姦案發生後,警方訊問了瑪麗五次,強姦犯只傷害了瑪麗一次,但周圍的人卻傷害了瑪麗五次!
為什麼警察沒有進一步調查就斷定瑪麗在撒謊?
都是因為瑪麗是個有犯罪記錄的孤兒。
被生母遺棄,遭受過原生家庭虐待,最飢餓的時候吃狗糧為生。
瑪麗的童年是如此黑暗,以至於她整個童年都在託兒所和寄養家庭度過。
沒人能解釋她為什麼被推來推去,或者發生了什麼事,她只是不停地移動,搬家。
瑪麗沒有讀完高中,她特殊的成長經歷幫助她養成了冷漠和疏遠的性格,加上長期缺乏愛,所以她渴望引起別人的注意,甚至有過不良記錄。
即使是養育了瑪麗的養母,她也抱怨這個叛逆的女兒。
看到瑪麗對性侵犯的反應不是很強烈,她說這是因為她女兒從小就很遲鈍。
她還向警方講述了瑪麗的童年經歷,並懷疑:
瑪麗從小就是個搗蛋鬼。也許性侵犯只是她為了引起別人注意而編造的故事。
瑪麗養母的供述以及證詞的細節,使警方逐漸證實了他們的猜測。
畢竟如果能證明瑪麗在撒謊,那案子就簡單了。
他們邀請瑪麗在審訊過程中再作一次供述,並對她施加壓力,以及各種恐嚇誘導。
瑪麗只是一個剛剛獨立生活的年輕女孩。她哪裡經歷過這樣的場面?
經不起警察的脅迫和誘惑,她最終否認了自己受到侵害的事實。
也許,此刻在瑪麗的心裡想的是——
與其繼續遭受羞辱性的審訊,不如把大事變成小事。
但她從未料到,警方會因此將提出虛假訴訟的瑪麗告上法庭,讓她面臨巨額賠償。
更惡毒的則是她周圍朋友的批評和輿論的攻擊。
朋友們把她的信息發到網上,網友們開始對她進行肉搏,她成了一個讓人恥笑的騙子。
甚至有媒體對她圍追堵截各種騷擾,甚至有不良媒體為博人眼球,直接斷章取義,吃人血饅頭。
由於這一「虛報」指控,瑪麗失去了工作,家人和朋友都逐漸離她而去,還被判處強制心理諮詢。
她這麼也想不到,原本是一個案件的受害者,卻成了站在被告席上的「罪犯」。
瑪麗的案子過去三年後,在科羅拉多州的哥頓市。
女警長凱倫,收到了另一份強姦報告。受害者同樣遭到一名持刀歹徒的入室性侵。
這場性侵犯持續了四個小時。
在這段時間裡,受害者也被拍了照,而且兇手同樣作案手法周密,沒有留下任何證據。
因為當時美國州警局的信息不同步,女警長凱倫不知道。
三年前也發生過類似的案件,受害者瑪麗在警方逼迫下屈打成招。
幸運的是,凱倫的丈夫也是一名警察。他告訴妻子,他的威斯敏斯特警局最近也接到了類似的案件。
在與威斯敏斯特警察局長格蕾絲交換了有關此案的信息後,這兩人終於被確認了這是一起連環強姦案。
幕後嫌犯不僅非常狡猾,而且非常小心,從不留下任何證據。
並會選擇在不同的轄區內犯罪,使情報無法與各個警局相互溝通,也無法了解其犯罪方式。
於是,為了調查真相,兩名女探員開始聯手調查此案。
因為兇手的反偵查能力驚人,他們在各自的案件中找不到突破口。
為此,凱倫探員收集了過去6年美國各州強姦案的資料,並開始大規模搜查。
兩名女警官在經歷了大量繁瑣的調查過程後,發現了一些類似的案件,主動找到受害人進行重新訊問。
與三年前調查瑪麗案件的男警察的審問技巧相比,凱倫和格蕾絲更溫和。
在調查詢問案件情況的同時,尊重被害人的情緒,安撫被害人的心靈。
畢竟,如果受害人受到警方調查的兩次傷害,不僅不利於破案。
在逃罪犯將繼續在外犯罪,繼續傷害其他無辜的人。
最後,在兩位女偵探的不懈堅持下,此案終於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隨著一個又一個強姦案的調查取證,瑪麗事件被遺忘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在這部戲中,兩位女導演不僅展示了案件始末受害者遭受的巨大創傷,也從女性的角度展示了對美國社會制度和婦女權益的反思。
嚴格地說,調查瑪麗案件的男警察只是按照程序辦事。
但其背後的問題是對婦女地位的不尊重以及社會正義體系中的偏見和歧視。
因為——破案的關鍵,不僅是冷酷無情的例行詢問,更是對受害者的真摯同情。
對於大多數性侵犯案件的受害者來說,他們一般都羞於直言,而報案的案件更是少之又少。
他們面臨的困境是——
被犯罪分子強姦不算完,還要被社會和制度一次又一次地「強姦」。
事實上,連環強姦案偵破後,警方從嫌犯的電腦上發現了許多受害者的照片。
在這些照片中,他們發現了瑪麗,之後通知了負責此案的警探。
直到那時,瑪麗才被正式證明沒有撒謊。
美國曾進行過一次全國性的調查,只有大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強姦受害者會選擇報警。
而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擔心警方不會相信。
當瑪麗被問到她是否後悔報警的決定時,瑪麗說沒有。
她想誠實,想幫助警察。
在報導的最後,她說——
這樣就再也不會有人被傷害了,他們就會去抓那個曾經強姦我的人了。
左:史黛西·加爾布雷斯(Stacy Galbraith),凱倫原型
右:埃德娜·亨德肖特(Edna Hendershot),格蕾絲原型
PS:單身女孩回家要注意觀察有沒有陌生人尾隨,快遞可以改成附近菜鳥驛站或是快遞櫃,或是讓快遞小哥放在家門口,等人走了再領取快遞,大家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