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十而已》這部劇成功刷屏,自7月17日上線以來,相關話題上熱搜150多次,堪稱今夏現象級熱劇,即使沒有看過正片,僅從熱搜都能實時追劇了,整篇講述了這3個女性在30歲這個年齡節點所遭遇的婚姻、事業、愛情的變故以及各自的人生選擇,逃不開的狗血「綠茶」、小三、離婚戲碼,但是每次都踩在了觀眾的痛點上。3位女主人公各自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命運吸引了廣大觀眾的關注!
高學歷高情商的顧佳,既能照顧好家庭也能擺平生意夥伴,為了孩子也為了事業,不惜舉債千萬買浦東江景豪宅……而對於樓層越高,價格越高的觀景豪宅來講,她家的12樓卻備受頂樓富太太的歧視,房子對於她來說意味著登頂的墊腳石。
「金牌櫃姐」王漫妮是滬飄的代表,月薪一萬五,卻在上海中心地段租房,滬飄8年沒存款,過著「精緻窮」的生活……
「一臺飲水機一百塊,讓人負擔不起的不是它們的價格,而且帶著它們一起搬家。」房子對於滬飄來講,不僅僅是居所,更意味著歸屬感和安全感,這座城市充滿著夢想也充滿著誘惑,無法紮根,下一個可能「溢出去」的就是你。
所以王漫妮喜歡市中心那間月租八千帶陽臺的房子,那是她能夠在下班後看看這座城市的燈火、感覺自己是屬於這座城市的唯一的東西。
上海本地姑娘鍾曉芹,有房有車,工作不累,看似是多少人嚮往的生活,但是房子是老公單位集資房,兩個人生活平淡無趣,活成了同居室友。以至於鍾曉芹離婚的時候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房子對於這部分人意味著體面的退路。
三十而已、三十而立,而立之年,意味著工作、意味著家庭、意味著房子車子……
天津相聲帶出了天津人特有的「哏」,誇小孩都說,你看這小孩多哏!
而在對女性的稱呼上,天津特有的「姐姐」(第一個jie三聲 第二個jie輕聲)讓下至8個月,上至80歲的女性都有了統一的稱呼,初來天津,小編被一位老大爺叫懵了,然而習慣後又覺得好像沒有更好的詞兒能覆蓋這麼全的年齡段,還帶有尊重及哏了!
天津三十而立的姐姐們,我們雖無法探查她們的生活,卻能通過一點點購房上的蛛絲馬跡來看下這部分姐姐的生活狀態。
為了保證樣本的豐富度及準確性,樣本範圍為2019年1月-2020年7月的女性購房者,由於僅30歲整的數據較少,我們以28、29、30、31、32歲5個年齡段均歸為30歲的範圍內,一起去看看近兩年天津姐姐&外來的新天津姐姐各有什麼購房特徵吧!
49.6%房源被姐姐們買走 購買力爆棚
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女性共購買二手房26639套,佔總成交量的49.6%,也就是說幾乎成交量的一半是被女性置業者買走了。
不得不承認,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女性的獨立性、購買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誰再說買房是男人的事兒,那可就被大數據無情打臉了!
三十而立 兩成姐姐位於30歲購房檔
如果按照我們的樣本所定,28-30歲也就是說1988年-1992年之間出生的姐姐都是30年齡檔的話,這部分人就買走了市場上2成的房源,共計5137套。
如果從全部購房年齡分段來看,1982年這個年齡段的姐姐最具購房實力,近一年半共買走了1630套房子,1986、1985、1983、1987年的姐姐成交量均在1500套以上,看來論實力,30歲的姐姐還屬於「後浪」,要超越還需三五年的財富積累啊!
天津姐姐VS新天津姐姐 誰購買力更強
天津姐姐:1472套
外地姐姐:3665套
天津本地姐姐跟外地來的新天津姐姐,到底哪個購買力更強呢,如果單從數量上來看,30歲年齡段的天津姐姐共成交了1472套房源,新天津姐姐共成交3665套房源,數量上新天津姐姐完勝一局。
如果成交量不能片面代表,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平均房值,天津姐姐購房的平均總價為169萬,而新天津姐姐的平均購房值為148萬,這麼看來,本地姐姐佔有優勢,購房實力稍強一籌。
本地姐姐追河東 外地姐姐愛南開
從雙方姐姐們在置業區域選擇來看,雙方前六名大致選擇區域是一致的,本地的姐姐更愛市區多一點,而且比較令我想不到的是,河東區竟然是本地姐姐購買的第一名。
而對於外地姐姐來講,更鍾愛經典的南開區和河西區,武清區也是這部分職業群體選擇比較多的一個區域!
買房所存在的地緣性可能使得本地姐姐在買房時更喜歡自己從小到大住習慣了的區域,而外地姐姐初來天津,為了工作、生活的便捷性,更看重小區屬於區域及配套等方面。
婚前買房 安全感我自己能給!
霸氣姐姐們,實力真的是讓人驚嘆,在這5000多套成交的房源中,有2253套是被未婚姐姐買走了,平均價154萬,你口中房子所帶來的安全感、歸屬感,不好意思,我自己能給!
行吧,看完這些扎心的數據,小編要撤了,畢竟我也在這三十歲的範圍內啊啊啊啊!
免責聲明:文中成交數據來自於貝殼找房,時間節點為2019.1.1-20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