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平||洛陽三絕

2021-02-16 空谷一蘭

   下午去了洛陽隋唐遺址植物園賞牡丹。說也湊巧,剛踏進園內,天上下起了小雨,其中千姿牡丹園中賞花的遊人不多,少了那份熙熙攘攘,可以慢悠悠漫步在雨中賞花,更是別樣的風情。 

   

雨中賞花也是難得的境遇,賞花時,活潑的洛陽妹妹的出現,賞花便更有趣了,她直接是個自拍狂人,一路自拍不斷。湖邊的垂柳阿娜多姿,那湖邊的垂柳宛若護花使者,柳絲下的牡丹更是養眼,幾個美眉在牡丹叢中大呼小叫,見到一片又一片,無暇顧及,不知向那邊看起,丟在花叢中,有點迷失,一路上狂拍,「滿屏僅是牡丹花,花開時節動京城」。

可能也是想了多少年去洛陽賞牡丹,今日如願以償,有點不相信的感覺,看起來,人還得有點小夢想,不小心就實現了呢?

雨是那種微雨,不怎麼影響前行,打著傘漫遊在千姿牡丹園。千姿牡丹園佔地350畝,共種植九大色系,1200多個品種,30萬株牡丹。牡丹園內湖光旖旎,流水潺潺,水鳥紛飛,野趣盎然,如詩如畫的迷人景象。

關於洛陽牡丹有個傳說,傳說武則天當政的時候,令百花齊放於一個時節,牡丹不從,堅持自己的花期,引得皇帝震怒發配洛陽,殊不知卻在洛陽紮根生長,日益繁盛,以至於現在洛陽的牡丹聞名天下,牡丹的這一身傲骨沿襲至今,無論怎樣的天氣,是豔陽灼日,還是寒流陣陣,一旦到了牡丹的花期它就從不失約,有時前一夜還是花骨朵第二天滿園春色,擋不住這牡丹的生機。

最難得的是牡丹花瓣上的晶瑩剔透的雨珠,愈發顯得花兒靈動生機,綠葉上的雨滴似顆顆白色的珍珠,牡丹花有了靈氣與仙氣,朵朵盛開的牡丹似花仙子玲瓏剔透,拼了命的在怒放,不管不顧的在盛開,哪怕是在微雨的季節,園子裡的牡丹是花的海洋,醉人的香在園中瀰漫開來。

手拿手機的我不知道該拍那一朵?我不知道那一朵更豔、更華貴?有點迷失,莫非天下的牡丹都流落到了洛陽城?世間的其它花和它相比黯然失色,偶遇美眉站在花叢中拍照,我沒有勇氣站在花叢中去拍照,因為牡丹太驚豔,我哪敢和牡丹媲美?

各色牡丹都來到了這裡,在同一時間開放,跟趕廟會一樣,都來參加這個盛大的宴會。

在牡丹花旁,我的語言蒼白的難以描述那份激動,每看到一種,只能驚呼,只恨語言太貧乏,言辭已很難表達出我的情感。有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駐足在牡丹旁用手機狂拍,她要把牡丹仙子帶回家。

滿園的牡丹,灼眼的紅、喜人的粉、華貴的紫、深沉的黑、純潔的白,還有那惹眼的黃,稀奇的綠,滿目的繽紛色彩。再看看這些牡丹的名字,奇異無比,珊瑚臺(花淺紅色,基部墨紫色瓣),旭港(花火紅色,薔薇型),紫藍魁(花粉藍色、薇紫、呈皇冠型),春紅嬌豔(花開嬌豔桃紅色,細膩潤澤,菊花型),酒醉楊妃(花粉紫色,荷花型或託缽型),盤中取果(花淺紫色、單瓣型),還有二喬、明星等等,這些名字都是那麼詩意,想像這些花更加迷人嬌豔。

園子中文化石令人駐足,其書法或蒼勁或嫵媚,甚於難以認識,但掩映其中,相得益彰。越發讓這個園子詩意濃濃,邊賞花,邊品詩。其中有塊石頭刻有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牡丹出丹州、延州,東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陽者今為天下第一。洛陽所謂丹州花、延州紅、青州紅者,皆彼士之尤傑者。然來洛陽,才得備眾花之一種,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獨立與落花敵。而越之花以遠,罕識不見齒然,雖越人亦不敢自譽以與落花爭高下。是洛陽者,是天下之第一也。」關於洛陽賞牡丹的描寫,唐朝的劉禹錫《賞牡丹》中「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唐朝的徐凝寫的《牡丹》「何人不愛牡丹花,佔盡城中好物花。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姿萬態破朝霞。」所以牡丹花也叫洛陽花。

園內的沉香亭,它的柱子上寫有兩首古詩,左聯為李白愛慕楊貴妃之《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佛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右聯為明朝的馮琦之《牡丹》:百寶闌幹護曉寒,沉香亭畔若為看。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亭子四周全是盛開的牡丹,一坐下來,心中很是愜意,那一縷縷香氣燻人,靠在亭子的柱子上就迷糊了,夢見牡丹仙子打一把紅色傘徐徐走來。

在牡丹園中徜徉,會迷失在花間,一迷糊就進入花叢中。賞完花一路返回時,偶遇一大姐熱情的問我:「你是洛陽人嗎?」「不是!」「你是花痴!你今犯了兩次錯誤。」說得我怪難為情的,我誤闖牡丹叢。她一句惹得同行的友友樂翻了天。莫不是花痴,我豈止是一個「痴」字了得?遇到花就挪不動腳步了。女人天性喜歡花,我獨愛眼前的這園牡丹。

    

    沿著湖邊,突然發現小島上的小鴨、小鵝在花叢中閒庭信步,看它那份悠哉,讓人心生羨慕,它們才是這裡真正的主人,我只是個過客,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它們看著花開、看著花落,它們才是最幸福的生靈。

洛陽城可謂浪漫之城,牡丹花開時節傾城出動賞花,上至80歲的耄耋老人,下至幾歲的孩童,相約賞花。城裡到處都有牡丹的身影,「洛陽牡丹甲天下」,一朵花,一座城,讓世人愛上這座城。

離開洛陽時,在高鐵站候車室裡觀賞了洛陽牡丹攝影展,讓我在離開前又飽眼福,洛陽城打造的這張名片,什麼「洛陽無處不飛花」,洛陽成就了牡丹,還是牡丹成就了洛陽,讓這個北方的城市有著江南情調,有詩意的城市。

品嘗了洛陽水席,遊了龍門石窟,觀賞了洛陽牡丹,可謂「洛陽三絕」,若再有機會慢慢品嘗洛陽美食、文化,領略十三朝古都的魅力與神秘。

 

相關焦點

  • 一位詩人憑藉喝醉酒來做詩,擁有超高畫技,與李白齊名成為三絕
    唐人曾給張旭冠以「飲中八仙」「張癲」「草聖」「天下三絕」等等名號,根據這一個個關鍵詞,我們可以勾勒出張旭別具一格的藝術人生。先說「飲中八仙」,又名「酒中八仙人」,指的是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活躍於長安的八位豪放、曠達,嗜酒如命的名士一除張旭外,還有李白、賀知章等人。杜甫有一篇名詩《飲中八仙歌》,刻畫這八個人的醉態醉趣極為傳神,更加打響了「醉八仙」的名頭。
  • 古人評點《三國演義》的「三絕」是哪三絕?
    大家都對小說《三國演義》人物如數家珍,其中有三位奇人,被稱之為「三絕」。他們在「三絕」方面都超出常人。那麼,他們分別是誰?又絕在何處呢?第一位是「智絕」諸葛亮。《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的才智能力和妖怪相仿」,孔明之智已經被刻畫得似妖非人了。
  • 本是武侯祠的鎮館之寶,因「三絕」名聲大噪,也因「三絕」被砸
    說到這三絕碑,還有一段並不遙遠的故事。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三絕碑。話說這三絕碑立於唐憲宗,本叫《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為何人稱三絕,那是因為這碑文是憲宗令宰相裴度所撰,裴度是唐代中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在當時裴度的文章可謂是千金難求,所以這文章算是一絕。話說,好文定要有好字相配,於是憲宗又讓吏部郎中柳公綽揮毫潑墨謄寫文章。這柳公綽何許人也?
  • 洛陽:千年揮毫潑墨 今朝落紙痕新
    「在世界上,沒有一座城市能像洛陽這樣與中國書法親緣時間如此之早,沒有一座城市能像洛陽這樣與中國書法親緣歷程如此之長,沒有一座城市能像洛陽這樣與中國書法親緣程度如此之深,沒有一座城市能像洛陽這樣與中國書法親緣範圍如此之廣
  • 樂府雙璧 樂府三絕
    樂府三絕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把漢樂府的《孔雀東南飛》與《陌上桑》及唐代韋莊的《秦婦吟》並稱為「樂府三絕」。第二種是把《孔雀東南飛》與北朝的《木蘭詩》及唐代韋莊的《秦婦吟》並稱為「樂府三絕」
  • 錯失完美的神秘之作——《武林三絕》
    1972年梁羽生開始在《大公報》上連載《武林三絕》,這是他寫武俠小說的第18個年頭。《三絕》的連載是緊接著《風雲》完結開始的,主角群裡最早出場的風鳴玉就定為《風雲》中主角風天揚的後人。通讀全部梁書,會發現這12年間梁羽生注水的技巧日漸嫻熟,《三絕》就是集大成者。其實在梁羽生創作最有朝氣的時期,也有少許重複使用景物描寫、人物形象描寫的偷懶例子。
  • 話說洛陽水席
    洛陽水席被稱為三絕,自有不同凡響處。在民間,演義大師們會眉飛色舞地向你誇口,這玩意可不一般,是武皇則天享用過的,你吃了雖不一定就是皇上,但也與皇上的待遇差不了太多。        那是武皇登極那一年,東都洛陽城外下園一塊膏腴之地,長出了一個幾十斤的大蘿蔔,作為祥瑞獻給了女皇。連蘿蔔也會巴結,自是龍顏大悅。於是武皇傳令御廚,讓作出美味來。
  • 品韓國美食之「三絕」
    三絕之一 泡菜形成獨特文化    在中國,一提到韓國飲食,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只有泡菜,而且僅僅是辣白菜。其實,這是一種極大的誤解。   三絕之二 米糕精美不忍下嘴    糯米糕,在韓國傳統飲食中可稱得上是節日食品的臺柱子,吃米糕在韓國幾乎是和吃穀物的歷史一樣長。
  • 天津人真的不吃三絕?!
    每當這時我們總會長吸一口氣語重心長地說道:「在天津,我們不吃三絕的...」——其實耳朵眼炸糕真的很冤,被黑的很大原因是位列「三絕」順便背鍋。清光緒年間,耳朵眼炸糕的第一代掌柜推著獨輪車在鼓樓附近叫賣。後來賺得錢多了,便在北門附近的耳朵眼胡同租了店面,被食客戲稱耳朵眼炸糕。但在戰亂時期,耳朵眼炸糕被迫加入商會,改名為增盛成。但這個商號並不為人們所接受,耳朵眼炸糕的名號反倒流傳至今。天津人對耳朵眼炸糕還是蠻喜歡的,只是不天天都吃。
  • 諸葛亮、曹操、關羽為三絕,那三傑指的是誰?
    在眾多的名聲中,三絕和三傑是最突出的,諸葛亮、曹操、關羽為三絕,這可能很多人知道,但三國中的三傑是誰,你可知道? 一、三絕 三絕的名號在三國中是最響亮的,智絕諸葛亮,奸絕曹操,義絕關羽已經被很多人認同。
  • 鬥羅大陸:霍雨浩就是最強「情緒之神」,「浩冬三絕」就是證明
    事實也證明,情緒之神才是最適合霍雨浩的神位,最好的證明就是「浩冬三絕」了。被融念冰看中可以繼承情緒之神的神位位,也是從霍雨浩自創出了這個魂技正式開始,他發現霍雨浩對情緒的領悟越來越深刻,也有著不一樣的理解。「情緒之神「身為操控七情六慾的神位,這些情緒都會成為霍雨浩的助力,所以作為情緒之神自身的情緒肯定是最為強大的,而「浩冬三絕」就是蘊含霍雨浩最強情緒的魂技。
  • 孝文帝到洛陽,不是來炒房
    孝文帝向南邊微微一望,看到一個地方——洛陽。洛陽·龍門石窟二孝文帝要遷都洛陽,不是為了炒房,他要用空間的首都位移來帶動立體的制度變革。明朝謝肇淛在《五雜俎》裡記載:「諺稱:薊鎮城牆、宣教府場、大同婆娘為三絕。」別的不說,光說美女,大同都是一流的。不要以為大同女人在明朝才基因突變、變成美女,從北魏以來,大同就開始出皇后,被稱為皇后之鄉。就衝美女,誰願意走?孝文帝表示理解,但他是個有堅定意志的年輕人。太和十七年(493年),南朝齊武帝駕崩。
  • 「一書一江湖」,錯失完美的神秘之作——《武林三絕》
    ,它就是《武林三絕》。寫作《武林三絕》時的情況1972年梁羽生開始在《大公報》上連載《武林三絕》,這是他寫武俠小說的第18個年頭。《三絕》的連載是緊接著《風雲》完結開始的,主角群裡最早出場的風鳴玉就定為《風雲》中主角風天揚的後人。《新晚報》上一直在連載清朝的故事,其他報紙就寫其他朝代吧,明朝就不錯。
  • 三絕三通:東漢王朝對於西域的經營過程
    《後漢書西域傳》記載:「自建武至延光,西域三絕三通。」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東漢王朝在當時,對於西域的經營與控制是非常不穩定的,經歷了一個相對曲折的過程。一絕(公元25~27年):東漢初無暇經營西域。二通(公元90~106年):班超經營西域;三絕(公元107~122年):任尚統西域。三通(公元123至東漢末年):經營西域。恢復了心與漢朝的友好關係。在經營西域的過程中發揮最主要作用的莫過於班超其人了。
  • 三國有三絕,勇絕關羽,智絕諸葛亮,兩人加起來不如「第三絕」
    勇絕智絕加起來不如「第三絕」文章的標題提到了三國裡面的「三絕」。你知道是哪「三絕」嗎?第一絕:勇絕——關羽。關雲長最勇猛,忠義千秋的勇。關羽是唯一一個在兩軍陣前斬殺敵方大將的人,而且在歷史上是有記載的。
  • 洛陽:沒什麼網紅氣質,就靠著滿城老店徵服你
    @網絡牡丹、古都、龍門石窟……是大多數遊客對洛陽的印象。而這次阿球的洛陽之旅,沒怎麼去景點,就在網友和當地朋友列出的知名飯店打卡,過上了7點出門、22點收工的充實三天。而老城裡動輒傳承了幾十年的老店,以及十來塊錢就能胡吃海喝的小吃,讓你能夠用超高的性價比通過舌尖記住洛陽。商業氣息最濃厚的老街,承載著大半個洛陽的古老記憶。
  • 湘西三絕之一:與道教符籙淵源極深的辰州符
    你知道「湘西三絕」是什麼嗎?  蠱毒、趕屍和辰州符並稱為「湘西三絕」(還有一說為蠱毒、趕屍和落花洞女)。「蠱毒」常見於武俠小說,「趕屍」撐起了整個殭屍電影。今天我們來說一說神秘的「辰州符」。三絕之一的「辰州符」自古就負有盛名。  國學大師錢穆曾多次撰文述及「辰州符」的神奇。錢穆少年時生活在無錫的鄉下,他親眼看到過畫辰州符的巫師治病的全過程。有一個農夫腿腫得非常厲害,求巫師治療。  巫師在牆上畫了個腿的形狀,然後拿刀子割劃。神奇的一幕發生了:鮮血從牆壁上淋漓直流。這奇異的一幕,令少年錢穆當場就呆住了。後來他才發現血是從腫腿的農民身上流出來的。
  • 鬥羅大陸:浩冬三絕與龍皇禁法誰更強?霍雨浩:你姐夫還是你姐夫
    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討論一下霍雨浩的浩冬三絕和唐舞麟的龍皇禁法誰更強。各自的長處小編聲明一下,畢竟霍雨浩和唐舞麟沒有打過,所以接下來的分析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大家不同意也請不要激動。唐家三少在描寫霍雨浩的浩冬三絕時,並沒有太多凸顯這三招的破壞力,重點是講述了浩冬三絕給敵人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小編想說,這並不意味著浩冬三絕的破壞力不強。根據《絕世唐門》387章的描述,霍雨浩發動這個戰技的時候,是會引發天地異象的,並且波及範圍是數百米。
  • 成化鬥彩三絕,價值過億的理由
    明成化鬥彩開光折枝蓮紋罐-北京故宮成化鬥彩三絕 成化鬥彩色三絕,奼紫泛紅赤鐵濃       藝術品交易服務平臺
  • 都是自創魂技,亂披風之舞、浩冬三絕、龍皇禁法哪一個更強大?
    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探討一下,亂披風之舞、浩冬三絕和龍皇禁法哪一個更強。各自的優勢請各位小夥伴注意一下,小編這裡說的是亂披風之舞,而並非亂披風錘法。相較於傳統的亂披風錘法而言,唐三自創的亂披風之舞更加靈活多變,蓄力的完成率也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