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故事|榜樣家書:儉與德,一頓飯一堂課

2020-12-25 中國青年網

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無形,卻滲透到後代的骨血之中。

中秋至,侯雨葳的思緒又被拉回到了家鄉的小山村,拉回到了父親侯興鋒的課堂。侯興鋒只是一名普通的鄉村教師,但在侯雨葳的心中,父親一直都是她的榜樣。父親的勤儉節約、感恩無私、善良勇敢,都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裡。

現在,侯雨葳已經踏入了大學的校門,學的是學前教育專業。入學之前,侯雨葳對自己的專業有些許不滿,直到父親講了他當年那場「難忘的升學宴」,侯雨葳逐漸開始讀懂父親,懂得了鄰裡之間的深情厚誼,懂得了儉以養德,懂得了父親堅守的意義。在父親的影響下,她朝著愛和感恩前行。

「也許這就是愛的傳遞吧,您把愛傳遞給我,將來我也會把愛傳遞給我的學生們,我的學生又把愛傳播得更遠。」 侯雨葳說。

兩封家書,是美好家風的傳承,一封是父親對女兒的循循善誘和殷殷囑託,一封是女兒對父親的愛和承諾。

親愛的女兒:

如今,你考上了大學,我知道你對你所學的學前教育專業不甚滿意。但老師是一份神聖的職業,容不得半點褻瀆和不情願。如果你心裡還有顧慮,就聽爸爸再嘮嘮當年我所經歷的一切吧,希望能對你有點幫助。

那年中考,我以506分的成績考上了公費師範生。在當時,公費師範生畢業後當老師是打了包票的。貧瘠的山村裡出了一位教書先生,這成了村裡的一條爆炸性的新聞。

這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在出發去上學的前一天,全村的老少爺們都湧到了你爺爺奶奶家那簡陋的院子裡,手裡都拿著禮物,有雞蛋鴨蛋,也有鹹魚鹹肉。你知道,在那個年代,這些東西可是只有在年節或者是給小孩子加餐時才有的,可見鄉親們這份心意有多重!

平日冷清的門口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了,鄉親們進進出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你爺爺望著鬧哄哄的人群,本該驕傲自豪的他卻蜷縮在牆角,發起愁來。

晚上,一家五口圍坐在一張小方桌旁,昏黃的燈光映出一種難以言喻的鬱悶。

「孩他媽,明天全村人都來參加這個升學宴,咱買的那些酒菜,根本就不夠,要不就把圈裡的豬宰殺掉吧?」你的爺爺首先打破了沉悶。

「那頭豬宰了,開學幾個孩子的學費可咋辦?還有地裡的化肥也要買了……」你的奶奶擔憂地說。

「咋辦?總不能再把賀禮退回去吧?」你的爺爺悶聲說。

我考上了公費師範是喜事,鄉親們前來道賀也是喜事,然而正是這樣的祝賀,卻讓咱們家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在那個物質條件匱乏的年代,如果把升學宴辦大了,就要殺掉家裡唯一還值點兒錢的豬,如果不辦,鄉親們已經來了,不管頓飯吃,就顯得太不近人情了。

最後,經過反覆合計,你爺爺一咬牙:「宰了,明天請人把豬宰了,孩子的學費和化肥錢到時再說,我就不信,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誰知第二天一大早,還沒等你的爺爺出門請人殺豬,鄉親們在村裡德高望重的四爺的帶領下再次匯集在了咱家的小院裡。他們手裡全都拿著從自家菜地裡摘來的各式各樣的時令蔬菜。

咱們家人都愣住了,這是怎麼回事?這時,四爺哈哈一笑,說:「孩子考上了學,這是天大的喜事,可你們家的情況,我們都知道,那頭豬不能殺。今天我們趕早到這裡來,就是要自己動手,幫忙做菜,咱自己地裡種的菜,吃著才香!」

那一天的升學宴辦得很「另類」,桌子上幾乎清一色的是蔬菜,真真切切的是「素宴」,但鄉親們吃得很開心,並沒有絲毫的不快。

時光荏苒,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我畢業後紮根在山村,盡心地傳道、授業、解惑,內心從不曾有過後悔,也從不曾有過動搖。因為,在我的靈魂深處,那場不一樣的升學宴已在我的心裡埋下了一顆感恩的種子,使我終生都感念人性的淳樸與善良。

孩子,人活著不僅僅是為自己活著這麼簡單,也不單單是為了享受,我們更應該去感恩,去創造。既然你選擇了這條路,就要時刻懷著一份熱愛,力爭做到盡善盡美。像一朵花,盡情綻放,美麗芬芳;像一棵樹,努力長高,綠蓋成蔭,這樣,我們才能無愧於此生,這才是生命的意義之所在。

爸爸:侯興鋒

2020年10月5日

親愛的爸爸:

謝謝您的良苦用心,我一定會儘快除去負面情緒,好好努力。

其實,一直以來,您都是我的驕傲,您對待儉與德的態度,您為大山裡孩子們的辛苦付出,我都看在眼裡。

您是班主任,每天都要早早到校照看學生早讀。秋冬季節,天亮得晚,上早自習的時候教室裡的光線還很暗,需要開一會兒燈。同學們老是把所有的燈都開著,包括講臺上方的兩盞。出於習慣,您到教室後,就把這兩盞燈關掉,因為早讀時用不著講臺上的燈光。日復一日,同學們終於不再開講臺上方的燈了。他們體會到了您的良苦用心,漸漸地,自己也養成了節約的習慣。

您自從畢業分配到家鄉當了教師,二十幾年如一日,繁星點點,當人們還在甜美的夢鄉時,您已行走在去往學校的路上;嚴寒酷暑,當人們還在享受溫暖和陰涼時,您已在教室裡看學生早讀了。在三尺講臺上,您揮灑著汗水,耕耘著沃野,播種著希望。面對著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您心裡滿溢著幸福,幫助學生實現夢想,就是您最大的願望!雖然,您只是一個山村裡的教書匠,但您卻幫助家鄉許許多多的孩子走出了山村,走向了外面的廣闊世界。

您深深地知道,作為一名教師,終其一生,可能都是在為他人做嫁衣,更談不上「瀟灑」,挨不上「露臉」,輪不上「牛氣」。但是,我能夠明白,偉大寓於平凡,苦寒孕育芬芳,平凡的崗位上有您的追求,平凡的崗位上有您的自豪。

在不遠的將來,我也會追隨您的腳步,成為一名老師。雖然一開始,我沒有完全想好,但是請您放心,假以時日,我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這一代又一代的教師多麼像接力比賽中的運動員,只不過,跑接力的運動員需要用體力和速度,而教師更需要用愛去感染人,用德行去薰陶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因為記得春種夏耘、秋收冬藏的不容易,才會更懂得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意義。愛的傳遞,也是家風、德行和操守的傳遞,我很榮幸,未來也能成為傳遞儉與德、愛與感恩的使者。

您的女兒:侯雨葳

2020年10月5日

大到國家,小到家庭,儉以養德的家風都極為重要,因為它不僅代表了一個家庭的文化和傳統,更代表著一個民族的道德品質和精神追求。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今天,我們擁有的這份「家底」,是幾代人篳路藍縷、拼搏奮鬥才攢下的,決不能在揮霍浪費中白白斷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沒有任何權利浪費!」「不論我們國家發展到什麼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麼地步,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不僅是我們一路走來、發展壯大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們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重要保證。」

學問勤中得,富裕儉中來。優良的家風是一筆無價的財富,影響著一代代人的選擇。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正是因為有侯雨葳、侯興鋒們的存在,儉以養德、善良感恩等美好的品質,才得以在三尺講臺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願這溫度、這正氣,在你我手中、心中傳遞,生生不息。

文案:李慧慧 楊月 牟昊琨(實習)

音頻:吳怡辰(實習)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作家報

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聯合出品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黃粱一夢》《語文課》邀你來東藝跨年一起吃一頓飯 聽一堂課
    《黃粱一夢》劇照(本文圖片:央廣網發 東方藝術中心供圖)被譽為「亞洲最具開創精神的青年導演」黃盈,從莎士比亞到「京味三部曲」,從環境戲劇到不插電露天演出,黃盈的創作融合傳統與當代,且每一個作品都會上一個作品的基礎上探索新的表達方式,因此在戲劇界享有「一戲一格」的美譽。
  • 統戰「兩堂課」:一堂課教我文化自信 一堂課教我奉獻愛心
    統戰「兩堂課」:一堂課教我文化自信 一堂課教我奉獻愛心 2020-12-27 1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快樂師說 | 9年教師Sunny:「一堂好課是追根究底的一堂課」
    「一堂好課是追根究底的一堂課」如何去淬鍊一堂好課?--Sunny的答案是追根究底。「我是一個充滿好奇,喜歡追根究底的人,所以我的課堂也是如此。」Sunny回憶起在精修班的一次課堂上,那一堂課是在解讀《安妮日記》——《安妮日記》是20世紀中期一個德國猶太籍女孩在躲避納粹黨時,在秘密小屋中藏匿了兩年多的真實記錄。為了讓孩子們能更深入的理解故事內容,Sunny詳細的介紹了故事的歷史背景。
  • 《一堂好課》入選2019年第四季度創新創優名單
    《一堂好課》入選2019年第四季度創新創優名單3月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國家廣電總局辦公廳關於公布2019年第四季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的通知》。經廣電總局組織評選,確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一堂好課》、《故事裡的中國》等13檔電視節目,以及《共和國聲音日曆》、《共和國記憶》2檔廣播節目入選為2019年第四季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
  • 一堂有溫度的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
    (作者劉學偉,系重慶廣電集團(總臺)衛視和國際頻道常務副總監)彰顯紅巖精神 傳播先進文化現場觀看民族舞臺劇紅巖革命故事展演,一堂有人性、有溫度的特色思政課,讓我深受感動,備受鼓舞。故事真實感人,主題鮮明,人物生動,結構縝密,用四好概括:編劇好、音樂好、導演好、演員好,深信會打磨得越來越好。
  • 《一堂好課》:好的作品,會讓人熱淚盈眶
    當然,也有例外的,語文老師的課就很有趣,她常常引經據典,給我們講一些故事,我聽得津津有味,自然也就學得上心。這種感覺,多年以後,我在《一堂好課》上也深有體會。那時《一堂好課》剛剛播出,陪兒子一起看,竟然被深深吸引,尤其是金一南教授的那堂課,聽下來,竟和兒子一樣熱淚盈眶。我常常想《一堂好課》為什麼有如此大的魔力,讓我們深受感觸?
  • 鄉村振興 美麗共享 |美麗鄉村裡的一堂課
    鄉村振興 美麗共享 |美麗鄉村裡的一堂課 2020-12-23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上一堂課 | 宋慶齡的故事(三):叫我慶齡同志
    同上一堂課 | 宋慶齡的故事(三):叫我慶齡同志 2021-01-01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羅平魯布革鄉:一堂特殊的「開學第一課」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影響,學校開學日期一推再推,但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紮實推進,學校開學的時間也漸漸提上了日程。為切實做好開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羅平縣魯布革鄉婦聯積極邀請司法、派出所、關工委等部門成立宣講團,深入各村寨為家長和孩子們送上一堂又一堂特殊的「開學第一課」。
  • 《一堂好課》「神舟總師」戚發軔帶你走進航空
    2月23日(周日)20:30,央視綜藝頻道《一堂好課》第十二期將走進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由空間技術專家、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先生擔任主講人,以「我的太空」為主題,為大家帶來一堂航天課。此外,航天員劉洋、陳冬也將作為助教,與現場同學一起走進航空,走進太空。
  • 偃師市第一高級中學校園內一堂生動的思政課
    20日,偃師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二學生陳世傑一到家,就和家人分享了在學校發生的新鮮事:「這周在學校上了一堂思政課,咱市領導來上的,大家聽得很起勁!」  20日,偃師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二學生陳世傑一到家,就和家人分享了在學校發生的新鮮事:「這周在學校上了一堂思政課,咱市領導來上的,大家聽得很起勁!」
  • 秋葉大叔《寫作七堂課》:寫作變現逆襲的3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股神」巴菲特是個非常有意思的人,他發起了一個「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活動,一頓飯的價格甚至可以拍賣到上千萬。而巴菲特會跟所有與他共進午餐的人講:在財富裡面,最重要的不是現在這一筆賺多少錢,而是複利效應。
  • 阜陽師範大學:「同備一堂課」助推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阜陽師範大學:「同備一堂課」助推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2020-06-04 11:17:17   來源:安青網
  • 「課代表」王子異現場教學街舞《一堂好課》馮雙白以舞蹈為精神火炬
    1月5日(周日)20:30,央視綜藝頻道出品的《一堂好課》第八期將走進中央民族大學,由著名舞蹈理論家、評論家、編劇、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擔任主講人,為大家帶來一堂趣味橫生的舞蹈課。因此,《一堂好課》特別邀請到馮雙白先生,帶領現場同學和觀眾一起走進舞蹈,走進生命。
  • 金士傑:《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值得一看再看
    去年11月,《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兩場演出一票難求,今年11月25、26日在東藝的兩場演出提前售罄,11月27日特別加演一場現也僅剩少量餘票
  • 《尋夢環遊記》導演的一堂課
    看完了此部電影後,我才懂得《尋夢環遊記》的導演想給我們上的是一堂什麼課。接下來請給我2分鐘的時間讓我一一道來吧!一個鞋匠家庭出身的12歲墨西哥小男孩米格,自幼有一個音樂夢,但音樂卻是被家庭所禁止的,他們認為自己被音樂詛咒了。在米格秘密追尋音樂夢時,因為觸碰了一把吉他而踏上了亡靈土地。
  • 「神舟總師」戚發軔主講,《一堂好課》航天課精彩預告!
    今晚20點30分央視綜藝頻道《一堂好課》航天課隆重推出這堂課以航天為主題也以雲出鏡的方式與錄製現場的青年學生、小朋友互動分享奇妙太空生活今晚20點30分鎖定央視綜藝頻道《一堂好課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素材 | @央視綜藝一堂好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讀書郎《一堂好直播課的誕生》致敬所有師者:看不見的努力,感恩付出
    讀書郎《一堂好直播課的誕生》致敬所有師者:看不見的努力,感恩付出 2020年11月24日 14:29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為了孩子的教育,我們能做到何種程度
  • 《一堂好課》:一節你從書本上無法學到的文博課
    《一堂好課》,是師生和家長都希望上到的課,而這次好課,是一堂文博課。你可能要問,何謂「文博課」,從其字面上看,「文」可理解為文化或文物,「博」就是博物院或博物館,因此,單院長給我們主要介紹,有關「世界文化遺產和故宮物院的知識」。
  • 以「思想之光」照亮「向學之心」 ——《一堂好課》熱播觀察
    思政課主講人金一南的「忘記過去不但意味著背叛,而且意味著將來可能還要重複」;文博課主講人單霽翔的「文物得不到保護的時候是沒有尊嚴的」;文學課主講人王蒙的「文學挽留了青春,文學讓我們永遠不老」;外交課主講人張維為的「中國人要自信,中國年輕人更要自信」……節目雖已落幕,但大家名師的鏗鏘語句仍在觀眾耳畔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