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考點丨王家衛和他的《一代宗師》

2022-01-30 第七印象

考點丨影片賞析(四)

《一代宗師》

 

 

漫溯一首俠情的影像詩

——品《一代宗師》的詩意特徵

2012 年上映的電影《一代宗師》,是香港傑出導演王家衛的轉型之作。王家衛將著眼點從現代都市人的內心世界轉移到中國傳統文化,為自己影片風格添了幾分古色古香。而影片講述的關於武林的故事,將幾位宗師的一生濃縮在有限時空中,卻把境外之境的詩意想像空間留給了觀眾,將意蘊深長的詩意表現得淋漓盡致。

人物氣韻的詩意


影片開篇就率先把觀眾帶入了設計最精美的一場雨中打鬥的夜戲,這樣的編排方式先聲奪人,尤其在人物角色的表情和動作中充分展現了沉穩從容的詩意特點。

在這場夜雨的打鬥中,葉問多以微笑神情示人,充分顯示對自己武藝的胸有成竹。另外,葉問堅定的眼神反映了他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與謹慎小心的對敵態度。與一眾打手、打手帶頭人等虛張聲勢而不安的表情形成強烈對比,顯示了對陣雙方內心世界的巨大差異,進一步凸顯了葉問的宗師氣度。同樣,宮二大年夜追殺馬三的那場戲在表演上同樣異彩紛呈。這個場景中宮二的表演真實自然,在細節表情和動作中表現了人物豪邁大氣的特點。對手馬三眼神裡充斥著嘲諷和不屑, 顯示出對武藝的自負。總體而言,對陣之時雙方眼神都非常堅定,反映了二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與謹慎小心的對敵態度。二人的招式動作韻味十足,起手運勢動作緩慢,氣定神閒之餘醞釀著一觸即發的爆發力。你來我往的招式快如電光火石, 間不容髮,顯示了對陣雙方全力一戰的決心。

影像風格的詩意

1 場景設置

場景設置可以說是影視畫面中最直觀的詩意表達方式。先從影片的開篇中葉問雨夜獨自與眾人打鬥的那場戲說起。從布景來看,景物的應用十分自然,看似尋常的巷陌,陳設著磚牆和大鐵門,輔以夜裡的強降雨,單獨來看都再簡單不過的設置加以組合形成了相當有張力的舞臺,在這個看似開闊實則密閉的空間內蘊藏著一觸即發的力量。借景生情的詩意精神通過敘事詩般的布景表現出來;加上場景中,路燈和店鋪燈牌等光源的照射,將葉問和一幫亡命之徒打鬥的動作剪影照得迷離;在朦朧的雨水中,顯得極具夢幻,富有詩意。

 

2 色調構圖

從畫面色調來看,《一代宗師》的鏡頭充滿朦朧的意境美。風格處理上保持了整體棕黃色調,大有老舊照片的味道。這樣的風格在大年夜宮二追殺馬三的場景裡體現得尤為突出。半夜正值大雪紛飛,昏黃的燈光透過風雪將光線散射到宮二的身上,營造了一種肅穆的氣氛。棕黃色的畫面將具象的現實進行加工重塑, 使其帶有一定的抽象化藝術張力,充分創造了那樣虛實相生的意境。讓人暫時脫離現實進入中國古典傳統的審美空間,沉浸在影片塑造的詩意世界中。

再從畫面構圖來看,開闊的全景運用顯得匠心獨運。在火車站,宮二坐在候車人群裡等待著開往奉天的火車到站。在這一場景中,影片用了全景對火車站的陳設和人群進行了展示,同時將環境與人物完全納入鏡頭。環境的錯綜複雜等待的人群眾多,都與獨自等待的宮二形成了鮮明對比,充分體現了宮二的復仇決心。而另一類鏡頭則是近景或特寫展示。宮二和馬三展開對決前老薑將馬三隨從的棉衣一一割破的整段鏡頭都是近景和特寫,體現出一系列動作的乾淨利落。在這樣的構圖比較中,畫面的情感表徵清晰又不至過於突出,在潛意識裡影響觀眾,隱匿又直接地讓觀眾產生與宮二相同的情感共鳴,將強有力的主觀色彩浸染在畫面色調中,充分展露了感性的詩意情懷。

3 鏡頭剪輯

《一代宗師》在剪輯上多從不同視點中切換,在進行視點切換的過程中,通過延長鏡頭時間,完成內部蒙太奇,不刻意做出引導,給觀眾理解與發散的空間。在這樣充滿想像空間和虛構內容的鏡頭組接中,建構了高雅脫俗的時空意識。

葉問和宮二在金樓夜宴交手過招中的這一場景中,鏡頭首先在葉問與宮二的主觀視角中不斷來回切換。在兩人第一階段的打鬥中還不斷插入了一些觀眾和金樓觀戰女人的反應,然後不斷地變換角度和景別,兩人你來我往的招式動作打得嚴絲合縫、行雲流水的同時張弛有度;當打鬥進入高潮時,鏡頭主體不斷在兩人的面部神情,手上動作和腳上步法之間變換,景別也不斷展現特寫,中景,近景等表意功能較強的景別;打鬥末,宮二賣出破綻,引葉問出手援助卻又適時反擊時,畫面又回到了的第三人稱客觀視角,畫面轉換中這場錙銖必較卻又高起低收的比武靜靜落下帷幕,只留下這點到為止的比武背後的無限意蘊。這種鏡頭切換過程流暢又具有充分的想像空間,剪輯充滿詩意韻律與節奏,呈現出浪漫的詩意境界。

聲音風格的詩意


1 對白意蘊

《一代宗師》在人物對白上的運用比例很大,進而提升了影片的時代感和人文意蘊。在葉問和宮老先生關於南北武林掰餅論道的場景中,葉問在宮老先生的提點下站在了更高的境地去看待武術的發展:"天下之大,何止南北,比武林更大的是世界,大成若缺,有缺憾才有進步,真管用的話,南拳又何止北傳?"關於一塊餅,折射的乃是整個武林甚至全世界,而大成若缺,不拘一格求突破的這樣一種高遠哲理藉由這樣的對白闡釋出來,實在是別出心裁。這種對白設計,既保有了足夠的虛構空間,同時還留給了觀眾足夠的想像時空,將詩意特徵顯露無遺。

 

而宮老先生對葉問也是期許甚高,憑一口氣,點一盞燈,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講究的就是帶著這樣的一種信念和風骨將武學的精髓傳揚出去的囑託。一口氣,一盞燈,看似簡單的具體意象在這樣的對白中被幻化成為了一種信念和道義。這些對白雖然不是觀眾在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但這些別有神韻的對白可以讓觀眾對那個時代產生熟悉與親近,指引他們去體會這種脫然畦封的審美韻味。

2 音樂抒情

《一代宗師》中的音樂的作用不外乎渲染氣氛、增強感情和塑造節奏。在宮二最後一次和葉問相會,坦誠自己心中有過葉問時,以鋼琴為主要演奏樂器的音樂響起,伴隨著宮二對自己一生的追溯,兩人相顧無言的情緒,能夠讓觀眾沉浸在詩意境界之中,體會詩意化的感情,感受影片的詩意時空。在引導觀眾的注意力的同時,音樂在時間中流淌,將宗師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感情緩慢且直接傳達到觀眾的心靈深處,如詩歌般流暢。這樣的音樂也暫時讓觀眾忘記了影視時空中宮二不久於人世的惋惜,完全進入了沉靜的詩意境地,達到無言勝有聲的高度。

結論


俗話說文以成詩,詩以載道,流動的影像與聲音譜寫出的詩意,更加令人著迷與陶醉。這部流淌著曼妙詩意的作品以功夫片為載體來承載王家衛的一種家國情懷,用詩意為觀眾構建了一座具有濃烈東方色彩的精神家園,又是一首這樣流動的影像詩,引領觀眾共同走入那個時代的詩意之中。

  

 

時間就是功夫,回頭已是往事

——分析《一代宗師》

據王家衛說:「《一代宗師》原計劃於 2012 年上映,而這一年正是民國一百年的誕辰。」所以電影是以功夫為承載去回顧民國時期的往事。《一代宗師》是導演王家衛的精雕細琢之作,其迥異於以往的武俠電影與葉問系列電影,王家衛以精美的影像品質和電影作者視角還原了民國武林宗師們的形貌與神魂。從王家衛電影的一貫風格來看,《一代宗師》延續了其母題創作的連貫性,時間的迷戀、記憶的偏執在類型武俠片的外衣下悄然上演。

類型:傳統武俠片的旁置與改寫


功夫外在的動作資源與內在的中華傳統文化韻味使得其與電影結下了深厚的緣分。武俠片是中國電影的一個特有類型,不僅在長期地發展與嬗變中立足於華語影壇,而且擁有了好萊塢商業類型電影的諸多特徵。武俠片既可用類型一說劃分為動作片,也可視為帶有中華傳統文化韻味的特殊類型而獨立存在。正如電影理論家大衛波德維爾所言:「王家衛所有的作品都極為雕琢,然而都深深紮根於類型。」所以在研究《一代宗師》時不僅要將其內置於類型電影自身的特點中,還應該外延於武俠電影類型的審美中。

《一代宗師》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類型電影。武俠電影的第一個特徵便是功夫的技擊場面動作的設計。電影當中有很多功夫演繹的鏡頭,鏡頭運用大量表現主義風格的構圖方式,從光線、色調、場面調度的設計等方面都在強化動作的外在張力,並以純熟的攝影技法營造著功夫的詩化意境。其中最為精彩的便是幾幕動作場景如:「雨中大戰」「金樓比武」。在第一場群力交戰的大雨中,王家衛用他一貫的升格鏡頭展現著詠春拳瀟灑凌厲、傲視群雄的招式之美。在雨滴的特寫與打鬥的全景切換中傳達著武學大同,千拳歸一路的思想。與詠春不同的八極拳則呈現出剛健兇猛之態,招招下手狠毒,原因也與一線天殺手的身份有關,長期從事暗殺行動,必須以命相搏。最具玩味的便是葉問與宮寶森之間的切磋,雖然美其名曰:比的是「想法」,但實質上還是比功夫,宮寶森使用的是太極功楊露禪鳥不飛的招式,而葉問在先後用了陽手、陰手之後用了詠春心法聽橋破解了宮寶森的招式。王家衛追求的武打風格規避了徐克武俠片中怪力亂神般的電腦特效; 消解了程小東武打片中吊威亞式動作騰空與飛簷走壁套路。本片的功夫設計追求實戰,拒絕使用花哨的特技,通過讓演員練功夫,以此來傳達出功夫的味道,神髓。

《一代宗師》在傳統武俠類型電影的審美追求上力求突圍與嬗變。王家衛解構了由張徹,吳宇森建構起來的暴力美學而把暴力消解了甚至是詩意化了,所以在影片中幾乎沒有見到血肉橫飛,鮮血四濺的畫面。在影片中的表現則是葉問與宮二比武時葉問所言:「功夫是纖毫之爭,真要是打壞了東西,算你贏,」而比武的終止也僅限於葉問踏壞了樓梯的一塊木板;而在宮二彌留之際的鏡頭段落中則讓我們看到了功夫意境化的呈現,在純美的雪景中我們領略到的不僅是功夫的舞蹈,也是宮二過去年華中的美好詩篇,更是王家衛極力建構的功夫美學。這種功夫美學的建構不僅依賴於功夫外在的動作形式更在於導演對自然景觀,諸如雨滴、雪花、霧氣背景的營造與微觀捕捉。所以在王家衛的電影畫面中總會讓觀眾感受到詩性與哲理交融的意境。而王家衛的這種功夫美學建構是在不斷的累積經驗中獲得的,他用自己的堅持,將苦心營造的功夫美學再次展露之時則獲得了榮譽和票房的雙重豐收。由此可見,審美的趨同必將經歷一段長時間的過程,因為審美具有著依賴性,而功夫美學的建構則是基於對傳統武俠美學審美性的破壞並創新出的一種別樣套路。

母題:循環往復的主題延續


母題的理論引進起源於 20 世紀初葉,「母題是一個外來概念,英文為 moiif,胡適在 1924 年 3 月研究民間歌謠時譯作母題。」母題在文學的研究領域稱為:比較的研究法。後來此種方法上升至更大的文藝理論範疇。母題具有反覆出現的特徵,所以在研究藝術家系列作品的主題中顯得尤為重要。在王家衛的電影作品中,時間、記憶、懷舊便成為了聯繫彼此的關鍵元素。縱觀王家衛的電影作品序列則會發現母題的延續是其主題創作的風格。

物理時間與心理時間的消逝與流轉。王家衛的電影格外喜歡使用精準的時間表達,時間總是存在於其影片的發展過程中,但影片中的時間從來不是孤立的物理時間,而是往往與主題相關,每一時間點或時間段都與人物或事件緊密相關,它們在影片中反覆出現,持續地累積力量。其作品想要捕捉的往往只是某種情緒氛圍,而不是情節的曲折延宕、故事的震撼人心。物理時間的消逝和心理時間的內在流動成為王家衛電影中的時間哲學。

在《一代宗師》上映之初,王家衛就指出:「功夫就是時間」。影片中不管是葉問、宮寶森還是宮二,其一生的時間都花費在了功夫上。功夫的最高境界就是不離不棄、生死相依,放不下、捨不得。王家衛說「我拍完這部電影的最大感受便是宮二說的最後一句話,葉問選擇的是眼前路,而我選擇的是身後身。」 葉問的宗師之路是走向未來,宮二則是停留在過去和回憶當中。王家衛是一個念舊的人,他經常沉溺於自己的前意識和往日的時光中,所以拍攝《一代宗師》的初衷便是借用功夫的外衣緬懷消逝了的民國時光。

在消解物理時間的同時,王家衛的影片無形中構建起了內在流動的心理時間。每部影片往往都是由某種情緒和氛圍一以貫之,這種情緒往往成了比故事情節更為重要的時空線索。

《一代宗師》中宮二與葉問在金樓中切磋的戲份很值得玩味。從兩人見面伊始,導演便對物理時間使用了表現主義的手法來進行描畫,油畫般豔麗奢華的畫面、濃厚飽滿的色調、高速攝影鏡頭的流轉、義大利歌劇詠嘆調的配置,意欲使短暫的物理時間就此凝固,而這場戲不僅在形式上極盡考究在敘事層面也承載了重大的內涵:武林的儀軌、比武切磋時君子之交的莊重以及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與一見鍾情。宮二騰空躍起與葉問雙目凝視的深情則是兩人暗生情愫,念念不忘的重要物理時間。雖然這短暫的物理時間很快便消逝了,但是心理時間的流動卻綿延了彼此的一生。這種心理時間綿延的情緒隨後便上升到敘事的層面,所以便有了鴻雁傳書中的「一約既定,萬山無阻"和「葉底藏花一度,夢裡踏雪幾回」 的故事情節。

《一代宗師》同樣證實了記憶這一主題。民國二十六年,葉問做了棉衣呢服意欲和宮二會面,因為戰爭使其一家生活困窘,葉問典當了棉服卻留下了一粒紐扣,這枚紐扣便充當了能指的想像,所指了葉問心中的念想和宮二。後來葉問前往香港教拳一直隨身攜帶這枚紐扣,紐扣隨後到達宮二手中,再則回至葉問處。解讀紐扣這一符碼便可勾連出關於記憶的種種,宮二一直停留在葉問的記憶深處,從未遺忘。不管是1938年的佛山,還是1940年的奉天,再到 1950年香港宮二的醫務館,最後到1952年的香港街頭,從來都是。

民國武術的精神重現與武德承習


民國時期是武術的黃金時期,武術團體的興盛也是空前的。諸如1912年夏在天津成立了天津中華武士會、1928年中央國術館於南京成立、1929 年兩廣武術館的成立、五虎下江南、北拳南傳……《一代宗師》的故事便是在這一背景下展開的。而片中所涉及的人物也是真實存在的,像李存義便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形意拳大師「天津單刀李」、中華武士會的第一任會長葉雲表便是孫中山先生所指派的、一線天的人物原型便是八極宗師李書文和劉雲憔、而宮二的八卦掌則是武林中人稱「眼鏡程」的程延華所創。這些武林宗師們在那一時期不僅培養了一大批武術人才而且肩負著強國強種的愛國主義理念奔走於祖國各地,他們憑藉掌拳之力,抗擊外敵、洗刷夷偽、護國安邦、振興中華。所以《一代宗師》不僅還原了民國武林俠士的形貌與神魂而且高度讚揚了武林宗師們的民族主義精神與愛國主義精神。

雖然在中央國術館成立之後,主流武術組織紛紛效仿於西方的體育式教學,但是大部分武術門派仍舊承習著傳統的武德與儀軌。如《萇氏武技全書》中對武術初學者就有著明確的勸誡:「學拳宜在靜處用功,不可向前人賣弄精神、誇張技藝;學拳以德為先,凡事恭敬謙遜、不與人爭方是正人君子;學拳宜作正大之事、不可恃藝為非,以致損行敗德辱身喪命;學拳宜人端方、簡默少言,以豪傑自命、以聖賢為法方能明哲保身。」

《一代宗師》中的葉問乃十足的斯文武術宗師,極喜僻靜之處,木人樁也是安置在家中,他獨享著黐手的練習,一生為人謙遜低調,緘默少語,即使夫妻之間的相處也講究無聲勝有聲,最喜飲茶、沉溺於功夫。而其在香港教拳時的臺詞則這樣說道:「跌打正骨、內功點穴,一概不會;無瓦遮頭、舞龍舞獅、一概不教。教功夫不是街頭賣藝,所以無瓦遮頭不教;舞獅搶炮總會打架鬧事,何況爭強鬥狠無非為了一個紅包,有失斯文。從葉問宗師的言語中便可印證出其對傳統武德和儀軌的承習。

有心人供圖,《東邪西毒》和《一代宗師》,王家衛重複的母題

最後,放上王家衛拍一代宗師的紀錄片《宗師之路》,看完,會更了解這部電影,了解王家衛。

《宗師之路》(上)

《宗師之路》(下)

相關焦點

  • 《一代宗師》:王家衛的「時間」和「格局」
    王家衛曾說過:在這個江湖世界裡,最厲害的不是武功,是時間。在《一代宗師》裡,葉問有詠春拳,宮二有六十四手,葉底藏花,鮮少遇到對手,但在時間面前,他們同樣無力且無奈。王家衛將葉問和宮二的愛情故事放置於一個紛亂的年代(民國),也註定了一段感情的跌宕起伏,最終以黯然結束。他們不是輸給了自己,而是輸給了時間。初時,宮二父親要尋找和自己「搭手」的葉問,宮二的反應是「讓他搭手多大的面子,姓葉的不識抬舉,咱可不要壞了規矩。」一場較量,沉靜內斂,眼波流轉之間,情愫暗生。
  • 陳勳奇:他是王家衛的御用配樂,沒有他就沒有《東邪西毒》和《一代宗師》
    而王家衛和陳勳奇之間,兩人更像是有一種「如魚得水」的默契,至於誰是魚,誰是水,這個可以見仁見智。除了默契以外,配樂人也要有自己的風格和想法,導演有時候很主觀,未必是對的,而配樂人因為是第一個電影觀眾,往往能有新的角度,用陳勳奇自己的話說:我一度做過12年的配樂,當時(1994年)已經拋開不做了,只有兩個人能叫得動我,一個是爾冬陞導演,另一個就是王家衛。在94年《東邪西毒》配樂時,陳勳奇和王家衛曾有過很大爭執。
  • 「一代宗師」王家衛的成名之路
    一代宗師》。而這個外號「墨鏡王」的男人,自己又何嘗不是「一代宗師」呢!這個很王家衛式的結尾,註定了這部電影必然的風光。 第一部電影便實現了商業和獎項的雙豐收,讓王家衛風光無量的同時,也讓鄧光榮得意地大筆一揮4000萬港幣給王家衛,讓他籌拍下一部電影。 太輕易獲取成功,往往也更容易失敗。
  • 《一代宗師》:王家衛的內斂之美
    其實,這樣獨特的電影,也只有中華文化下加上王家衛這種特有的導演才能得到的效果吧。王對電影的精益求精,也實在是華語電影的一筆寶貴財富。儘管像我這樣的人不是很喜歡他的風格,卻也不得不佩服他能將每一個畫面和鏡頭拍得如此盡善盡美的功力。說到王家衛的電影鏡頭,我最喜歡的還是《重慶森林》。
  • 王家衛解讀《一代宗師》:葉問和宮二其實相互吸引
    》發布會現場章子怡接受記者專訪王家衛新作《一代宗師》明日就將全國公映。昨日,劇組在北京舉行了看片會和發布會,《一代宗師》拍得有多辛苦?這次幾位主演又有了新段子。另外記者也了解到,《一代宗師》的中國巨幕版也已製作完成。
  • 經典回眸 |《一代宗師》:高山流水遇知音,與王家衛久別重逢
    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從立項、拍攝到上映,歷時三年有餘,可謂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作為王家衛粉絲的我,在當時也是滿懷期待,想看王家衛如何在清末混戰、民國、日軍侵華這些大時代背景之下,拍出葉問以及亂世裡武俠宗師們的精氣神來。
  • 趙本山被王家衛「虐」慘,出錢又出力卻中途退出了《一代宗師》?
    2010年,王家衛準備了十年的《一代宗師》終於要開拍了,因為要到東北取景,於是他找到了趙本山。趙本山慷慨解囊,為王家衛了卻了電影拍攝的後顧之憂。和趙本山一見面就情投意合的王家衛把趙本山請去飾演了八卦門宗師丁連山,和趙本山一起的還有趙家班的徒弟們。
  • 看《一代宗師》,品王家衛的武術情懷
    而一個好的導演,他的作品是千人前面。電影就像一面鏡子,能夠看到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懷,更讓每個觀眾看到自己的心,隱藏起來某些不為人知的感觸和經歷,直擊靈魂深處。如果說星爺的電影是把人性的弱點展示出來,把生活的黑暗裝點幽默細胞,那王家衛的電影則是窺探每個人的靈魂,他的作品,總能觸碰到柔軟而敏感的心靈,甚至把潛意識下的情感,借著電影故事來一次淋漓盡致的發洩。
  • 王家衛解析《一代宗師》:"葉問是一生,宮二是片斷"
    電影《一代宗師》已於1月8日在全國公映,網上關於該片的各種討論也不絕於耳。對於這部籌備五年、拍攝三年的電影,王家衛傾注了太多心血。所以電影中大家覺得有爭議的地方,其實都是他已經設計好的,能不能想明白,就看你懂不懂王家衛。
  • 王家衛談《一代宗師》再映:用3D拉近「被遺忘」的武林
    資料圖:一代宗師劇照新華網北京1月7日電(記者苑蘇文、張正富、章利新)200人團隊歷時一年製作的《一代宗師》3D版上映在即,香港導演王家衛最大的擔憂不是票房,而是電影院裡的燈泡和音響。不論出席宣傳活動,還是接受記者採訪時,他都不忘呼籲:「希望戲院的經理能高抬貴手,換一下放映機的燈泡,調高一點音量,讓這個3D版用最飽滿的態度跟觀眾見面。」
  • 《一代宗師》的13個疑問 王家衛親自解答
    《一代宗師3D》上映後,以精美的畫面和如詩的臺詞獲得不少專業影評人和資深影迷的讚譽,卻也因為之前版本片長限制無法將人物呈現得面面俱到
  • 王家衛揭秘一代宗師:葉問對宮二沒有愛情
    王家衛揭秘一代宗師:葉問對宮二沒有愛情     北京時間2012年2月17日凌晨柏林當地時間圖為王家衛上臺為獲獎者頒獎。     前晚,香港國際電影節講座之「大師班」請來了國際大導演王家衛和大家見面。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王家衛詳細解讀了自己拍攝《一代宗師》的前因後果,更談了不少幕後趣聞。
  • 佳作賞析—王家衛的《一代宗師》色彩美學賞析
    今天我們來整體拉一部前幾年的電影,《一代宗師》。 慢工出細活的這部《一代宗師》,從上映後就褒貶不一。
  • 王家衛電影解析,《一代宗師》成為武打片的經典!
    電影《一代宗師》中,他就選來數段甚為亮眼的電影音樂旋律,兩支來自森田芳光的《其後》(1985,作曲梅林茂),一支來自義大利音樂大師Ennio Morricone的La Donna Romantica,一支來自好萊塢經典黑幫電影《義薄雲天》(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1984),作曲者同為Morricone。
  • 王家衛的《一代宗師》裡深藏多少秘密和不為人知的哲理
    開宗明義,直接立論:《一代宗師》不止是一部好電影,更是一部充滿哲思的光影畫冊。不少作者從各種細節,分析點評孰強孰弱,誰輸誰贏。如果你只看到強弱和輸贏,那諸位終究還是沒能看懂這部電影。李小龍沒有受限於傳統,他將武學傳播到全世界,讓外國人也學功夫。告訴他們中國武術強大的同時,也傳頌著父輩的武德:武非暴力,而是強身健體、鋤強扶弱。戲裡戲外,王家衛的故事都在延續,把三代人的歷史串起來看,方能明白,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一代宗師」。
  • 為武俠經典點燈,從王家衛的《一代宗師》看中國文化的香港情懷
    王家衛拍武術片也許不是最好看的,但還沒人能拍出比他更高的武俠美學,電影武打畫面讓我著迷,讓我深陷《一代宗師》不可自拔的,卻依然是王家衛式的風花雪月與浪漫情懷。《一代宗師》提到武學之道三境界: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我想萬物道理皆然,我在《一代宗師》裡重新認識王家衛,也讓王家衛帶著我看過一回天地。
  • 王家衛談3D《一代宗師》:想分享大家沒看過的片段
    《一代宗師》當年上映時,曾有評論稱其為王家衛最容易看懂的電影,但對一些觀眾而來,這種以感情來驅動故事的功夫片與普通的功夫片還是很不一樣,所以仍然有些看不懂的意見。
  • 王家衛:《一代宗師》3D就是終極版 本應拍成三部
    原標題:王家衛:《一代宗師》本應拍成三部電影 一線天的原型基本上是根據臺灣八極拳的宗師劉雲樵改編成的。   新京報:會拍成電影嗎?   王家衛:將來會有機會的。   如果葉問和周慕雲相遇也蠻過癮的   新京報:《一代宗師》上映之後,網友會有很多解讀,你自己也曾經說過,當時想過在茶館裡,梁朝偉扮演的角色很像周慕雲,希望他們能有交集。
  • 王家衛 | 藏在墨鏡背後的一代宗師
    但無論如何,這個獎對於王家衛來說,是實至名歸的。這與他從影近三十年來的優質作品有關,也可以說獨特的性格與獨特的作品交織下的美好成全。而王家衛和他作品的特質,離不開一個「藏」字。他與演員玩捉迷藏,又能引導演員找到感覺——他喜歡挖掘藏匿在演員心中與角色靈魂契合的一部分。拍《重慶森林》的時候,林青霞在快結束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演的是一個殺手。拍《花樣年華》的時候,張曼玉問王家衛蘇麗珍應該怎麼演,王家衛說隨便唄。2013年,歷時「八年籌備,三年拍攝」執導電影《一代宗師》大獲成功,這部電影在媒體宣傳時扣上了與「十年磨一劍」類似的高帽子。
  • 從《一代宗師》看王家衛與梁朝偉那些年合作過的經典文藝片
    《一代宗師》是由王家衛執導的,梁朝偉、章子怡、張震等主演的一部功夫電影。講述的是一代傳奇葉問的成長故事。王家衛也是憑藉著自己的才華,再次將這部功夫片拍成了文藝片。對於老上海的印象在他的腦海裡始終是有的。所以,在後來的創作中,這些元素經常會出現在裡面。他的影片大多色調比較灰暗,會用慢鏡頭給你講故事。當然,有時候故事講的是什麼,大多數人也不太懂。他的影片呈現出的感覺,有古龍小說的味道,通常富含哲理的對白比較多。很多開始和王家衛合作的演員大多不太適應,因為他對作品的要求想法很多,一場戲有好幾種拍法,有時候能讓演員崩潰。但是,大多數演員還是很感激王家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