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以為在後宮中的女子能夠得到皇帝的寵愛都是因為美貌,其實因為美貌而得來的寵愛到底能夠持續多久呢?當美貌不在的時候,寵愛也就會漸漸的離去,甚至經常對著一張臉,也總會有厭煩的時候,一張臉再美貌也只是初見的時候驚豔而已,並不可能持久的產生一定的吸引力。所以要想得到皇帝的寵愛還需要一樣東西,那就是生育的皇子。
後宮女子自古都是母憑子貴,很多女人在先皇活著的時候可能沒多大權利,但是,先皇一死,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那麼立馬搖身一變,皇后、皇太后封號立馬接踵而來,而容顏總有老去的那天,所以,後宮中的女子受寵程度更多依賴皇子。但是,也有個例,比如,同治皇帝就有一位妃子,瑜妃赫舍裡氏就是一個既沒有孩子,又得到皇帝寵愛的女人,甚至慈禧太后也特別寵愛她。雖說如此,但她也是不幸的,她16歲進入後宮,18歲就守寡,最後還是靠一番胡鬧與皇太后平起平坐,也是令人唏噓。
瑜妃名為赫舍裡氏,她的父親是一名知府,也就是說她的出身地位其實也並不是很高,雖然不能夠算得上高貴,但是也還是有著比較良好的生活條件的。瑜妃從小就非常的喜歡讀書,使得她整個人的氣質都非常的溫婉,有一種書卷氣息,16歲通過選秀進入後宮以後,就直接被冊封為嬪位。
赫舍裡氏其實是受同治帝的喜愛的,她不僅僅受到同治帝的喜愛,而且慈禧太后對於她也非常喜歡。有了兩個重要人物的寵愛,赫舍裡氏在後宮中的道路可以說是非常順利,成功坐到了妃位。不過非常可惜的是,兩年後,18歲的赫舍裡氏很快就失去了這兩個保護者,隨著同治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赫舍裡氏成為了寡婦,人生開始出現變化。
在之前,赫舍裡氏其實與光緒的皇后隆裕屬於同一輩,光緒死後,溥儀登基,隆裕一下子成了皇太后,這就比赫舍裡氏高了不少。按照清朝規矩,赫舍裡氏給皇太后請安時要自稱奴才,這個令赫舍裡氏接受不了。試想一下,原先與你平起平坐的人,一下子你要自稱奴才,這估計換誰都受不了。
因此,赫舍裡氏決定直接將此事鬧到前朝後宮人盡皆知,隆裕太后得知此事後,與朝中大臣一起商量,決定讓赫舍裡氏成為太妃,不向任何人稱奴才,赫舍裡氏利用自己的聰明勇敢,成功的維護了自己,同時也可以看得出來,赫舍裡氏確實是一個很大膽的人物,隆裕皇太后當時在後宮中是地位最高的人,竟然敢明目張胆的和隆裕皇太后作對,可見赫舍裡氏確實是個不一般的女人,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一次的勇敢鬥爭,讓赫舍裡氏成功的在後宮中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位,從此與隆裕太后平起平坐,再沒有人敢去招惹她。
赫舍裡氏此後一直生活在皇宮中,但她也並沒有消磨時光,而是將大多數的時間都用來寫詩作畫,平靜地生活著,1932年她因病離世,享年7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