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驚情四百年》中德古拉精神信仰的解讀

2021-02-21 迦南影地


【摘要】《聖經》是西方文學和電影進行創作的基本源泉,作品中一般都會對主人公精神信仰的背叛、救贖、反省和回歸進行基督教思想的傳遞。電影《驚情四百年》中主人公德古拉的人物形象就是通過精神信仰的轉變歷程來進行塑造和展現的,本文將在基督教思想的核心內容指導下對電影主人公德古拉的形象進行解讀,從而看德古拉在對上帝產生質疑以後,最終在人性善良和信仰的號召下走上反省和皈依的道路歷程,從而加深對這部電影主題思想的了解。


(電影《驚情四百年》剪輯,完整電影觀看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西方的文學藝術作品大都深受基督教《聖經》的影響,電影的主題思想經常是在基督教思想的指導下進行,電影中人物的命運和愛情經常會和宗教信仰發生衝突並且最終走向融合,會從電影剛開始的批判而到最後頌揚,基督教思想中追求永生,然而永生的實現必須是以愛神和愛人為實現的基礎,愛神是基督教思想的核心所在,因為在基督教中一直堅持著「上帝創造了一切」的觀點。在電影《驚情四百年》中,主人公德古拉是一位虔誠的信徒,一直在為上帝的使命所效力,可是自己的努力並沒有讓妻子死後被上帝所救贖,因此對宗教信仰產生了質疑和報復。《聖經》書中自始至終都在弘揚仁愛、博愛和寬恕的精神思想,只有愛人才是對上帝的服務和上帝精神的傳播,也只有相互之間愛戴才可以進行自我救贖,堅持上帝就是自己的主人,為上帝服務才可以最終得到上帝的眷顧。

一、電影《驚情四百年》中主人公精神信仰的背叛

《聖經》作為基督教的信條,堅信上帝對於人類的懲罰和救贖,在書中曾經講述了上帝在一周之內創造了人類的故事,上帝被看成是正義、慈愛、大智的全能者,所以在基督教中強調人的懲罰和救贖,只有堅信上帝的存在和去愛人才會被救贖,與此同時基督教徒相信在精神信仰的指引下可以找到真理的存在,這樣的信仰可以讓人們活得更加真誠和實在。電影《驚情四百年》中主人公德古拉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一直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著,一直在為上帝進行著服務,可是最終的結果是上帝並沒有遵守原先的約定,結果讓德古拉的家庭變得支離破碎,這就讓德古拉對於上帝的信仰開始產生了質疑,然後開始了人類最為瘋狂的報復計劃來對上帝進行宣戰,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德古拉對於上帝信仰的背叛是因為從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反差中發生的,最終的報復行為是對信仰的背叛和一種加劇。

(一)主人公德古拉的宗教信仰支撐

在電影《驚情四百年》中,導演用一種詭異的色彩和漆黑的背景將人性醜惡的一面進行了生動的刻畫,並且將這醜惡孤立開來,電影中野外那孤獨的城堡其實就是人性醜惡無法融入現實生活中的一種象徵,同時也說明了人們對於醜惡的憎惡之情。電影中德古拉為了維護基督教的信仰自由和教皇的權利而同土耳其人進行了激烈的戰鬥,這動人心弦的場面充分說明了德古拉有著英勇的一面,同時也有可以為了信仰的自由而奮勇殺敵的堅定信念,從而堅定了基督教徒的精神信仰理念。在電影《驚情四百年》中,主人公德古拉在打敗土耳其軍隊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出了十字架表達自己對於上帝的感謝,這樣避免了羅馬遭受土耳其軍隊的入侵。德古拉正是在精神信仰的支撐下在戰爭中為了按照上帝的旨意保護羅馬的信仰自由和教皇的權利奮力殺敵,和異教徒展開了激烈的鬥爭,電影的畫面也充滿了血腥和暴力,電影的畫面同時也經過攝像技術上的特殊處理,將戰爭描繪得更加虛幻和具有神秘色彩,為後面電影故事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這說明了國家的命運和宗教信仰是緊密相連的,暗含了政治和宗教之間的密切關係。

(二)主人公德古拉的現實需求反差

在電影《驚情四百年》中,德古拉作為一名民族英雄凱旋而歸的時候,整個國家都洋溢著一種歡快的氣氛,家族人的自豪感和榮譽感也油然而生,不管在任何一個國家中,個人的榮譽都是一生奮鬥的目標,同時也是個人價值得到社會和他人認可的一個重要體現,這是一種現實生活中的需求和回饋。可是現實中發生的一切對於德古拉來說是那樣的殘忍,當妻子伊莉莎白聽說自己丈夫戰死在沙場的時候,因為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而選擇了自殺,在基督教的信仰中,自殺是個人對於上帝的一種背叛,死後是不能升入到天堂的,也不能按照基督徒的儀式進行安葬,上帝的大門也會緊閉。當這一切現實發生的事情平靜地呈現在德古拉面前的時候,他的精神世界開始崩潰了,開始逐漸對上帝的宗教信仰產生了質疑,在和土耳其軍隊進行戰鬥的時候,一方面是為了捍衛宗教信仰自由和教皇至高無上的權利,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深愛的妻子,可以和家人團聚,所以在戰鬥中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一直堅持戰鬥到了最後,這才最終打敗了土耳其入侵的軍隊,可是最終卻是換來了妻子的死亡。在電影《驚情四百年》中我們可以看到,德古拉拿出了上帝的象徵——十字架,祈禱著戰爭的勝利和家人的平安,這樣自己就可以很快和家人團聚了,然而上帝並沒有保護妻子的安全,而是讓妻子自殺並且不能按照基督徒的儀式進行安葬,這一現實結果深深刺痛了德古拉,自己辛辛苦苦為了上帝的事業而努力奮鬥著,本來是希望上帝也可以庇護自己的家人,可是上帝非但沒有庇護,反而在妻子死亡以後還緊閉天堂的大門,自己付出的一切沒有得到絲毫的回報,這一切都讓德古拉對上帝的信仰產生了一種質疑,甚至是一種仇恨的心理,開始了一段和上帝進行報復的行為。

(三)主人公德古拉的宗教信仰背叛

自從基督教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形成了以羅馬教皇為中心的國際性統治,將一切文學、哲學、科學都變成了它的附屬,從而確立了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利。基督教對於人生和現實世界進行否定,鼓勵禁慾,認定人生下來就是戴罪之身。基督教徒認為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生活的時候,因為禁不住誘惑而偷吃禁果被上帝趕出伊甸園來到了世間,因此生生世世都是有罪之身,一些世間的事情都是人類因為墮落要承受的後果,這也就是基督教中有關「原罪」的重要內容。

 

電影《驚情四百年》中的主人公德古拉作為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在自己人生最為輝煌的時刻,為了羅馬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教皇那至高無上的權利,為了維持上帝已經安排的世界秩序,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上帝,以便自己和家人在死後都可以升入到天堂之中,洗清自己身上的原罪,所以在戰鬥中英勇奮戰,殺死了那些因為為上帝服務而被看成是敵人的士兵,可是自己最終得到的並不是自己想像中上帝恩賜的那樣,所以對自己深信不疑的上帝和自己所從事的偉大事業開始產生了懷疑,這些都造成了自己最初行為和最終目的之問的相互背道而馳。

二、電影《驚情四百年》中主人公精神信仰的回歸

不管什麼樣的民族都會對邪惡產生一種憎惡,都信奉「善終都將會戰勝邪惡的」這樣的信條,基督教更是弘揚懲惡揚善,所以人死後就有了上天堂和下地獄的區別。在電影《驚情四百年》中,在對友情、愛情和婚姻進行肯定的同時,對於人性中善良終究要戰勝邪惡的觀點也進行了傳遞,主人公德古拉在進行復仇的時候還有一絲人性善良的存在,所以在對上帝復仇的過程中,因為愛情的存在而保留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最後在復仇和人性的鬥爭中重新找到了信仰上的回歸。

 

(一)主人公德古拉在復仇中的覺醒

電影《驚情四百年》中,當主人公德古拉展開對上帝報復的時候,就像作家彌爾頓對撒旦描寫的那樣,在無法正視和面對上帝的時候,就將對上帝的報復轉嫁到了人類的身上,當德古拉無法化解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現實世界之間的矛盾的時候,也無法實現自己對上帝的報復計劃之後,德古拉就利用人性對於性和金錢的無法抵抗誘惑力來報復那些無辜的人們。當德古拉知道伊莉莎白就是自己當年的愛人的時候,就想盡一切辦法來喚回她四百年前的回憶,當伊莉莎白完全回憶起了四百年前的時候,為了愛情依然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和德古拉一樣成為殺人如麻的大魔頭,受到上帝的懲罰變成吸血鬼的時候,德古拉頓時醒悟,愛情並不是天長地久的廝守,而是要具備自我犧牲的精神,最後選擇在上帝面前死去,這樣象徵著德古拉完成了愛情信仰上的回歸。

 

(二)主人公德古拉愛的力量回歸

德古拉在電影《驚情四百年》中擁有著超乎人類的物質特徵,這為電影後面進行殘忍和瘋狂的報復增加了內在和外在的因素。當主人公德古拉對無辜人們進行瘋狂殘忍報復的時候,因為伊莉莎白的突然出現而喚回了他對於愛情的回憶和對於妻子伊莉莎白無限的思念之情,當伊莉莎白願意為了愛人德古拉犧牲自己生命的時候,這時候就變成了和不生不死德古拉一樣,永遠都要受到上帝無休止的懲罰,生活在那郊外永不見人的城堡之中,當上帝那無休止的煉獄般的生活繼續著的時候,德古拉突然頓悟,只有上帝的憐憫才可以得到生命的輪迴,這樣自己的靈魂才可以得到安息,愛一個人並不是自私地去擁有著霸佔,而是應該成全其一個完整的生命,於是德拉古決定犧牲自己,重新回到上帝的懷抱中,愛情讓一個人開始變得極端,愛情也會讓人頓時覺悟,這也許正是電影《驚情四百年》所要傳遞的另外一個主題思想:愛情擁有著和宗教一樣的神奇力量,可以讓人擁有良知和愛的力量。

 

(三)主人公德古拉精神信仰的回歸

精神信仰上的背叛和回歸是需要一個艱辛的抉擇和掙扎過程的,甚至在必要的時候也會選擇犧牲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在電影《驚情四百年》中,當主人公德古拉因為對自己的宗教信仰產生質疑後開始了對無辜人類的瘋狂報復,這就形成了在精神信仰發生背叛以後形成的一個具有超自然的形象,充滿了血腥和暴力,從而也說明了人性之中最為殘忍和邪惡的一面。電影充分利用背景的詭異色彩和音樂塑造一種令人戰慄的氛圍,促使人類對於自己的精神信仰開始反思。當德古拉在遇見伊莉莎白以後,終於在愛情的感召下實現了頓悟,決定犧牲自己來換自己愛人一個完整的生命,最終在前世愛人伊莉莎白的懷中死去,自己的生命在耶穌的面前死去,最終也恢復到了人的模樣,完成了自己精神信仰上的回歸。

三、結語

西方文化深受《聖經》的影響,要想真正了解西方電影的藝術,就需要在基督教信仰的指導下對其中的文化背景進行分析,電影《驚情四百年》中的主人公德古拉對於上帝信仰的背叛和最終的回歸都是基督教義的重要部分內容,電影也對人性真善美的特點進行了歌頌。

(本文收錄於《電影文學》2013年第24期)

   您好,歡迎關注「真生命」電影事工平臺。本平臺目前是主內第一家以電影事工為使命的技術及資源交流平臺。致力於以聖經為原則,將正確的價值觀通過藝術形式準確的表現出來,聯絡全國基督肢體,為神擺上我們的「生命」,使用恩賜投入事工,操練我們彼此相愛的生命;從而使我們在主裡更加合一,讓神的道彰顯在我們的生命中,融入到作品裡,通過作品影響更多的生命歸向主基督。
回復「0」查看主頁


       長按此碼奉獻7元支持我們


    長按此碼其它金額奉獻支持


                     

長按指紋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快速關注「真生命電影」

相關焦點

  • 回顧電影:《美國麗人》和《吸血殭屍驚情四百年》,你看過嗎?
    驚情四百年 《吸血殭屍驚情四百年》改編自布拉姆·斯託克的小說《德古拉》,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加裡·奧德曼,薇諾娜·瑞德,基努·李維斯等主演的恐怖片。 影片講述了伯爵德古拉因為愛人的自殺成為吸血鬼,最終得到救贖的故事。公元1462年,土耳其人入侵君士坦丁堡,並威脅到整個劇照基督教。
  • 一等就是幾百年的深情吸血鬼《驚情四百年》1992
    德古拉城堡的主人公正是已化為吸血鬼的德古拉伯爵,他發現美娜與伊莉莎白驚人相象,認為美娜就是莉莎的轉世再生。他決定找到美娜,找回那一份遺失了四百年的真愛。他將約拿囚禁在城堡之中,帶上成箱子的故鄉泥土:這是他力量的源泉,乘船一路呼風喚雨來到倫敦。他的到來復甦了倫敦的黑暗力量。吸血蝙蝠與狼人醒了,倫敦處於一種神秘的恐怖之中。而美娜卻總在冥冥之中聽到一種心靈的神秘的召喚,在恐懼中又帶有一種強烈的嚮往.
  • 《驚情四百年》:王妃殉情而死後,王子淪為魔鬼,苟活400年
    大家好我是怪奇與電影,本期為大家介紹一部超級經典的吸血鬼電影——《驚情四百年》。《驚情四百年》用華美的影像講述了一個陰森詭異的吸血鬼傳說,它同時也是一個悽美感傷的愛情故事。故事從18世紀末的倫敦拉開序幕:青年律師強納生有一個美麗的未婚妻米娜,他們就要結婚了,此時強納生受到上級指派,要去遙遠的羅馬尼亞,辦理德古拉伯爵在倫敦的地產手續。
  • 驚情四百年觀後感
    弗朗西斯科波拉的《驚情四百年》在好幾年前就看過,這部1992年的電影,包含了基怒李維斯、安東尼霍普金斯、莫尼卡貝盧奇(——認真一瞅,以前還真看低了這個性感女神了,還以為就只有《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非常公寓》和《不可撤銷》了,沒想到他的確有過很多好片子的,包括《太陽之淚》、《狼族盟約》以及這一部《驚情四百年》——)等大腕的片子,當年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後來我看任何關於此種類型或者相似格調的片子的時候
  • 經典電影吸血鬼,由科波拉《驚情四百年》
    說到吸血鬼電影,絕對沒有辦法繞過《驚情四百年》,這部電影在豆瓣上已經有超過12萬名用戶觀看,得分為高達為7.8,他是一個經典的吸血鬼愛情電影。在15世紀,土耳其人攻擊了君士坦丁堡、羅馬尼亞將軍德古拉伯爵率領他們的軍隊遠徵。
  • 吸血鬼電影經典,科波拉導演《驚情四百年》,巔峰顏值基努裡維斯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影片,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導演,在1992年上映的吸血鬼電影《驚情四百年》。談到吸血鬼題材電影,絕對繞不開《驚情四百年》,本片在豆瓣上已有超過12萬用戶看過,評分高達7.8分,是一部十分經典的吸血鬼愛情電影
  • 吸血鬼電影經典,科波拉導演《驚情四百年》,巔峰顏值基努裡維斯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影片,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導演,在1992年上映的吸血鬼電影《驚情四百年》。該片的主演陣容算得上是眾星雲集,包括「狗爹」加裡·奧德曼、義大利電影女神莫妮卡貝魯奇、電影版「漢尼拔」安東尼·霍普金斯,以及當時青春年少正處於顏值巔峰期的基努·裡維斯。
  • 驚情四百年,吸血鬼伯爵德古拉的真實身世
    經典的吸血鬼電影《驚情四百年》就是以德古拉為主角,電影講述了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德古拉因為妻子的死而背叛了基督教,轉而投向了魔鬼的懷抱,至此變成一個不死的吸血殭屍。電影裡的德古拉形象風度迷人,優雅神秘,這個形象也成了所有吸血鬼的共有形象。
  • 《驚情四百年》:一場服裝的饕餮盛宴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92年的電影《驚情四百年》是對布拉姆·斯託克的經典小說《德古拉》最好的改編,片中最令人稱道的是那些令人難忘的服飾,它們都是由石岡瑛子和科波拉一起一步一步推敲設計的。影片不同於普通的吸血鬼電影,不過故事還是《德古拉》的故事。
  • 《吸血殭屍驚情四百年》| 見你所見,愛你所愛
    好萊塢向來都把觀眾需求放在第一位,他們知道觀眾喜歡什麼樣的恐怖片,所以炮製出了《電鋸驚魂》《恐怖蠟像館》這類的電影。但這類電影我不喜歡的原因是他們在追求一種感官上的刺激,而並非心理上的遊戲,《美國精神病人》和《沉默的羔羊》這類題材卻區別於這些恐怖電影,它們對於人物的刻畫更真實和詭異。
  • 超清分享:經典吸血鬼電影、跨越時間的愛情——《驚情四百年》
    這裡是秋刀魚影視推薦,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部經典的吸血鬼電影,《驚情四百年》委託喬納森的公爵不是別人,正是活了四百年的德古拉,他眼神中透露著四百年未有的激動,他看著與自己愛妻有著完全一樣相貌的米娜,陷入了激動中,他確信米娜就是自己愛妻的轉世。
  • 美劇《血族》與經典電影吸血鬼《驚情四百年》的異同相同
    《驚情四百年》改編自布斯託克的小說《德古拉》講述了伯爵德古拉因情人自殺而成為吸血鬼的故事,後,他遇到了轉世的情人,最終得到了救贖,回到了上帝的懷抱。以吃血為生也是一回事。《血族》和吸血鬼中的血祖德古拉和《驚情四百年》中的德古拉祖先也離不開棺材和他們的家園,他們還擔心陽光會被銀色武器損壞。然而《驚情》更具宗教性,《血族》就像一個大型的寄生蟲疾病預防指南。
  • 世界十大經典吸血鬼電影排名榜單揭曉!《驚情四百年》名列榜首!
    說到吸血鬼電影很多人可以最先想到的是《驚情四百年》、《暮光之城》、《黑夜傳說》,其實經典的吸血鬼電影還有很多。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細數一下世界十大經典吸血鬼電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吸血鬼電影在排行榜上吧!
  • 《驚情四百年》:比《暮光之城》更撩人悽美的吸血鬼愛情
    說起吸血鬼電影,想到的有《暮光之城》、《夜訪吸血鬼》、《生人勿進》等,這次聊的是一部拍攝於1992年的經典電影——《驚情四百年》,它不只是一部陰暗詭異的吸血鬼傳說,也是一部悽美的愛情電影,更在其中探討了人性的欲望和孤獨。主演更是大牌雲集,加裡·奧德曼、薇諾娜·瑞德、基努·李維斯等。
  • BBC新作《德古拉》:30年來唯一不談愛情的吸血鬼影視劇
    經歷了電影製作技術與影視文化的漫長變革,20世紀90年代迎來了吸血鬼題材影視劇的大爆發。其代表作就是《驚情四百年》與《夜訪吸血鬼》。《驚情四百年》裡的騎士以德古拉為原型《驚情四百年》以羅馬尼亞大公德古拉為原型,講述了一名武藝非凡的騎士的故事
  • 修女與吸血鬼之間的糾葛,《德古拉》無關風月,只講世仇
    經歷了電影製作技術與影視文化的漫長變革,20世紀90年代迎來了吸血鬼題材影視劇的大爆發。其代表作就是《驚情四百年》與《夜訪吸血鬼》。《驚情四百年》裡的騎士以德古拉為原型《驚情四百年》以羅馬尼亞大公德古拉為原型,講述了一名武藝非凡的騎士的故事。
  • 環球擬推出新怪物電影 聚焦德古拉的忠誠「粉絲」
    《驚情四百年》中的雷德菲爾德1905電影網訊據悉,環球影業將推出一部新怪物電影,講述與吸血鬼德古拉有關的人物「雷德菲爾德」(Renfield)。雷德菲爾德已數次出現在與德古拉有關的電影中,比如1992年著名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執導的《驚情四百年》。
  • 【劇角觀影】萬聖節主題放映:吸血鬼電影史詩 《驚情四百年》
    《驚情四百年》——影史第一部關於吸血鬼的電影,被奉做吸血鬼電影史詩。
  • 《驚情四百年》愛一個人有多久不是一萬年而是孤獨400年後還愛你
    驚情四百年》一部吸血鬼題材的愛情影片,講述了一個背棄上帝,投身黑暗的吸血鬼,再次遇到失去多年的真愛時,自我救贖,重新回到上帝的懷抱的的故事。德古拉伯爵信仰上帝,為上帝而戰,抵擋進攻的土耳其軍隊,與新婚妻子分離,經過長時間的戰鬥,最終戰勝了土耳其軍,但是自己戰死的謠言卻傳到了自己妻子的耳裡。他悲憤欲絕,投河自盡,得勝歸來的德古拉看到的只有妻子冰冷的屍體,他責問上帝,為什麼他為了上帝而戰,最後卻換來妻子慘死,靈魂還得不到救贖的結局!他從此投向了魔鬼,以鮮血作為生命,成了一個不死的吸血殭屍。
  • ...薇諾娜|吸血殭屍驚情四百年|基努裡維斯|黑客帝國|弗朗西斯...
    故事要從1992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的電影《吸血殭屍驚情四百年》說起。當然,基努裡維斯也出演過一些有趣的電影,但是這部電影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弗朗西斯在他的電影中以獨出機杼的手法,渲染出一幕幕哥德式的唯美畫面,都使電影充滿了值得回味的意蘊,當然,這意味著每個場景都需要儘可能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