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訊 說起倉前火車站,老杭州人一定印象深刻。這座從1972年1月建成啟用的老火車站,歷經49年,曾經是杭州前往湖州、長興乃至通往合肥、鄭州、西安等地的必經之地。
隨著杭州西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推進,倉前站和它所在的老宣杭鐵路也到了「功成身退」的時刻,今天(12月9日)傍晚6點22分,最後一列貨運列車編號為43112次掛載著39節車廂,從倉前站發出,駛向終點長興南,標誌著倉前站正式退出營運。
最後一列始發列車駛出倉前站
此外,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工務段了解到,根據鐵路部門計劃,從2020年12月10日18:00起,宣杭老線(行宮塘至倉前段)將正式停用,本月底,倉前至德清西段也將畫上生命的句號,宣杭老線也將全線停用。
曾是浙北運量最大的鐵路貨運站之一
居民坐車半小時可達艮山門、城站
倉前站作為老宣杭鐵路上的一個中間站,1972年1月隨著杭長牛鐵路(杭州—長興—安徽廣德境內牛頭山,宣杭鐵路浙江段前身)建成通車同步建成啟用,至今已走過49年歲月。
「鼎盛時期,倉前站有4個道口員、4個值班員、5個調車員、3個客運員、3個貨運員以及正副站長等等一共有27人。二十多年前,那時候的倉前站的四周都是農村,但倉前站可能是這附近最熱鬧的地方了。」今年57歲的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喬司站倉前站副站長周渭良,家住靈源村,車站離家就三裡地,一待就是24年,見證了這裡的興衰。
倉前站副站長周渭良
「當時的倉前站,有兩條股道,一條513米的貨物裝卸線,不遠處老餘杭生產的瓷磚,富陽、臨安的礦石,還有本地的一些毛竹原料都從這裡發往全國各地。」
「最多的時候,倉前站一個月到達貨物有500多輛,裝車出發的有300輛左右,在浙北地區,除了長興煤山站,排到第二的就應該是倉前了。」
倉前站全貌
除了貨運,周圍的居民也時常來倉前站坐車。在一張1995年的火車時刻表,時刻表上顯示,倉前火車站還有發往湖州、長興和杭州城站等地的旅客列車。「那個時候,倉前站一天有四趟前往城站、牛頭山的綠皮車停靠,鎮上的菜農進城賣菜、採購商品,除了坐長途汽車到武林門,坐火車到城站或者艮山門也是不錯的選擇。」
1995年旅客列車時刻表
「從這裡曾經坐客運列車可以去到艮山門、城站等地,大概半小時就夠了。那時候還沒有到市中心的公交車,走運河坐輪船需要兩個小時。七幾年的時候,到三墩站8分,到城站兩毛。」
2001年到2008年,倉前站迎來了客貨量高峰。「車站一天有86趟車停靠和通過,幾乎已經是單線鐵路運能飽和,甚至兩趟對向列車要排著隊前後交會通過,這時新建了一座洪桐站,並在2001年10月開通。」
停運後還將承擔杭州西站建設重型機械設備運輸
未來,倉前站原址將有可能成為西站站前廣場
2005年,宣杭鐵路複線改造完成,宣杭老線上的倉前和石瀨、上柏鎮、勾莊(已撤銷)、三墩(已撤銷)幾個小站瞬間冷清了下來,後因八達物流倉前基地建成,倉前站至今保留定期開行貨運列車,主要運輸一些零散貨物。
工作人員也由當時的27人分流剩下了十名,而在倉前站完成使命以後,這其中的絕大部分將分流到其他地方。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最後的調度
站在倉前站內,抬頭就可看見建設中的杭州西站拔地而起的塔吊。新的西站,直線距離阿里巴巴總部約4公裡、良渚古城遺址約11公裡、武林廣場約17公裡、錢江新城市民中心約22公裡。
未來,它將是一座鐵路、公路、地鐵等多種交通方式無縫對接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也是除了蕭山機場、火車東站之外的杭州第三大綜合交通門戶樞紐,並將打造成輻射全省全國的樞紐大平臺。連接了正在同步建設的湖杭高鐵和規劃中的杭臨績高鐵、滬乍杭鐵路。
而根據規劃,倉前站與宣杭線中的一段將可能成為西站站前廣場,用不了多久,這裡將進行拆除建設。
工作人員正在檢修列車頭
不過,停運之後,「老宣杭線還將承擔起運送杭州火車西站建設所需的重型機械設備的運輸任務,為新站建設發光發熱。」周渭良說道,而他將和另外一名同事繼續留守在這裡,直至倉前站完全拆除。
7月17日,記者航拍視角下倉前站與正在建設中的杭州西站
「說不舍,肯定有的。我的工作生涯全都留在了這裡,從新世紀開始至G20開,這裡的變化就開始越來越大了,以後這裡就是現代化的杭州西站,周邊就是未來科技城,出行還能有地鐵,對老百姓來說,是要更方便了。」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