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古史演義:第九十回:施洗約翰遭拘捕,十二使徒被揀選

2021-03-05 西雅圖陳彤


第九十回

施洗約翰遭拘捕,十二使徒被揀選


    話說耶穌與眾門徒在撒馬利亞的敘加鎮小住了兩日,然後繼續向北,很快回到了加利利。不久,耶穌聽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加利利的統治者、分封王希律安提帕拘捕了施洗者約翰!
    約翰這次被捕的直接原因,倒不是他為民眾施洗禮,而是他在公開場合指責希律安提帕的荒唐婚姻。
    原來,希律安提帕有個同父異母兄弟腓力一世(彤案:不要跟統治以土利亞和特拉可尼的腓力二世相混淆了,雖然腓力一世和腓力二世也都是大希律的兒子,但他們的母親不是同一人)。在他們的父親大希律死後,腓力一世並沒有得到任何封土,也沒有任何權勢。可是,腓力一世娶了一位風情萬種的老婆,名喚希羅底,按輩分來算,希羅底應該是腓力一世的侄女。
    希羅底是一個美麗而狡詐的女人。在一次家族宴會上,遇見了丈夫的同父異母兄弟、大有實權的分封王希律安提帕。兩人一見鍾情,一拍即合。希律安提帕對希羅底眉來眼去,希羅底也樂得投懷送抱。不久之後,希羅底拋棄丈夫無權無勢的腓力一世,直接搬到希律安提帕的府上。可是,希律安提帕覺得與兄弟的老婆姘居在王府,不好說也不好聽呀,得弄個明媒正娶才是啊。於是,希律安提帕正式向希羅底求婚,希羅底聽了很滿意,可是她明言她不想當小仨兒,得做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夫人,要希律安提帕休了他的原配夫人,立自己為王后。希律安提帕呢,覺得希羅底提出的條件也無可非議,休舊妻娶新婦歷來是希律家的傳統習俗,自己是響噹噹的王,休個妻算個球?於是他寫了一紙休書規勸自己的髮妻納巴泰公主,請她從國家利益出發,從革命大局著想,主動讓賢,退出王后之位,由希羅底接班。
    可是,希律安提帕的這位髮妻是納巴泰王的女兒。納巴泰地區位於中東地區的南部,當時也是處在羅馬帝國治下。納巴泰公主也不是吃素的,她得知老公另有新歡,逼著自己退王后之位,不由氣炸連肝肺,趕緊跑回娘家向老子求援。納巴泰王派了護衛護送納巴泰公主回國,並要向希律安提帕開戰。最後,由羅馬中央政府出面調停,傾向支持希律安提帕的休妻決定,同時給納巴泰王種種優越條件,以此安撫了納巴泰王,納巴泰公主也只好退出王后之位,戰禍總算避免了。希律安提帕也如願以償,娶到了兄弟的媳婦希羅底。
    事情搞得滿城風雨,中東地區人人皆知。最後,事態總算平靜下來,希律安提帕和希羅底都抹了抹額上的冷汗,都得意著自己的大功告成。
    誰知,施洗者約翰得知這一段情況,便公開出面指出這段婚姻的不道德,其動機和事實都不符合猶太律法,呼籲民眾輿論譴責之。這一下,希律安提帕和希羅底都氣壞了,心中大怒:「這個該死的約翰,你平日裡給民眾施洗也就罷了,竟敢公開議論王室婚姻,公然誹謗領袖,幹涉內政?看來,不給你一點顏色看看,你就是不知道本王的厲害!」這樣,約翰就被希律安提帕捉去關押起來了。
    希羅底更是不依不饒:「這個狂妄的約翰敢跟老娘叫板,關起來正是太便宜他了,該殺!」她就鼓動希律安提帕把約翰給宰了。
    還好希律安提帕有政治頭腦,他心中盤算得很清楚:「約翰在民眾中德高望重,如果喀嚓下去,弄不好民眾可能起來搞暴動。羅馬主子就怕地方動亂,如果動亂在希律安提帕的地面上發生,那麼這好不容易得到手的王權很可能就灰飛煙滅了。得了,希羅底這女人頭髮長見識短,還是以安定團結為主,穩定壓倒一切,約翰這項上人頭得留著。」於是,希律安提帕只將約翰關押在死海東岸的一個叫馬卡魯斯的城堡之中,不敢輕易殺他。
    耶穌聽到約翰被囚禁的消息,他大加指責統治者的殘暴無道,又大加稱讚約翰所做的貢獻,說約翰是「點著的明燈」。

    明燈依然閃亮,楚囚依然豪情。一個戰士倒下去,千萬個戰士站了起來。約翰「開路先鋒」的使命雖已完成,但是耶穌的使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著。
    在接下來的大半年時間裡,耶穌走遍整個加利利,在各地方的猶太會堂裡教導人,宣講天國福音,並在傳道過程中大顯神跡,為民治病,為魔鬼附身的人趕鬼。他先後醫治好了眾多疑難雜症,包括那些許多在近代和現代醫學上都視為不治之症的疾病,如麻風病、重癱症、癲癇症等等。
    以古猶太人的傳統觀點來看,一個人之所以得病,其根源是此人在經意或不經意之間作了惡,「在靈裡」得罪了神;得罪神愈多,則得病癒重;只有神赦免了那人的罪,那人才能得復原。所以,耶穌的治病不是用高科技的手術刀,不是開昂貴的名藥,也不是用針炙推拿或氣功,而是用父神賦於他的赦免權來治療人們靈裡的罪。
    《聖經》中常常記載著這樣的情景,耶穌如果願意幫那個病人治病,就只要說一句話「你的罪赦免了」,那麼那個病人就會立馬痊癒,得麻風病的立馬皮膚光潔了,癱瘓多年的立馬起身跑步了,先天性失明者立馬復明了,等等。這些「神跡」,不能用世俗的醫學科學來解釋,否則無論如何解釋都是解釋不通的。真正的解釋只有一個,那就是耶穌有來自父神那裡的全備的赦免權,可以赦免人所犯的「靈裡的罪」。
    再說耶穌能治各種病痛的消息不脛而走,加之他先前在耶路撒冷地區的潔淨聖殿和廣施洗禮等各項行動,其名聲日隆,甚至遠播至北方的敘利亞。因此那裡的居民把患各種疾病、受各樣痛苦的人,都帶到他跟前來,他一一治好了他們。更有成群的人從加利利、低加坡裡、耶路撒冷、猶太、約旦河外等四面八方來跟隨他。
    這種勢頭讓社會的既得利益者法利賽人惴惴不安,其心中的驚恐日益加劇,由法利賽人掌控的猶太公會多次開會商討對付耶穌的策略。
    前面介紹過,猶太公會的權勢和職能相當於猶太人的最高法院,它是一頭大老虎,老虎屁股可是摸不得的。若是一般猶太人,你得罪了猶太公會,你必成為他們的眾矢之的,就等著猶太公會的人來收拾你吧。
    耶穌所傳之道中,最刺痛法利賽人神經的有三個方面。
    一是,耶穌聲稱在世界末了的審判日時,父神耶和華將審判權交於了他。也就是說,按照父神的旨意,耶穌掌握著審判世人的大權。而以往猶太人的傳統教導是,只有耶和華才有這個審判權。法利賽人為此對耶穌的聲稱大為光火。
    二是,耶穌聲稱擁有赦免大權,而且這種赦免大權在耶穌手中屢屢奏效。在他們看來,只有神自己可以赦免罪人。你耶穌號稱擁有赦免權,就等於說,你耶穌等同於神。這還了得?
    三是,耶穌在公開傳道中常親密地稱耶和華為「我的父」,這也是法利賽人所忌諱的。法利賽人也稱耶和華為父,但他們只敢稱他為「我們的父」。你耶穌單獨地稱神為「我的父」,就把自己放在了一個與神有特別親密關係的獨特的位置上。這樣,仍然是說,你耶穌等同於神。法利賽人打死也不接受耶穌的這種宣稱。
    猶太公會的法利賽人因此絞盡腦汁地找耶穌的茬子,企圖置他於死地。審查來審查去,整了耶穌的很多黑材料,最後法利賽人得出了一個結論:耶穌傳的福音是異端邪說,他把自己等同於神,就是犯了僭越罪。犯了這種罪的人,其結果只有一個:殺無赦。
    但是,面對眾多聲勢浩大的耶穌信徒,要把耶穌及其門徒們捉拿歸案也不是易事,弄不好人民就會起來造反。如果人民起來造反,中央政府的羅馬主子們一不高興,怪罪下來,猶太公會和羅馬帝國駐中東地區總督都吃不消,又不知道會有多少高官丟了烏紗甚或丟了性命。於是,法利賽人只好暫時作罷,只是暗中監視耶穌的一言一行,等找到適當機會時再出手加害耶穌。
    法利賽人在暗中向耶穌指指點點,搞陰謀詭計,耶穌自己當然心中有數,但他並不懼怕他們,繼續不知疲倦地在加利利宣講天國的福音。
    這一天,耶穌等又來到迦百農,走著走著,就看見前面有一處稅關。什麼是稅關?就是政府收稅的地點,相當於現在的稅務局辦公點。只見稅關處坐著一人,耶穌認得他,此人是稅吏馬太,又名利未。原來,羅馬政府定期進行人口普查,然後在各個固定地點設立稅關和稅吏,每年根據人口數收取人頭稅。耶穌在家中是長子,約瑟死後,耶穌和馬利亞每年都要在此繳稅,自然認得馬太。
    那麼,羅馬政府怎麼才能保證收到稅呢?他們有很聰明的方法,就是在各地區僱傭稅收承包商,承包商每年必須向中央政府交出固定數目的稅銀,承包商再從收來的稅銀中獲得若干百分比的報酬。這些稅收承包商再僱傭一些當地人做幫手,這些幫手就是稅吏,採取的也是類似的方法,就是這些稅吏各有責任區,每年按此區的人口向承包商交出固定數目的稅銀。這樣,下一級向上一級承包,包稅到個人。
    但是,稅吏有相當大的自由度。也就是說,他可以向所在責任區的人多收或少收,除了向上級承包商交定銀之外,多出來的部分全部歸自己。這樣,稅吏一職成了一個大大的肥缺。大多數稅吏都懂得利用政府給的優惠政策,進而橫徵暴斂而發家致富。
    稅吏雖能財源滾滾而在短時間內成為暴發戶,但是這個群體也特招人恨。大多數稅吏貪得無厭,利用手中職權徇私舞弊,欺小凌弱,收刮民脂,其形象惡劣,作風敗壞,所以在猶太百姓眼中,稅吏常常為人不齒,與「惡棍」、「罪人」、「走狗」,甚至「妓女」劃上等號。在猶太人看來,這些人死後不能上天堂,只能下地獄。
    可奇怪的是,耶穌徑直向馬太走去,還主動向他召呼,就說了一句簡單的話:「你跟從我來。」
    馬太抬頭一看,他也認得跟他說話之人是耶穌。更奇怪的是,馬太二話不說,丟下手中的算盤帳薄,丟下捧著的金飯碗,連眼皮都不眨,起身跟著耶穌去了,加入了門徒的行列,從此投身於傳天國福音的「革命事業」。看來,這個稅吏馬太還正是有靈性有福氣之人!
    再說馬太棄暗投明,跟隨了耶穌,當下將耶穌和其他門徒邀請到自己家中,然後擺上筵席招待耶穌等人,又邀請了同事哥們兒前來作陪。耶穌一看,來的大多都是稅吏,都是馬太昔日的狐朋狗友。耶穌倒也沒有推辭,就坐下跟大家一起吃飯。正好,飯桌上好談事,也可以藉此機會給這些正宗的貪官汙吏們上上課,傳講神的道,勸其悔罪。席間,耶穌談笑風生,傳道解惑,稅吏們大多都折服於耶穌的教誨。
    不想,這件事情被那些雞蛋裡挑骨頭的法利賽人探到了。他們就放出風聲,當著門徒們的面責罵耶穌:「你們看看你們的『夫子』,他竟然跟那些齷齪的稅吏混在一起,他們都是民眾唾棄的罪人,你們還在一起吃吃喝喝,成何體統?簡直有辱聖潔!」
    耶穌聽了並沒有發火,反倒心平氣和地對門徒們說:「這些法利賽人自以為熟讀神的律法,敬虔聖潔,其實他們骨子裡只藏著傲慢,根本不懂神的心意,可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要知道,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正因為這些稅吏是罪人,所以才需要向神悔改,求得神的救贖。法利賽人自以為憑著他們所謂的聖潔就不需要向神悔改,自動得到神的救贖,其實他們之罪比稅吏更深。」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耶穌這位心靈醫師與眾不同的是,就是他懂得「病人」之需,能放下尊貴的身段,主動貼近那些需要醫治的「病人」和「罪人」,進而拯救他們。

    其實,《聖經》中還記載著耶穌救贖另一位稅吏的史實。這是在兩年以後,耶穌在比利亞地區的耶利哥城傳道時發生的事情。我們在此提前講一下。
    這位稅吏名叫撒該。他其實不僅是稅吏,而且是稅吏長,也就是稅吏們的小頭目。靠著政府給的優惠政策,再加上一點兒小聰明,撒該積財如山,儼然是當地的大財主。
    雖然有了錢,撒該過得卻並不踏實,內心深處知道自己罪孳深重,死了之後恐怕只能在地獄中受煎熬了,絕對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怎麼辦呢?錢再多也買不來進天堂的門票啊。正好,撒該聽說耶穌近期要來耶利哥,聽說他那裡有「進天堂的門票」,心中不由歡喜,就想接近耶穌。
    但是,撒該身材矮小,耶穌來時一定是被眾人圍著,他怕見不到耶穌之面。怎麼辦呢?撒該鬼機靈,他就在耶穌必經之地等著,那裡有一棵高大桑樹,撒該於是爬上樹來靜候耶穌。
    果然,耶穌帶著眾門徒來了,渴望的群眾們蜂擁而至,將耶穌等團團圍住。耶穌邊走邊與群眾們交談。奇怪的是,耶穌走到那棵大桑樹下,抬頭一看,直呼撒該其名:「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
    別說群眾們聽傻了眼,撒該更是瞠目結舌,心想:「此人必是神,不然我與他素不相識,他何能知道我的名字?」不過,耶穌答應今天要住在他家裡,撒該不由心喜若狂,趕緊歡歡喜喜地接待耶穌,將耶穌引入家門。而且,撒該當著眾人,認耶穌為主,他拍著胸脯向耶穌保證:「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從前訛詐了誰的錢,就連本帶利還給他四倍。」
    眾人看見,都非常地不理解,私下裡議論紛紛:「耶穌怎麼竟然到一個罪人家裡去住宿呢?」
    耶穌知道大家的心思,就親切地告訴大家:「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我來到這個世上,就是為要尋找和拯救失喪的人。」
    耶穌能與罪人同吃同住,既拯救了稅吏長撒該,更是培養了稅吏馬太。這兩件事情說明了,在神的眼中,不管一個人的罪惡有多大,只要認神為主,真心認罪悔罪,那麼他必會得到神的原諒而獲得拯救。關鍵是,病人得首先承認有病,罪人得首先承認有罪,病人來求治,罪人來求赦,這樣的話,他們才能拿到進入天國的門票。
    撒該是有福之人,馬太更是有福之人。馬太后來受耶穌栽培和揀選,光榮地成為他的十二門徒之一,而且他發揮其所長,用他那從前做稅吏時記帳之手,一字一句寫下了名垂青史的《馬太福音》一書,而且被排在新約《聖經》的第一篇。這種奇妙之殊榮,馬太在跟隨耶穌之前是再也想像不到的。

    卻說耶穌率領眾門徒以迦百農作為在加利利的傳道中心。他們四處傳揚天國福音,戰果輝煌,氣勢如虹。所到之處,很多病人得到治療,很多罪人得到拯救,民眾聞風而至,一時歸信者如雲。
    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更有組織地傳播福音,耶穌決定在眾門徒中揀選出十二人,授予他們特別的權柄,作為眾門徒的領袖和傳道的骨幹。
    這一天傍晚,耶穌帶著眾門徒來到迦百農附近的一處小山坡,他讓門徒們在山腰等候休息,自己登上山頂,在山上整夜向父神禱告。
    天明時分,耶穌從山上下來,叫醒門徒們:「大家起來,今天我要奉父神的旨意從你們中間揀選十二人,作為傳播天國福音的領頭人,把福音傳遍至天下各處。」
    隨後,耶穌一一點名,揀選出十二個人來。為了與一般門徒相區別,他們有一個新的、特別的頭銜,叫「使徒」。按字面的意思,使徒者,受差遣者也。使徒們奉耶穌差遣,得到來自耶穌賦給的權柄,有能力傳揚福音,有能力教導真理,有能力建立教會。
    在《聖經》中共有四個地方提到過這十二人的名字,他們排名是: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腓力(又譯腓利)、拿但業(又名巴多羅買)、馬太、多馬、小雅各(他與排名第三位使徒雅各同名,為了相區別,故稱「小雅各」)、達太、奮銳黨黨員西門、加略人猶大。這十二個人就是耶穌創立「使徒制度」後揀選出來的使徒,也就是人們熟知的「耶穌的十二使徒」。
    看官們也許要問:為什麼耶穌單單選了「十二使徒」,而不是「十使徒」呢?
    以前我們提到過,舊約和新約不是割裂的,而是聯繫緊密的有機整體。舊約中發生的許多歷史事件往往是新約史實的「預表」,或者叫「預像」。也就是說,新約中的許多史實都可以在舊約這面「鏡子」中找到對應的「影像」。就拿「十二」這個數字來說,它其實別有深意。在舊約中就有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他們是耶和華從萬民中揀選出來並賜予特別福分的子民,他們有資格代表世上的萬民去聖殿向神獻祭敬拜;新約中這十二使徒,對應著舊約中的十二支派,代表「嶄新的以色列」,他們是耶穌從眾門徒中揀選出來並賜予權柄、賦予特殊使命的一群人,也代表著基督教會的所有聖徒。
    另外,《聖經》經文中,多處有「十二」這個數字。舊約歷史中記載過,以色列人在出埃及之後在曠野漂流時,經過以琳這個地方時,那裡有十二股甘泉為以色列人解渴;大祭司胸前掛著的牌子上有十二顆寶石,上面刻著十二支派的名字。新約中,使徒約翰在「異象」中看見過「十二顆星的冠冕」;將來的天國中有一個新的耶路撒冷城,其城牆有十二個城門,門上又寫有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門上還有共十二位天使守護;其城牆還有十二個根基,每個根基上有十二使徒的名字。所以,十二這個數字並不是隨意的、偶然的。
    當然,整部《聖經》中,有「使徒」頭銜的人其實不至十二位,但是由耶穌初期設立的就是這十二位。後面我們會講到,加略人猶大因出賣耶穌而被從十二使徒中剔除,由馬提亞替補。另外,有「使徒」頭銜的還有:大名鼎鼎的保羅、保羅的助手巴拿巴、保羅的學生提摩太,等等。這些都是後話,我們暫提不表。
    除了設立了十二使徒,耶穌還交給他們趕鬼治病的權柄,然後差遣他們出去傳道。在使徒們出發之前,耶穌還向他們交待了諸多傳道方法和基本原則。比如,他們要兩個兩個地出去,互為搭檔,這樣急難時可以互助,病痛時可以互慰;兩人要相互尊重對方的意見,要彼此團結相愛;要隨走隨傳,言行一致,不能推三阻四,光說不練;腰袋裡不要帶金銀銅錢,不圖錢財,不慕虛榮,要住在有好名聲的虔敬人家,不要住在有權有勢的人家;對接待的人家要謙遜感謝,不要擺出趾高氣揚的架子;對於那些不接待他們的人家或城鎮,也不要惡語相加,只要「離開那裡,把腳上的塵土跺掉」,等等。耶穌的這些訓令和吩咐,都成為後世聖徒傳道時所遵循的最重要的法則。
    使徒們的使命是光榮而艱巨的,更是危險的,可能是要掉腦袋的,耶穌預先就警告使徒們做好心理生理靈裡等各方面的準備,因為他們會遭到世人的逼迫:「我派遣你們出去,正象把羊送進狼群中。.當心,有人要拘捕你們,帶你們上法庭,在他們的會堂裡鞭打你們。為了我的緣故,你們將被帶到統治者和君王面前受審問.為了我,大家要憎恨你們;.」為此,使徒們要有特殊的素質,「要象蛇一樣機警,象鴿子一樣溫馴」。同時,耶穌也鼓勵他們不用害怕,他鼓勵他們說:「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

    從日後這十二位使徒的事跡來看,除了猶大變節以外,其餘十一人都為了天國的事業全力拚殺,鞠躬盡瘁,不惜以身殉道。其中,彼得、安得烈、腓力、達太、西門都被人釘十字架而死;小雅各被釘十字架後又遭石刑,最後被人活活用棍子打死;雅各被斬首;拿但業被生剝皮,然後再被斬首;馬太、多馬被人用利刃擊殺;只有約翰活到近百歲,但是在其晚年時,他也被羅馬皇帝囚禁在荒蕪人煙、與世隔離的愛琴海中間的拔摩海島上,最終被釋放後回到以弗所地區,以近百歲之高齡繼續傳道,最終老死在那裡。他們為天道而獻身,各自都做出了可歌可泣可敬可嘆的壯舉!這些事跡,我們在後面還會再提到。



猶太古史演義

第八十回:居魯士敕令回歸,猶太民重返故土

相關焦點

  • 耶穌十二使徒的身世
    十二使徒——基督教最早的傳道人主耶穌開始傳道後,就從跟隨者中揀選了十二個門徒作為使徒,為自己的助手。這12個人被稱為「十二門徒」,後來也稱「十二使徒」。十二使徒,原意「受差遣者」。《聖經》記載十二使徒是彼得、安德烈、西庇太之子雅各、約翰、腓力、巴多羅買、多馬、馬太、亞勒腓之子雅各、達太、西門、加略人猶大。猶大因出賣耶穌後自盡,補選馬提亞為使徒。在主耶穌升天后,五旬節領受了聖靈的大能,教會得以建立,福音得以廣傳。他們分別到黑海、帕提亞和小亞細亞等傳播福音。1、彼得彼得:原名西門,是加利利的漁民,家住迦百農是最早跟隨耶穌的門徒。耶穌對他相當器重。
  • 猶太古史演義:第一百四回:帝國軍官成聖徒,雅各彼得被殺囚
    彼得聽了覺得有必要澄清事實,就將這些發牢騷的猶太籍弟兄們召來開會,把事情經過的前前後後都如實告訴他們,然後又教導他們:「從前主耶穌說過:約翰用水施洗,但你們要領受聖靈的洗禮。當我開始向哥尼流等眾人講話的時候,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正如當初降臨在我們身上一樣。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施洗約翰傳道(上)在什麼時候
    約翰說,除了例定的數目,不要多取。又有兵丁問他說,我們當作什麼呢。約翰說,不要以強暴待人,也不要訛詐人,自己有錢糧就當知足。百姓指望基督來的時候,人都心猜疑,或者約翰是基督。約翰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他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
  • 施洗約翰丨耶穌基督為什麼受洗
    馬太福音3章13-14節,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旦河,見了約翰,要受他的洗。約翰想要攔住他,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裡來嗎?馬可福音1章4節,照這話,約翰來了,在曠野施洗,傳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耶穌基督來到約旦河,要受施洗約翰的洗,施洗約翰感到十分疑惑(參馬太福音3章14節):主耶穌基督是無罪的,為什麼無罪的神子竟然要接受先鋒的洗禮呢?「耶穌回答說,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或作禮)。於是,約翰許了他[太3:15]」。
  • 最振奮人心的死丨十二使徒的悲壯殉道史
    在福音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雅各和約翰這倆兄弟曾就「使徒」的位份,到耶穌面前求,耶穌是這麼回答他們的: 「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 只是,在當時的處境下直至主耶穌復活,12位使徒因被聖靈感召,他們才得以再次聚首。 「選擇」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而對那些選擇了「十字架」的使徒來說,他們深知自己是選擇了一條未知、孤獨、彷徨,甚至是再也回不來的路!往後幾十年,12位使徒各自帶著福音的種子,以一種昂揚的姿態奔赴世界各地,向死而生,無所畏懼!
  • 基督教丨十二使徒職分的轉變,顯明了律法時代向恩典時代過渡
    耶穌基督和他的先鋒施洗約翰開始出來傳道「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主耶穌清楚知道神的計劃,時代即將由律法時代進入恩典時代。基督頒布天國的宣章,通過一系列神跡奇事來顯明自己就是神所差來的彌賽亞,當施洗約翰被下在監裡,主耶穌已預見天國要被猶民棄絕,先鋒要被砍頭,自己也要上十字架,主接下來傳道服事的核心,一方面為開啟猶民的眼睛和耳朵,一方面為教會的顯出預備人心。
  • 猶太古史演義:第九十七回:耶穌受難十字架,肉身安葬骷髏地
    羅馬人自覺沒趣,他們戲弄完了,把耶穌身上的袍子剝下,再給他穿回自己的衣服,然後帶他出去釘十字架。《聖經》中記載了其中有四位有名有姓的婦女,有三個叫「馬利亞」,第一個是耶穌的肉身母親馬利亞,第二個是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第三個是抹大拉的馬利亞;第四位婦女是撒羅默,她是耶穌的肉身母親馬利亞的妹妹,也是耶穌十二使徒中的兩位雅各和約翰的母親。    對於耶穌的肉身母親馬利亞和他的姨母撒羅默,我們在前面提及過。
  • 【會說話的石頭】耶穌的大表哥—施洗者約翰的故事
    施洗者約翰與耶穌的關係可是不一般。馬可福音第一章講述,有一個人施洗者約翰出現了,他在猶太的曠野中勸人悔改,接受洗禮,使罪過得以赦免。耶穌在30歲時也來到約旦河找約翰為他施洗。約翰知道耶穌的來歷,就說「應該是你為我施洗才對,你反倒來找我」。耶穌回答道「你就這樣做吧,我們理當遵行上帝的一切要求」於是約翰就照辦了,為耶穌施洗。因為曾為耶穌施洗過就被稱之為「施洗者約翰」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預言施洗約翰誕生(上)伊利莎白名字的由來
    第1章中文版分成七段,標題分別是:序言、預言施洗約翰的誕生、預言耶穌降生、馬利亞看望伊利沙白、尊主頌、施洗約翰出生、撒迦利亞的預言。這整章都是路加福音的獨創,其它福音書都沒有寫與這章相似的內容。下面先介紹第一段內容。
  • 猶太古史演義:第一百一回:迦瑪列出言相助,司提反慨然殉道
    39下打完之後,彼得和約翰兩人就被推出釋放。    看官們一定會問:彼得和約翰被打39鞭,他們居然能挺下來?的確,猶太人的鞭刑可是不好受的,皮開肉綻是常事,打了喪命的也大有人在。不過,說來也奇怪,儘管殿警們卯足了勁用鞭子重打兩位使徒,可是彼得和約翰身在巨痛中,卻心有歡喜,皮肉之傷竟然沒有致命。鞭刑之後,兩人談笑凱歌還,又一次化險為夷。
  • 設立十二使徒(51)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馬太福音第51講,我們學習的經文是【太10:1--4節】設立十二使徒,奉耶穌基督的名讀經:  經文:【太10:1-4】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汙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這十二使徒的名:頭一個叫西門,又稱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腓力和巴多羅買,多馬和稅吏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奮銳黨的西門,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
  • 耶穌12使徒的悲愴殉道史
    在福音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雅各和約翰這倆兄弟曾就「使徒」的位份,到耶穌面前求,耶穌是這麼回答他們的: 「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 只是,在當時的處境下直至主耶穌復活,12位使徒因被聖靈感召,他們才得以再次聚首。 「選擇」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而對那些選擇了「十字架」的使徒來說,他們深知自己是選擇了一條未知、孤獨、彷徨,甚至是再也回不來的路!往後幾十年,12位使徒各自帶著福音的種子,以一種昂揚的姿態奔赴世界各地,向死而生,無所畏懼!
  • 耶穌12使徒的殉道史……
    在福音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雅各和約翰這倆兄弟曾就「使徒」的位份,到耶穌面前求,耶穌是這麼回答他們的:「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只是,在當時的處境下,他們並不明白這裡的「杯」究竟代指何物。
  • 施洗約翰的母親——伊利莎白
    他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為要記念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施憐憫直到永遠,正如從前對我們列祖所說的話。」(《路》1:46-55)我們試想,如果馬利亞不是與伊利莎白這樣的人交通,會得到什麼結果呢?別人可能會指責她是一個淫婦,說她是一個說謊話的人,這樣有可能馬利亞就不能堅持下去,神的救恩計劃也會受到攔阻。
  • 施洗約翰曠野傳悔改之道
    主導經文:馬太福音3:1/12壹 施洗約翰是誰?【馬太福音3:3】這人就是先知以賽亞所說的,他說:「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施洗約翰是誰施洗約翰就是先知以賽亞所預言的——行在主基督耶穌前面,為救主耶穌基督預備人心的那位。
  • 希律到底想不想殺施洗約翰?
    「施洗約翰的頭。」希羅底站釘截鐵的說,她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她就急忙進去見王,求他說:「我願王立時把施洗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裡給我。」希律王一聽,酒醒了一半,宴會的空氣立刻就凝住了。可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已經發過的誓,若不兌現,王的臉往哪放?
  • 【活水嗎哪】20210104|得這使徒的位分
    求你從這兩個人中,指明你所揀選的是誰,叫他得這使徒的位分。這位分猶大已經丟棄,往自己的地方去了。」【徒1:26】於是眾人為他們搖籤,搖出馬提亞來。他就和十一個使徒同列。 本段內容記載的是補選使徒位分的大事件。補選的原因很清楚,由於加略人猶大德不配位,用最親密的方式出賣了最愛他的先生,最終落入撒但手中,上吊自殺。
  • 猶太古史演義:第八十八回:行神跡變水為酒,驅商販潔淨聖殿
    夫子,您還不知道吧,人稱『施洗者約翰』的,就是我的老師。」    安得烈又跟西門介紹說:「哥哥,聽我尊師說,我們眼前這位就是那位彌賽亞、神派來的基督,尊師早就跟我等說過,如果遇見此人,一定要跟著他去。」    弟兄兩人又連忙向耶穌施禮:「什麼也別說了,我們今天起就跟著夫子您了!」    耶穌也樂了:「原來安得烈是約翰的門徒。這一切正是天意了!
  • 查經整理:使徒行傳第一章
    1提阿非羅阿,我已經作了前書,論到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2直到他借著聖靈吩咐所揀選的使徒,以後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3他受害之後,用許多的憑據,將自己活活地顯給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們顯現,講說神國的事。4耶穌和他們聚集的時候,囑咐他們說,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就是你們聽見我說過的。5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
  • 《約翰福音查經》壹、本書的背景
    一、作者  1、使徒約翰(意即神的恩典)是西庇大的兒子(太10:2)。他的哥哥是雅各,他的母親叫撒羅米(太27:56比較可15;40,16;1)。撒羅米是一位跟隨主,服事主的姐妹(太27:55),可能她就是主耶穌的母親的妹妹(太27;56比較約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