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古史演義:第一百一回:迦瑪列出言相助,司提反慨然殉道

2021-03-05 西雅圖陳彤


第一百一回

迦瑪列出言相助,司提反慨然殉道


    再說大祭司該亞法也起了個大早,然後趕往猶太公會,將其黨羽及公會會員召集起來。法庭已設置好了之後,就打發守殿官帶人出監獄中提審彼得和約翰。
    該亞法正樂滋滋地坐在他的寶座上等著人將彼得和約翰押來,想要裝模作樣地走走審判程序後設罪於兩人,然後判個死刑,借羅馬人之手除去兩人。
    不想十來分鐘之後,守殿官慌裡慌張地跑來報告:「大祭司,大事不好,我們到了監獄,看見監門牢牢地鎖住,獄警都守在門外。但我們開了監門,發現裡面空無一人!兩名罪魁早已不知去向!」
    眾人聽了都驚異不已:「這事也忒邪門了!既然牢門鎖著,又有獄警把守,別說是人,就是老雕也插翅難飛。怎麼兩個大活人就這樣從牢中蒸發了?」
    該亞法也神色緊張起來:「你們都是拿著政府的薪水吃乾飯的?趕快將那幾個當夜班的獄警抓起來審清楚。玩忽值守,也該處死!」
    正說著,有殿警來報:「稟報大祭司,我們看見那兩個昨日被拘禁在監獄裡的人了,他們正站在聖殿裡教導民眾呢!」
    該亞法一聽,差點氣暈過去,他氣極敗壞地指著那幾個殿警,道:「你們這幫蠢貨,還等什麼?趕緊去把他們都給捉來呀!」
    守殿官急忙帶人去了聖殿,又將彼得和約翰捉了來,押至猶太公會,命他們站在公會眾人面前。
    見彼得和約翰被押來,該亞法就唬著臉開始審訊起來:「本大祭司上次曾經嚴厲地警告過你們,不得借著那耶穌的名義教導人,可以你們就是不聽,聽說你們要把那一套道理傳遍整個耶路撒冷,而且想把殺耶穌的血債歸在我們身上!你們這是叫屢教不改啊!你們犯的可是死罪,今天別怪本大祭司不留情面了。」
    彼得瞥了該亞法一眼,道:「我們也早就告訴過你,我們必須服從神,不是服從人。被你們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我們祖先的神已經使他復活了。神高舉他的兒子,使他在自己的右邊作元首,作我們世人的救主,為的是要給以色列人有悔改的機會,讓他們的罪得到赦免。我們就是這些事的直接目擊者和見證人。神對服從他的人所賜的聖靈,也可以與我們一同為此作證。」
    該亞法臉色變得更加鐵青。他的手下在一邊叫囂起來:「他們胡言亂語!處死他們!處死他們!」
    該亞法右手一抬:「我們代表公會決議宣判這兩人死刑!來人,將他們押到羅馬人那裡去執行死刑!」
    殿警們聽該亞法一聲令下,就上來押彼得和約翰。
    「慢著!不可處死這兩人!」這時,公會中有人高呼一聲。
    眾人都驚訝:「誰吃了熊心豹膽?敢違抗大祭司的御旨?」
    大家向喊聲處望去,見一人白袍長髯,神氣凜然地站在那裡。大家都認得此人,此人乃是大名鼎鼎的律法大師迦瑪列先生。
    說起迦瑪列,其人來頭可是不小。
    在公元1世紀初前後,猶太教中有縱橫猶太學術界的兩大學派:希列學派和沙麥學派。希列和沙麥都是公元初名噪一時的猶太律法大師和猶太哲學大師,由他們開創的兩大針鋒相對的學派是當時學術界的主流。此兩位大師在猶太公會中都佔有顯赫地位。
    剛才這位大聲叫停的迦瑪列先生正是希列的孫子,他繼承了祖父的學術論點,也繼承了祖父的學術泰鬥地位,此人在猶太公會聲望極高,連公會的第一號人物、大祭司該亞法都對迦瑪列禮讓有加、甚至言聽即從。
    這位迦瑪列先生也頗善於培養弟子,很多在研究猶太律法上大有建樹者或猶太教拉比(宗教老師),都是出於迦瑪列的門下,可謂桃李滿天下。迦瑪列同時也是猶太公會中法利賽教派的領袖,與該亞法領導的撒都該教派時有爭鋒。
    該亞法一看是迦瑪列出面制止,就皮笑肉不笑地應付道:「我當是誰呢,敢對本大祭司呼三咋四的?原來是迦老您啊。得了,您老有何高見,我等洗耳恭聽啦!」
    迦瑪列摸了摸長髯,眼睛向四周圍掃了一圈,然後說道:「各位同胞,各位同僚,你們處理這些人的事必須謹慎哪!前些時候,有人起來造謠滋事,自吹自擂,號稱自己是神派來的,約有400人附從了他。但是不久之後,羅馬人就將此人擒獲殺了,附從的人也作鳥獸散,亂事終歸於消滅。再後來,在加利利地區,又有人在戶口調查的時候起來,也假稱神的名義引誘了好些人跟從他;結果此人也被殺了,附從他的人也被趕散。對於如何處理現在這兩位之事,我告訴你們,不要跟他們作對,由他們去吧!」
    該亞法等人聽了迦瑪列一席話,都大惑不解:「迦老啊,您舉出這些事例,到底是要說明什麼問題呢?請迦老給說清楚一些。我們不能就這麼將這兩人釋放了。不然放虎歸山,可是後患無窮啊。」
    迦瑪列嘿嘿一笑:「這還不明擺著嗎?如果這些人的傳道和言論本是出於人,那麼他們註定天生要失敗;如果萬一是出於神,那麼你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夠擊敗他們。但是對這兩人,老夫觀察了許久,聽其言而觀其行,他們非常不同凡響。此兩人又無緣無故從緊鎖的大牢中自由脫身,恐怕他們的所做所為真的是由神所支持的,也說不定呢。以老夫所想,你們要殺他們,恐怕是在敵對神了!還是放走他們為妙。」
    公會的人聽了都有些顧慮,迦瑪列不是一般等閒人物。如果迦瑪列所言為實,那麼誰敢吃飽了撐著不想活去敵對神呢?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還是別惹事端吧。甚至連該亞法的黨羽中都有人贊同迦瑪列的建議。
    該亞法一看,情況對己不利,立馬就換了一副腔調:「是啊,迦老德高望重,為眾人所敬仰。您一言九鼎,所言之精闢,無人能敵。這樣吧,既然大家都同意迦老的建議,我們就放了這兩個人。只是再次警告他們,不得再借著耶穌的名講道。但是,死罪可逃,活罪難免。來人,將兩人鞭打39下,然後轟出公會。」

    於是殿警上來將兩人押到堂外,執行鞭打。39下打完之後,彼得和約翰兩人就被推出釋放。
    看官們一定會問:彼得和約翰被打39鞭,他們居然能挺下來?的確,猶太人的鞭刑可是不好受的,皮開肉綻是常事,打了喪命的也大有人在。不過,說來也奇怪,儘管殿警們卯足了勁用鞭子重打兩位使徒,可是彼得和約翰身在巨痛中,卻心有歡喜,皮肉之傷竟然沒有致命。鞭刑之後,兩人談笑凱歌還,又一次化險為夷。
    從表面上看,是迦瑪列出言救了彼得和約翰,但是彼得和約翰都知道,實際上是神、是他們的主耶穌基督在暗中保護他們呢。
    迦瑪列屬於溫和的希列學派,主張對神虔敬,對其他教派相當寬容。此番,迦瑪列聊聊數語解救了彼得和約翰,有意無意之中保護了這兩位基督教會首領,但是並非所有人都贊同迦瑪列,就連他的一位高徒也對導師之舉大大地不以為然。
    此人是誰呢?他名叫掃羅,是迦瑪列親自點撥栽培起來的學生。

    掃羅是大數城人。他的祖先屬於以色列的便雅憫支派。掃羅跟古以色列第一個王是同一個名字,也屬同一個支派。
    大數城是羅馬帝國時期基利家省的首府。此城位於今日土耳其東南部的小亞細亞半島,處於前往地中海的交通要道上,在第一世紀時是一個貿易非常繁盛的地區。一片波光粼粼的內湖將這座美麗的城市與廣袤的地中海聯接起來,眾多的商船穿梭往來於這個港口,把各種農牧產品、香料衣料和珠寶玉器等等絡繹不絕地從帝國的各大城市運到大數城,當然也把各種文化和學術思潮帶了進來。
    不過,如果你今天再去這個城市,那麼一定會大失所望,因為2000多年下來,原先那似錦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如今已經淪落為一個灰頭土臉的小城鎮。歷史學家們把大數城的蛻變歸因於其市民的懶惰,據說他們只沉迷於大都市的富貴溫柔,連疏浚湖水這麼關係到城市生命線的工作都懶得打理,結果經年累月,淤泥將美麗光鮮的內湖全部堵滿,天然良港由此從地圖上消失,連帶大數城的繁榮昌盛也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但是,在2000多年前,各類文人墨客都好定居於此,並在這裡創辦了高品質的學術科研機構。羅馬共和國時期的著名大將安東尼與風情萬種的埃及豔后克麗奧佩脫拉,就在這裡初次見面,由此還演繹出一段纏綿悱惻的曠世奇情。羅馬共和國著名演說家和政治家﹑被譽為「拉丁語雄辯家」的西塞羅也曾經在這裡生活過。從教育水平上來說,大數城的文明程度甚至要高於當時的雅典城、羅馬城和埃及的亞歷山大城。
    掃羅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得天獨厚的城市。
    對於掃羅出生的具體年份,因為歷史資料的缺乏無從確證,有的說是公元前5年,有的說是公元10年,傳統的說法是公元5年,如果這樣算來,他比耶穌基督小10歲左右。
    羅馬帝國在大數等文化名城採取宗教寬容和學術寬容政策,只要你不搞顛覆政府的「反革命」活動、不鼓吹攻擊羅馬皇帝的「反革命」理論,你完全可以自由自在地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句話,不管白貓黑貓,只要不反皇帝就是好貓。所以,羅馬境內的各個民族都樂意移民到這裡來,享受這裡的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
    掃羅的祖先在許多年以前也跟著「出國潮」來到大數城定居,據說他們家原以織地毯和帳篷為業,並由此發家致富,成為當地的小康人家。
    按照羅馬帝國的出生國籍法,凡是在羅馬帝國境內幾大城市出生的人,自動享有羅馬公民的身份,就象在美國出生的人自動擁有美國國籍一樣。因此,出生在大數城的猶太傳人掃羅便有了羅馬公民的身份。別小看這個羅馬公民身份,在關鍵時刻,擁有羅馬公民這一個身份的人可以享有不少特權,甚至還可以保命呢。
    既然家道殷實,有足夠的資金,掃羅的父母又望子成龍心切,所以掃羅被送到當地最好的學校受精英般的教育,接受各種哲學、法律、演講和文學語言的正規訓練。到了18歲,掃羅又被父母送往聖城耶路撒冷,去接受猶太教的拉比(宗教老師)訓練,以期日後成為受人尊敬的拉比。
    約公元23年起,掃羅投奔在猶太律法大師迦瑪列的門下學習。迦瑪列既然是法利賽教派的領袖,掃羅也自然成為法利賽人中的少壯派人物。不僅如此,年輕氣盛的掃羅將猶太律法奉為至高無上,任何人對律法稍有微言,也必成為掃羅攻擊的對象。
    前面說過,正如耶穌自己所言,耶穌他來到人世,並不是要廢掉律法而是要成全律法,他要打破的是僵守律法的形式主義。若只有律法的條文和形式,而沒有律法的神髓,那麼律法就是僵死的東西。猶太人以為只要守著神賜給的律法條文,神就會與他們同在,他們就會脫離苦海。可事實恰恰相反,他們經歷的總是家破人亡,城毀殿塌,他們當時的生活,在數百年來一直徘徊在黑暗之中。
    神派了耶穌來實行拯救,在黑暗中掙扎的以色列人終於有機會聽到了耶穌從天庭帶來的「中央的聲音」,可是以法利賽人為代表的猶太精英們拒絕這個機會,拒絕聽這來自中央的聲音,不僅如此,他們還視耶穌為仇敵。正象大多數法利賽人的觀點一樣,掃羅也認為耶穌及其門徒動搖了律法的根基,甚至褻瀆了律法的神聖性。
    當時的基督教正在初期階段,基督教會的教義與法利賽人的律法主義格格不入。在法利賽人眼中,基督信仰就是異端斜派。為了捍衛律法的神聖地位,熱血沸騰小夥子掃羅就視基督徒為大敵,並且積極充當猶太公會的打手。
    掃羅的言行很快得到猶太公會和法利賽教派的讚許。幾位公會元老都非常欣賞掃羅:「這個年輕人正是一個又紅又專、不可多得的人才啊。出身是百分之百的猶太血統,從小受過良好的專業訓練,後又投師於迦瑪列先生門下。要保住咱們法利賽教派的紅色江山永不變色,正需要掃羅這樣根正苗紅的青年做咱們事業的接班人。」
    從《聖經》記述和歷史資料中,我們無法確切得知年輕的掃羅是否已經成為猶太公會的正式成員,但是我們至少可以猜測,掃羅必是法利賽人刻意培植的好苗子,是猶太公會未來正式成員的候選人。另外,掃羅雖然不屬於祭司集團的撒都該教派,但是必然跟他們頗有淵源關係,因為後來由撒都該教派和法利賽教派掌控的猶太公會常常把鎮壓基督徒及其活動的「光榮任務」交給掃羅來執行。
    掃羅本人也極其狂傲不羈,從他當時的一系列言行中,我們可以約摸地揣測,起初他根本就看不起那些基督教會的領袖們,在掃羅眼中,彼得等十二使徒不過都是來自窮鄉僻壤的加利利地區的普通漁民,其文化程度最多小學水平,幾個漁夫能翻起什麼大浪來?哪裡能跟咱大城市人相比?怎麼著?想搞農村包圍城市那一套?門都沒有!咱是迦瑪列先生門下的得意弟子,可算是最牛的名牌大學的最牛的律法系的最牛的畢業生。聽說彼得等基督教會領袖也宣揚「耶穌的律法」?還說什麼是「新律法」?跟咱這訓練有素的正規律法系高材生相比,彼得他們那不是在關公門前耍大刀嗎?總之,不知天高地厚的掃羅剛從迦瑪列門下畢業出來工作時,就是這副德性。
    不過,掃羅沒想到的是,他的恩師迦瑪列居然同情基督徒,更是讓基督教會的兩位主要領導人彼得和約翰輕易脫身。保羅心中暗忖:「恩師啊,恩師,您真是心太軟,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咱掃羅可不能跟您一樣。咱得青出於藍勝於藍,為維護神的律法,咱得建立起一番功勳來。」從此,他的心中只有兩個目標,一是捍衛律法的尊嚴,一是將基督徒趕盡殺絕。掃羅成為立意消滅基督教會的急先鋒。


    時間到了大約公元36年初,在耶路撒冷發生了一起「司提反殉道」事件。這次事件的發生後,讓掃羅走到了大肆逼迫基督徒的前臺。
    前面提過,司提反是耶路撒冷基督教會選舉出來的七名執事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這七名執事都是所謂的「希利尼人」。以前有人認為希利尼人等同於希臘人,但是更確切地說,希利尼人其實應該是指說希臘語的外邦人,還有就是說拉丁語卻過希臘生活方式的羅馬帝國公民,有時也用來指散居在羅馬帝國各個主要省份的猶太人的後裔。雖然從血緣和種族來說這些猶太人後裔仍是猶太人,但是過了幾代,他們只會說當時通行帝國之內的希臘語,所以他們被稱為是「希臘化的猶太人」。這種情況正如許多移民美國的華人,他們數代之後的子孫都只會說英文不會說中文,其理一也。
    但是,耶路撒冷既然是猶太人的聖城,散居在羅馬帝國各地的接受了猶太教的希利尼人就常來聖城朝聖,這樣越來越多的希利尼人在聖城建立了「希利尼人會堂」,當然也有人加入了這裡的基督教會。但是,在中東地區的猶太人只能讀懂希伯來文,平日也只說亞蘭語。這樣一來,因為語言的隔閡,初生的基督教會中希臘化的希利尼人和聖城本地的猶太人,兩下裡溝通成了問題,並漸漸地產生了矛盾。鑑於這種情況,教會選舉出了七名德高望重的希利尼人做執事,幫助十二使徒和領袖們來負責教會中信徒們的日常生活,包括飲食管理、相互溝通等等。
    但實際上,除了本職工作之外,執事們也兼做教會的傳道工作,尤其是向那些說希臘語的希利尼人傳道。其中,司提反的傳道工作尤其突出。《聖經》上如此誇讚他:「司提反充滿著神的恩賜和能力,在民間行了大奇事和神跡。」
    不過,司提反的傳道並非一帆風順,他首先遭遇到一些希利尼人會堂的攻擊,掃羅很有可能也是這些會堂中的一員。
    起初,司提反和希利尼人會堂之間的交鋒是「大辯論」。他們各自都對自己的信仰闡述自己的立場。
    司提反的最主要觀點是:根據耶穌的教導,敬拜神不必再局限在聖殿之中,在基督教會中就可以,教會就是神的殿;並且耶穌也預言過,「物質的」聖殿終將被毀滅。但是,這些在當時依然屬於「政治敏感」的言論大大地觸動了希利尼人的神經,他們竭力反對司提反的觀點。而司提反從舊約《聖經》中引據論證來說明自己觀點的正確。結果在「大辯論」中,「司提反是以智慧和聖靈說話,眾人敵擋不住」。
    在大辯論中,這幫希利尼人不是對手而敗下陣來,他們當然不會善罷甘休。在明處我說不過你,我就在暗中射冷箭來中傷你。於是,這幫希利尼人就買通人出來炮製謠言,歪曲司提反的觀點,說他「毀謗摩西、褻瀆神明」,又說司提反的言論就是在攻擊聖殿,攻擊律法,攻擊摩西,最終就是攻擊神!這一套上綱上線﹑亂扣帽子的做法想必看官們都很熟悉吧。這一上線,一扣帽子不要緊,受騙的猶太百姓、掌權的長老和法利賽人的文士們等等,大家一哄而上,誓言要把司提反搞臭整死。
    最後,他們列了司提反的幾大罪狀,告到聖殿的大祭司那裡。狀上說:「司提反此人說話,不住地糟踐聖殿和律法。我們曾聽見他說,拿撒勒人耶穌要毀壞此地,也要改變摩西所交給我們的規條。」
    大祭司該亞法得到群眾舉報,自然又是惱羞成怒:「當年就是因為這些反聖殿反律法的言論,才讓我下決心借羅馬人之手把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如今,這個叫司提反的又說出同樣的言論,這還了得?司提反,司提反,看來你就是想造反。你敢咒詛毀滅我的聖殿?我得先下手將你毀了。來人,將司提反捉來見我。」
    該亞法又一次召集了猶太公會,設好了大堂,等著審訊司提反。
    不久,司提反被綁著押到公會大堂。再見那司提反,他毫無懼色,反而面帶天使般的榮光,公會的人都暗中驚訝不已。
    該亞法喝問道:「你就是司提反?有人向我們報告,說你毀謗摩西、褻瀆聖殿,你果然說過那些褻瀆的話嗎?」司提反一挺胸:「我怎麼可能說這些話?一定是有人故意曲解我的觀點,想陷害於我。」接下來,司提反面對公會會員和場外的百姓,做了一段歷史回顧和反思性的辯護髮言。他從亞伯拉罕如何響應神的號喚離開美索不達米亞的吾珥來到迦南地,談到雅各如何避糧荒被約瑟接去了埃及,談到摩西如何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回到迦南地並在這裡定居立國,談到大衛王之子所羅門如何為神建了聖殿。
    總而言之,司提反的辯護髮言有兩個主題。
    第一,司提反不認為自己攻擊律法,也不認為耶穌來是要改變律法。反過來他倒是指出,以色列人自己以前是如何怎樣抗拒摩西,如何殺害先知,如何不守律法;在以色列的歷史中,神一直在興起人來拯救以色列百姓,但以色列人再三拒絕神的拯救,根本不順從神賜的律法,以色列人慣於「打著紅旗反紅旗」,打著守律法的旗號破壞律法。
    第二,按照神的指示,以色列人在曠野建立了可以搬動的會幕,後來所羅門王又按相同的建制在耶路撒冷建立了聖殿,但是以色列人仍然陷在拜偶像的泥潭裡,錯誤地以為,神真的住在聖殿裡。司提反接著引用舊約時代大先知以賽亞的話:「耶和華曾經這樣說:『天是我的寶座,地是我的腳凳。你能為我造哪種殿宇,給我什麼安息的住所呢?這一切不都是我手所造的麼?』既然如此,那麼創造宇宙天地的神,怎麼可能住在人手造的殿裡面呢?因此,我說敬拜神不必非要在聖殿,而完全可以另有『天地』,不正是與先知的教導完全吻合嗎?」
    眾人聽了司提反一席話,都啞口無言。
    司提反最後嚴加斥責他們說:「你們這些頑固的人哪,你們心胸閉塞,充耳不聞神的信息!你們和你們的祖先一樣,總是跟聖靈作對!哪一個先知沒有受過你們祖先的迫害呢?先知們宣告那公義的僕人要來臨,你們的祖先卻把他們殺了;現在你們竟又出賣了耶穌基督,又將他殺害了。你們號稱是接受了神的律法的人;這律法是由摩西傳下來的,但是你們卻不遵守這律法!」
    這時,眾人越發惱怒,都咬牙切齒起來:「司提反不光拒不認借,還在庭上大放厥詞!打死他!打死他!」
    該亞法右手一揮:「我把他交給人民來審判,交給人民來處決。」
    一聽這話,不明事理的老百姓早已衝將上來,將司提反拿住,然後把他推押到城外。猶太公會的元老們還推薦年輕有為的掃羅來代表公會做監刑人。
    於是,掃羅跟著眾人也來到城外。
    不用掃羅多說,眾人已經拿起石頭向司提反劈頭蓋臉地砸去。但司提反如何反應呢?《聖經》中描述說,他「被聖靈充滿,舉目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這時,司提反如實說道:「天門開了,我主基督站在神的右邊!」然後司提反跪了下來,就象當年耶穌臨死前所說的一樣:「主啊,求你接納我的靈魂!不要把這罪歸給他們!」
    說完最後的遺言,司提反終於在亂石之下倒在了血泊之中。他成為基督教歷史上第一位殉道者。
    眾人見司提反已死,都一哄散去。只有掃羅在一邊默默不語,他一邊冷眼觀看,一邊心中暗道:「膽敢攻擊神的律法者,都是死有餘辜,並不足惜。司提反既然是基督教會的執事,他的言論必是基督教會所唆使。他們都是反對律法的潛在敵人和叛逆,目前人數越來越多,理應早日除盡基督教會為是。」
    掃羅的見解與猶太公會眾人的見解可謂不謀而合。
    司提反死後,耶路撒冷的基督教會大遭逼迫。掃羅充當猶太公會的打手,領著人四處摧殘基督教會;他挨家挨戶搜捕男女信徒,然後又把他們關進大牢裡。
    面對大迫害,為了保護耶路撒冷的基督教會的信徒,十二使徒及眾領袖們不得不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究竟是什麼重大決定呢?請看下回分解。


猶太古史演義


相關焦點

  • 十六、同一腳步拓展神國——由司提反看「至死忠心的得勝者」
    由司提反看「至死忠心的得勝者」 上帝手中的工作 由司提反看「至死忠心的得勝者」 背頌經文:弟兄勝過牠,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
  • 司提反--第一位殉道者
    6:5 大眾都喜悅這話,就揀選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聖靈充滿的人,6:8 司提反滿得恩惠、能力,在民間行了大奇事和神跡。6:9 當時有稱利百地拿會堂的幾個人,並有古利奈、亞歷山大、基利家、亞細亞各處會堂的幾個人,都起來和司提反辯論。
  • 猶太古史演義:第八十六回:希律王殺嬰無數,少年人語驚四座
    他的大臣中也確有人讀過舊約《聖經》中的先知書,他們就回稟道:「啟稟萬歲,從前猶太人的先知確是有明確的預言,說是在伯利恆將誕生一位猶太人的王。這幾位星象家似乎也讀過先知書,他們一定知道點什麼。」    希律籲了一口氣,點了點頭:「情報局長聽旨,朕命你速速將那幾位星象家請上殿來,朕要好好地問一問他們。」    幾位星象家很快被帶到希律王宮。
  • 猶太古史演義:第一百四回:帝國軍官成聖徒,雅各彼得被殺囚
    第一百四回帝國軍官成聖徒,雅各彼得被殺囚
  • 猶太古史演義:第九十七回:耶穌受難十字架,肉身安葬骷髏地
    第九十七回耶穌受難十字架,肉身安葬骷髏地
  • 猶太古史演義:第八十一回:末底改無畏權臣,以斯貼勇救同胞
    也好,就來個全國選美比賽大會,選出一名波斯小姐來做朕的下一任王后。」    於是選美的詔令很快地就由中央到地方發送了下去。    卻說書珊城中住著一家猶太人,名叫末底改,他原是便雅憫支派的後代。    當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將猶大王約雅斤擄至巴比倫時,年幼的末底改也隨家人跟著來到巴比倫城。我們前面提過,那批被擄人之中也有大先知但以理。
  • 基督教歷史上第一位殉道者
    經文理解   本章論述基督教會歷史上第一位殉道者司提反的殉道事跡。這位殉道者雖只是一位信徒(執事),卻勇敢擔當福音大使命;雖不是全職傳道人,卻勇敢布道。他的生命和足跡實在可歌可泣! 15世紀義大利佛羅倫斯雕刻家盧卡·德拉羅比亞曾有一幅作品《聖司提反》。這幅作品很形象地描繪了司提反的事奉品質,比如頭頂上所刻的兩塊石頭,意為他被石頭砸死的殉道方式,又比如雙手捧著聖經,意為他為主勇敢證道的氣質。作者在作品上留下的一句評語尤其令人深刻:如果司提反沒有為上帝的教會而祈禱,就不會有保羅。
  • 有聲 | 第一位殉道士——司提反
    司提反不但有很好的靈性,同時也是一個被聖靈充滿,滿有主生命的人。追求靈性成長是追求耶穌基督的生命的成長,而不是追求恩賜、才幹及表現等等。靈性成熟的人,也是隨時流露出耶穌基督生命的人。使徒行傳六章8節說:「司提反滿得恩惠能力,在民間行了大奇事和神跡。」這裡司提反在屬靈工作上有兩大表現:一方面講他有恩惠能力。恩惠是講一個人的性情及性格。他看見人的需要會有感動、會樂意助人。
  • 猶太古史演義:第九十回:施洗約翰遭拘捕,十二使徒被揀選
    第九十回施洗約翰遭拘捕,十二使徒被揀選
  • 常明:《封神演義》與講史文學(《封神演義源流考》之一)
    金閶舒載陽刻本《封神演義》右行小字標目為《批評全像武王伐紂外史》,蔚文堂復刻明本則別題為《商周列國全傳》,其開篇有云:「大小英靈尊位次,商周演義古今傳」,可見當時整理者目其為講史小說。其講述之史跡則為武王伐紂,是以《史記》的記載為底本的。
  • 猶太古史演義:第八十八回:行神跡變水為酒,驅商販潔淨聖殿
    兩人向耶穌雙手一抱向他施禮:「夫子,您真是神人啊!我們是兄弟倆,多年以捕魚為生,整天價研究這個『得魚之術』,按說也算精於此道了。看您的樣子象個教書先生,怎麼對捕魚這麼在行,比我們強多了。我們兄弟佩服得緊。我們在此多謝了!」    耶穌依然微笑著:「你們兩人都叫什麼名字?」    其中一人趕忙回道:「我叫安得烈。」然後他又指著另一人說:「他是我的哥哥,叫西門。敢問夫子尊姓大名?」
  • 耶穌12使徒的悲愴殉道史
    後來這一「苦杯」傾倒在主耶穌身上,門徒們悉心為自己搭建的「理想」隨著耶穌被掛到冰冷的十字架上,轟然倒塌! 他們紛紛四散奔逃,有的回到家鄉幹起了老本行,有的深居簡出惶惶不可終日。直至主耶穌復活,12位使徒因被聖靈感召,他們才得以再次聚首。
  • 猶太古史演義:第二回:煎同根該隱殺弟,遵神命挪亞建舟
    第二回煎同根該隱殺弟,遵神命挪亞建舟
  • 中華歷史演義中的七大戰神,隋唐演義中的李元霸天下無敵
    今天我們來說說那些歷史名著演義中的七大戰神。第一名西府趙王李元霸於晉陽宮金殿之上同大隋天寶大將宇文成都比力比武,力舉金獅上殿,隋煬帝御封為「西府趙王」、「猛勇大將軍」。四明山一戰,一人擊敗十八路反王23000大軍。揚州「反王奪魁大會」時,於天昌關殺死天下第六好漢伍天錫。
  • 封神演義總回目(共100回,每日更新)
    封神演義總回目第一回 紂王女媧宮進香第二回 賞州侯蘇護反商第叄回 姬昌解圍進妲己第四回 恩州驛狐狸死妲己第五回第叄十七回 姜子牙一上崑崙第叄十八回 四聖西岐會子牙第叄十九回姜子牙冰凍岐山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靈公第四十一回 聞太師兵伐西岐第四十二回 黃花山收鄧辛張陶第四十叄回 聞大師西岐大戰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遊崑崙山第四十五回 燃燈議破十絕陣第四十六回 廣成子破金光陣
  • 耶穌12使徒的殉道史……
    後來這一「苦杯」傾倒在主耶穌身上,門徒們悉心為自己搭建的「理想」隨著耶穌被掛到冰冷的十字架上,轟然倒塌!他們紛紛四散奔逃,有的回到家鄉幹起了老本行,有的深居簡出惶惶不可終日。直至主耶穌復活,12位使徒因被聖靈感召,他們才得以再次聚首。「選擇」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而對那些選擇了「十字架」的使徒來說,他們深知自己是選擇了一條未知、孤獨、彷徨,甚至是再也回不來的路!
  • 最振奮人心的死丨十二使徒的悲壯殉道史
    後來這一「苦杯」傾倒在主耶穌身上,門徒們悉心為自己搭建的「理想」隨著耶穌被掛到冰冷的十字架上,轟然倒塌! 他們紛紛四散奔逃,有的回到家鄉幹起了老本行,有的深居簡出惶惶不可終日。直至主耶穌復活,12位使徒因被聖靈感召,他們才得以再次聚首。
  • 《反三國演義》讀後感
    宏貴曰:執至餘生兄在我心中一向是涉獵廣泛的人物,但是我還是想不到居然廣泛到連《反三國演義》這種民國章回體小說都有涉獵。
  • 封神演義:第一回 紂王女媧宮進香
    明日早朝發旨,卿且暫回。」隨即命駕還宮。畢竟 不知此後何如,且聽下回分解。附:《封神演義》介紹:《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全書共一百回。《封神演義》將武王伐紂這一查諸史典的重大歷史事件神話化,藉此重塑上古諸神的形象,恢復神話英雄的威名,再造神祗譜系,使歷來雜亂無章的仙道有了一個完整的體系:上層為仙道,中層為神道,下層為人道。可以這麼說,《封神演義》是在文化反芻的背景下,誕生於人類成年期的神話史詩。全書內容以篇幅巨大、幻想之奇特而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