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
末底改無畏權臣,以斯貼勇救同胞
話說薛西一世在波斯帝國的新都書珊城登基為波斯帝王。
登基之初,帝國的多個屬國又是一陣子叛亂。薛西花了足足兩年時間來平息叛亂,最後總算將帝國重新納入平穩發展的運行軌道。帝國又恢復了歌舞昇平。
約公元前484年,為了慶祝天下太平,慶祝薛西的平亂功勳,也為了炫耀一下帝國的富有、昌隆和威嚴,薛西決定在書珊城舉行為期六個月的嘉年華會。薛西將文武百官和各附屬國的王公貴族都邀請到王宮中來參加狂歡。
宴會狂歡共進行了六個月。天天是波斯大餐加美酒咖啡,王公百官們自然是一邊品佳餚一邊拍薛西的馬屁。薛西王還挺親民的,六個月過後,他又將書珊城的所有男子,無論貧賤富貴,全都邀請來王宮花園參加第二個宴會,他要來一個與民同樂。
於是城內所有男子都來到御花園,有好吃好喝的,誰也不願落在後面。
御花園好不氣派!整個花園用藍白兩色的幕簾裝飾,用紫色麻紗帶子把幕簾結在大理石柱子上的銀環;金銀製成的躺椅放在鋪著白色、紅色、綠色大理石和珍珠貝殼的地上。酒杯都是各式各樣不同花色的金杯。薛西揮著大膀子吩咐大家,這些宮庭美酒,大家儘管喝,宮庭大餐,大家儘管吃。
老百姓這個樂啊,都在想:咱們老百姓,運氣特好,碰上了盛世明君,今兒個真呀真高興!
男人都在前園高興著,女人也不能落下啊。王后瓦實提就在後宮也擺下豪華大宴,請來各界婦女同胞一同樂呵。這位瓦實提王后,貌若天仙,深得薛西的恩寵,薛西對她有時也不得不禮讓幾分。
到了第七天,瓦實提王后正與眾婦女樂呵著,突然有七個太監來到後宮:「王后娘娘,萬歲有旨!」
瓦實提王后連忙接旨:「臣妾恭迎聖旨。」
領頭的太監於是大聲宣旨:「萬歲今日大宴群臣和全城所有男人,心情非常高興。今天是宴會的最後一天,萬歲有請王后娘娘戴好鳳冠,去御花園見萬歲,讓萬歲向天下人展示一下王后的雍容華貴、美麗絕倫。欽此。」
瓦實提王后一聽,有些不樂意了:「嘿,萬歲今兒是怎麼的了?是喝高了?臣妾正與眾姐妹同樂著,讓臣妾這就去前園向大家展示?臣妾雖是女人,但好歹也是波斯帝國的王后,一國之母啊。聽萬歲的意思,難道說臣妾是展覽品,要向那些臭男人亮相不成?一定是你們這幫臭太監向萬歲兜售的壞主意。你們都回去轉告萬歲,就說王后娘娘今日沒空,不去!」
太監們請不動這位王后娘娘,就回去向薛西匯報。薛西不由火了:「這個王后娘娘,真是有些不太識相!朕平日恩寵於她,還力排眾議把她從眾王妃之中提拔到王后的工作崗位上來,她居然敢抗旨不遵,讓朕在普天下的大老爺兒們跟前丟了面子,實在可恨。宮庭事務部部長和司法部部長何在?」
兩部長趕緊上前來:「萬歲有何吩咐?」
薛西就問:「按帝國的大波斯律,對瓦實提王后應該如何處置?」
兩部長你一言我一語道:「萬歲,恕臣等直言,瓦實提王后此舉不但侮辱了萬歲,也侮辱了波斯帝國各省的臣民!如不嚴加處置,國內的女人們今後都會競起效尤,都學她的壞榜樣,她們一旦聽到瓦實提王后抗旨不遵,都會學著瞧不起自己的丈夫。這一傳十,十傳百,不但有辱帝王風範,而且一定會有數不完的藐視和不滿,危害國家的安定團結,阻礙社會的和諧發展。按大波斯律,請萬歲下旨,免去瓦實提王后的稱號,剝奪見萬歲的權利終身。」
薛西聽罷,不由點頭贊同:「嗯,此建議甚好。朕這就下旨,免去瓦實提宮內外一切職務,安置她去別宮,從此不得見朕。」
過了些日子,薛西有些後悔。一日夫妻百日恩,他還真的有些想念瓦實提,但是又想到瓦實提公然抗旨的事情,心中也總是老大的不爽。薛西身邊的近臣都是些鑽進薛西肚子裡的蛔蟲,薛西的心事怎麼能瞞得過他們?
一天,薛西正在鬱悶之時,近臣們就向他獻出一計:「萬歲,這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您是大波斯帝國的至高無上的君王,為什麼不找些年輕貌美的處女來充實後宮呢?萬歲您只要向全國發出徵聘秀女的號召,就不信從中挑不出比瓦實提更美的大美人來。」
薛西聞聽此言就樂了:「眾愛卿的話正說到朕的心坎裡了。也好,就來個全國選美比賽大會,選出一名波斯小姐來做朕的下一任王后。」
於是選美的詔令很快地就由中央到地方發送了下去。
卻說書珊城中住著一家猶太人,名叫末底改,他原是便雅憫支派的後代。
當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將猶大王約雅斤擄至巴比倫時,年幼的末底改也隨家人跟著來到巴比倫城。我們前面提過,那批被擄人之中也有大先知但以理。末底改一家後來經輾轉來到了書珊城落戶。
末底改有個堂妹叫以斯貼。以斯貼的父母雙亡後,末底改就收留了以斯貼,對外說,以斯貼是他收養的女兒。以斯貼小姐生來就有沉魚落雁之容,又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她稱得上是智美雙全。
以斯貼聽說當今聖上要選美擇後,就跟末底改商量:「哥哥,你看小妹我去應徵參選如何?如果被選中了,也是改換門庭的好事情啊。」
末底改沉吟了一會兒,道:「妹子,你從小有大志,又美麗機敏,如果落在民間實在可惜了。若你去參選,理應獲勝,說不定神對你的將來有特別安排。不過,你此去,如果有機會進了王宮,一定記住不可暴露自己是猶太人的身份,也不要暴露我們倆之間的關係。倒不是怕有什麼種族歧視,而是怕有人知道了你的種族身份會戴上有色眼鏡,反而對你不利。」
以斯貼道:「一切皆聽哥哥的。」
於是,以斯貼前去應徵。正如所預期的那樣,以斯貼的高雅氣質和天生美貌徵服了所有評委大臣,她在眾多參選佳麗中脫穎而出。評委大臣趕緊向薛西匯報,並帶以斯貼進宮晉見薛西。薛西立馬就看中了以斯貼,將她立選為新任王后。
薛西得了新王后,心花怒放,又是一番大宴群臣,並令全國休假一天以示慶賀,又豁免各省的租稅,對選後有功之評委大臣們大加封賞。
以斯貼沒有講明他與末底改的真正關係,但是她一有機會,就在薛西面前大力舉薦末底改的才幹。薛西呢,他雖然知道末底改是猶太人,但是還是提拔了他,末底改因此也在朝廷中得到一份官職。
末底改在朝中供職期間,盡忠職守。有一天,他在宮中無意地聽說有人要加害薛西,不由驚出一身冷汗,急忙將這則消息想方設法地轉告了王后以斯貼,而以斯貼又趕緊稟報了薛西。
後來查清,原來是宮中的兩個太監密謀刺殺薛西。薛西得到密報,探查屬實,就將這兩個太監抓起來處以絞刑。因為末底改舉報有功,薛西給他加官進爵,並命史官將這件事記錄在帝國的官方檔案中。
以後的數年,末底改一直在中央政府勤勤懇懇地為帝國工作,與上上下下的同僚們相處得非常融洽。直到有一天,末底改為了堅守自己的信仰而得罪了帝國的一位妄自尊大的權臣,而這位權臣竟然密謀要除掉末底改。不僅如此,因為末底改是猶太人,這位權臣把仇恨擴大化,他要進一步斬除波斯帝國各省中的所有猶太人!猶太人將再一次面臨種族滅絕的危難。
那麼這位要加害猶太人的權臣究竟是誰呢?
原來,薛西任命了一位新宰相,此人名叫哈曼,由他來掌管全國一切政務。
哈曼當了宰相之後,極受薛西的信任,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春風得意,持之傲睨。後來,薛西還下令,說是人人見了哈曼都要向他跪拜,以示尊敬。但是,唯有末底改拒絕向哈曼跪拜,這令哈曼心裡非常不爽。
同僚們就都來勸末底改:「老末,難道你對哈宰相有意見,或者你們曾有什麼過節?為什麼每次見到他,大家都跪拜,就你站著呢?連當今萬歲都下令眾臣要向他跪拜,這不過是個表示尊敬的儀式,你有何必有意跟他過不去呢?千萬別為了這件小事丟了自己的烏紗帽。」
末底改淡淡一笑:「多謝諸位的好意!不是我老末有意跟哈宰相過不去,也不是對他本人有什麼意見。其實啊,我老末是猶太人,我們猶太人呢,除了跪拜我們的真神耶和華,誰也不跪拜。就連見到當今萬歲時,我老末也只是拱手施禮而已。萬歲都能諒解我,難道他哈宰相就不能諒解我?」
眾同僚就將此言告訴了哈曼,哈曼恨得咬牙切齒:「這個末底改目中無人,故意在眾同僚面前跟本相作對。你不是猶太人嗎?本相就找個機會滅了你們猶太人。若不滅了你們,本相就不姓哈!」
其實,哈曼痛恨猶太人,這個事情的背後還有一個更加深層的歷史原因,因為哈曼這個人是亞甲的後代。誰是亞甲呢?如果看官仍然記得的話,早在大先知撒母耳和掃羅王時代,掃羅王曾經帶領猶太人打敗亞瑪力人,當時亞瑪力人的王就是亞甲。戰前,撒母耳稟承神意命令掃羅王,要將亞瑪力人乾淨徹底地消滅掉,其男女老少要斬盡,甚至連其牲畜也要一個不留。掃羅王在戰勝亞瑪力人之後生擒了亞甲,很可能還生擒了亞甲的子孫,但掃羅王出於私意,並未能立即斬殺亞甲,有意留他為活口。很可能就在這段時間,亞甲的一些子孫趁機逃跑。撒母耳聽說掃羅王違背神意留著亞甲的性命,便親自下令將亞甲斬首。
有了這段歷史淵源,亞甲的子孫自然跟猶太人有不共戴天的世仇。哈曼當了宰相,成了波斯王眼前的大紅人,權勢如日中天,猶太人官員末底改竟敢公然藐視他,於是,新仇舊恨齊上心頭。從此以後,哈曼就一直密謀計劃著如何剷除波斯帝國內各省的猶太人。
一天,哈曼和他老婆,還有家人和同黨再次開會,制定「除猶行動」。哈曼向同黨們說:「關於除猶行動,我們已經商討多時了。今天我們就來做個決定。大家看,本相這裡請來了抽籤大師為我們抽籤,抽出來哪天,我們就在哪天行動。」
結果抽籤大師抽出來的一天是12月13日。
哈曼陰陰地一聲奸笑:「抽出來這個籤來,都是天意。我們就準備在這一天消滅所有可惡的猶太人!」
同黨們都拍手叫好。有人問:「宰相大人,那麼這個末底改如何處置呢?」
哈曼的老婆和家人湊上話來:「咱們何不造一個高高的絞刑架?找個機會將他吊死在上面。」
哈曼嘿嘿一樂,道:「不錯,是個好主意。你們就去準備絞刑架,待本相用它來好好招待末底改。」
哈曼一夥於是開始行動起來。為了取得屠戮的許可和政治上的支持,哈曼來到薛西的跟前稟報:「萬歲,如今天下太平,王恩浩蕩,但是國中仍然有潛在的兇險。有一個民族散居在帝國各省。他們有自己的風俗習慣,跟所有其他的民族不同,不能與大家共容;不但這樣,他們連國家的法律都不遵守。容忍這樣的人,對萬歲的一統江山可是沒有什麼好處啊。如果萬歲以為妥當,請您頒布命令滅絕他們,這樣可以防患於未然哪。其實,殺了這些人,對咱們帝國還有一項好處,他們的財產眾多,剿滅此民族後其財產全部可以充入國庫,臣派精算師算過,僅這一項,國庫就會增加收入34萬公斤銀子。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好買賣。」
薛西充分信任哈曼,倒也沒問他想剿滅什麼民族。在他看來,不管什麼民族,只要危及到帝國的利益,危及他的帝座,就得先發制人,採取行動,以杜絕後患;況且這樣的行動還有經濟上的好處,何樂而不為呢?薛西於是點頭稱好:「哈愛卿忠心可嘉。你辦事,朕放心。朕宮中事情繁忙,就有勞哈愛卿處理這件事。這不,這是玉璽印章,你就去草擬聖諭,加蓋璽印後發到各省去罷。」
薛西之言,正中哈曼下懷。他心中狂喜,很快地將除猶行動的聖旨發了下去:「奉天承運,大波斯帝王薛西詔曰:各省猶太人到處招搖過市,藐視聖上,著令各省各地要在12月13日這一天展開突擊行動,把所有的猶太人,不管男女老幼,都殺光滅盡,決不留情,並且要沒收他們的一切金銀財物,房屋地產,以充國用。欽此。」
聖旨下去,全國立即沸騰起來。猶太人更是如五雷轟頂,驚恐無措。末底改得到消息,眼看自己的同胞們要遭劫難,他不由心急如焚。時間緊急,眼下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請王后以斯貼向薛西說明情況,請他下旨收回成命。
末底改很快來到王宮外要見以斯貼,但是一名政府官員是不可以隨便進宮的。末底改請託守門的太監和宮女轉告以斯貼王后,又將滅絕猶太人的旨令抄寫了一份帶給她看。以斯貼知道了這個事情,也為自己的同胞擔心,可是一時也沒有辦法。要知道,根據波斯王宮的規定,不經召見而擅自進去見薛西,那可是死罪。她把她的難處又轉告了末底改。
末底改一聽,急了,又傳話過去:「妹子你千萬不要存有幻想,以為你在王宮裡就會比其他猶太人安全?這聖旨上說的是所有猶太人都要被處置,他們一旦知道你也是猶太人,你也有性命之憂。在這樣的時候你不肯站出來說話,猶太人自會從神那裡得到救援,而你如果見死不救,神必不喜悅,你和你的家族必將滅亡。誰知道呢?當初你作了王后,正是神的安排,正是為了在這時刻讓你救猶太民族!」
以斯帖聽末底改這麼一說,就再也不敢猶豫了,她轉告末底改:「哥哥,你放心。我以斯貼不是怕死之人,不能見同胞將受大難而不顧。請你去召集書珊城內所有的猶太人,叫他們為我禁食向神禱告,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照樣做。然後,我就冒死闖宮去見萬歲。」
過了兩天,以斯帖穿上朝服,徑直去王宮的內院來見薛西。
薛西正在殿中坐在寶座上辦公,見到以斯帖站在外面,倒也並不怪罪,反而心生愛憐:「王后怎麼不經召見就自行來見朕呢?這可是犯死罪的啊。」
以斯帖嫣然一笑:「萬歲,請恕臣妾之罪,臣妾已多日不見萬歲,心中不免掛念,所以特來看望萬歲。而且臣妾有事情要向萬歲稟報。」
薛西樂呵呵地摸了摸自己的鬍鬚:「王后不必緊張,朕恕你無罪。你有什麼事情,儘管開口。你想求什麼,朕都會給你,就是要我朕的江山,朕也會賜給你一半。」
以斯帖又是一笑:「萬歲,別拿臣妾亂開玩笑。誰要你的江山?臣妾只是想萬歲為國家日理萬機,也該注意身子骨,放鬆一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嘛。臣妾已安排今晚在正宮設了筵席,臣妾親自下廚為萬歲做幾個拿手小菜,請萬歲和哈曼宰相一同前來吃飯。」
薛西一聽哈哈大笑:「原來如此。難得王后對朕一片忠心和關心。得了,就依了你,晚上朕帶著哈宰相前來品嘗王后的手藝。」
當晚,薛西帶著哈曼來到以斯貼的宮中赴宴。這位以斯貼王后在廚藝上確有絕活,薛西和哈曼都吃得非常滿意,對以斯貼大加誇讚:「王后真是人美,心美,廚藝也美啊,這些飯菜可比宮內御膳房做的波斯料理要好吃多了。朕想好好賞賜於你,你要什麼呢?」哈曼也在一旁跟著附合。
以斯貼倒也沉得住氣,不急忙把自己的要求說出來,只是對薛西說:「萬歲既然喜歡吃臣妾做的小菜,請您和哈宰相明晚再來吧。臣妾還有其他的菜,待明晚再做給大家品嘗。」
薛西滿意地說:「好,好,朕和哈宰相明晚一定再來。」
也許是薛西在以斯貼那裡吃多了,當天晚上,他怎麼也睡不著覺,就命令史官把官方的史錄帶來念給他聽,以打發時光。
真是天意!記錄中提到一樁事情,就是末底改怎樣揭發了一個暗殺他的陰謀,這令薛西回想起往事來。他就問史官:「這個末底改曾經救駕有功,當年朕有沒有給他賞賜?」
史官道:「有。晉升了一級官職,加了一級工資。」
薛西聽罷,連著搖了搖頭:「這種獎勵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此等功臣,授予帝國一級英模稱號也不過分,朕應該大張旗鼓地表彰一番才是。」
正在這時,哈曼來宮中要求見薛西。原來他也吃多了,再加上心懷鬼胎,睡不著覺,就來宮中向薛西進讒言,想讓薛西發令,叫末底改上他那已經準備多時的絞刑架。
薛西一聽哈曼來了,就客氣地讓他進見:「哈愛卿,這麼晚了你怎麼還來見朕?來得正好,朕正有一事想聽聽你的高見。」
哈曼連忙問:「萬歲有何事問臣?」
薛西道:「朕今晚聽史官讀史,講到有一個人,對朝廷立下汗馬功勞。朕想好好賞他一下,不知該如何賞他呢?」
哈曼一聽喜上眉梢,心中這個樂啊:「這個有功之人,非我哈曼莫屬也。」
於是他立馬堆上笑容:「萬歲,這個還不好辦麼?萬歲可以將自己的黃馬褂賜給他穿上,再賜他一匹裝飾華麗的御馬,讓他騎著御馬,命人牽著去城中的廣場,向世人宣示此人為朝廷建立的功勳,這樣可以號召全國各族人民好好向他學習呀。」
薛西點頭稱善:「哈愛卿這個主意好!來人,明日宣末底改進宮,把黃袍和御馬都帶來,照哈愛卿剛才的建議,把這個榮譽賜給精忠報國的末底改,一件也不可缺少!哈愛卿,明日就煩勞你一下,由你扶他上馬,牽著去廣場向大家宣示,全國上下要掀起向末底改學習的高潮。」
哈曼一聽,頓時傻了眼,原來萬歲不是要賞賜我老哈,是要賞賜那老末!他也不敢再多言,也不敢再提讓末底改上絞刑架這件事情了,只好心灰意冷地離開了王宮。
第二天,按照薛西的旨意,哈曼給末底改穿上黃馬褂,扶他上御馬,又牽馬拽蹬領著末底改去廣場對他宣示表彰。哈曼那個憋屈啊!做完這些,他垂頭喪氣地趕回了家中。
這時,宮中的太監前來傳話:「請哈宰相隨萬歲去以斯貼王后處赴宴。」
哈曼跑這才想起,沒錯,昨天王后確實說過再請萬歲和他赴宴。雖然他此時沒了心情,但是也不好拒絕,就只好硬著頭皮,強作歡笑來赴宴了。
薛西到了以斯貼那裡,又是一陣子海吃。吃喝完畢,薛西又是大加誇讚:「王后啊,朕真是前世修得好福呀,這豔福口福一起來了!你以前提過有事請求朕,說出來,朕一定依你。」
以斯貼這回再也不隱瞞了:「萬歲,臣妾確有一件十萬火急的事情。求您饒臣妾的性命,也饒了臣妾同胞們的性命。臣妾和臣妾的同胞們都被出賣了,劊子手正在磨刀霍霍,要斬殺我等。如果我們只是被賣去作奴隸,也就罷了,絕不會開口為這事煩擾萬歲;可是,我們要被滅絕,要遭滅種之禍了!」
薛西聽罷,驚得大睜其目:「王后,王后,你且慢慢說來,你可把朕搞糊塗了。誰是你的同胞?誰要殺絕你們?」
以斯貼將語速放緩道:「萬歲,臣妾原是猶太族人,末底改是臣妾的堂兄。我們猶太人雖是少數民族,但是一貫秉公守法,安分守已。」然後她左手拿出一紙,右手一指哈曼:「但是這位哈宰相,為洩一已之私憤,妄充聖意,下令於12月13日,在全國境內捕殺猶太人。請看,這就是他籤發各地的誅殺令。請萬歲為臣妾作主!」一邊說著,一邊又將那紙誅殺令遞給薛西。
薛西更是驚愕不已,接過紙來仔細一看,臉色遽然大變,眼睛直逼哈曼:「好你個哈曼,帝國的先王們和朕早就有政策,猶太民族是我們波斯帝國眾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原來你想誅殺的民族就是猶太人!朕一直信任於你,你卻以權謀私,欺君罔上,歪曲朕意,濫殺無辜。你該當何罪?」
哈曼這時已沒了昔日威風,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萬歲,王后,都是臣一時糊塗,才做錯了此事,請饒了臣的狗命吧!」
這時,旁邊又有人揭發起來:「啟奏萬歲,哈宰相在家中私造絞刑架,聽說他想要讓末底改大人上絞刑架呢。」
薛西一拍桌案:「正是豈有此理!那就正好請君入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來人,將那絞刑架取來,將哈曼這個逆賊吊死!」
結果,哈曼上了自己做的絞刑架。隨後,薛西又下令將抄沒哈曼的家產,歸於以斯貼家族,將玉璽印章授權於末底改。末底改取哈曼而代之,成為新任宰相。
但是,由哈曼發給帝國各省的誅殺令上有薛西的大印,已經追不回來了。
這該怎麼辦?薛西略略沉思了一下,道:「沒關係,事情還來得及彌補。這樣吧,末底改聽令,你可以另起草一個旨令發下去,允許各地的猶太人可以組織起來進行自衛。」
末底改於是迅速將新旨令發往全國各地。
到了12月13日,那些仇恨猶太人的勢力借著哈曼發出的誅殺令在各省追殺猶太人。不想,猶太人已經組織起來,反過來卻將這些反猶勢力給擊敗清除了。戰鬥一直持續到14日,到了15日全國局勢才重歸平靜。
再加之,末底改在朝中掌握了大權,各地方政府趕緊出兵保護猶太人及其財產。
就這樣,在以斯貼和末底改的挺身而出,捨命保護下,在波斯帝國的猶太人終於又一次擺脫了亡族的厄運。
後來,為了紀念這次猶太民族死裡逃生的事件,末底改向所有猶太人發出號召,規定猶太歷每年亞達月的14日和15日為普珥節。慶祝活動一般從13日就開始,一直到15日結束,共計三天。「普珥」者,掣籤也。哈曼借掣籤來定殺戮猶太人的日子,卻作繭自縛,而猶太人卻轉危為安、轉悲為樂。
普珥節至今仍然是許多以色列人遵守的傳統節日;以斯貼和末底改因為大義凜然地捨身救同胞,他們成為後世歷代以色列人所敬仰的人物。
這正是:
波斯帝王受蒙蔽,奸臣弄權欲除猶。
豈知乾坤早已定,美女俊男施拯救。
猶太古史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