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國權路上的這家飯店,曾是復旦的「校外食堂」!名教授們都是...

2020-12-22 解放日報

好多年前,五角場地區偏僻、冷落,店鋪破舊、雜亂無章。飲食店倒是有不少,蜂攢蟻集,但名不見經傳者居多。婦孺皆知的只有少數幾家,其中有一家叫「來喜飯店」。

來喜開在國權路上,位於邯鄲路南、政肅路北,坐西朝東,離復旦老校門一箭之遙。它算不上什麼老字號名店,卻是20世紀60年代寶山縣五角場鎮的明星店鋪,登過報、當過先進。

1962年6月22日,《解放日報》以「來喜飯店重視消毒工作」為題,介紹了來喜做好夏令飲食衛生的經驗

1964年2月22日的《新民晚報》報導稱,嘉定縣飲食行業「學習了寶山縣來喜飯店的經驗」,使南翔鎮集美樓等飲食店「躍進到先進水平」……

在五角場一帶,當年來喜的名聲絕不亞於老正興或綠楊村。

被華中一校長稱為一片「桑田」的地方。來喜飯店原來坐落於此,現為工地。讀史老張攝

來喜歷史悠久。1946年,復旦由渝返滬後,原重慶北碚夏壩附近部分商販也隨遷江灣,在復旦周邊安營紮寨。來喜的老闆夫婦是福建人,老闆姓陳,有人說他們也是從北碚遷來的。雖是夫妻老婆店,店名卻傍了「大戶」——原來,「來喜飯店」是正宗老字號,原址在南京西路1267號。

張愛玲在小說《色·戒》結尾這樣描寫:易先生脫險後,易太太的牌友們對他喊道:「請客請客!請吃來喜飯店!」20世紀20年代,德國人塞茨在哈同花園旁創辦來喜飯店,因德式口味純正,風靡上海灘。曹聚仁先生在《上海春秋》中有過點評:「德國飯店。啤酒很好,凍豬腳也不錯。」這家名店曾經名流雲集、群星薈萃。1937年夏,流亡日本的郭沫若歸國抗戰,鬱達夫曾在此為他設宴洗塵;1946年7月,愛國僑領司徒美堂抵滬,中共代表陸定一和馬敘倫、黃炎培、郭沫若、沙千裡、梁漱溟等民主人士也在此舉辦過歡迎茶會……當年沒有商標保護吧,陰差陽錯,「來喜飯店」這塊金字招牌竟在國權路上招搖了幾十年。

正宗的來喜飯店位於今錦滄文華酒店北側。地圖選自《上海百業指南》

在國權路上,來喜門面小,並不顯山露水。店內設有火車席,桌椅為原木色、不上油漆,在「一張方桌、四條凳子」的小飯鋪格局中顯得卓爾不群。復旦子弟李北宏先生在《復旦校園孩子的回憶》一文中寫道,來喜比較乾淨衛生,「我上學時曾看見店員將餐桌搬到飯店外面,用板刷輔以鹼水刷餐桌臺面」。因環境整潔,加上飯菜可口、店員熱情,復旦師生常來光顧,來喜便有了復旦「校外食堂」的雅稱。

據我了解,20世紀50年代起進校的師生,有很多到來喜打過牙祭。不少名教授,如周谷城、周予同、趙景深和全增嘏等先生都是這裡的常客。「那些名教授,你在復旦食堂未必找得到他們,但在『來喜』,卻能經常遇見。」當年還是中文系學生的於成鯤先生說,「附近的小皮匠都願意到『來喜』門口做生意,因為教授們修鞋從不討價還價,他們收入高呀!」

那些年,青年教師們也喜歡到來喜用餐。老校長華中一先生曾深情回憶,1952年,他從上海交大調到復旦物理系任助教,進校第一天,就受到系主任王福山教授的熱情接待,「到了吃飯的時候,王先生還特地陪我出校門(就是現在的0號門),穿過一片葉子早已落盡的桑田,指給我看國權路上的一個小飯店(來喜飯店),說:『這裡的飯菜都還乾淨,價格也還公道,你可以試一下,合適的話可在這裡包飯。』」(華中一《我到復旦的第一天》)後來,華中一和同事徐積功等先生一起在來喜包飯。1952年,從海外歸國的青年講師謝希德先生也常到來喜吃飯,幾十年後,還有復旦子弟記得她穿著西服裙到來喜的樣子。

青年時期的華中一先生與家人合影。復旦檔案館藏

與老師們相比,當年的學生普遍窮,到來喜的次數不算多;但在來喜,師生關係融洽、諧謔。據1964年入讀中文系的許道明教授回憶,來喜是「教師的天下」,「教師遇上我們,裝不得糊塗,通常是躲,實在躲不了,就是由他掏錢買單,我觀察得很仔細,在班上說過,誰嘴裡淡出鳥來,可以去『來喜』碰碰運氣,或許口福正在朝你招手呢。」(許道明《輓歌的節拍》)

來喜有哪些拿手好菜?似乎沒留下資料。但從復旦人的回憶中,我找到了幾條線索。

歷史系劉其奎教授在《追憶我的老師蔡尚思先生》一文中提到,他1965年畢業留校後,生活清苦,平時來客相聚,只能到來喜等小飯館,「吃八分錢一碗的陽春麵、七角二分錢一斤的豬頭肉、五分錢一個紅燒雞頭、一角一分錢一兩的土燒酒」。

全增嘏教授的兒子胡慶沈先生回憶,那時來喜就有外賣,炒菜裝在上下三格的竹製提籃中,「我奶奶愛吃『四喜丸子』(獅子頭),所以父親每次叫菜都會點。丸子每盆四個,配有青菜,吃起來酥而不膩,非常入味。」

中文系吳歡章教授記得,他1952年入學後,一度生病,一位家境好的同學三天兩頭請他到來喜吃豬肝湯補充營養,「如此久了,以致同室的學友一聽到他在窗外喊我,就開玩笑說:豬肝湯來了。」(吳歡章《「三吳」軼事》)

去年在「大隱·五角場人文講壇」上,我還聽數學系李大潛院士親口講過:「有時夜自修結束後,我們幾個同學會去來喜,吃上一碗銀耳蓮子羹或紅棗赤豆湯。」

李北宏在電話裡告訴我:「當年媽媽帶我去登輝堂看電影,曾多次在來喜吃夜宵,有一次吃的是黃芽菜肉絲炒年糕,味道鮮美極了!」

上述記憶裡,陽春麵、豬頭肉、紅燒雞頭、土燒酒、四喜丸子、豬肝湯、銀耳蓮子羹、紅棗赤豆湯和黃芽菜肉絲炒年糕……拼在一起,大致可湊成一份來喜菜譜。

「文革」開始後,來喜店堂的氣氛凝重起來。除了周谷城先生心理強大、被批鬥後照樣端坐店內大快朵頤外,大部分教授用餐時都神情憂鬱、心事重重。有一次,一位學生在國權路小飯鋪發現,周予同先生一夜間顯得蒼老很多,他獨自坐在角落裡,正低頭喝著碗裡的殘汁,「我低聲問他:『您身體還好嗎?』他悽然地搖了搖頭。我又問了一句:『您吃得這樣差,現在每月給您的生活費是……』我的話還未說完,他便嘆了口氣說:『很少。』接著,又搖了搖頭,走了。」(王春瑜《向歷史鞠躬·憶周予同教授》)

那家小飯鋪會不會是來喜?作者沒有點明。但相似的一幕,確曾在來喜多次上演過。外文系副教授楊必先生是楊絳先生的妹妹,單身,矜持聰慧,翻譯過薩克雷小說《名利場》,錢鍾書先生稱她「西碧兒」(Sibyl,古代女預言家);賈植芳先生說她新潮、漂亮,「眼界很高」。

1968年,「清隊」時,楊必受到衝擊。有一天,她與外文系教授徐燕謀先生相遇,地點就在來喜。徐燕謀是陸谷孫先生的導師,與錢鍾書交契深厚。有人回憶,那天楊必對徐燕謀說:「你現在不要跟我多講話,昨天他們來過了。」原來,前一日楊必被抄家,衣物家當盡數被劫,她身上穿的還是從當鋪裡弄來的衣服。因為自己也受到衝擊,徐燕謀並沒把楊必的話太當真,隨口安慰了她幾句……誰想到,第二天,楊必竟撒手人寰!楊必去世後,徐燕謀非常痛心,寫悼詩四首,其中一首寫道:「估鋪狐裘穩稱身,心頭冷徹總難溫。何堪重遇邯鄲路,不待霜風已斷魂。」

復旦外文系副教授楊必

多少年來,來喜幾經變遷。1964年,南京西路上正宗的來喜飯店改名為「西海飯店」;而國權路上的來喜,有人說一直開到20世紀70年代,也有人說80年代初還在營業——不管怎樣,這傍名的「來喜」品牌和名號,竟比原版老字號多存續了若干年。不久前,我再到國權路來喜原址踏訪,但見那片被華中一稱為「桑田」的地方,已然成為工地,一幢現代化大樓即將拔地而起……

來喜的痕跡在國權路上消逝了,但它的故事卻不會風流雲散。這些故事,沉澱、發酵、提煉後,就是復旦校史的延伸。我想,這樣的「校史」,一定會像遍地開花的「校外食堂」一樣,口口相傳。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讀史老張

微信編輯:皮小姐

校對:松松

相關焦點

  • [古早味] 老錢東人的食堂 —66飯店
    時至今日還有多少家飯店會選擇只做一個時間段,只做幾樣菜,售完為止,生意再好也絕不加班加點?在錢東,就有這麼一家有個性的老派飯店,店主爺孫三代人已經陪伴這家小飯店一起走過三十載的年華。上次跟男友可樂來到錢東吃肉丸飯,這次他說要帶我去老錢東人的食堂 ,正當我疑惑這個年代哪裡有食堂時,他說到了你就知道了。當車子開到錢東大道的時候,我見到了傳說的食堂,致感覺自己被套路了!!!
  • 清盤可領咖啡券,這家飯店新招亮了!(文末有粉絲福利送呦)
    清盤可領咖啡券,這家飯店新招亮了!「清盤送禮」活動,剛開業就受到了白領們的青睞!維京飯堂的店面裝修是中國風和江湖風相互交織,牌匾霓虹燈、筷子酒碗碟,處處都顯露著唐風飯館的小心機。紅色的封閉區域為取餐區和帳房看看這滿滿的上座率!想吃?還得排隊!究竟有哪些好吃的吸引白領們前來呢?讓小編一項項為你揭秘!
  • 上海「吃貨」最懷念的淮海路,有多少飯店消失了?
    而在我們眼皮底下消失的有:老松順飯店(394號)、由上海名酒店老萬茂酒棧變身而來的茅山酒家(601號)、魚香肉絲出挑的川揚幫綠野飯店(689號)、蘇式面點與糕點齊飛的滄浪亭點心店(691號)、以烤鴨和粵菜聞名的大同酒家(725號)、前身羅威飯店、主打法式西餐裡有我歡喜的煙鯧魚的上海西菜社(845號);還有烤鴨和狗不理做頭牌、但我卻愛其蒸餃的原名天津館的京幫燕京樓(1029號)等。
  • 視頻:應國權等16名被告人被傳訊到庭
    加載視頻hellip;   【溫州網·原創報導】今天上午,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溫州菜籃子集團原董事長應國權等16人腐敗窩案。上午9時30分許,應國權、郭洪遠、何永蓮等16名被告人被傳訊到庭。
  • 北京胡同裡的國宴 不知道這家飯店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吃貨」
    但這兒南距宣武門,北離西單都不過千米,東到人民大會堂也不過幾分鐘車程,是北京城裡極為核心的地帶。許是這個緣故,一家聲名顯赫的傳奇飯館曾選址在這裡,它就是四川飯店。1959年5月1日,「國際勞動節」天安門前的遊行隊伍。
  • 不談學術談食堂,北上廣「雙一流」哪家強?丨新春特輯
    許多高校食堂眾多,分門別類,有裝修「高大上」價格卻很平民的學生飯店,有袖珍別致不為外人所知的隱秘食堂,況且每名學子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味道排行,因此為公平起見,本文根據大眾胃口,選擇通過大眾點評對高校具有代表性的3個食堂進行排名,主要根據其被評論條數和評論質量進行挑選,而評價過少也會被篩選掉,入選食堂不包括在學校中營業的連鎖飯店和小吃。中央民族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因美食比較集中,所以只有兩個食堂入選。
  • 詩,曾是復旦的靈魂——訪「撞響青銅古鐘」的當年校園詩人
    亞鈞曾把這首詩抄在板報上,那時校園不許談戀愛,初讀一愣,落款是卡爾·馬克斯。我至今都感謝復旦老師同學給我的寬容。偉林說,我們去讀圖書館,天文地理雞毛蒜皮,新文學大系,雪萊拜倫全有。而且他身體力行積極佔座。當別的同學把他的座位佔了,他就很大度地讓與人,跟我說,那人看著挺善良的,不和他打,好像比我們還愛詩歌。
  • 貪官們的「深夜食堂」:吃燕窩魚翅,喝年份茅臺
    法晚·觀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u)記者認為,如果說飯桌能夠折射人生百態,那麼貪官們的「深夜食堂」則是躲在私人會所或者隱秘單位食堂裡推杯換盞,吃著燕窩魚翅,喝著年份茅臺,揮霍的不僅是公款,還有權錢交易的勾當,以及被不法商人作局圍獵的可能。 至於肆意妄為的下場,萬慶良、楊衛澤、周本順等相繼獲刑的大老虎,就是最好的註解。
  • 92歲復旦大學教授李鬱芬逝世
    李鬱芬。曾榮獲國家發明一等獎,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教委、上海科技成果獎等;被評為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上海市勞動模範、復旦大學先進科技工作者。兒子之問「為什麼媽媽會對原子彈這麼熟悉?」  張左之讀初中時曾出於興趣,借來一本關於原子彈的書。
  • 中國最好吃大學食堂top20,做個幸福的「吃貨」!
    但由於校區處於鬧市之中,所以食堂就餐人數中,校外人員比例高於在校生,這也引起了部分學生的不滿。 復旦最好吃的食堂在楓林校區,除了一個獨立的清真食堂之外,還有一個三層樓的大食堂。
  • 有了嚮往,學習不再枯燥,她從烏魯木齊八一中學考入復旦大學!
    記得那個冬天來到復旦時,天已經快黑了,在梧桐樹旁昏黃的路燈下,不遠處的復旦校門口,學生們進進出出。傍晚上海溼冷的空氣在旦苑食堂透出的燈光中似乎能感受到微熱,不時從我身邊駛過的自行車帶起一陣風,復旦二字便這樣印在了我心裡。之後的一年半,也許是因為有了目標,有了嚮往,學習生活顯得不再枯燥無味。
  • 好來客集團榮獲中國飯店協會金鼎獎「2020放心健康食堂示範單位」
    為推動團餐業態健康、快速發展,中國飯店協會於8月27日在上海舉辦首屆中國品牌大會暨2020團餐振興大會,大會主題為「新起點、新形勢、新未來」。首屆中國團餐品牌大會暨2020團餐振興大會由中國飯店協會主辦,中國飯店協會團餐專業委員會承辦。
  • 體育場路上開了家社區食堂,小清新設計,滷味是一絕
    體育場路上開了家社區食堂,設計小清新,生意好得要排隊,不僅有套餐面,還可以炒菜,20來塊錢吃飽,滷鴨燒得簡直一絕。」這家社區食堂位於下城區體育場路上的體東社區。從社區大門往裡走,一幢暖黃色的建築上,掛著「D2廚房體東社區老年食堂」的醒目招牌。
  • 寧國北路上的美食記憶
    在記憶中,除了馬路兩旁的大樓外,就是幾家飯店、飲食店的美食印象深刻了。再也找不到的五角場大眾飲食店上世紀七十年代,五角場街心花園北側、著名的朝陽百貨商店隔壁,曾有一家規嫫不大的飲食店,店名依稀記得叫大眾飲食店。
  • 復旦周邊理髮店測評
    7  BGM 都是英文歌,不是爛大街的類型,音量也不會顯得吵,能給客人愜意的享受。 8  可能是由於店面較小的緣故,等待區只有門口的四張椅子。 9   外套和包包都有店員為客人放到店內側的柜子裡,理髮完後也會幫客人拿出來,貼心周到。
  • 2元蓋澆飯13年不漲價 這些高校的好食堂讓人感動
    河南農業大學:平價食堂7年不漲價去年,河南農業大學的平價食堂也曾爆紅網絡。學校表示:「大學食堂風味比不上校外飯店,但必須保證能讓最困難的學生花最少的錢吃頓飽飯。」在物價連年上漲的情況下,川師大食堂價格至今已經十餘年沒變。兩葷菜3.3元,一葷兩素3.3元,兩葷一素3.8元,被學生們稱讚為業界良心、高校食堂界的楷模。
  • 史上最低分,整段垮掉的中國版《深夜食堂》做錯了什麼?
    所謂「深夜食堂」,其實是一家從凌晨十二點營業到早晨七點的小飯館,這家店沒有菜單,但客人可以隨意點自己想吃的菜,只要老闆能做,客人就能吃上。上班族、插畫家、警察、計程車司機……各式各樣的人物相聚於此,吃著自己喜歡的菜,上演著人生的悲喜劇。
  • 李易峰謝娜以後都吃不到曾姐的面了!
    丨有門禁也有謝娜李易峰丨川影的前身四川師範大學電影電視學院,謝娜、李易峰、楊樂樂和楊迪等一眾名人都是川影的校友,能和愛豆們一個學校,美了!丨一個食堂,一個商業角丨學校不大,就一個食堂,無論是安仁校區還是金牛校區,食堂都叫香如故,二樓陽光玻璃房,三樓原本是健身房來著,不過現在已經垮了
  • 這10家店才是我們上海寧的"深夜食堂"!
    當黃小廚的《深夜食堂》裡,吳昕對著一盤老壇酸菜牛肉麵驚為天人時,網友們就炸了!這可是臨汾路上的頭牌夜排檔,老闆紅姐的性格和名字一樣,熱情似火,大方健談,這樣的好性格,回頭客怎麼可能少得了!所有的菜都是現點現做,紅姐說冷掉的魷魚可不好吃~如果你想要再加點年糕,沒問題!放心加!紅姐還會再送你魷魚串嘗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