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驍勇善戰太平軍,遭3萬清軍深夜屠殺:為何沒有一個人敢反抗

2020-11-30 騰訊網

在太平天國戰爭當中,李鴻章攻克蘇州斬首7萬太平軍俘虜,為何沒有人反抗呢?畢竟蘇州清軍才2萬多人。首先,忠王李秀成帶領1萬多人早前已經離開、蘇州去了天京。隨後,太平軍八王殺死慕王譚紹光以及其部下2000多人,帶領其他7萬太平軍向李鴻章投降。

李鴻章在一場鴻門宴當中腰斬太平軍投降八王,隨後,淮軍程學啟進城安撫太平軍降軍告訴他們,八王詐降被誅,與城內降眾無關,反抗者殺無赦,願解散者給路票回籍。

隨後,李鴻章命令誅殺所有太平軍降軍,12月6日午夜,淮軍進城突然以開花大炮炮轟已經被繳械的太平軍軍營。李鴻章表示,「殲除偽王七人、偽天將十數人,擒殺、解散二十餘萬眾,皆忠逆部下悍黨」。

清朝方面更是表示:「真賊殺一個少一個,脅眾散一個少一個」,對李鴻章殺降軍表示認可。常勝軍軍官英國人包臘記錄說在城外和城內,清軍大營,一排排的帆布帳篷整齊排列,住滿淮軍。沙袋堆積成的炮臺上,早就架設好西洋大炮。而且,清軍還挖掘了多條戰壕,以及隱蔽通道。所有2-3萬清軍都配備著進口洋槍-恩菲爾德式步槍。

隨後,被解除武裝的7萬太平軍被趕到空地上,準備進行集體釋放的時候,看到四周都是清軍的防禦工事和槍炮。隨後,大屠殺就在多個軍營開始了,而且,殺紅眼的清軍還開始屠殺難民和家屬,

李鴻章信函中透露「督令署臬司郭柏蔭等籌辦善後事宜的時候,在裡面就提到過,降眾難民約有十餘萬人。殺降20天後,英國記者依舊發現拋滿屍體的河道還帶有紅色,地下三英尺都浸染了鮮血。

恭親王親自為李鴻章辯解說,「倘若不把諸王立即斬首,則不僅蘇州內的清軍將被殺的一個不留,而且此等賊酋部下的大批士卒,仍舊留在逆賊行列中,日後更大規模的屠殺,勢將不可避免」。簡短說就是,清軍太少了,只有2-3萬人,如果太平軍翻臉具備一舉殺光城內清軍的實力。

而且到1863年,清軍已經不在乎收編太平軍降軍,甚至,降將駱國忠投降清軍,屢建戰功,李鴻章請朝廷封其為副將,都遭到清朝朝廷屢次拒絕,認為封賞太多了,會讓清軍自己的將領心存不滿。

同時,李鴻章認為蘇州太平軍都是李秀成主力,桀驁不馴,在李鴻章大船旁邊,投降的太平軍還是疾馳而過,穿越城門發出一陣「狂悖的歡呼」,吸引來更多太平軍耀武揚威的歡呼,程學啟在巡邏當中,也遇到過太平軍俘虜放槍高喊。

因此,清朝和李鴻章認為蘇州太平軍難以馴服,一旦釋放回去,就是大患,應該全部處決。曾國藩更是表示:「既謀誅滅,斷無以多殺為悔之理」。雖然,英國人常勝軍司令戈登表示非常不滿,李鴻章只是說這些洋人都是婦人之仁,不懂得,知此中權衡自有一定之理。

相關焦點

  • 3萬清軍屠殺20萬太平軍?不只擒賊先擒王還要根絕後患
    消滅太不平天國不僅要消滅它的領導人,不僅要擒賊先擒王,還要消滅太平天國起義的社會基礎,屠殺就是第一步。3萬清軍能夠在一夜之間圖上20萬太平軍,自然有其合理性。難道就真的是因為洪秀全帶領一支農民軍崛起的嗎?實際上,這樣一直農民軍是受到地方士紳和地主支持的,這一點恐怕都忽略了。清王朝對於地區統治而言,是一種委託統治手段,將地區的一些治安治理委託給地方的地主士紳,讓他們去統治民眾。當然,這是一種委託代理,清政府還是派了基層的地方官員與各地地主合作,這些人在地方上的話語權很足,他們能夠充分調動起來農民的積極性。
  • 金田起義,太平軍戰鬥力為何強悍?4萬清軍為何不敵7000太平軍?
    清廷四處徵調大軍圍剿太平軍。金田起義時,共有男婦老幼2萬多人,能打仗的約有3000人,清軍共有9000餘人圍攻。太平軍到象州縣中平時,隊伍擴充到3萬餘人,能戰鬥的有5000餘人,清軍兵力為17000多人。太平軍攻下永安城之後,人數為37000餘人,能戰鬥的人有7000餘人,清軍投入兵力46000餘。
  • 太平軍喋血常州,李鴻章與戈登協議:殺光兩廣老兵
    1863年12月,李鴻章宴會上誅殺郜永寬等8大悍將,並屠殺蘇州城內4萬已經投降的太平軍將士,此為「蘇州殺降」事件。起初,戈登很惱火,拿著手槍去找李鴻章單挑,堅決捍衛信譽。誰知,戈登得到李鴻章託赫德送來的7萬銀元後,不但沒了怒氣,還答應幫助淮軍徵討常州,繼續合作。
  • 被殺的數萬太平軍,無一人反抗?來自一位英國人的口述
    我們都知道在太平天國時期,我們都知道,蘇州城是太平軍的司令部,那麼太平軍後期的軍事統帥李秀成就一直駐紮在蘇州。後來,隨著太平軍在安徽、湖北、江浙等各個戰場上的失敗,蘇州也在1863年被清軍包圍,盛極一時的太平軍在這時就要接受命運的安排了。
  • 迪坑村之戰:太平軍下鄉徵糧,主帥被小兵一刀殺死
    這支返回來的太平軍,總計兵馬20餘萬,主帥是彭大順、副帥是童容海;汪海洋、譚體元則還是沒啥名氣,只是追隨者而已。 20萬大軍脫離石達開,差點讓翼王成了光杆司令。要說一點,這20多萬大軍不是勁旅,而是烏合之眾,是石達開敗退廣西時,難民加入而來。如此,這20萬大軍不但不能殺敵,還浪費了本就稀缺的糧食,成了累贅。
  • 叛將錢桂仁:4次策劃投降清朝,後被太平軍打死
    錢桂仁,安徽桐城人,與太平軍頭號叛將程學啟是老鄉。1853年6月,胡以晃、賴漢英率兵西徵長江中遊,攻取安慶,經略皖南腹地。此時,錢桂仁與兄長錢百春前來投靠西徵太平軍,後隸屬李秀成麾下。不久,錢百春叛變投降,擔任守備(排長)。兄長投降清朝,錢桂仁則繼續留在太平天國效力。1861年初,李秀成率軍東徵蘇常,建立蘇南根據地,錢桂仁則擔任常熟守將,配合侯裕田守城。
  • 二戰500萬猶太人被屠殺,他們為何不選擇反抗?真相不值得同情
    ,如此龐大的群體,可以組建成一支龐大的反抗隊伍,通過跟德軍打遊擊戰,理論上來說是可以阻止種族屠殺的,為何猶太人沒有選擇反抗呢?猶太人在受到打擊之後,他們並不是沒有想過反抗,曾經有這麼一支遊擊隊明叫「畢爾斯基遊擊隊」其就是反納粹武裝,人數從原始的40人漸漸擴大到1000多人,而且基本上成員都是猶太人,他們活動的區域在白俄羅斯,早期的時候當地人覺得這些人非常有勇氣,也選擇了支持他們,然而久而久之後,這支隊伍的劣性被釋放出來。
  • 天國疲軟:洋槍洋炮的30萬太平軍為何攻不下1萬湘軍?
    這部影片的主要人物基本都是虛構,但這個架空故事取材於真實的歷史(太平天國起義),雖然真實的舒城戰役並沒有影片裡的一場戰爭場面這樣驚心動魄,1861年9月11日,清方的署知縣(代理知縣)陳元泰率領鄉勇收復舒城,太平軍守將皈天燕(官名)被俘殺,史實就是如此簡單。
  • 李鴻章夠狠,兩頓飯局殺死5位王爺4位大將,4萬太平軍
    此外,為加強淮軍實力,曾國藩將原太平軍叛將程學啟部「開字營」調撥給李,充任開路先鋒。也許是上天眷顧,淮軍與太平軍打得難分難解之際,李秀成接到洪秀全命令,親率13王40萬(號稱)大軍返回天京,進攻曾國荃雨花臺軍營。乘此機會,李鴻章淮軍攻略蘇南各地,不斷招降納叛,又得列強幹涉軍支持,常熟、太倉、崑山等要地相繼被攻陷。緊接著,李鴻章分兵三路,程學啟中路為絕對主力,猛攻太平天國蘇南根據地大本營蘇州,利用開花大炮摧毀城外營壘,淮軍直逼城牆。
  • 洪秀全去世後,太平軍依然有數十萬大軍,為何8年就被徹底消滅?
    在過去的封建朝代,-幾乎每一朝,都曾因為農民起義運動而元氣大傷,更有甚者則直接推翻,參考東漢的黃巾軍,唐朝的黃巢軍,以及明朝的李自成張獻忠,而到了清末,一場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起義運動,也就正式打響了,在洪秀全、楊秀清等人領導下,起義軍從廣西金田村發動反抗清朝的武裝起義,短短數年就席捲全國,到了1853年,太平天國已經攻佔了南京
  • 太平天國最後的決戰,李秀成手握20萬大軍,為何打不過2萬湘軍?
    1851年1月,洪秀全率領上帝教會眾2萬多人在廣西金田村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持續長達13年,吸引了大量的貧苦百姓加入他們的隊伍,太平天國全盛時期兵力超過百萬之眾,那麼聲勢浩大的太平軍為何不敵曾國荃的2萬湘軍?
  • 太平天國入江寧時擁有六十萬太平軍,為何只給兩萬人北伐?
    這些人比起當時清朝的軍隊來,的確是驍勇善戰。他們先是佔領了永安,而後進入桂林,再由此入境湖南。不過打到長沙時,因為當地易守難攻且清軍眾多,就轉而攻打嶽州,自此北上湖北。1. 定都金陵,成南北對峙之勢"粵逆入楚,凡入(地)會者,大半附之而去"。太平軍的規模,也在北上的過程中逐漸擴大。太平軍也刻意留起了長發,以對抗清朝的剃髮易俗。
  • 殺俘、殺降、掘墓刨屍,清軍如此對待太平軍,連外國人也看不下去
    兩軍對壘,互相搏殺,生死有命,誰也別怨誰。但當勝負已分,負方又已服軟,已經繳械投降;勝方卻磨刀霍霍,大行屠戮之事,是為不仁。不仁者,或是天道循環,終遭報應;或是終生活在「殺降」的陰影裡,戴上沉重的精神枷鎖,沉痛悔恨一生。
  • 億生寺之戰:鮑超「注水」之戰,3千湘軍擊敗10萬太平軍?
    悍將鮑超則讓老鄉陳昌撰寫回憶錄——《霆軍紀略》,將「霆軍」戰績傳播開來。 鮑超,絕對悍將一枚,「一生大戰500場,受108處傷疤,未曾一敗」之評價雖說有點虛誇,但足以表明他很勇猛。名將不是一日養成,是要經過千錘百鍊。但是,功成名就後,回憶錄中的名將就是「天生神力」,一出場就是救世主,過分美化。
  • 太平軍悲劇悍將德王:兩次躲過清軍追殺,結果死於隊友黑槍
    翼王打退堂鼓,手下將領很惱火,童容海等七十位將領率20萬大軍脫離翼王,回到天京,後隸屬忠王旗下。此時,留在翼王身邊的將領,只有三位比較能打:賴裕新、李福猷、唐日榮。危難之際,唐日榮沒有拋棄翼王,而是去賓陽招兵買馬,將3萬天地會武裝拉過來,給了石達開東山再起之希望。1861年初,賴裕新、唐日榮從廣西全州殺進湖南,接著進軍貴州,為石達開充當進軍四川之開路先鋒。
  • 黑人如此驍勇善戰,幾千年裡為何沒有產生強大的帝國?原因很簡單
    坦白來說,黑人的身體素質十分強壯,並且驍勇善戰,打起仗來處於十分強勢的地位,正因為如此,幾千年來,黑人經常成為歐洲人或者阿拉伯人的僱傭軍。據史料記載,明朝末年,天下大亂,為了抵抗各地的反對勢力,明王朝也曾招募過許多黑人,讓他們成為明朝的僱傭軍。而且明王朝對這些黑人的評價極高,認為這些黑人作戰勇猛,並且十分忠心,沒有多少花花腸子。
  • 清朝能打敗人數百萬的太平軍,為何擋不住幾千人的八國聯軍?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晚清軍隊在面對西方的軍隊時,每次都以慘敗而告終,便有人批評晚清當權者都是酒囊飯袋,軍隊更是不堪一擊連散勇團練都不如,當年太平天國百萬太平軍都被清朝軍隊剿滅,為何到了八國聯軍入侵中華時卻打不過幾千人呢?關於這個問題,我歸納晚清局勢之後,總結出三點原因,請大家品鑑。
  • 反抗軍!有壓迫才會有反抗!值得一看!
    這部《反抗軍》走的也是類型片的路子,但我看完,卻感到了另類的震撼:滅絕不是來自屠殺,而是來自放棄,放棄了對自己生命的主宰。生與死,很好選擇,但是艱難的生與安逸的死,又該怎麼選擇?一看到克雷格,每個人都會想到他的007形象,靈活強悍的身手,壯碩的肌肉,吸引了多少迷妹,他的演繹風格也大多相似。
  • 太平天國的14萬女軍從何而來?她們最終的命運有多悲慘?
    金田團營女軍有多少人?誰是女軍頭領?太平天國女軍隨著革命的壯大而不斷壯大,鼎盛時期的太平軍女兵共有14萬人,據《金陵癸甲紀事略》記載,1853年太平軍女軍人數為140900人,同年冬人數為130400人。又據《金陵兵事匯略》記載:太平軍女兵人數在1853年6月大約為140400人。14萬女兵,這就是太平天國女兵人數的最高峰。女軍是如何作戰?如何進行管理的呢?
  • 安慶之戰:太平軍「圍魏救趙」與湘軍「圍點打援」之較量
    安慶陷落,包括守將葉芸來在內的16000餘將士戰死,再加上救援部隊,太平軍損失多達4萬。此次安慶戰敗,天京西部門戶喪失,拉開了太平天國敗亡之序幕。 安慶之戰,太平軍有主場優勢,但依然打不贏湘軍,原因何在呢?拋開其他因素不談,雙方所採取之戰術,直接關係到勝敗得失。安慶之戰:太平軍無法複製之前成功經驗,「圍魏救趙」之計失敗;湘軍繼續「圍點打援」,再次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