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裡那些你討厭又捨不得刪掉的人,竟然都是「凡爾賽學」十級...

2021-01-08 南都周刊

實際上凡爾賽不跟金錢和地位掛鈎,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凡爾賽。

文 | 木垚 編輯 | 星煮

相信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有這樣一種人:

「這個月已經第38個人說我長得溫柔笑起來很甜了,記得之前大家都說這是標準綠茶長相,哭!」

「去年全套YSL,今年全套TF,情人節除了口紅就沒有別的禮物了嗎,直男真的沒救了……」

「好羨慕那些輕輕鬆鬆就長胖了的人,我狂吃一個月以為能到90斤,結果……嚶嚶嚶」

「erphoria, never have I ever, the half of it, locke&key, strange things,queer eye, youth with you都追完了,求推薦 other netflix/hbo/iqiyi emotional series」 (註:youth with you是青春有你)

這些裝x於無形的大師們總能找到100種方式讓自己平凡的生活顯得不凡起來。現在,有人為他們開創了一門新的學科——凡爾賽學,簡稱「凡學」。

什麼是凡爾賽學?

凡爾賽原指法國貴族宮殿,現指一種精神,即感覺自己是個優雅貴族。據目前考據的資料來看,凡爾賽學創始人是@小奶球 老師。,2020年,她首次提出了「凡爾賽學」的概念,並給出了詳細的系統定義。

在最新一期的研究視頻中,老師首先提出了「凡爾賽是一種精神」的觀點,因為實際上凡爾賽不跟金錢和地位掛鈎,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凡爾賽。

接著,她還提出了這次的核心研究成果——凡爾賽的三大要素,即:

先抑後揚,明貶暗褒

自問自答

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

為了便於大家學習和理解,她還貼心地針對以上三要素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舉例說明。

先抑後揚,明貶暗褒

老師給出了一道例題:

請問這道題的正確選項是?

正確答案是:C。

答案解析:前兩個選項都進行了直白的二次炫耀,只有C才是明貶暗褒,假意吐槽車的顏色醜,但重點瞎子也能看出來,是明晃晃的「蘭博基尼」四個大字。

老師還進一步給出了當別人酸你時的標準回覆:普通人家,是凡學裡非常重要的詞彙,大家要用心掌握、熟練使用。

自問自答

自問自答的核心是,即使沒有人跟你互動,你也要營造出一種很多人跟你互動的感覺。這次的案例是這樣的:

通過一句「就我瞎」的回覆,營造出一種很多人在反駁她都在誇她只有她自己感覺不到的氛圍,可以說是凡味十足。

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

老師提出,如果只是自己讚美自己的話,顯得非常不高級,所以需要藉助他人之口來讚美自己,但是我們不能同意。

舉例:

這樣的做法就顯得很高級,凡爾賽值很高。

除此之外,老師還列出了凡爾賽加分項,比如使用笑哭、捂臉等表情包,凸顯自己淡淡的無奈感

使用定位功能將自己的位置定在品牌旗艦店、跑車4S店、高檔小區、高檔餐廳、頭等艙休息室等。如果你已經在國外了,那麼除了定位城市以外,還可以定位國外的藝術館,這樣凡值蹭地就上去了,與凡學初級選手的差距也一下拉開了。

雖然小眾,但學術氛圍依舊濃厚

目前凡學在國內還只能算是小眾學科,研究凡學的人也並不算多,但學術氛圍卻極其濃厚,大家經常在學術論壇裡交流分享凡學心得。

最近,在凡學學術論壇裡就有潛心研究的凡學愛好者分享了一本書。

凡學目前還沒有官方教材,這本書雖然只能稱得上民間野生凡學教材,但卻已經被大家列入了凡學入門必讀書單list,可謂是「凡家之絕唱,無韻之小時代」。

像這樣的凡學教材在市面上實在稀有,所以在論壇裡,大家更多的是進行學術交流互動。

比如論壇裡最新的議題《如何分辨普通分享和凡爾賽》,凡學愛好者們圍繞這個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並對沒有文採的普通分享表述進行凡爾賽改造。

以下摘自凡學愛好者@阿澍玩物理 的凡爾賽改造研究成果,是凡爾賽改造的經典範例:

原文:今天在書裡找到一張紅包,裡面還有2000塊錢,爽歪歪。好蠢,竟然書裡夾錢都能忘。(配圖為紅包)

凡爾賽改造:今天讀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早期作品的時候,意外發現以前夾裡面的紅包,有兩千多塊錢…雖然只是小錢,一頓飯而已,但我以前這麼不小心的嗎?虧那麼多朋友還誇我聰明,真為自己智力捉急。(配圖:鑲鑽美甲的手握著《政治少年之死》,且露出百達翡麗,桌上蘿蔔丁口紅鉑金包低調出鏡,背景是落地窗前燈紅酒綠,窗戶要能倒映出自己腳上的jimmy choo)

解析:

·【讀…的時候】

哪怕沒有這部分,也可以用「今天」表時間。但是例句中很好地利用這個狀語,透露更多凡爾賽細節。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的早期作品的時候】

冗長定語,單純說「讀書的時候」就可以的情況下,加了無數個詞修飾「時候」和「作品」,從這些細節顯示自己博學。

·【雖然只是小錢,一頓飯而已】

哪怕沒有這部分也可以引出後文的「不小心」。但是這部分卻體現出自己財力過人,凸顯了自己的尊貴。

·【虧那麼多朋友還誇我聰明】

這個信息對朋友圈主題有什麼用嗎?沒有!但是後半句轉折部分要自貶「智力捉急」——明貶暗褒嘛,要體現自己謙虛。所以前半句一定要先用這個他人視角,將自己拔高。

· 【配圖各種品牌元素】

一張照片能集齊這麼多要素,一個字兒,就是凡!

還有凡學愛好者@雞胸肉和啤酒 對凡爾賽語句進行閱讀理解分析,以助大家快速理解凡學表述精髓。

敢問這麼有愛的學術氛圍除了凡學圈還!有!誰?!

凡爾賽學優秀作品賞析

雖然凡學較為小眾,但也不乏集大成者,甚至有人以「凡」成名。

凡爾賽文學屆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應該就是郭小四了。

他的凡學巨著《小時代》一直以來都在凡學屆名聲響亮,常常被拿來當作研究範本。有人說,《小時代》註定是要在凡學史上留下姓名的作品,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小時代》中的優秀凡學選段:

因為內地還買不到 Chanel 的男裝。Neil 上次去巴黎玩兒回來之後,穿著這件全球只有兩件的襯衣在我面前顯擺了好幾天,他甚至做出了重大的犧牲:他連著兩天穿了這件襯衣。

不得不連著兩天穿一件全球限量兩件的CHANEL襯衫而感覺自己做出了「重大的犧牲」,凡!

顧裡在電話那邊打斷了我,「話說回來,七星滑雪場在哪兒?閔行麼?好噁心。」

「不,在閔行外面,七寶!」我非常同情顧裡,她每次坐車只要出了中環,就會嘔吐。

「謝謝你把我弄得更加噁心了。七寶?你要出遠門怎麼不告訴我呀,我可以讓公司幫你訂折扣低的機票!」她憤怒地掛斷了這個來自上海外環郊區的電話。

不想接來自坐車上海外環郊區的電話,只要出了上海中環就會嘔吐,凡!

我覺得對顧裡來說,這個犧牲可謂很大,要知道,她在上海,連內環都不願意溜達出去。就連去浦東陸家嘴的證劵交易中心的時候,她都一直用一種很賤的表情說著「浦東的空氣,無論什麼時候聞起來,都不像是住人的地方」。

浦東的空氣讓人窒息,凡!(當時周圍的浦東居民,為什麼沒有當場殺死她,真是一個謎。)

除了郭小四外,最近很火的姐姐伊能靜也在凡學領域有著不小的成就,凡學愛好者們把她奉為「凡爾賽女王」。

說著「過去的榮景,我甚少回顧」,結果馬上回顧了幾百字。

前幾天,她也因為在臉書上回復粉絲拉踩言論而被罵上熱搜。女王當即甩鍋閨蜜,說是閨蜜代打理帳號,因此回復也是閨蜜回的。

不僅如此,她還想出了一個新的回應方式——跟閨蜜視頻澄清。在這段視頻裡,她高高在上的責備和無奈幾乎要溢出屏幕,一直在質疑發問閨蜜,一邊說著「不是你的錯,都是我的錯……我們兩個個性不一樣,我是文縐縐的,你很愛開玩笑,你寫的那些話是我這輩子都不會用的」,一邊翻著大大的白眼。

熱評裡有一句話恰到好處地表達了網友看完這段視頻的感受:伊能靜並沒有回應,這是她之前試鏡郭敬明電影《小時代》中顧裡一角的視頻——果然凡學集大成者總能超越時間和空間在某個特定的點交匯。

在吸收了凡學知識後,凡學愛好者們也展示出了自己的作業:

大家都覺得這個括號很有靈性,於是紛紛開始效仿:

還有自製凡爾賽全套包括定位的凡文:

一般來說,凡爾賽人在朋友圈裡大多是令人討厭的存在,他們看似不經意的炫耀卻常常引來無數白眼,但偏偏你又捨不得刪掉他們,因為還想繼續觀看他們的凡爾賽表演。

大部分人對凡爾賽都保持著一點「又愛又恨」的感覺,但也有人真誠地喜歡看凡爾賽。

圖源 豆瓣@加油paper

可見凡到極致也是一門藝術,不僅不讓人討厭,反而會喜歡上他們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凡爾賽氣質。

我不禁感嘆:凡爾賽真的是一種精神!也深深理解了老師的話,凡爾賽跟你本身的身份地位物質條件不直接掛鈎,只要你有「貴族精神」,你就有了一顆想凡的心,也就沒有凡不到的事!

相關焦點

  • 朋友圈裡那些你討厭又捨不得刪掉的人,竟然都是「凡爾賽學」十級學者!
    文 | 木垚 編輯 | 星煮相信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有這樣一種人:「這個月已經第38個人說我長得溫柔笑起來很甜了,記得之前大家都說這是標準綠茶長相,哭!」 像這樣的凡學教材在市面上實在稀有,所以在論壇裡,大家更多的是進行學術交流互動。比如論壇裡最新的議題《如何分辨普通分享和凡爾賽》,凡學愛好者們圍繞這個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並對沒有文採的普通分享表述進行凡爾賽改造。以下摘自凡學愛好者@阿澍玩物理 的凡爾賽改造研究成果,是凡爾賽改造的經典範例:原文:今天在書裡找到一張紅包,裡面還有2000塊錢,爽歪歪。好蠢,竟然書裡夾錢都能忘。
  • 製造「凡爾賽學」:那些既想炫耀又故作低調的人
    也許你從未聽說過「凡爾賽學」,但你一定不知不覺接受過「凡爾賽式」的信息衝擊。 比如「凡爾賽女王」伊能靜的微博,一邊謙虛地稱自己不過是「幾乎專職的家庭主婦,過去的榮光,我很少回顧」,又隨即用洋洋灑灑幾百字一一列舉了所有的「榮光」,像是和周杰倫合作、和安室奈美惠合唱、入圍金馬獎這樣的成就都用輕描淡寫的語氣提起。
  • 製造「凡爾賽學」:那些既想炫耀又故作低調的人
    也許你從未聽說過「凡爾賽學」,但你一定不知不覺接受過「凡爾賽式」的信息衝擊。比如「凡爾賽女王」伊能靜的微博,一邊謙虛地稱自己不過是「幾乎專職的家庭主婦,過去的榮光,我很少回顧」,又隨即用洋洋灑灑幾百字一一列舉了所有的「榮光」,像是和周杰倫合作、和安室奈美惠合唱、入圍金馬獎這樣的成就都用輕描淡寫的語氣提起。
  • 失去的愛人、親友的牽掛、升學的喜悅,都在你捨不得刪掉的簡訊裡
    此後數十年裡,手機的大範圍普及讓簡訊成為人們最常用的通信方式之一。《志明與春嬌》裡,張志明的心動與喜歡變成了電波,「嘀」的一聲躍然在春嬌的手機屏幕;《完美陌生人》裡,因為晚餐上臨時提議的遊戲,簡訊成了毀掉朋友與愛人信任的利器。那些年裡,我們用簡訊傳情、問候、記錄生活。你一定也記得這樣的畫面,手機內存常常提示不足,你在簡訊箱裡一條一條讀下來,總有一些讓你不忍心按下刪除。
  • 凡爾賽學是什麼意思? 凡爾賽文學的核心是:拐彎抹角反著來
    凡爾賽文學的核心是:拐彎抹角反著來   每天的都不同的快樂,今天的快樂是「凡爾賽文學」給的,在看百思特小編這篇文章之前可能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意思,最近這個梗之所以這麼火也是因為微博上一名叫做「蒙淇淇77」的用戶帶火的,有人說凡爾賽文學不過就是無形裝逼,那麼凡爾賽學是什麼意思呢?凡爾賽學什麼梗?凡爾賽學三要素又是怎麼回事呢?
  • 2020年你最捨不得刪掉的一張照片
    2020年你最捨不得刪掉的一張照片 2020-12-23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這樣發朋友圈,真令人討厭,你發過嗎?
    不知道從何時起,朋友圈成了我們釋放內心壓力的一個平臺,當你打開手機的時候,十有八九會首先點開微信的朋友圈,看看身邊的小夥伴有沒有發表最新動態,試圖從別人的朋友圈中拉近和對方的距離。有令你喜歡的,那也一定會有令你討厭的。不難看出,身邊總有一些人在朋友圈屬於被屏蔽的類型。
  • 分析:朋友圈點讚回覆你的都是些什麼人?
    敢黑你的都是真朋友--以前小編以前我是十分愛看朋友圈以及發朋友圈的,而且發現以前每發一次狀態評論點讚都是爆滿,褒貶不一,但是基本是沒有惡意的。一般敢黑你的都是你比較熟悉的朋友,所以你也會無所畏懼的反擊。而你真正討厭的人基本是不會評價你的朋友圈,甚至有些心機比較重的人還會在你朋友圈點讚或者讚美你。
  • 夜聽 等喜歡的人點讚了 我就刪掉這條朋友圈
    今天躺在床上刷朋友圈,看到朋友發了一張圖片,上面寫著,等我喜歡的人點讚了,我就刪掉這條朋友圈。我點開她的頭像私聊問,多少人給你點讚啊?她看了看說,幾十個吧。我問,那你喜歡的人給你點讚了嗎?她說,沒有,他不會點的。然後我保存下這張圖片,自己也發了出去。不到十秒,就有十幾個人點讚。十分鐘之後再看,點讚的人已經排了十幾行。朋友問我,你怎麼刪掉了啊,你喜歡的人給你點讚了嗎?
  • 十本看完都捨不得刪掉的小說,評分全在9.5以上,書荒的趕緊收藏
    大家好,我是冬日暖陽,今天給大家推薦——十本看完都捨不得刪掉的小說,評分全在9.5以上,書荒的趕緊收藏!第一本《九鼎記》204萬字——作者 :我吃西紅柿自禹皇五斧劈山,統一天下,劃分九州,立九鼎後,這片大地便被稱為九州。
  • 從茶學到凡爾賽學,社交tag製造新文明?
    從六學、茶學到凡爾賽,這些藏在tag裡的文明,正在以「璀璨」的語言邏輯,擊潰朋友圈酷蓋們的詩和遠方。01朋友圈酷蓋們的模仿秀有關六學、茶學的前世今生,同學們想必熟悉非常,而所謂凡爾賽學,懂的都懂,不懂的——我解釋解釋。
  • 已有2萬多人上當!朋友圈裡有這些人的,抓緊刪掉!
    已有2萬多人上當!朋友圈裡有這些人的,抓緊刪掉!直到輸了近百萬,王女士還是沒弄明白怎麼回事。倒是平臺新換的客服,引起了她的懷疑 。黑龍江哈爾濱市公安局道裡分局經偵大隊教導員 李鴻權:我們掌握的涉案金額,達到四個億,僅技術團夥從被害人的流水抽取2%的提成,就獲利800餘萬,全國涉及到的被害人達到兩萬多人。
  • 深夜發的朋友圈,為什麼又刪掉了?
    泉道(qd100900)——不同的格局,有趣的故事,千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十級孤獨體驗:一個人去KTV唱歌,竟然很爽?!
    十級孤獨體驗:一個人去KTV唱歌,竟然很爽?!
  • 恭喜那些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
    我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話題:把朋友圈設置為三天可見的人是什麼心態? 下面有人說,是因為想要保留一絲神秘感,不被陌生人順著時間的脈絡看到過去的自己。也有人說,是因為自己發了也沒有人會看,但是又捨不得刪掉。還有人講,是因為他更願意活在當下,不想活在別人的關注當中。
  • 凡爾賽學刷屏,重災區當屬《小時代》
    不知屏幕前的你能否領會到「凡爾賽學」文風的要義? 籠統來說,就是要以一種毫不在意,甚至假裝謙遜的語氣闡述出自己想要炫耀的事項——簡稱明貶暗褒,欲揚先抑。該博主曾在今年初的一則微博裡,為各位看客詳細介紹: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這個系列叫凡爾賽玫瑰,因為我小時候看過一套漫畫叫凡爾賽玫瑰,講的是路易十六的老婆瑪麗安東內特的。
  • 有人在微信裡把你刪除了
    一天收到至少十條這樣的微信:天氣涼了,注意穿衣服,健康最重要……,本條信息群發,打開微信,設置,通用,群發助手,全選,看有多少朋友把你刪了,你順便也把他刪了。前半段看著讓人心裡暖暖的,讀到後半段才知道真正目的無非是想知道你有沒有把他刪掉。一句假惺惺問候,實際上透著幾絲自作聰明的狡獪,讓人越看越不舒服。如果你是好奇心重,就想試試好不好玩,那還情有可原(只可惜我覺得每個玩笑的背後,都帶著幾分認真的意味),如果你純粹是為了看看誰刪了你,然後果斷決絕的報復性的刪掉對方,藉此獲得一種報復的快感的話,真是無聊到極點了。
  • 朋友圈那些令人討厭的行為
    有的人是為了分享自己的生活狀態,有的人是為了曬炫,有的人是為了立人設,有的人是出於工作,當然還有些人是為了洩憤,將朋友圈當成了自己的情緒抒發地。世人千千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這無可厚非,但當你的想法變成文字圖片表達出來了,那些看到的這些想法的人免不了會又產生些新的想法。
  • 為什麼男生女生分手後都捨不得刪掉前任?背後真相簡直天壤之別!
    文/小七分手後為什麼男生女生都捨不得刪掉前任?懶得刪?做朋友?誰先刪誰小心眼?搞笑!真正的答案,誰都不敢光明正大的說出來。成年人的世界,總是存在太多難以描述的真相。即使很多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就是誰都不會捅破,畢竟真相太!扎!心!01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分手後依然保留著前任的聯繫方式。
  • 分開後,也別刪掉前任的微信
    微信裡,總有一些信息不回,聯繫不多,愛過卻沒在一起的人。即便偶爾會清理微信好友,也捨不得刪掉他。因為無法遺忘,所以固執地要把他留下。1.聊天記錄裡的每一個標點符號,都承載著當時的喜怒哀樂。每一張照片,都附著那段肆無忌憚的歡樂時光。那時候隨手拍的照片,聽的同一首音樂,不覺間都成了回憶重要的媒介。只要旋律響起,那些人和事就會一一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