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做這個選題的機緣,來自一次朋友圈閒逛。一個女創業者在朋友圈自我調侃道:「雙職工」這個說法要被「雙創業狗」取代了吧。哈哈笑過之後,我們覺得這個充滿戲謔的詞彙背後應該藏著不少故事。
「雙創」並不是所謂的「萬眾創新、大眾創業」,而是指代那些兩人都在創業過程中的情侶或夫妻。
原本以為「雙創」的背後,應該是充滿苦水的抱怨、和生活工作難以平衡的苦惱,但出乎我們的意料,接受我們採訪的4對兒「雙創情侶」都很享受這種狀態。也許是樣本量不足帶來的偏差,但也許,他們無意中成了他人眼中的神話。
採訪中,這幾對兒「雙創情侶」都表現出了一些共同特質:獨立個體、熱愛事業、尊重彼此、且都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愛情的本質」。就像其中一個女創業者所說:「我愛他是因為他這個人,不是因為別的」。
4對兒「雙創情侶」的故事讀下來,也許你能從「火熱」、「寒冬」等網際網路的形容詞中抽身出來,從另一個角度體會「創業精神」。一個被訪者說:「我是因為創業精神被他吸引的,同時,他和它也反過來影響了我」。
文章可能有點長,但這些文字、故事、感受的背後,你能窺到創業者在另一個語境下的另一面。把「創業」置於「愛情」之中,反射出的是更純粹的創業,或愛情。
人生最不重要的就是「另一半的事業」,如果你足夠愛他的話邊忭 「伍德吃託克」聯合創始人
CMO王桐 派對廠牌detox聯合創始人
36氪:先介紹下你和同樣在創業的男友吧!
邊忭:我是三年前開始創業,做「伍德吃託克」,屬於線下消費領域,做市集。項目大概是去年8月份拿到了天使輪投資。我男友的創業項目是個派對廠牌,叫detox,主要做音樂製作、推廣、派對活動,未來想做DJ培訓、現代音樂教育,他是去年11月才開始創業的。
36氪:你們兩人是如何認識,又是如何雙雙開始創業的?
邊忭:我倆在一起7年了,本來都有自己的工作,交際圈也不同。但兩人開始創業都在計劃之外,都是朋友找過來說,我們做這個吧,於是便開始了。
與此同時,我們也沒把「創業」當做很大的事兒,都有點「寵辱不驚」。去年我們剛拿到投資的時候,我合伙人發合同照片給我,我看到後,很淡定地跟男朋友說,「我們拿到投資了」,特別平靜。然後我們就喝了杯威士忌,算是慶祝了一下。
36氪:描述一下你和同在創業伴侶的典型一天是什麼樣的?
邊忭:起床、去公司、上班,下班的時候給對方打電話。但基本上忙起來一天不打電話也正常。因為我們不常住在一起,所以不是普通情侶那樣,需要時時知道對方安排的狀態。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基本都是周末,那就跟創業無關了。
但周末的時候,如果有工作要忙,都會先跟對方打招呼:「我要忙一會工作,大概一個多小時」,之後才會投入工作。
我們都不是那種沒日沒夜、工作第一的非常瘋狂的創業者。我覺得創業是我自己的事情,和我的家人、我的愛人無關。無論我創業成功還是失敗,他們都還是愛我的。所以我也不希望創業給他們帶去困擾。
36氪:在創業過程中是否被問過「你如何平衡事業與生活/家庭」這樣的問題?你是怎麼回答的?以及,你對這種帶有一定性別歧視的問題怎麼看?
邊忭:它是歧視,也是尊重。到了一定年齡,女性創業者在體力上的劣勢我從來不迴避。我面對這個問題就直接說我體力不行,不如男生精神頭好。如果這個東西是現實存在的,我就不當做歧視。
36氪:伴侶兩人都創業,會對感情生活有什麼影響麼?
邊忭:其實並不會。我倆有個原則:不在家裡交流工作。也就是說,我可以在家裡忙工作,他也可以,但我倆決不在家裡相互聊工作。如果真的有需要交流點彼此工作上的事兒,我們就會說「我們下樓遛遛狗吧」,這成了我們之間的一個「暗號」。
兩個人都創業之後,反而「遛狗」的頻率沒之前高了。我們都不希望被對方看到自己非常狼狽的一面。我經常跟朋友說「進門愛家人,出門殺敵人」就是這個意思。
說實話,我對他的項目不是特別了解,我也不會主動過問,除非你有想要跟我探討的,否則我不會主動過問,讓家裡永遠是「田園詩」。
這可能也是我們在一起七年多的「秘訣」——我在他心裡永遠是個很酷的滑板少年,而他在我心裡永遠是個懂音樂的少女。
王桐的告白時刻 to 邊忭
記得我們當初對彼此的承諾無論誰成功了,記得一定要給對方開工資,陪著自己玩遍全世界。
簡裡裡 「簡單心理」創始人&CEO
何峰 「簡單心理」聯合創始人&COO
36氪:介紹一下你倆吧!
簡裡裡:我和我先生何峰一起創業做了「簡單心理」,是一個提供高質量心理健康服務的平臺。在此之前,我是大學老師,他自己在創業做別的項目。
36氪:之後是怎麼決定一起創業呢?「雙創」是種怎樣的體驗?
簡裡裡:現在回想的話,有2個小事情決定了我們一起創業。
項目拿天使輪的時候,我一個人去見徐小平(他認識何峰),就說應該讓他也一起。我當時挺反對的,因為那個時候非常疑慮,不知道能不能處理好創業和感情的關係。但另一方面,何峰對我想做的事情是最了解的,從前到後都知道且非常認可。
第二個事情,是在創業半年之後,過了剛開始創業的興奮,有一次我倆坐在家裡樓下的車裡坐著,聊了很久。關於我們生活裡面的變化、面對變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焦慮、緊張,以及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可能對我們關係的影響,等等。
36氪:他之前的創業經歷會對你有影響麼?
簡裡裡:我覺得是有,而且影響蠻大。我先生出現在我生活裡之前,「創業」對我來說是沒什麼含義的——我認識這倆字,但我不知道意味著什麼。他的創業經歷讓我認識到,「創業」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簡單心理」在做的事情是我的困惑、正在解決的問題,何峰讓我更容易去選擇「創業」這種方式去解決它。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雖然我之前不太明白什麼是創業,但回過頭來看,「創業精神」時不時就會在我生活中發生、體現。這可能也是我最初會喜歡何峰的一個原因——我喜歡何峰的創業精神,他和它反過來也影響了我。
36氪:和先生一起創業,生活和工作之間的界線清晰麼?
簡裡裡:生活工作的分界線形成得很自然——早上我倆一起開車起上班,車裡的對話就會比較嚴肅;但周末,更多的討論你看什麼書、我看什麼書,以及彼此一些思考。可能跟工作有關,但更像閒聊。我覺得本質上,對於一對兒情侶來說,生活工作是不可能完全分開的。我們不可能拋開人生中這麼大的一部分,不太可能。
36氪:因為你們是一起創業,當你在辦公室有事兒找何峰商量時,他在你認知中的角色是合伙人、COO,還是愛人?
簡裡裡:整體上是一種混雜的角色。比如有些項目我需要討論,決定做還是不做,我就會找他討論——這是合伙人角色。但他對我比較理解,知道我的情緒點,會安撫我的心情,我也會更信任他——這可能就更像愛人。但整體看來還是很混雜的。
我和他之間的關係相對獨立,這個關係在工作中更多的作用是互補,我也不會說像男女朋友那樣撒嬌說「這事兒我不做了,你來做」。
36氪:兩人都在創業中的情侶,有什麼旁人無法理解的甜蜜和快樂?
簡裡裡:兩人一起創業,就像一起在創造一個巨大的事物。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就像你打遊戲會遇到各種障礙一樣。只不過創業讓這個過程更加「顯性」了。但一起去創造一個美好的東西這個感覺還蠻好的。
我前兩天去拜訪了一家自閉症相關的機構,是一對兒夫婦花了10年做的,既有社會價值,也在商業上成績不錯。我很羨慕他們倆的狀態,一起花了這麼長時間,做了這麼一個偉大的事情。
大多數夫妻給世界的禮物是「孩子」,而一起創業的夫妻或情侶,是有機會給世界留下點別的美好的東西的,這個機會很難得、很珍貴。我喜歡這種感覺。
何峰的告白時刻 to 簡裡裡
You blew my mind . please keep doing it.
衷聲 BottleDream聯合創始人&CEO
Fido 「一起開工社區」聯合創始人
36氪:介紹下你倆吧!
衷聲:我在BottleDream,社會創新領域,報導全世界各地最有趣社會創新的人、事情,報導創變者這個群體。我們要做中國最棒的社會創新內容平臺。我老公叫Fido,創業項目叫「一起開工社區」,專注社會創新和聯合辦公空間領域。
36氪:你們是怎麼認識的?雙雙創業是怎麼開始的?
衷聲:認識他是因為他一直在做BD的志願者,我們一直是網友。有一次我去廣州,網友見面,他抱了一大袋葡萄乾給我,別人好像全都看出來他對我有意思。過了一年半,BD年會,在福州的一個山村裡,我倆在一顆樹下抽菸聊天了很久,發現彼此的sense、頻率都很接近。之後就很自然在一起了。
他先創業的,而我則是面對著選擇:要不要離開北京,離開還不錯的工作,回到廣州創業。在一個陽光不錯的下午,我突然想通了,決定創業,和他溝通過之後,就做了這個決定。
36氪:兩個人都創業,生活工作的平衡會出現問題麼?
衷聲:他對自己生活節奏控制得非常好,我經常感覺不到他在創業。雖然很忙,但他一定會空出時間自己做飯、看電影,他總能找到小眾好玩的電影,簡直成了我的「人肉電影院」。
他把創業和生活平衡得很好,這也減輕了我對創業定式化的理解——原來創業也能把生活過得這麼好。
我們之間的聊天經常會不自覺就聊到工作,我們還曾試圖規定不了工作,但沒用。因為你在創業時,「創業」這件事兒會滲透入每一個細胞。現在我們就不給自己定規定了,志同道合也挺好。
36氪:「雙創」一段時間了,你的感受和體驗是什麼樣的?
衷聲:兩個人一起創業,對感情來說是非常好的事情。一個人的話,就像你在往前跑、但你親密的人在離你很遠的地方慢慢走。但兩個人都創業,就不用可以要去放慢自己腳步。跑累的時候,看看對方,他也吐吐舌頭,大汗淋漓。
創業是一件不確定、有風險的事情,你能看到一個人從零到一建立一件事情的狀態,從中表現出來非創業狀態所不能表現得東西。這是一種投入、真實、有好有壞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還能理解、欣賞對方,我覺得這已經接近無極限的愛了。雖然沒有很多錢,也不知道未來如何,但在當下很欣賞對方,這就是一件很甜蜜的事情。
36氪:有覺得委屈的時候麼?
衷聲:有時發現,自己把工作的消息都認真的回覆完了,但對方兩天前發給你的語音、文章你都沒有好好去看,自己被淹沒在一堆工作信息中了。發現自己忽略了對方的時候,會對自己感到心寒。
還有個小故事。Fido特別喜歡跳舞,他和他合伙人就是當時在騰訊時一起跳街舞建立的感情。我看過一些他跳舞的視頻,在某個昏暗的小酒吧跳,周圍一片女生尖叫。但他從來沒在我面前跳過。前段時間,「一起開工」活動,after party後,他突然就在空間裡跳起來了,動作幅度特別大。追光打在他身上,周圍依然是女生們的尖叫。
我是在微信群中看到的視頻,反覆看那個視頻了很多遍。一方面我很欣慰,他又開始跳舞了,但我卻只能隔著屏幕去看。
Fido的告白時刻 to 衷聲
我肉多,適合當後盾,所以放心大膽的做你自己想做的事,天塌了我也給彈回去。另外咱的書該開始寫了,你寫字我配圖,完美。
「創業」是我們共同的價值觀,但為了家庭,我願意把事業做小呆媽 微信公眾號「呆小賀」創辦者
袁澤陸 「西少爺」聯合創始人、CMO
他們兩歲的女兒 果汁
36氪:簡單介紹一下你們倆和現在做的事情吧!
呆媽:我的創業項目是微信公眾號「呆小賀」,是做母嬰漫畫的。他呢,是「西少爺」的聯合創始人、CMO,西少爺是做餐飲的嘛,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
36氪:你們創業的過程是怎樣的?你認為這種「傳染效應」是怎樣形成的?
呆媽:我們是上大學時認識的,到現在在一起8年,結婚3年,有一個兩歲的女兒。他當年是休學創業的,我那時候第一次有了創業的概念。後來當他出來做西少爺的時候,我正好懷孕了,就從原來的公司辭職,在孕期自學了畫漫畫,建立了「呆小賀」這個微信號。所以可以說,我的創業是受他傳染的,也是誤打誤撞做了這個公號,當年也沒有所謂內容創業什麼的,可以說是「被創業」了。
說到這個「傳染效應」,我覺得是因為兩個人有共同的價值觀。比如都想要過更好的生活、都想自己開拓一個事業,都不想依靠大公司,都認同「創業」是一種生活方式。
以前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但後來發現很多朋友只是有創業的熱情,但一旦真的投入進去,就會有各種各樣的顧慮和理由,比如社保問題、家庭因素等等。所以我才意識到,想要創業、想要獨立建立自己的品牌和無顧慮地做自己的事情,其實是一種價值觀,而我們雙方,都很認同這種價值觀。並不是所有情侶都可以一無反顧地創業,這很不容易。
36氪:兩個人都在創業,每天都是怎樣的一種節奏和狀態呢?會不會自己的時間很少?
呆媽:創業的生活都比較苦逼,不太規律。忙的時候呢,早上起來他就不見了,我就會去工作室或者在家做自己的事情。我們一天會打一兩次電話,但很難一起吃頓飯,看電影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至於休閒,我們要碰兩個人的時間,一旦兩個人都有空,我們會選擇陪孩子在家玩玩積木,或者去逛逛公園,很少有機會去看演唱會阿、看劇看展。
這裡面有個小故事:我們兩年多一共看了三場電影吧,印象蠻深的是去年10月左右去看《驢得水》。因為那次正好兩個人都騰出了時間、孩子也放到了奶奶家、心情也很好,之前選的影城的VIP廳,買了爆米花...就覺得好久沒看了嘛,所以精心準備了一次。但是他卻遲到了,影片快開場的時候我給他打電話,他才見完人,我就特別特別生氣。但轉念一想,他也蠻不容易的,很心疼他,就又給他打了個電話,讓他別著急,慢點開。
就這麼結束了「一年一次」的看電影,所以我連續兩年的新年願望就是和老公看一場電影,我覺得好難啊。對於生活在任何一個有電影院城市的年輕人,看一部電影都應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對我們倆來說,總會有想看的東西,電影或者話劇,可忙著忙著就錯過去了,這樣的情況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我們也習慣了。我們現在的休閒方式呢,更多是在家裡陪一陪孩子。
36氪:在生活和家庭中,由於雙創的角色,有沒有經受過什麼不愉快或者委屈?
呆媽:更多是一種辛酸和困難。朋友們都覺得很我們容易,會認為,「你老公一下子就創立出個西少爺,而你也做出了一個名氣不錯、小而美的母嬰公號」,他們更多都是在羨慕。但其實不然,比如剛剛結婚的第二天,他就不見了,大概4、5點就去公司了。我當時也有點失落,但是轉念一想,也是正常的,就為他加油了。
由於雙創的角色,兩個人都會很忙,所以有可能不會那麼關注對方。同時也會對家庭和孩子成長造成一定影響,這也是我們在過去一年多創業過程中的苦惱。
之前剛開始創業比較忙,有半年沒有陪寶寶,她一歲的時候發現她和我沒有那麼親近,我覺得作為一個媽媽特別失敗。對此我的決定就是,把家庭看的更重,而把自己的事情做的慢一些,把它當做一個小事業。現在我和果汁就特別親近,我時時刻刻都有一種特別被需要的感覺,我特別開心。所以覺得做這個決定是正確的,也是值得的。
36氪:對於「你如何平衡事業與生活/家庭」這樣帶有一定性別歧視的問題,你怎麼看?
呆媽:我不覺得這是有歧視的問題,我覺得這很正常。其實男性創業也面臨這個問題,尊重男女平等不代表不可以問女性這個問題。
我覺得真正男女平等的觀念的女生,是不在乎被問到這個問題的,男生女生都會面臨的問題,怎麼就不能問女生呢?介意這個問題的人,一般可能骨子裡也想強調女生和男生一樣,也可以出來打拼,但實際上,這才是最歧視女性的想法呀。
「自己在潛意識裡的不平等,才會讓行為上處處追求所謂的平等。」
袁澤陸的告白時刻 to 呆媽
北京太大,創業者太小。每一個創業者不僅應該感謝風口和投資人,更應該感謝自己的老婆。我在行業享受很多成就時,她在事業和家庭之間痛苦掙扎和平衡。我特別愛她,真的。
今天是全體女性的節日,我們想祝福所有女生,節日快樂。同時,感謝他們的真誠和勇敢。希望這4對「雙創」情侶能夠事業順利,感情和睦,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