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訂餐的小夥伴都會收到一瓶酸梅湯飲料,大家喝完都說「還想喝啊」,今天就來解密炊煙食堂top特飲——酸梅湯。
把梅子的酸味提取出來做成飲料這種行為,其實已經有千年的歷史, 小說《白蛇傳》就寫了烏梅闢疫的故事。紅樓夢一書第三十四回中,賈寶玉挨打後,請求賈母「 要吃酸梅湯」。這些歷史大咖都在喝,是不是感覺,酸梅湯很厲害的樣子啊。但是我們今天喝到的酸甜可口的配方,究竟是哪裡來的呢?
別急,先說一下酸梅湯的好處:
該湯消食合中,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常飲確可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那,接著說,大家現在無論在市場上買到的飲料還是自製的「酸梅湯」,配方和口味其實是源於清宮御茶坊。
因為清朝的皇上是從小打獵吃肉的,肉吃多了自然想吃點啥解解膩,於是滿洲人有一種傳統湯品叫做"酸湯子",注意,這並不是酸梅湯。這個酸湯子其實是用玉米面發酵而成,喝多了會長肉,皇上吃過鹿肉、熊掌之後再喝玉米面做的酸湯子,就越來越胖了增肥長胖。因此乾隆皇帝下令要對飲食結構進行調整。
御茶坊絞盡腦汁,終於調製出了能替代酸湯子的飲品——酸梅湯,其配方為:去油解膩的烏梅,化痰散瘀的桂花,清熱解毒、滋養肌膚的甘草,降脂降壓的山楂,益氣潤肺的冰糖一併熬製。酸梅湯一問世,就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愛。據說乾隆皇帝茶前飯後都喝酸梅湯。
後來,無論史料記載還是宮廷畫家的影像記錄都表明乾隆皇帝一生都是清瘦的身材,且瘦而有神。這就與酸梅湯有關。
再後來,清宮都興喝酸梅湯。
最後,炊煙食堂酸梅湯配料解密:
我們在乾隆皇帝的配方上做了改良,增加了4味料,共用8味料:烏梅,山楂,甘草,洛神花,陳皮,薄荷葉,桑椹,金桂花。其中薄荷會在夏天增加清涼,讓湯色漂亮的呢,就是洛神花啦!
好啦,就快立秋啦,抓緊喝吧~
點擊「閱讀原文」,領取酒仙橋飯票!喝冰爽酸梅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