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了吧?來碗酸梅湯吧!

2021-02-27 中國中藥雜誌

在《紅樓夢》一書第三十四回中,賈寶玉挨打後,喝了兩口老太太給的湯,只嚷幹喝,要吃酸梅湯。

 

從這個情節便可知,那個年代,酸梅湯已然成為滋陰解渴的佳品,而一些人在介紹酸梅湯時不免拿這個橋段來說事兒。但酸梅湯真是祛火、解暑、止渴的不二之選麼?

 

襲人接著說:「我想著酸梅是個收斂的東西,才剛捱了打,又不許叫喊,自然急的那熱毒熱血未免不存在心裡,倘或吃下這個去激在心裡,再弄出大病來,可怎麼樣呢。因此我勸了半天才沒吃,只拿那糖醃的玫瑰滷子和了吃,吃了半碗,又嫌吃絮了,不香甜。」

 

你看,《紅樓夢》中在講述酸梅湯時也不敢遠其藥性,這便是嚴謹,在古人心中,酸梅湯雖是好喝的飲品,但也確實有其藥性,讀者切不可只讀前面那半句而「以一言以蔽之」。

 

在《本草綱目》中,「烏梅」條目下有這樣的論述:「梅實採半黃者,以煙燻之為烏梅」。

烏梅味酸、澀,性平。歸肝、脾、肺、大腸經。

功效為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於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

 

關於酸梅湯的來歷,各說不一。

 

《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記載:「北京夏季涼飲,以酸梅湯為佳品。系以烏梅和冰糖水熬成,外用冰圍之,久而自涼,不傷人,且祛暑也。」

 

被大眾認可的說法有——酸梅湯是清宮御膳房為皇帝製作的消暑解渴飲料,後來流傳到民間。但為啥是滿人執政的清朝政府率先食用酸梅湯呢?我覺得這和他們的飲食習慣有關。

 

有資料記載,滿洲人喝酸是有前史的。

滿洲人好漁獵,喜吃肉食,進而發明了酸湯子這種解油膩的食物(酸湯子是用玉米面通過發酵後做成的)。

後來,酸湯子被帶到了北京城,乾隆皇帝下旨改進酸湯子的做法,茶坊費盡心機,終於調製出了能代替酸湯子的飲品——酸梅湯,其配方為:烏梅、桂花、甘草、山楂、冰糖。

酸梅湯一面世,就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愛。後來,清宮都興喝酸梅湯。

據說,清代皇帝只喝燕山山脈的礦泉水,並有專門的水官從西直門走水。

後來,酸梅湯傳至民間,後來傳入民間,於是大街小巷,乾鮮果鋪的門口,隨處可見賣酸梅湯的攤販。攤上插一根月牙戟(表示夜間熬得),掛一幅寫著「冰鎮熱水酸梅湯」的牌子。

攤主手持一對小青銅碗,不時敲擊發出錚錚之聲。路人大有望梅已自解渴,聞聲已自清涼之感。一碗下肚,暑氣全消。

至今,正宗老北京酸梅湯還必須用礦泉水製造。

 

一般來說,正宗酸梅湯是這樣做的:

先把烏梅泡發(白天開始泡好),在晚上九點後開始熬湯,把烏梅、山楂、甘草(比例約為3:2:1)放入鍋中,先是武火把水燒開,然後文火熬製40分鐘左右。

第一次熬製完成後,再添加第一次水量三分之二的水進行第二次熬製,然後把兩次熬製的液體兌在一起,放入少量桂花。

等放涼後,根據酸梅湯酸的程度酌情放入冰糖調味。

 

這樣熬製好的酸梅湯,放涼後置入冰箱內,第二天再喝的時候,冰涼爽口,非常解暑。該湯消食合中,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常飲確可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從中醫上來講,肝火旺的人更宜吃酸梅湯。它不但能平降肝火,還能幫助脾胃消化。

 

近些年來,經過前人不斷地改進,也多了很多酸梅湯的做法,筆者特地搜尋來分享給大家。

 

烏梅30克、山楂幹50克、陳皮15克、甘草3克、冰糖適量。

烏梅25克、烏棗25克、山楂35克、甘草2克、陳皮5克、幹桂花7克左右、冰糖適量。

其做法為:

(1)將除了冰糖和幹桂花外的所有材料洗淨後,放入600毫升左右的清水,浸泡15-20分鐘

(2)第一遍熬製:浸泡好的材料倒入鍋中,放在火上大火燒開,燒開後改小火熬煮半小時第一遍熬好後,將湯汁倒入乾淨的容器中。所有原料保留在鍋中。

(3)第二遍熬製:在鍋中重新加入清水,重複第一遍熬製的方法,同樣加入600毫升左右的清水,小火熬製半小時在起鍋前放入冰糖和幹桂花。冰糖溶化後,關火。

(4)將第二遍熬製出的湯汁與第一遍熬出的湯汁混合,放涼後放入冰箱冷藏。

 

大家不必拘泥於配方,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放入玫瑰花、洛神花、枸杞等。

 

酸梅湯雖然好喝,但是畢竟有其作為藥物的特殊偏性,有幾點需要大家注意:

 

在常溫下,酸梅湯是很容易變質的,如果看到表面有細細的泡沫浮起,就說明已經變質不能喝了。如果酸梅湯一次喝不完,最好在冰箱裡存放。

易腹瀉者不要過度飲用酸梅湯。

 

酸梅湯雖好,可不要貪杯呦!

<END>

本文由我刊原創發表,商業轉載請與我刊聯繫授權事宜。授權及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tcmrun,歡迎廣大讀者原創投稿。

…………以下是廣告時間…………


繼續給大家推薦《老北京那些小吃》,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購買

本書主要圈定在老北京大街小巷裡的街攤,講述有關各種名小吃的流傳已久的各種民間趣聞。如與天津「狗不理」齊名的「驢打滾」為什麼會發源於河北承德;始於清末光緒年間的「褡褳火燒」,怎樣做才算正宗;「入湯頃刻便微溫」,「京城**吃」的爆肚有何講究;誕生於民間的「豆汁」,後來怎麼進了皇宮的「御膳廚房」;源自河北平泉的「八溝羊雜湯」,為什麼引得康熙詩興大發?民間清真小吃「豌豆黃」,怎麼就成了慈禧的*愛等膾炙人口的傳說。總之,本書盡情展示老北京的風味特色,讓人回味無窮。


相關焦點

  • 這天兒,來瓶酸梅湯!
  • 夏天就要來了 梅子送你一杯自製冰鎮酸梅湯
    酸梅湯是中華民族傳統飲料之一,據說乾隆皇帝特別喜歡喝酸梅湯,飯前飯後都要喝上一碗。
  • 古法自制酸梅湯,好喝但勸你別做,因為……
    一個小小的酸梅湯,居然有上千年的歷史,唐代杜寶《大業雜記》中記錄的玄飲「烏梅漿」、南宋《武林舊事》中所記載的「滷梅水」、《夢粱錄》中以烏梅煎湯的「縮脾飲」等,都是現代酸梅湯的鼻祖。《紅樓夢》第三十四回,寶玉被他爹痛打之後,想喝的就是酸梅湯,可見有多好喝。清朝郝懿行在《都門竹枝詞》裡寫道:「銅碗聲聲街裡喚,一甌冰水和梅湯」描寫的就是北京街頭擺攤賣酸梅湯的情景。
  • 酸梅湯
    答案其實很明確,從顏色和作用來看,「北京可樂」這個稱號無疑該放到酸梅湯的頭上。這倒不是因為我最近正在自製酸梅湯的緣故……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仔細地去網上查了查關於酸梅湯的資料,就google網前幾頁所顯示的資料來看,大約有如下幾條。1、我國早就有酸梅湯這種飲品。古籍中所載「土貢梅煎」,就是一種最古老的酸梅湯。
  • 您的好友 秘制酸梅湯已上線
    眾所周知,蘇州的各個老字號都會在炎炎夏日推出綠豆湯或者酸梅湯,解暑降溫。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蘇州的一個老字號藥鋪——雷允上,推出的一款秘制酸梅湯方,原汁原味,沒有任何添加劑,媽媽都說可以放心食用。說起酸梅湯想來大家都不陌生,變成瓶裝飲料放在超市貨柜上的經過精加工的酸梅汁,或是記憶深處媽媽熬製的那碗長得不好看卻分外生津的酸梅湯.
  • 夏日來襲喝一碗不同的酸梅湯,戒掉碳酸飲料!
    因此,夏季喝酸梅湯能有效驅除熱疲勞,並能起到很好的提神作用,使肌肉和血管組織迅速恢復活力。此外,烏梅味酸能促進唾液和消化液的分泌,不僅能促進唾液和口渴的產生,還能開胃,改善夏季食欲不振和厭食的問題。但一般的酸梅湯的酸味太多,如果夏天冷凍後喝的話,不適合慢性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人,因為酸梅湯會進一步侵蝕胃腸黏膜,加重腸胃不適的症狀。
  • 對抗酷暑清涼一夏冰鎮宮廷桂花酸梅湯
    武漢這幾天最熱也就30度,北方卻一片熱浪滾滾,火爐的帽子武漢這幾天可以脫掉了。即便如此,熱天就是熱天,出門買趟菜回來就是一身水了。這種桑拿天兒,進門喝一碗冰鎮酸梅湯,那滋味不用我多形容哈。我們家的酸梅湯熬得濃濃的,倒入冰格凍成冰塊兒,喝的時候拿幾塊酸梅冰塊,加上涼白開,一杯酸甜解暑透心涼的冰鎮酸梅湯很快就可以下肚了,熱手心兒捧著冰涼的杯子都是享受。
  • 舒淇煮給劉德華的拌麵,老北京酸梅湯,想不想嘗嘗?
    氣溫越來越高食慾好像也熱沒了杭州君趕緊找來一波消暑美食
  • 想喝酸梅湯不用買,教你懶人做法,濃鬱醇厚甜而不膩,全家喝不夠
    小時候看他的文章,只覺得哇塞江山萬裡情啊,中國的吃食果然是非常非常厲害,動不動就是以前在大陸怎樣怎樣,來臺灣之後吃的都不好吃了等等(其實他有專文寫過好吃的東西蜂巢蝦啦)。其中最讓人覺得見面不如聞名的,就是北京的酸梅湯。其他的吃食還可以推託給文化大革命啦三反五反破四舊立四新搞到技藝失傳,酸梅湯這麼簡單的東西總不可能有什麼技藝失傳吧。
  • 分享關於酸梅湯的簡單做法,配方詳實,酸甜味美,不錯的夏日飲品
    也正是因為這種擔憂,筆者特意為您分享一款夏日特飲——酸梅湯。其實在夏天稍微喝一點酸梅湯,不僅能生津開胃,而且還能很好的降溫降暑,要是稍微冰鎮一下再喝,就更加愜意了。如果您對這款飲品也有一點興趣的話,不妨來看看筆者關於這款美味的詳細做法吧,還望喜歡。
  • 酸梅湯的前世今生,一顆烏梅是如何成為酸梅湯的?
    少時記憶裡,汽水和酸梅湯稱霸了整個夏天,即便是長大成人,到了夏天也要時不時來一瓶酸梅湯消暑解渴。酸梅湯中所用的烏梅本是一味藥劑,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於烏梅的記載,描述烏梅味道酸美,人們都採來使用。等到了五月,還會用百草煙來將烏梅燻黑。
  • 夏日的愛-自製冰鎮酸梅湯
    炎炎夏日,家家戶戶冰箱裡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些冰涼的消暑飲品,但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的感覺,當你渴的時候,你越吃冰糕越口渴,今天的重點不是介紹口渴的原因,今天的重點是強烈給大家推薦自製酸梅湯。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常飲確可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 就,來碗辛拉麵吧.
    誰知朝鮮冷麵和烤冷麵完全是兩種東西,一盆水裡泡著黑乎乎的蕎麥麵,校長吃了一口就叫:「服務員,拿菜單來。」沒錯,他嫌棄人家蕎麥麵,又點了名字看起來很好吃的辛拉麵,他說和日料那麼像的韓餐,點拉麵總歸是不會失誤的。然而當辛拉麵端上來的時候,校長疑惑的用筷子撥拉了幾下,然後問服務員,這不就是方便麵嗎?服務員笑笑說,辛拉麵就是這樣的。校長的無名火一蹦三丈高,對我說這家店欺負人,他不吃了。
  • 市集鮮貨 穿越時空的酸梅湯
    先去晚清民國逛一圈,酸梅湯的極盛時期,應該有最好喝的酸梅湯吧?唔,一定要去琉璃廠的信遠齋,那兒可是文人墨客們消暑的心頭好。梁實秋在《雅舍談吃》中憶:「進門右手方有黑漆大木桶一,裡面有一大百瓷罐……他的酸梅湯的成功秘訣,是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濃而釅,捨不得下咽。很少有人能站在那裡喝一小碗而不再喝一碗的……」
  • 想喝地道老北京酸梅湯,關鍵得看配料表裡的「糖」
    出了商店,小夥伴們議論那是個啥,有個一向不懂裝懂的傢伙說八成是賣給老外的瓶裝酸梅湯,這個答案讓我們覺得非常滿意,連連點頭稱是……是啊,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孩子們心裡的消暑飲料,除了北冰洋,就是酸梅湯。「熟水梅湯」有講究酸梅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 酸梅湯、燒仙草、杏皮水……那些夏日冰飲的「土味」情話
    小暑一過,馬上就要進入最熱的三伏天了。拿什麼來拯救你的苦夏?來一杯香甜冰爽的冰飲吧,立馬給你一個清涼甜蜜的夏天。老北京:酸甜冰爽酸梅湯酸梅湯是老北京最獨特的消暑飲料,它的歷史悠久,早在《燕京歲時記》就有記載:「酸梅湯以冰糖合酸梅煮之,調以玫瑰、木樨、冰水,其涼振齒。」以北京前門九龍齋及西單牌樓邱家為京都第一。
  • 來!一起幹了這碗「芝麻豆花」吧!
    在這部電影中,除了那些不可描述的鏡頭外,更值得注意的是那碗黑中帶白白中帶黑的黑芝麻豆花,而這碗芝麻豆花也是電影主題的一體現。我想這也是影片想要讓我們思考的地方吧。最後,讓我們一起幹了這碗芝麻豆花吧~
  • 北方的酸梅湯啊,南方的冰木蓮
    寶玉兄弟挨了親爹的一頓毒打,「只嚷乾渴,要吃酸梅湯。」 西門慶在花園搖扇子覺得挺燥,吩咐春梅「有梅湯提一壺來我吃「,春梅」由冷盆內倒了一甌梅湯,與西門慶呷了一品,湃骨之涼 ,透心沁齒,如甘露灑心一般。八國聯軍進京,慈禧跑路,逃到西安,惦記著酸梅湯。可西安無冰,難做無冰之飽,居然派專人去太白山頂鑿終年不化的冰。
  • 前世今生 | 縱有千般好,也抵不過你——酸梅湯
    四月半,又即將到了一年當中飲用酸梅湯的最佳時機,你可知道那隱沒在歷史中的酸梅湯的前世今生。
  • 康師傅酸梅湯持續發力「逛吃」場景?攜《極限挑戰5》強勢來襲
    康師傅酸梅湯作為火鍋搭檔,為嘉賓們送去清爽,緩解油膩,全程高光在線。 特別是「聞香食重慶「這一期,作為公認吃貨的嶽雲鵬對戰張藝興,竟然在挑戰中忍住了美食誘惑,賽後小嶽嶽秒破功,胡吃海喝並強勢點名康師傅酸梅湯「作陪」。其實,早在6月3日,嶽雲鵬就已和康師傅酸梅湯牽手,成為康師傅酸梅湯首席逛吃官,其官宣微博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TO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