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一年一耽改,一年一頂流。在連續兩年耽改劇捧出了頂流之後,今年夏日耽改限定斷檔了,但這並不意味著耽改類型劇的熱度退潮。
這邊廂優酷才宣布《默讀》由謝穎任總監製,《陳情令》製片人楊夏任總製片人,預計2021年2月底開機,那邊廂愛奇藝緊接著官宣了《天官賜福》的組訓。
隨著前幾天這兩部耽美頭部IP宣布確定影視化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為止售出版權或已經備案的耽改劇多達68部,預計在今年內拍攝完成的有4部。
特別是手握《皓衣行》《左肩有你》《殺破狼》《張公案》等多部早已話題度滿滿的耽改雙男主大劇的騰訊,已經喜提「男騰訊戀」的花名。三大平臺的「耽改101」比賽也正式宣布開打。
但2021年不是「耽改101」的主戰場,畢竟已經殺青有望在明年播出的重頭耽改劇只有「男騰訊戀」家的那四部,現在看來,2022年才是耽改IP真正廝殺的一年。
而目前「耽改101」大賽裡「男騰訊戀」確實率先佔據輿論高地,能與之對壘的就是化身「愛姬藝」的愛奇藝了,一下子推出了四部「姬情滿滿」的雙女主劇扛起了明年百合盛開的大旗。(《傳家》、《正青春》播出平臺為優酷)
01
「雙女主」明年勢頭強勁,但「姬情」略顯不足
在這場「男騰訊戀」VS「愛姬藝」的對決中,我們最先能看到的是根據亦舒小說改編的《流金歲月》,據傳本月月底就要播出。
這部講述了蔣南孫和朱鎖鎖一起成長故事的劇,在倪妮和劉詩詩去年年底的絕美同框為基礎上產生了「為妮寫詩」CP,走在了劇開拍前。
而在一片「女明星們趕緊支稜起來」的呼聲下,從片場路透不斷流出,到「為妮寫詩」CP在上周的時尚活動上十指緊扣,公開發糖,營業起來的兩個女演員,更讓《流金歲月》成了姬圈雙女主待播劇的頂流。
85花合作、主動營業CP、有CP超話,可看起來「很姬」的《流金歲月》不是貨真價實的「姬改」。
故事裡朱鎖鎖有丈夫,導演沈嚴也在採訪中表示過,原著的主旨沒有變,說的是兩個女孩成長的故事。
同理還有李一桐和金晨主演的《了不起的女孩》,也馬上要定檔了,也是鎖定年底播出。
這部劇最開始打出的賣點就是改編自《緋聞女孩》,
出品方是做過《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和前陣子口碑劇《棋魂》的小糖人,擁有擅長製作青春故事的團隊。雖然卡司不弱,但CP營業是必須的,只是從目前效果來看,「金桐玉女」「姬」得還不夠明顯,聲勢不高。
昨天坐塌凳子的於正,明年乾脆一口氣奉上了三部「雙女主」。
《當家主母》請來了蔣勤勤演男主明媒正娶的妻子,楊蓉則出演男主青梅竹馬的初戀,是紅玫瑰和白玫瑰的設定了。再看看曝光的海報,都「致敬」了《少年天子》裡有曖昧感情線的靜妃和花束子
不過按於正自己的說法,他拍的是一部古裝版的《致命女人》,故事側重點在於女性在婚姻裡的自我救贖。
唯一真「姬改」的《雙鏡》,女作家與女殺手互相救贖的故事,不僅被指和大熱雙女主劇《殺死伊芙》撞梗,故事的基調、人設,又被《延禧攻略》裡「令後」CP的粉絲指出有捆綁前作的「嫌疑」,也讓真正的「令後」CP售後作《傳家》看上去像是一部湊數的「雙女主」。
看下來,「愛姬藝」手中幾部「雙女主劇」其實都不夠「姬」,但是即便如此,女網友們還是把這幾部劇視為一片耽改劇裡的「清流」。
無它,唯耽改太過扎堆。
02
扎堆的「耽改101」已經被看破套路
從2014年的網大《類似愛情》,這部國內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耽改作品算起,到去年大爆的《陳情令》,國內資本花了五年的時間終於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運作「耽改」劇的商業模式。
早期的耽改爆款具有相當大的偶然性,2016年的《上癮》是第一部走出小眾圈子、闖入主流視野的耽改網劇,引燃全網卻因為沒有規避「耽美」元素,突遭下架,至今未重新上線。
不過《上癮》還是捧出了黃景瑜和許魏洲兩位小生,吃到紅利的製作方更發現很重要的一點:耽改劇的市場藍海是存在的,但政策之劍始終懸在創作者的頭上。
為了兼顧審查要求與受眾的需求,2018年的《鎮魂》,做出了妥協方案,把原著裡的耽美感情線變成了隱晦的「社會主義兄弟情」。從內容上就去耽美化,令其能夠進入主流宣發渠道,又能留白讓粉絲去腦補。
在這一思路的運作下,那年夏天「鎮魂」女孩所爆發的能量,也讓耽改市場真正火了起來,捧出的朱一龍和白宇,再次抬高了耽改類型劇的身價。
到了《陳情令》,鵝廠親自參與運作,完全工業化的操作下,《陳情令》的熱度在片方、平臺、媒體、品牌、藝人經紀公司的「共謀」之下,成功從夏日限定延續到了深冬。無論是超前點映,還是各種品牌聯名周邊,亦或是各種付費直播,《陳情令》的吸金能力有目共睹。
「純血流量」的製造讓片方看到了工業化製造「耽改」爆款的可能」。這糖真不真不要緊,重要的是耽改劇的「爆」是有一套規則可遵循的。
比如,鵝廠那套做《陳情令》的套路,被《皓衣行》「有樣學樣」。開拍前就認真「埋線」了,從CP站子,豆瓣小組,到假料bot,還有CP超話,一應俱全。
《左肩有你》的CP站子也超過了50個
上面的「埋線」還算是宣傳方向的策略,更重要的是,在改編方面,也是這套方法論:戲內的男男互動戲份,只是擦邊,這是求生欲。戲外呢?各種花絮放出,卻是鵝的套路。
什麼《皓衣行》路透花絮裡的靠肩依偎,
什麼《左肩有你》裡的打雪仗,已經讓粉絲要求邊拍邊播
噱頭有了,糖有了,話題有了,還規避了風險,鵝.計劃通.鈕鈷祿.收割大王。
耽改劇項目現如今還成了眾多男星心裡「上位」的捷徑。所以《陳情令》之後據稱有118個男演員下海組CP拍耽改,時人稱之為「耽改101內娛選秀」。並且,參與其中的演員咖位也越來越大。
可與此同時,看透套路的女性觀眾,對扎堆的耽改劇也產生了審美疲勞後的反彈。
特別是耽改劇裡的女演員尤其容易陷入爭議,成為「磕糖」的工具人,也讓很多耽改作品存在「厭女傾向」。而在「姐學」和女性題材受到關注的今年,這種現象成為了網友對女性境遇關注的一個折射。
對過度營銷的反抗,以及對女性境遇的的關注,都讓網上對「姬圈」劇有種渴求。
(調侃男星拍耽改劇是為了想紅的段子在微博多了起來)
03
姬圈劇會是下一個藍海嗎?
呼聲是有了,但是這些不那麼「姬」的「姬圈雙女主劇」,真能成為耽改劇後又一個類型作品藍海嗎?
首先,姬圈向IP的熱度、受眾規模均不及耽美,目前市面上也沒有類似《天官賜福》、《默讀》這樣的大IP出現,傳播的能力不如耽美。
更重要的是,「姬圈」磕CP的本質,其實和腐女類似。
腐女為什麼愛耽美?早在上世紀60年代,《Star Trek》引發創作影視同人文第一波高潮的時候,Constance Penley就在其《star trek》同人文本分析作品中闡述過她認為耽美之所以能擁有龐大的文本受眾群體原因,因為它帶著一種對性別權利壁壘和性別等級制度的反抗,耽美小說中情侶間平等地位也反映出女性對性別平等的渴望。
可事實是,原本是女性表達欲望訴求,表達性別意識覺醒的耽美發展到現在,有一部分已經脫離了原本被稱為「女性意識」文本的初衷。在目前女性普遍依舊面臨性壓抑傾向的大環境下,耽改影視化的高潮不過是替女性找到這樣一個邊緣化的出口,此處的「耽美」流行不過是另一種男色文化的消費罷了。
「姬圈」本質也是如此,追的是顏值,是Girl Crush,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已婚女星也能成為姬圈天菜的原因。
奧斯卡影后凱特·溫斯萊特和後輩西爾莎·羅南共演的《菊石》,是近期海外熱門女同性戀題材影片。
可在今年,我們已經看過太多女性群像劇,「姐學」早就風靡,只有漂亮姐姐,不夠「姬」,又不夠深挖女性話題度,姬改雙女主劇能引領這個類型流行嗎?
但不管怎麼說,「愛姬藝」的出現,依舊指向這一點,打破刻板印象已經成了一種浪潮,打破對女性關係只有「雌競」的解讀,也成了一種新方向。
女性觀眾想要看到的是更多元的女性關係的作品,立體的女性形象、女性之間的情誼展現,會越來越受關注,從這點上來說,明年在腥風血雨的「耽改101」突圍出一部「姬改」劇,那是非常有可能了。
最後的最後,希望集美們手指頭能動起來:點擊文末的在看,或者星標加零姐,這樣小姐姐才知道自己站的是否足夠高了,是否被更多人看見我們的推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