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百姓的土味世界觀

2021-02-12 留幾手

小孩子都知道,想要在在跑步比賽裡贏對方,最好的方式是跑得比對方快,而不是期待對方摔倒,更不是幸災樂禍,這是小學生都懂得道理,然而許多成年人卻越活越迴旋,熱衷對別國的天災人禍津津樂道,2001年,就有不少老百姓對美國911拍手叫好,沒想到20多年過去了,很多底層的小老百姓思維方式還是這麼的土味十足,熱衷於幸災樂禍。這是為什麼呢?我估計和老百姓的世界觀有很大的關係。

中國普通老百姓的世界觀是非常有趣的,據稱中國只有3%的人有護照(一說5%),那麼顯而易見,大多數人是沒有出過國的,對於國外的了解大多通過媒體和口口相傳,但是每個老百姓,上至60歲遛鳥老大爺,下到高中生,都能對國際形勢發表一番長篇大論,那麼老百姓的世界觀是從何而來的呢。

首先,通過我長期的觀察,我們基層百姓的世界觀裡,外國對於我們,沒有「平等」這個概念,也沒有類似夥伴和朋友的概念,這是非常令人驚奇的,外國在大眾的概念裡,一般只有三種。

第一種,我們瞧不起的國家。這個很好理解,自古以來我們都是天朝上國,周邊都是蠻夷,野蠻民族,連人都算不上,勉強算0.7個人吧。北邊是毛子和韃子,東邊是高麗棒和倭寇,西邊是印度三兒,南邊不值一提,全是猴子,只是產地不同,越南猴,馬來猴,菲律賓猴……區別不大。這一類國家普遍難以和天朝上國產生對等概念,這個非常好理解。畢竟我們版圖很多都是從這些野蠻人手裡開疆擴土而來,自古以來,許多小國就是天朝上國的附屬國,藩屬國。藩屬國對天朝皇帝俯首稱臣,老百姓好像臉上也有光,自己也有人宗主國國君一般的心態。比如一說韓國,「韓國算個雞毛,以前是我們附屬國而已。」這是許多小老百姓的慣用語,說起來好像他統治過韓國一樣。

第二種,瞧不起我們的國家。這個太多了,歐美列強和各種非列強,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我們的仇人,原因多種多樣,不想解釋了,列強全都是仇人,各種各樣的國讎家恨,列強國人來我國也沒安好心,不是剝削我們,就是搶我們女人。許多小地方人知道你去了列強國,也會好奇,會問你一些問題,只是他們不關心列強國的風土人情,飲食文化,問題往往千篇一律:「這個國家歧視中國人不?」,老百姓的世界觀真的淳樸到接近幼稚,把一個國家當作一個整體的人來看,歧視我們的就是壞國家,不歧視我們的就是好國家…比如去年因為哭喪事件和我們鬧彆扭的小列強瑞典,大眾第一反應也是「瑞典這個小國居然也敢欺負中國人!」,這個「也」字就用的非常經典了,在底層老百姓眼裡,歐美列強欺負中國人是一個常態,可是瑞典小列強怎麼也欺負中國人呢,太讓人傷心了。列強人,過去是「洋鬼子」,後來是「洋大人」,現在也叫「洋爹」,各種身份都當過,就是沒當過和中國人平等的「人」,究竟是列強欺負我們,還是我們自我矮化,說不清道不明。列強人有了天災人禍,老百姓也能開心起來,面對列強已經懦弱到要靠詛咒對方來獲取快感,實屬全球獨一份風景。

第三種,不好描述世界。包括黑非洲,阿拉伯世界,拉丁美世界和一切冷門小國。因為接觸的少,也沒有統一的概念,一個在非洲工作的工程師曾經講過這麼一個事兒,說德國的專家在非洲工作,對中國人不友好,中國工程師很不滿的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這個老外,把咱們當黑人一樣歧視。」這句話很精確的描述了國人對於種族歧視的理解,歧視黑人是應該的,但是不能歧視黃人,白人應該和黃人一起歧視黑人,非常有趣的思維方式,充滿了童趣。因為這種雙重標準,也導致了許多底層民眾的邏輯混亂,立場搖擺不定,一會兒對歐洲難民問題痛心疾首,一會兒對歐洲難民帶來的災難拍手稱快。

看了一圈下來,在普通老百姓眼裡,世界上有能和我們平等交流的國家嗎?似乎沒有,也許有,古巴?巴基斯坦?朝鮮?誰知道呢。這種充滿了田園土味的世界觀也恰恰是老百姓的最真實的認知。這種認知從何而來呢?

我想起了清朝時候,歐洲使者來清訪問的故事。歐洲使者不肯向皇上下跪,大臣怕皇上面子過不去,編了個謊話,說洋人膝蓋和我們不一樣,不能彎曲,不會跪。這才保住面子,後來又特意開會討論過外國使者不下跪的問題。有個大學士(知識學雜了,名字記不住了,有知道的告訴我一下)研究了一圈下來說了:「洋人不肯下跪,受傷害最大的是平民百姓,憑什麼百姓都跪,洋人可以不跪呢?這影響龍威啊。」這可能真的是當時百姓的心態,要麼我向你跪,要麼你向我跪……平等交流,沒有。歷史上就沒有過「平等」這個概念。

這種「跪文化」價值觀到底是皇上傳染給了農民,還是農民影響了皇上,很難一概而論。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似乎也不是強調人人平等,而是說農民也可以當皇上。農民起義之後,並沒有人人平等,而是自己又變成了皇上。整個一個大循環。

小孩子都知道,跑步比賽,贏對方的方式是比對方跑得快,而不是期待對方摔倒。但是許多成年人,卻不明白或者刻意裝傻。這二百年來,洋人要麼就是被蔑視的洋鬼子,要麼就是被仰望的洋爹洋大人。什麼是時候大眾能不卑不亢,從容自信的面對世界上其他民族,似乎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相關焦點

  • 中國土味波普
    提到土味,不得不提這一文化思潮的前身「殺馬特」(又稱「非主流」),殺馬特正式發展於2008年前後,是以網絡文化為核心的,反叛精神為內容的,一種日韓視覺文化與歐美搖滾的混合體。一度成為80,90後中國青少年中的流行文化。
  • 土味「Giao哥們」能否走出快手?
    Giao哥在《中國新說唱》海選現場而在此之前,Giao哥參加了吳亦凡作為導師的《中國新說唱》。他之後在直播提起這件事:「你們阿Giao去參加《中國新說唱》,那裡的人都很好,很有才華,你們阿Giao是穿的最醜最low的一個。」他正是靠在快手上發布土味視頻而火起來的土味紅人。「土味文化」
  • 平原上的土味偵探,用荒誕書寫幽默
    之所以《平原上的夏洛克》能脫穎而出,首先便在於題材的獨特,它講述了一個「土味偵探」的故事。男主超英是個普通的鄉鎮中年男人,為了翻蓋新房找來同村好友幫忙,卻因此間接導致其車禍住院,出於義氣和責任,超英承擔了朋友的醫藥費,可又對肇事司機逃逸耿耿於懷,於是聯手好友佔義,共同踏上「尋兇」的冒險之旅。縱觀同類題材,導演們往往「窮山惡水長鏡頭」,壓抑沉重的風格也不受市場喜愛。
  • 為什麼娛樂圈突然颳起「土味情話」?
    作為一種審美取向,土味和澀谷系、原宿風或者ins風,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如果你還沒有意識到土味是一種風格,那么正在網上衝浪的你就離成為時尚的弄潮兒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刷微博無數的芒媽有一雙慧眼,雖然土味正當紅,然而,芒媽在土味還是星星之火的時候就發現了這一奇特現象。
  • 《我和我的家鄉》: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如果要豬姐用一句話概括《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那就是這部電影就是最直白的「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回鄉之路》則不止有鄧超這樣植根大西北治理沙漠的土味企業家,也致敬了新生的直播帶貨行業都說國富民強,國家好不好,終究還是要落在「民」的身上,因為生活,始終是屬於我們這些老百姓的!咱老百姓,就愛看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 土味網紅比明星還賺錢,《驚雷》爆紅網絡,審醜文化為啥會盛行?
    導讀:土味網紅比明星還賺錢,《驚雷》爆紅網絡,審醜文化為啥會盛行?網絡發達帶火了網絡直播這個行業,而直播的興起帶火了一幫草根網紅,曾經的殺馬特歲月,被演繹成了如今人人「真香」的土味文化。本來我們應該對每一種文化都抱著海納百川的心態去包容,可惜土味文化滋生出的部分惡臭網紅以及他們無下限的操作,讓人感到迷惑和惡臭。試問在這樣的文化薰陶下,我們還會有什麼樣的審美?土味文化的興起與發展在「審美」的時代裡,「審醜」偏偏橫空出世,土味網紅靠著獵奇,讓土味文化開始在網絡中生根發芽。
  • 中華風味的土味時尚,是激進還是倒退?
    ,它無異於「盛世中國」的音樂風景畫,它所富含的原創性彰顯了音樂的終極意義——吟詠腳下的土地與人。她將豔俗變為豔麗,不斷去探索中國本土設計元素的多樣可能性。甚至被被現下部分中國年輕人奉為一種美學標杆,甚至衍變成一種處世態度。
  • 土味情話,你為什麼這麼火?
    如此入俗的表情包,在當時確實吸引了一大波人為選手投票,可謂是奇招致勝,為土味鋪開了一條更寬廣的路。這場土味盛宴到這才剛剛開始,說唱圈也難逃這一次。土味說唱者開始崛起,Giao哥首當其衝,他的招聘臺詞「一給我裡GiaoGiao」是每次歌曲的結尾。管他前面是什麼,總之最後都是「一給我裡GiaoGiao」。
  • 「土味情話」是什麼梗?英語怎麼說?
    這種土味情話套路感十足,讓人感覺好冷好土,又感覺有點甜。我突然想起了杰倫曾經拍過的一條奶茶廣告,大家一定有印象吧:  下面我們學習一下「土味情話」用英語怎麼表達出來。 另一個關鍵詞--「土味」,請注意別翻譯成earthy了,那真的是「似泥土的」,或引申為「粗俗的」,earthy language表示「粗鄙的語言」,通常指那些涉及到人體器官的粗話。
  • 翻版李子柒爆紅的背後,我看到中國式土味審美的悲哀
    而宣傳片更是讓人滿頭問號:「這到底是在做什麼??」有用特效變身成變形金剛的帥哥,簡單粗暴地喊出口號:「北京環球度假區,帶你體驗身臨其境的感覺!」有戴著鬥笠賣萌的小姐姐,毫無意義地比著吃包子的動作,仿佛為了加深外國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還有穿著性感的美女,摳圖置身於5毛錢特效的侏羅紀森林中,拼命扭動著身軀尬舞。更別說那個土到極致的小黃人特效,讓人仿佛身處於土味農家樂之中無法自拔。
  • 翻版「李子柒」爆紅的背後,我看到中國式土味審美的悲哀
    要知道,這可是侏羅紀公園、哈利波特魔法世界、小黃人、變形金剛所在的主題樂園啊。怎麼說也得魔幻華麗一點吧?至少也不應該是這種90年代的小縣城風格.這還沒完,真正勸退很多影迷的,是北京環球影城官方發出來的宣傳片廣告。廣告片的主題曲,一直循環播放著「在這兒能玩能吃能摸到電影,讓你嗨到飛飛飛飛飛。」這是什麼土味營銷?投資了514億元的環球影城,宣傳曲已經low到令人窒息。
  • 完美視點 | 從《靈魂擺渡》看中國人的生死世界觀
    我們更願意叫它「生死世界觀」。反映到影視作品中,既有「死得其所」的安然,也有「厲鬼作祟」的慘然,但大多只涉及到點、線,如果說有一部影視作品能夠相對完整的反映中國人的生死世界觀,那就不得不提到中國靈異網劇鼻祖《靈魂擺渡》系列。
  • 土味情話是什麼意思 很甜很暖的土味情話表白土味情話大全
    前兩天的網絡情人節,帶火了「土味情話」,而不少網友還不知道土味情話什麼意思,不知道是什麼梗。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下,通俗易懂,看完秒懂。  土味情話什麼意思?  「土味情話」是網絡流行語之一,多用來形容那些聞者噁心聽者肉麻,膩死人不償命的,具有鄉(想)土(吐)氣息的惡俗情話。
  • 來自土味的快樂還真不少,土到極致就是潮,迷戀土味的星座都有哪些
    導語:土味情話,土味視頻,土味禮物,土味戀愛……來自土味的快樂還真不少。有時候甚至會有一種錯覺,在這個被土味包圍了世界中。土味才是真正的潮流。有一種說法解釋了我們迷戀土味的原因,即土到極致就是潮。或許吧。土味就是有這樣一種魅力。十二星座中有些星座尤其迷戀土味。一起來看看哪些星座如此熱愛土味吧。
  • 「土味口水歌手」與流行歌壇博弈:她在女神和女神經之間自由轉換
    然而,這位唱著「土味情歌」,歌名、歌詞都緊跟時下最熱門網絡詞彙的商業型歌手,現實中的她卻意外的有些成熟與叛逆,且與她所演唱的歌曲作品氣質大相逕庭。這位神曲界的「芙蓉姐姐」,私底下被稱之為「知乎女神」,肆意的在女神和女神經之間自由轉換。「土味」的表面,卻有著極為成熟知性的一面。網友感嘆:「這樣的王麟,幾乎推翻了我對她之前的所有認知!沒想到是這樣的王麟!
  • 畸形的網絡審醜:土味奇景化狂歡
    它的十大病徵表現為:醜形象、土味家居、奇葩建築、非人街道、塑料設計、網紅臉、偽古風、廣告有毒、抖式快感、文化霧霾。是的,當美已成俗套,醜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這是美的時代,也是醜的時代! 更是審醜狂歡的時代!醜形象 ,醜,是敗壞的象徵和症候。這種審醜,是日常的、低等的、平庸的、猥褻的、噁心的!
  • 當古人說起「土味情話」,在下輸了
    點擊空白處,查看鋼鐵直男「土味情話」我想買一塊地,這塊地比北上廣的地都貴,就是你的死心塌地。點擊空白處,查看鋼鐵直男「土味情話」你有沒有聞到什麼燒焦的味道?什麼燒了?那是我的心在燃燒。點擊空白處,查看鋼鐵直男「土味情話」我身體很好,可以扛米袋子,扛煤氣罐,可就是扛不住想你。
  • 「土味情話」用日語怎麼說?
    各位讀者老爺,下午好我是你們高冷而又帥氣的阿政最近阿政觀察土味情話隱隱有崛起之勢各位同學怕是都會說兩句了下面阿政就來教教大家怎麼用日語說土味情話PART 01土味情話在學用日語說「土味情話」之前先學學「土味情話」這個詞用日語怎麼說
  • 關於鄭爽提到老百姓:「我們老百姓」、「你們老百姓」一樣嗎?
    小編理解能力有限,這幾句「我靠的不光是粉絲的支持我有的是市場,老百姓的喜愛」、「有時候不一定喜歡一個人就是粉絲,那我們老百姓的喜愛又叫什麼呢」這句話是把粉絲和老百姓區分開來了對嗎?小編查詢百度,發現粉絲其實是屬於老百姓這個詞裡。
  • 「評論」土味營銷泛濫今夏,從新奇到爛梗?
    這些乍一看還以為是上世紀哪個地方電視臺的購物或者技校廣告,實際上是四川大學(非官方)、網易有道精品課、中國人民火箭軍的宣傳視頻。土味魔性的畫面套用古舊的技校招生話語體系,配合當下時髦的網際網路新詞,直白大膽的文案,讓網友們留下一串串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