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閨女》闞清子作為「閨女」之一參加節目錄製,節目中她和好友邊吃火鍋邊聊天,氣氛友好且溫暖,直到聊到婚戀問題後,畫風一下子變得很傷感。
今年32歲的闞清子在節目中自爆,自己特別嚮往普通人那種有人陪伴、平凡穩定的婚姻生活。
對她來說婚姻就是愛的陪伴,無關房、車之類的物質條件,因著有婚姻這個承諾在,所以陪伴才更有儀式感和確定性,不會像戀愛那樣來去都像龍捲風。
闞清子之所以有如今這樣的想法,跟前任不無關係。當初闞清子和前任紀凌塵在《親愛的客棧》中被人熟知,兩人吵吵鬧鬧的互動模式雖不被網友看好,但紀凌塵的承諾卻讓全網記憶深刻。
他說等到闞清子30歲時就向她求婚,這種堪比偶像劇的浪漫橋段,最終並沒有迎來圓滿大結局。
闞清子30歲生日那天,當全網都在和闞清子一樣等待紀凌塵有所表示時,紀凌塵卻從頭到尾毫無動靜。
在網友們猜測不斷之時,兩人紛紛發文承認分手。紀凌塵那句「你喜歡大海,我愛過你」,
一度成為渣男分手必備語錄,渣的連大海都洗不白。
闞清子在節目中跟王文思聊天時表示,有很多男孩覺得結婚一定要有房、有車,而且一定要比女生賺的多,自認能養得起女生的時候才會談結婚。
但她覺得物質條件都是藉口,且不管對錯,但有一點愛的不夠肯定是真的。闞清子的一席話也側面證實了網傳已久她和紀凌塵分手的真正原因。現在的她有如今的情感訴求也不難理解。
那麼如闞清子一般,在婚姻裡只求伴侶給予愛的陪伴,而物質自足的人,願望達成的概率大不大,我們來看一下:
電視劇《如果歲月可回頭》中白志勇的妻子景雅,藍正愚的妻子上官慧,她們一個是翻譯官,一個是空姐,跟闞清子一樣都是經濟獨立、不差錢。
在劇中兩人的婚後經歷也如出一轍,都沒有得到渴望已久的愛的陪伴,這也是她們最終選擇離婚的原因之一。
先說景雅,她從事翻譯工作,丈夫白先勇是公司市場部經理,兩人從20歲相識、相知、相戀,最終如願結婚,婚後相守17年。
婚前兩人從來沒有經歷過其他感情,沒有小三、出軌,37歲時景雅毅然決然提出離婚。一開始白志勇不同意離婚,但拗不過景雅態度堅決,兩人最終離婚。
被離婚的白志勇曾多次追問景雅離婚原因,後來才得知真相:缺乏應有的陪伴是壓垮婚姻存續的最後一根稻草。
白志勇一直認為兩口子愛好不同、各玩各的挺好的,成年人要什麼陪伴,自己開心、玩好就行了。
所以他日常除了工作,業餘時間就是和朋友混在一起打牌、喝酒、出去玩,從來沒有多餘的時間分給景雅,更別說陪伴。
景雅喜歡看話劇、聽演唱會,每次提出要求希望白志勇陪她一起去現場,白志勇不僅拒絕陪同,還說跋山涉水跑去看那些是浪費時間。
除此之外,每當景雅白天遇上煩心事、晚上睡不著;身心俱疲、生病難受的時候,無數次抱著希望,可以得到白志勇的愛和陪伴,最終等來的都是空歡喜一場。
網上有句話這樣說:「所謂愛,其實就是陪伴。陪伴,是最好的愛意的表達。肯花時間陪你的人,必是最愛你的人。」
而景雅在與白志勇共同生活的十幾年間,卻不曾體會過這種感受,那無處不在的壓抑和求而不得的缺失感最終把景雅擊垮。
無數個不眠之夜的輾轉反側歷歷在目,這日復一日的死循環把她折騰得筋疲力盡,景雅深思熟慮後堅決提出離婚。
再來看《如果歲月可回頭》中的另一對夫妻上官慧和藍正愚,他們也經歷了同樣的婚姻困局。
上官慧是空姐,藍正愚是大學老師,兩人有一個7歲的兒子,這個在外人看來幸福美滿的家,其實問題很多。
藍正愚每天一回到家,不是在書房就是在衛生間,別說陪伴,上官慧連人都見不到。
上官慧每次想讓藍正愚陪她去看電影,就得忍受他沒完沒了的嘟囔,如果讓他陪自己逛個商場,上官慧就要提前做好心理建設,忍受藍正愚猝不及防的冷言冷語。
常言道:「愛是細水長流的陪伴,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夫妻之間的感情就是在日常陪伴和不斷相處中逐漸加深的。但藍正愚並不懂。
這種缺乏陪伴的婚姻生活,一度讓上官慧活得壓抑且恐懼,她說:「為什麼明明是兩個人的家,可我感覺永遠都是我一個人,我害怕就這麼過完下半輩子,我想有滋有味,有血有肉的活著。」
後來上官慧和教練秦峰精神出軌被藍正愚抓了現行,最終兩人離婚。
一直跟在闞清子身邊的前工作人員「奶媽」,30歲的時候告別闞清子回到了老家,她說自己已經看過世界了,想要擁有一個家。
後來「奶媽」就在老家結婚、生子,過上了闞清子一直想過的那種生活。
這件事對闞清子觸動很大,她說年紀越大越怕孤獨,雖然一個人也可以很快樂,但那種無處安放的孤獨,無人可解。
朋友「奶媽」在婚姻生活裡有愛人的陪伴、育兒的快樂,忙碌且幸福,比起自己的形單影隻,羨慕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實我很理解闞清子的訴求,對她來說婚姻就是愛的陪伴,男方有沒有物質條件都無所謂,因為她有。
前任紀凌塵因為物質條件不抵闞清子富足,再加上賺的又沒她多,還有大男子主義心理,這林林總總的原因加起來導致兩人最終分手。
分手這個事實也讓闞清子看清自己的情感訴求,她跟許多女生一樣嚮往婚姻生活,渴望愛的陪伴,這個要求毫不過分。
但不問物件條件只要求伴侶給予愛的陪伴,在婚姻生活裡這樣的情感訴求就真的那麼容易達成嗎?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畢竟對不缺錢的人來說,時間才是最寶貴的,並不是說彼此進入婚姻,就自動保證了伴侶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長久陪伴你。
除去必要的工作時刻,剩下的時間是願意拿出來分給伴侶,還是如白志勇、藍正愚一般分給朋友應酬,亦或專注於個人愛好,這些戀愛期間是任誰都無法長遠看出來的。
婚姻生活更務實,長久的愛的陪伴靠的是相互吸引和相處舒服。
著名作家周國平說:「孤獨是人的宿命,愛和友誼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將它撫慰。」
確實如此,孤獨是成年人的必修課,在伴侶沒有到來前,勇敢地直面孤獨,不斷提升自我,讓精神世界充實起來。
內心豐盈的人在婚姻生活裡不僅能給到對方愛的陪伴,也會吸引對方願意常伴左右,這何嘗不是一種求仁得任。
正如書上那句話所說:「真正的陪伴,經得起坎坷,耐得住平淡。」
能遇到這樣的伴侶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幸福,但也要明白在這個世界上,能長久陪伴自己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只有這樣人才不會一直嚮往索求愛、關注和理解,成年人應該有獨處的能力,專注自我向內修心。在有伴侶的時候,才能互相給予對方高質量的陪伴,一起攜手走過風雨、共同成長。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克斯威爾·馬爾茲說:「能與自己娓娓而談的人決不會感到孤獨。」
一個人的時候尚能怡然自得地享受獨處的時光,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那麼兩個人的時候才能有愛的能量流動,給予彼此愛的陪伴和滋養。這才是婚姻中最好的愛與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