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i Hendrix 50周年的今天,才發現他不只是吉他之神

2021-01-09 RollingStone大水花

音樂Music|#大藝術家Great Artist

By 宋佩芬 陳凌希

各大音樂媒體都在紀念吉米·亨德裡克斯(Jimi Hendrix)逝世50周年,大家都在紀念什麼?

Hendrix的歌喉不怎麼樣,但作曲一流,以至於他在今天都被譽為「吉他之神」。

1969年,在Woodstock胡士託音樂節上,Hendrix用電吉他將一曲美國國歌最癲狂最經典的版本獻給現場的45萬名觀眾,用不可思議的技巧直接刷新了全世界對傳統吉他音樂的認知,震撼延續到了今天,這場演出成為世界搖滾樂史上難以取代匹敵的歷史事件。

2020年,Hendrix逝世50周年,多半的人只關注他演奏的美國國歌,卻很少有人從作曲家的角度來探討他的貢獻。

Kevin Le Gendre出版了《Hear My Train a Comin』》,書中探討Hendrix的作曲,如何將音樂與他相當具有特色的吉他演奏結合。Rolling Stone大水花 採訪了書籍作者Kevin Le Gendre,描繪他視角之下的Jimi Hendrix。

Kevin Le Gendre是一名記者和廣播員,涉足黑人音樂、文學和文化領域。自90年代末以來,他持續關注靈魂、放克、爵士樂和嘻哈,以及非洲和加勒比海等音樂。為Echoes、Jazzwise、星期日獨立報 (The Independent On Sunday)、Qwest電視臺(法國)和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英國廣播公司第四廣播電臺(BBC Radio 4)的Front Row節目撰稿,還擔任BBC第三廣播電臺的J to Z節目主播。創作了《Don’t Stop The Carnival》《Black Music In Britain Vol.1》《Soul Unsung: Reflections On The Band In Black Popular Music》等書籍。

1

第一次聽Hendrix時

RS:你第一次聽Hendrix的音樂是什麼時候?

KLG:當我14、15歲時,英國有一家唱片店叫「Our Price」,因為便宜,花了3英鎊買了一張Hendrix的彙編。

當時學校裡有幾個傢伙說Hendrix是個了不起的吉他手,但論歌喉披頭四樂隊比Hendrix好得多,這就是當時人們普遍想法。

當我把錄音帶回家聽的時候,真正對我產生是那些Hendrix為主的音樂。《Little Wing》《The Wind Cries Mary》這兩首歌對我產生了很深的影響。後來,我買了《Electric Ladyland》《Bold as Love》,我開始欣賞他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音樂家。

Hendrix一直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搖滾吉他手,實際上這對他很不利。因為大家會把注意力從他做的其他事情上轉移開。就像寫歌真的很重要,他能寫出非常好的旋律、能寫出非常有意思的歌詞、以及他創造不同凡響聲音的能力。

我寫的書是關於歌曲作者Hendrix,而不是吉他手Hendrix。我從多重角度來看待他,觀察他的藝術形象。

2

短暫的一生

RS:你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他短暫的一生嗎?

KLG:他出生於西雅圖,基本上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涉足音樂,他沒上過大學,還有過短暫的參軍經歷,後來他成為了一名巡迴音樂手。

Hendrix當時在著名的Chitlin Circuit演出,和小理察 (Little Richard),威爾遜·皮克特 (Wilson Pickett),艾斯利兄弟(the Isley Brothers) 一起工作。所以他接受的是節奏和藍調的訓練。

後來他到了紐約,60年代中期試圖組建自己的樂隊,然而事情不太順利。後來被Animal 樂團的貝斯手Chas Chandler挖掘,Chas成了他的經紀人,Chas將Hendrix帶去倫敦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Hendrix從1967年到1970年去世的那段時間,是他最有生產力的時期。他錄製了《Are You Experienced?》《Axis: Bold As Love》《Electric Ladyland》《Band of Gypsies》,短短的3年,他錄製了4張專輯,還留下大量的素材。

RS:為什麼他在英國會取得很好的發展?

KLG:我認為這和時機有關,當時英國的音樂界真的需要一個像他一樣有獨創性的人,因為像滾石、披頭四、Yardbirds、John Mayall,都對節奏藍調和藍調感興趣,而Hendrix基本上是那種文化的代表。

他是一個真正能演奏藍調的人,不僅僅是音樂上,還有哲學、思考和概念上的,就像整個藍調的哲學一樣,他流著藍調的血液。

他還很幸運有一位真正相信他獨創性的經紀人Chas和一個支持他的環境,以及他自己的才華,Hendrix有創作的欲望,能從翻唱其它人的節奏藍調中掙脫出來,創造出新的音樂,找到他自己的聲音。

3

搖滾藝術家

RS:在你的書中,你說「他是個搖滾藝術家,而不是一個搖滾明星,這個講法充滿了寓意。」 你如何定義搖滾藝術家?

KLG:他當然是個明星,不過對我而言,他是個100%的藝術家。無論是搖滾、爵士樂、藍調,還是古典音樂,藝術家都是一個首先致力於自己音樂的人。他是以藝術家的態度對待音樂,他不但熱愛音樂,還熱愛創作,他喜歡冒險,不想去做別人期望的事,當你強迫自己試圖創造一些甚至會讓你吃驚的事情時,這也是一種更高的藝術形式。

就像他在Woodstock演奏的《星條旗》,你會震驚一個人能創造出如此美麗、複雜、具有巨大情感衝擊力的音樂。他對美國當時的暴亂、抗議、越南、炸彈、子彈狀態,都在音樂中所有隱喻,他通過吉他、踏板和技巧來表達這些隱喻。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看了很多次這個演出,每次看都會讓我目瞪口呆,對他的力量感到敬畏。

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因為這也要冒很大的風險。

RS:他翻唱很多曲子,有人翻唱他寫的歌曲嗎?在Hendrix的創作中,最受歡迎的翻唱是哪一首?

KLG:應該是《The Wind Cries Mary》因為它有很多翻唱的版本;由Gil Evans製作,Sting 演唱的《Little Wing》也很不錯, Gilfema樂團的吉他手Lionel Gilles Loueke的版本也非常好;Art Ensemble of Chicago 翻唱的《Purple Haze》也很精彩。

RS:你提到《Twist and Shout》這首歌最初由黑人樂隊the Top Notes錄製,但後來被披頭四樂隊唱出名。你能想到一個相反的例子嗎?

KLG: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有很多黑人音樂家,要麼從白人音樂家寫的流行音樂,要麼是從鄉村音樂出名。百老匯音樂的爵士傳統,非常明顯的例子是Miles Davis演奏蓋希文的《波基和貝絲》。蓋希文是一位猶太白人作曲家,他卻深受黑人藍調和福音音樂的影響。

就像繞一個大圈,一個白人作曲家從黑人音樂中汲取素材,然後這個白人作曲家影響了黑人音樂家,所以有Miles Davis翻奏《波基和貝絲》。歌手Al Jarreau把詹姆斯·泰勒的《火與雨》翻得非常漂亮,Billy Paul也翻了埃爾頓約翰的名曲《你的歌》。我相信很多黑人音樂家都翻唱過喬尼·米切爾的曲子。

RS:你提的這些歌曲都已經非常出名,我想知道有沒有白人作曲家的創作因為黑人的演出而一炮而紅?

KLG:Hendrix翻唱的《Hey Joe》,這是一個白人民謠歌手Billy Roberts寫的。

4

27俱樂部

RS:為什麼那麼多搖滾明星在27歲去世?

KLG:像Hendrix、Janis Joplin、Jim Morrison這些人,我認為這是相當極端的情況,我希望他們其中沒有任何一個有意在27歲死去。Joplin是在Hendrix死後兩周去世,他們的死離得很近。我覺得這可能是個病態的巧合。

27歲是很年輕的,同時可能是60年代或70年代初,那時候的27歲感覺上可能更加成熟,不像現在我們對27歲的看法。這也是一個非常奇怪,但卻又可以被解釋的現象。

但也有很多人打破了它,Prince 27歲時沒有死。Prince也是位非常重要的音樂家,他深受Hendrix的影響。有很多人能活過27歲,沒有屈服於27歲的詛咒。

RS:有一種說法,這些搖滾明星大概在27歲左右已經發行了他們的第一或第二張非常成功的專輯,然後他們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保持,甚至超越已有的成就。所以他們給自己巨大的壓力,不少人求助於藥品與酒精,導致他們早逝。

KLG:Hendrix就是,Joplin酗酒成性,Morrison 用了各種各樣的藥品。我想不僅僅是27那個年紀,這也和那個特定的時間點有關。60年代末70年代初,搖滾明星的壓力也真的達到了頂峰,我認為這是一系列因素的綜合。

就Hendrix而言,他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作為一個傑出的音樂家,不斷地巡迴演出,不斷創作新素材。我認為他真的需要休息一下,休息一年,不做任何巡迴演出,不做任何演唱會,不做任何採訪,不要出現在媒體上,真正地冷靜下來至少六個月或一年,然後回來工作。

在這個時間點上,60年代末70年代初,音樂產業有更多的資金,無可避免音樂家有更大的壓力。Bowie曾經說過一段非常可怕的經歷,唱片公司會為他提供毒品,讓他能繼續工作。這實在太瘋狂了。

當時音樂產業一度非常陰暗,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不好的事情發生了,有太多的剝削,也對音樂家施加了很大的壓力。所以如果我們想追根究底27的詛咒,那麼除了看看音樂家的生活方式之外,我想我們還得觀察他們周圍的人。這意味著唱片公司的高級管理也要對他們的行為負責,很多人說Amy Winehouse的死就是因為她身邊沒有合適的經理。

RS:如果Hendrix還活著的話,他就77歲了。

KLG:如果他還活著,我認為有幾種可能:他可能接受了新的科技,從他去世之後,音樂技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他生前對科技就充滿興趣,這些他或許都可以接受,再創造出驚人的音樂;他也可能對鼓聲音源器而不是真人的鼓手有反感,因為有些音樂家會選擇回歸於傳統,他可能會回到根深蒂固的藍調,甚至彈奏原聲吉他、12弦吉他,都非常可能。

很遺憾Hendrix在1970年代去世,接下來的音樂發展實在很精彩,人們開始採用新的錄音技術,我敢肯定這些,在某種程度上會對他產生更大的影響。

所以我對Hendrix有一種幻想,也許他會和Miles Davis、James Brown、Ornette Coleman合作即興演出。

5

關於Hendrix的傳記

RS:除了你自己的書,關於Hendrix的傳記中,你會向讀者推薦哪一本?

KLG:信息量特別大的是約翰·麥克德莫特(John McDermott's)的《澄清事實》(Setting the Record Straight)。Charles Sean Murray 、Keith Chadwick 和Greg Tate 的傳記也不錯。

不過我認為你可以從Hendrix的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也可以從他自己寫的東西中學習。他給Buddy Miles的唱片《Expressway to Your Skull》寫了介紹,Buddy Miles是《Band of Gypsies》專輯的鼓手,唱片介紹中充分呈現了Hendrix的個性,所以從這些唱片介紹冊內,你可以學到很多。

我採訪了Vernon Reid,他是Living Colour樂隊的成員,非常傑出的吉他手。我們簡短地談到了Hendrix,當時我不知道我會去寫一本關於Hendrix的書,他只是在那次談話中突然出現。Reid說了一些非常洞悉的話,這些話影響了我對Hendrix的思考,20年後,我在書中引用了Reid當時說的話。我們的採訪大概45分鐘,關於Hendrix的談話不超過5分鐘,卻有足夠的內容來激勵我在20年後寫一本關於Hendrix的書。

這本書真正關注的是一個音樂家和一個作曲家,特別是Hendrix有多重要。當然,我也得討論他是多麼了不起的吉他手,但是我要從更廣泛的角度來觀察他,看他寫的歌詞,以及他的歌喉。他自己對自己的歌喉沒有太大信心,但當你看他表演時,卻非常精彩,因為他知道如何用音樂及吉他演奏來配合。

所以我探討了他的作曲、編曲、製作、吉他演奏、歌詞,聲音的運用等等,這些很多在過去都沒有被研究過。另外我強調了他與藍調的關係,他如何真正理解藍調的本質,如何利用它作為創作的平臺。他對藍調的理解及運用超越了一系列和弦的變化,將你帶到許多不同的領域,除了敘事之外,還有哲學的方面,Hendrix與藍調的關係是非常親密且深刻的。

RS:我們都知道他在音樂方面的天賦,你認為他是個好的作詞者嗎?

KLG:Hendrix是一位傑出的抒情作家,《The Wind Cries Mary》《Little Wing》《Hear My Train A Comin』》的歌詞都很精彩,非常詩意。

RS:你覺得Hendrix寫詞的能力是從哪來的?

KLG:首先他有著不可思議的想像力,而且他也很聰明。從他在音樂會上與觀眾互動的方式就可以看得出來。儘管他沒有受過廣泛的正規教育,但是他非常機智,善用雙關語,喜歡反諷。

我特別喜歡《The Wind Cries Mary》中的歌詞:

After all the jacks are in their boxes

And the clowns have all gone to bed

You can hear happiness staggering on down the street

Footprints dressed in red

And the wind whispers Mary

這段開場白真是太美了,他能理解人性,因為那首歌是寫他和女友凱西·艾金漢的一次爭吵。這是關於人們如何疏遠,人們如何互相誤解。關於作詞,你必須具有高度的想像力與敏感度。Hendrix有著狂野的、爆炸性的、無法控制的力量,同時,他非常敏感,在某些地方也很溫柔。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他是一個有趣的抒情詩人。

#獨家報導RS Exclusive

#搖滾明星Rock Star

#音樂先鋒Young Talent

#榜單RS List

#洞見Break Down

全球音樂文化媒體

·

出品 | @寧大大編輯 | @宋佩芬、陳凌希;設計 | @孫毅dashuihua@ytmedia.com

相關焦點

  • Jimi Hendrix為何偉大?
    在上世紀60年代,大部分吉他手在彈riff的時候通常只彈單音,這樣聽起來有些單調、有些無聊,而且缺乏律動,比如這樣:如果你仔細聽就會發現他的右手並沒有像大多數吉他手一樣選擇精準的演奏每根弦的音符,而是用撥片刷過所有弦。在演奏目標音的同時,通過右手控制不需要出聲的琴弦,融合了一些早期funk的手法,再加上獨有的音色,使得這種演奏極富有侵略性,就一個字——野!
  • 吉他之神Jimi Hendrix早期罕見1960年代吉他面世,即將拍賣
    Kruse GWS拍賣會上,人們將看到1960年代初的日本Sunburst電吉他,預計它的價格至少為50,000美元。這是最低出價,但是拍賣行希望創造歷史性的價格…… 傳說吉他之神Jimi在1962年從美國陸軍返回家鄉,並搬到田納西州的克拉克斯維爾後,不久就使用了這把精美的吉他。
  • 已故「吉他之神」 Jimi Hendrix 的家族公司將聯手洛杉磯時尚品牌 Libertine,推出奢侈服裝膠囊系列
    為紀念已故傳奇搖滾樂手、「吉他之神」 Jimi Hendrix 開創性專輯《Electric Ladyland》發行50周年,他家族的企業
  • 【吉他教學】現代搖滾吉他創始人:吉米・亨德裡克斯( Jimi Hendrix)
    他的演奏和相對短暫輝煌的事業生涯,以及對大眾的影響自始至終都是無與倫比的(也許只有 Eddie van Halen能與之相提並論)。他的原名是 James Marshall Hendrix。從童年起他就受到布魯斯( blues),福音音樂( gospel)和R&B的陶。在軍隊中呆過一段時期之後,他開始在R&B的俱樂部裡演出。
  • 紀念偉大的Jimi Hendrix,Gibson推出全新Hendrix籤名款吉他
    「這是一種信念,我們用的是電吉他,如今一切都已電氣化,因此,這種信念是通過電吉他來直擊人們內心,這就是我們大聲演奏的原因,因為實際上信念並沒有通過耳朵而進入內心
  • Jimi Hendrix專輯《Are You Experienced》:10件你不知道的事
    在專輯面世50年後的今天,一個具有不同音軌的版本將在三個月後於美國發行。這張專輯不僅展示了Jimi超神的吉他演奏技巧,還融合了R&B、藍調、迷幻、流行、搖滾,甚至爵士樂,在這之前沒有人嘗試過這樣做。《Are You Experienced》還顯示出Jimi作為一個曲作者極具異想天開和富有想像力的視野。
  • 全球最偉大的50位吉他手——Joe satriani
    今天小編為大家要介紹的這位就是有著「吉他教父」之稱的Joe satriani,很多人喜歡叫他為「老喬」或者「喬幫主」。這位年過半百的吉他老人在整個搖滾界有著顯赫的地位與讚譽,也是小編非常喜愛的一位吉他大師,俗話說:「一位不懂吉他的鼓手,不會是一位好的貝斯手。」今天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感受這位「吉他教父」獨有的個性與生活。老喬和他最為著名的10個學生(看看各位認識幾個)
  • 吉他之神
    「吉他之神」這個稱呼大家都不陌生,像很多技術高超的吉他手比如Slash、Steve Vai、Eric Clapton等等,都被人們冠以這個名號。然而有一位偉大的吉他手,在短短三年的音樂生涯裡成為了世人「公認」的「吉他之神」,地位至今無人可以撼動!他就是——Jimi Hendrix(吉米·亨德裡克斯)。1942年Jimi Hendrix出生於美國西雅圖的一個黑人家庭。
  • 吉他之神問:你丟了個金吉他?銀吉他?還是人生的吉他?
    指間彈奏出的間奏時而輕快明亮,時而清脆悅耳琴弦帶出音箱的共振時而悠揚悅耳,時而深沉憂傷他是熱愛音樂的芸芸眾生中的一位但他也是堪稱傳奇的「吉他之神」我轉而學習吉他但是最近,對我影響最大的是一位鋼琴演奏家Kisharit我想努力成為像他那樣
  • 同樣抱過掃帚當吉他,他是吉他之神,而我只配做沙雕
    為什麼說吉米·亨德裡克斯是吉他之神呢1970年9月18日,吉他之神吉米·亨德裡克斯英年早逝,時年27歲。在這之前,他曾創造出搖滾樂最永恆的一幕,也是這位偉大的迷幻表演者最為輝煌的一幕。、粉紅色的羽毛、褶皺的緞子襯衫走下飛機時,美國吉他之神也就此誕生。
  • 吉他之神崛起:吉米·亨德裡克斯
    當吉米·亨德裡克斯(Jimi Hendrix)在1967年的蒙特雷流行音樂節的結尾,用一把燃燒的芬達Stratocaster為演出畫上驚嘆號時,那是搖滾樂歷史上永恆的一幕,也是這位偉大的迷幻表演者最為輝煌的一幕,更是吉米對吉他之神的深情與感激。
  • 吉米·亨德裡克斯:左撇子的吉他之神
    但是他並不像其他左撇子樂手那樣使用特製的反手琴,而是將普通琴反著拿,弦也是從粗到細反著裝,一般人看著非常彆扭,然而吉米卻能運指如飛,絲毫不受影響。這樣的特立獨行可謂是個性十足。1961年,吉米由於兩次被發現在偷來的車上而被起訴。擺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要麼去坐牢,要麼去參軍。吉米選擇了後者。在參軍期間,他認識了後來的合作夥伴Billy Cox。
  • 吉他之神Eric Clapton的'神'來之筆!
    前者辛辣,後者溫馨,這兩種看似不搭調的音樂居然能結合到一起?沒關係,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是吉他之神!(還有另一個驚喜:史上最成功的樂團之一也回歸了!看下去了解一下!)吉他之神Eric Clapton發行首張全長節日專輯Happy Xmas
  • 左撇子的吉他之神
    對於這個名字,可能不太聽早期搖滾樂和對電吉他這件樂器接觸不多的人們不是很熟悉;而對於相反的一部分人,這個名字應該是如雷貫耳。因為,多少人是因為他拿起了電吉他,而又有多少音樂人,多少搖滾樂隊,因為聽了他的音樂,激發了自己的音樂靈感,創作出了五彩繽紛的音樂,從而又影響了後世的種種音樂風格。
  • 這場演唱會結束後50天他就去世了,享年27歲被奉為吉他之神
    吉米·亨德裡克斯(Jimi Hendrix),生於華盛頓州的西雅圖, 搖滾名人堂形容他是「搖滾樂史上最偉大的樂手」,15歲開始接觸吉他,雖然他的主要音樂生涯只持續了4年,但依然被世人稱為吉他之神。吉米創造性地發展了傳統搖滾吉他和電子布魯斯的演奏技巧,可能如今在有些人看來是炫技,可在當時是在為電吉他發掘新的聲音。到底有多厲害?有人評價說:他只需要單單憑吉他技術,就可以和擁有嗓音作曲作詞樣樣行的披頭四平起平坐。而這首現場版本的《Voodoo Child》,加了好多即興,每一個音符都能滲透到每個毛孔,猶如渾身大換血,這是可以讓你免受外星人精神控制的歌。
  • 沒了吉他後才知道,原來《天空之城》並非只是一首好聽的吉他曲
    大學的時候有把吉他,那是表哥給我買的。他從高中時期便開始學習吉他,最初的時候,用一塊木板繞幾個皮筋就瘋狂練習,其熱愛程度,堪比如今大家對手機的熱愛程度。後來,他慢慢換上木吉他、電吉他,慢慢因為吉他技討得女孩喜歡、討得領導歡心。
  • 迎來 50 周年的伍德斯託克音樂節,今年被取消了
    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音樂節之一,伍德斯託克音樂節不僅是全球熱愛音樂的嬉皮士們眼中的朝聖地,更是當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並曾被著名的《滾石》雜誌入選為 50 個改變搖滾樂歷史的重要時刻之一。伍德斯託克音樂節在誕生之初,同樣是困難重重。麥可·朗格和其他三位創辦人原本計劃在紐約州的沃爾吉爾鎮舉辦,但當時的居民們對嬉皮士表現出了強烈的抵制,政府也對音樂節的安全性表示疑慮,最後才輾轉在附近的貝塞爾小鎮舉行。
  • 吉他演奏家艾迪範海倫去世,被稱為「吉他之神」
    當地時間10月6日,吉他演奏家艾迪·范·海倫(Eddie Van Halen)因咽喉癌去世,終年65歲。艾迪·范·海倫被稱為是20世紀最傑出的吉他演奏家之一。
  • 不能忘記的搖滾樂歷史 - RAMONES, MC5, Jimi Hendrix​, MOTORHEAD, Joan Jett
    Dee Dee創作了眾多名曲,74年到89年之間擔任樂隊貝司手與歌曲創作人,離隊以Dee Dee King之名發展過Hip Hop音樂,沒多久便回歸朋克家族,與雷蒙斯一同走到退休。Dee Dee自少年時期沾染毒品,2002年吸毒過量而斷送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