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播劇《鬢邊不是海棠紅》中,有不少大家喜愛的cp,像雙男主的商細蕊與程鳳臺就不用說了,還有曹貴修與程美心,曹貴修成古大梨,原小荻與俞青等,其實,還有一對比較隱晦的cp,沒錯,就是寧九郎與齊王爺,這倆啊,算是夕陽紅CP。
寧九郎與齊王爺這一對,沒有明顯cp連線,但是,我們卻能通過他倆在一起時的舉止言行,明顯感受到他們之間非比導常的那種關係。
寧九郎是前朝慈禧太后時期的戲曲界「明星」,紅人,被慈禧太后視若珍寶,被封梨園尚書。五年一屆的梨園魁首,不是他得了,就是同樣是慈禧時代戲曲明星的侯玉魁得的。而我們可愛的男主商細蕊那已過世的養父商菊貞,在五年一屆的梨園魁首大賽中,一直是「千年老二」。
前朝在辛亥年代成為一代煙雲,繁華舊夢。寧九郎出了皇宮,投奔了齊王爺。
在程鳳臺這樣的歸國新派人士眼中,寧九郎思想僵化,封建王朝好不容易完蛋了,他卻又去抱著封建王爺的大腿。而在商細蕊看來,寧九郎這是忠義兩全,前朝雖完蛋,寧九郎卻是念舊的人,他投效齊王爺,恰恰是忠孝的表現。
寧九郎說,他們在戲臺上唱的都是「大義」,潛移默化。所以,他在臺下的為人行事,也秉承著這兩個字。前朝時,他當著慈禧太后的面,救下了如今在新政府裡大權在握為人正真的劉漢雲的命,「我沒有救錯人」,幾十年後兩人相見,寧九郎說。
而當時的劉漢雲,是極其看不起寧九郎這些唱戲的,認為戲子誤國。
再說說齊王爺,此人雖是前朝貴胄,卻極跟得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清王朝將倒未倒之際,他便開始布局,在租界興辦實業。大清倒臺後,很多皇子皇孫潦倒落魄窮困,齊王爺卻生活無憂,一樣住著偌大的王府。
可以說,齊王爺格局是極高的,上可以進朝堂議事,下可以在王府裡當農民當花匠種花種菜;對局勢有也有自己的判斷,有見地;思想先進,對人沒有貴賤之分。
在劇中,我們看到的寧九郎和齊王爺在一起的畫面,兩人都是平起平坐的,不分主次,不分主僕。寧九郎和王爺說話,也不是奴才對主子的口吻,而是朋友一樣,並不是齊王爺說什麼寧九郎都必須聽。
比如劉漢雲想一償平生夙願,聽寧九郎的戲。而齊王想起當年劉漢雲侮辱過寧九郎,便說,給誰唱也不會給他劉漢雲唱。可齊王爺話音剛落,寧九郎竟答應了商細蕊的要求,願意去給劉漢雲唱堂會。可見,寧九郎不僅仗義,還是一個大度的人。
當商細蕊因為打擂臺,唱新戲《趙飛燕》而想不出如何更好地表現掌中舞時,寧九郎將齊王爺珍藏和喜愛的畫作匿名給了商細蕊,讓商細蕊參考上面的玄女舞。當齊王爺找不到畫,知道是寧九郎所為後,也沒有加於責備,只有親暱的戲謔。可見齊王爺對寧九郎也很包容。
寧九郎和齊王爺在一起時,是很放鬆的狀態,兩人就是老夥伴,知己,知音合體,相知相伴相隨。總之,這兩老年人在一起,感覺他們是相處比較舒坦的一對。
寧九郎得遇齊王爺,作為一個無兒無女的人,有這樣的晚年,算得上幸福了。吃住溫飽不愁不說了,最重要的是身邊有談得來的志向相投的朋友相互理解和照顧。
在進入老齡社會後,進入四五十歲年紀的我們,開始會有晚年焦慮,我們知道養兒防老基本是不可能的了。所以,近些年,關於如何養老的話題,也很有熱度。每一種新型養老方式的興起,都能掀起人們的熱議。
老夫妻相伴相扶到老就不用說了,還有進養老院養老,抱團式養老,租房子養老等。
進養老院你得有錢,一般的條件差的,你恐怕也住不下,心情不好,死得快。
租房子養老,操作起來比較麻煩,首先要找到合適的房子,再有合適的人一起分擔房租。要找合得來的,就不容易,都太老,上了年紀的,體力不行了,誰來幹活,怎麼相互照顧?
抱團式養老,就是找一個或幾個三觀一致的人,在老了時,一起生活到死。
像寧九郎和齊王爺這樣子的cp最好了,有錢,有寬闊的住處,談得來,能相互包容,閒時養花種菜,唱唱戲,聊聊天,一起共度晚年。
希望我們都有這樣的晚年,不會成為兒女的拖累,有談得來的知己朋友,自給自足,安祥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