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為什麼害怕退休?經濟壓力之外,面子也是老後不幸福的關鍵

2020-12-27 騰訊網

一提到「退休」,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最近我看到一份非常有趣的報導,值得提出來跟大家分享,其報導內容是針對全世界 17 個國家,共計 17,000 名受訪者進行的問卷調查,題目為:大家聽到退休這個詞,最先想到什麼?

許多歐美發達國家人士的答案多為「自由、滿足、幸福」。然而,韓國大部分受訪者卻都回答「經濟困難」,之後才是「很害怕、很寂寞、很無聊」 等答案。為何會如此呢?

韓國人平均壽命即將達到世界第一

根據聯合國 2009 年提出的《世界人口高齡化報告書》指出 2000 年,國民平均壽命超過 80 歲的國家僅有六個,但到了 2020 年時,平均壽命超過 80 歲的國家將多達 31 個,而這些即將超過百歲的現代人,則被稱為「百歲人類」。

另一方面,據韓國當地 2018 年數據指出,國民平均壽命將突破 81 歲大關,來到 81.8 歲,許多有關機構也預測出,2030 年韓國男性和女性平均壽命將達到世界最高水平,2030 年韓國女性的平均壽命,將由 2010 年的 84 歲攀升至 90.8 歲,突破過去人類均壽 90 歲上限,除位列世界第一之外,也是人均壽命增長最快的國家;同時男性平均壽命也將由 77 歲提升至 84 歲,雙雙位居全球之冠,到時甚至可望超越日本,稱冠全球人均壽命第一長的國家。

然而,壽命增長真能令人快樂嗎?韓國的老年人(65 歲以上)在臨終前,面臨著平均將近 17 年時間往返大小醫院以及「孤獨死」現況;儘管 1971 年後出生的韓國人士,即現在年齡約落在 40 歲後半的職場人士,其平均壽命可望來到「坐八十望九十近百歲」之際,韓國人卻仍害怕退休生活。

「體感」退休年齡與實際退休年齡之間的落差

根據 2015 年當地求職入口網站"Job Korea"曾對職場人士所做的「體感退休年齡」大調查(這裡的「體感退休年齡」並非是指職場人士「實際」的平均退休歲數,而是上班族「所感受到」的退休年齡),得出韓國大多數上班族有近七成認為,在 50 歲前退休是件很自然的事。

詳細而言,不分性別上班族的平均體感退休年齡為 48.8 歲,而男性平均值為 51.5 歲,女性則落在 46.4 歲,相較之下,女性提早了 5.1 年想要從職場退休。但韓國 2017 年法定的退休年齡為 60 歲,兩者數值仍相差了將近十年。

且若依企業型態之不同,上班族的「體感退休年齡」也有所不同:如在公家機關服務之人士,體感退休年齡為 52.6 歲,是所有職業中最晚的,很可能是因為公家機關工作性質單純、薪水穩定,且「業績」壓力相較其他私人公司較為寬鬆所致。而其他領域的上班族,可就沒這麼輕鬆了,如大公司員工的平均體感退休年齡為 49 歲、中小企業為 48.2 歲、外商則為 47.9 歲。綜觀之,大多數韓國人的「體感」(理想),多為在 50 歲前後退休。

然而,理想與現實總有段差距。

若真要韓國上班族在 50 歲左右退休,恐怕都會讓他們打退堂鼓,因為現實上韓國人退休的平均年紀為 60.3 歲,相近於法定退休年齡 60 歲,但卻異於不斷提早的「體感退休年齡」。說到底,韓國人得再多工作十年之久。

退休後的理財難題

造成韓國人晚退休、害怕退休之主因,很多人首先想的是:退休即是失去穩定工作與每月固定經濟收入。

寫作《我每天都想辭職》的作家樸英祿也指出,韓國一般的雙薪夫婦每月開銷約為 240 萬韓元,這樣的數字,相當於韓國國民年金工會所發表的,一般中產階層 50 歲以上夫婦每月合理生活費(排除奢侈休閒娛樂費用),大約落在 205 萬韓元左右。

另一方面,樸英祿也指出韓國職場人士退休後的所得,至少須佔本工作所得的 75% 才夠用,但實際上可獲得的所得卻僅佔原本工作所得的 57%。也就是說,萬一退休前在職場上每個月的收入有近 300 萬韓元的話,退休後靠保險、投資,抑或其他理財方式,理想的收入應該要是 225 萬韓元,但實際上卻僅得 170 萬韓元左右,兩者間有極大落差。因此,不少上班族退休後若是遭遇理財不順,或是事先沒有提前規劃的話,很容易就會陷入生活財務危機。

但是,領到原本工作所得 57%,抑或 75% 也好,真的夠用嗎?我們提到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假設如調查所言,人在體感退休年齡 50 歲前後退休,未來還有將近 30 多年要過;若以 30 年整數計算,韓國人所需要的總生活費,則需要約九億韓元,這個數字還不包含每年的通貨膨脹率及子女的高昂教育費,抑或用在自己晚年,約莫 17 年之久的醫療支出呢。

經濟壓力之外,退休要顧慮的事情還有

要一般韓國人在剩餘的 30 年退休時間──特別是現今的低利率時代──準備好九億韓元退休金,著實不容易。除了經濟上的壓力外,樸英祿也提到退休生活並非只有「錢」的問題而已,如他採訪到一位在大企業工作到 50 多歲,之後轉行到中小企業直到 2016 年才退休的 60 多歲受訪人士,談他的退休「難題」。

受訪者表示,他退休後時常去國外旅行,偶爾也打打高爾夫球,享受過往工作期間,沒能感受到金錢與時間餘裕的悠閒生活,且他退休後,不再需要在首爾通勤、活動,順利處理掉一間在首爾蠶室區的 40 多平方米公寓,搬到空氣清新的郊區居住。賣掉房子的他,多了一筆閒錢可用,加上投資其他不動產有成,算是過著十分寬裕的退休生活,沒有太多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煩惱。

但這看似清幽的退休生活,受訪者事後卻用「災難」一詞,來形容自身的退休生活。因為退休前的他,已經習慣 30 多年來的工作生活,身體也還算健康,仍有能力繼續工作,退休後生活反而失去重心、無所適從,讓每一天都像地獄般難熬。

儘管他一年出國玩個三、四次,但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總得回到自己國家,且就算他熱愛打高爾夫球,但後來也因不好意思常找學弟或同事朋友一起打,很快就放棄了。

退休前只知道工作賺錢,在毫無準備下就退休的受訪者無奈地說道:「現在我常常想,不論工作內容是什麼,只要有一張書桌和名片,薪水再少我也肯做。」只可惜已經超過法定屆齡退休的他,想要再找下一份工作的確困難。

從這個案例,我們看到現代人即使到了 5、60 歲,也不是一位病懨懨的老年人,往往還能工作、貢獻社會,也還有充分精力感受快樂,中老年人所累積的豐富經歷與知識,使他們的思慮與領導能力更勝年輕人。對這樣的人來說,光有錢就能度過幸福的退休時光嗎?剩下的人生可還有 2、30 多年呢!可見有錢不一定能帶來幸福的退休生活。

年紀愈大愈感到不幸福

韓國人年紀越大,越覺得自己不幸福。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國別調查報告,韓國民眾所感受到的幸福度隨著年齡增長而遞減,過了 50 歲後甚至遽降。而另一份統計報告也指出,韓國民眾退休後,有 83% 的人會用看電視來打發時間,同時也因為退休後家庭角色轉變,以及夫妻相處時間增加,造成「黃昏離婚」的機率大幅上升,韓國 65 歲以上老人的自殺率也已經達到 OECD 平均的三倍以上;2003 年後,更總是高居第一名。

韓國人年紀越大,越害怕退休。退休後越感到不幸福的理由,也許正如同樸英祿所言,除了退休後金錢寬裕與否外,社會疏離感、夫妻相處之道,甚至喪失子女的尊重,或許才是退休後「災難」的開始吧?

相關焦點

  • 日本人和韓國人誰更幸福?詳解相似又不同的人生!
    日本和韓國自古以來就是「鄰居」,在文化上同屬於「亞洲文化圈」,其近代社會的構造和經濟發展模式有諸多相同之處。韓國上自稱是「發達國家」,而日本是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那麼同做為亞洲的「兩大發達國家」,哪國的人民更加幸福呢?
  • 韓國人死都要面子,遲早翻車-虎嗅網
    要知道不只是買房,韓國人租房都看房面,看你租什麼樣的房子,韓國人就會有不同的眼色。但短短的半個世紀之後,韓國像是一個突飛猛進的後起之輩,一躍成為了工業大國、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這中間的幾十年間,韓國到底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就像三星的崛起那樣,難道韓國不就是靠著廉價的模仿日本推出的電子精靈,才在全球市場爭取到了一杯羹嗎?
  • 日本、韓國人有錢,為什麼卻不夠幸福?
    部分國家的幸福指數排名幸福指數之下,是日韓兩國的疲態:經濟強大,卻為此透支了社會的活力與幸福。在工作上,英法德等國的不少職員,像是浪蕩子弟,將上班當成生活的調味品。而這名員工直到3年後辭職,才敢起訴自己的老闆 。日本有等級制度,對韓國來說,則是高考制度。韓國人要想進入大企業,必須考入國內前十的大學。所以韓國學生比中國學生還累,不僅放學之後要參加各種補習,學習到凌晨1點也是見怪不怪。
  • 一個「新壓力」正在尋找退休老人,中了沒有幸福的苦果,十分無奈
    一直等到退休,幻想可以輕鬆地度過晚年,但在現在,這並不容易。曾經被這種「新型養老壓力」找出來的,一點幸福都沒有。一個「新壓力」正在尋找退休老人,中了沒有幸福可言的苦果,十分無奈。家裡有長壽父母的「新壓力」,正在尋找退休老人。退休老人會面臨怎樣的壓力?之前我們真的是無法想像的。
  • 韓國人扎堆移民中國,生活辛苦大多數沒有養老金,是怎麼回事?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資料顯示,超過60歲的韓國高齡人口僱傭率和貧困率,都是世界之最。與中國比較相似的是,韓國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然而到60歲就停止工作的韓國人少之又少,有些年近70歲的韓國老人仍舊在工作,做環衛工、洗碗工、家教、餐廳員工等等。
  • 《老獸》:老年人的生存尷尬不光是「面子」和「票子」
    老獸的面子年輕時的老獸,有過風光燦爛的日子,他拉扯三個子女長大成人,幫他們找工作、買房子,也曾幫朋友做生意,應該是位名副其實的老闆。但是經濟轉型後,許多外債要不回,再加上妻子病癱六七年,所以他因債、因病致貧。老年後,情況每況愈下。
  • 上有老下有小,完全沒有幸福可言?一種「新型壓力」找上退休老人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技術的發展,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在不斷提高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養老壓力。55歲的李阿姨剛好到了退休的年齡。經過多年的努力工作,原以為退休可以享享福。然而,沒想到這時候父親去世了,致使82歲的母親沒人照顧。所以退休後,她每天都得照顧孫子和母親。但母親總會給自己帶來各種「麻煩」,經常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
  • 追趕型國家的悲劇:日本韓國人有錢,為什麼卻不夠幸福?
    比如最新的《2020世界幸福報告》,涉及153個國家和地區,韓國、日本分別位列第61、62。英法德普遍在10-30名。芬蘭、丹麥、瑞士等國更不用多說,包攬了前5。部分國家的幸福指數排名幸福指數之下,是日韓兩國的疲態:經濟強大,卻為此透支了社會的活力與幸福。
  • 陳巖石出演《人民的名義》,為什麼都退休了,還有很多人害怕他
    隨著近些年來的時代發展,觀眾對電影和電視劇的口味是越來越重,要求的質量也是越來越高。如今的電影和電視劇都是商業化的,所以拍出來的效果也就沒有那麼好看,觀眾看完之後就會忘的一乾二淨,不像曾經的《西遊記》、《水滸傳》、《三國》等那麼的讓人難以忘懷。而2017年,突然出現了一部《人民的名義》卻迎合了老、中、青三代人的口味,只要看過這部電視劇的沒有一個說不好的。
  • 陳巖石出演《人民的名義》,為什麼都退休了,還有很多人害怕他
    隨著近些年來的時代發展,觀眾對電影和電視劇的口味是越來越重,要求的質量也是越來越高。可是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在這部電視劇當中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劇中一個退休老幹部陳巖石,竟然讓那麼多的達官顯貴低頭哈腰的。
  • 韓國人生活壓力有多大?平均每天2個人從自殺大橋跳江
    韓國人自·殺喜歡扎堆,其中著名的自·殺地之一就是漢江大橋。在漢江大橋自殺的人有多少呢?漢江大橋已經成為了自殺的代名詞,如果有韓國人說「我要去漢江了」,不是說他要去看風景,而是要去自·殺。2010年,韓國自·殺人數高達15566人,平均每天就有40個人自·殺。2018年1月到9月,就有479人在漢江大橋投江自·殺。算下來一天平均就要跳兩個人,運氣好你還能找個同伴。
  • 為什麼韓國人特別愛整容?
    據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調查數據顯示,20%的韓國女性都曾做過至少一項整形,而在美國這一比例為5%。韓國的《朝鮮日報》曾經在2009年對韓國的女大學生進行過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25%的人承認自己「整過容」。在有過整容經歷的人中,有八成表示「還想做」。而那些沒整過容的女孩中,也有80%有做手術的打算。
  • 延遲退休定了!70/80/90後退休年齡明確
    據人社部部長表示,之所以遲遲未定方案是因為目前我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就業壓力非常大,特別是近幾年化解過剩產能職工、分安置的壓力較大,因此,制定這樣的方案需要更加穩慎。 但是在另一方面,以下三個因素也是考慮延遲退休的幾個核心關鍵: 1、大多數國家退休年齡是65歲、67歲 人社部原部長曾指出,我國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
  • 柯南:琴酒為什麼會害怕柯南?除了警察署之外,這一點跟重要
    柯南:琴酒為什麼會害怕柯南?除了警察署之外,這一點跟重要,喜歡名偵探的朋友們,你們知道嗎這部動漫已經連載二十周年了哦,算是動漫界的元老級別了,原先一起火熱的火影都完結了,這劇還在連載,而且案件越來越懸疑,扣人心弦,當然除了破案的劇情外,柯南和琴酒之間的戲份也是很受關注的要說琴酒在劇中,應該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覺了吧,作為黑方現在主要的boss,也就是領導人,他的戲份也是很足的,很多的交易都他自己親自去完成的,但是我們可以看出的
  • 韓國人為什麼那麼愛泡菜 ?
    吃方便麵了要配泡菜,吃烤肉了要配泡菜,煮湯了還得用泡菜,泡菜在韓國人的生活裡永遠都不會空缺。提起泡菜,韓國人似乎眼睛都在發亮,他們對泡菜的讚美毫不吝嗇。假若吃到了爽口的泡菜,他們就會做出誇張的表情,輔之以陣陣感嘆,給人一種此生無憾感。冬天到了,愛吃韓國烤肉配泡菜的壹讀君今天就打算來聊聊,為什麼韓國人那麼愛泡菜?
  • 時光不老,薪火相傳!永福法院舉行退休老幹部歡送儀式
    時光不老,薪火相傳!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韶華易逝,青春無悔,時光不老,薪火相傳!
  • 日本人討厭韓國人嗎?為什麼?看完後明白了!
    日本人從本質上來說,或者說還有點歡迎,在歷史上,中國明代萬曆年間日本曾經入侵過朝鮮,這帶給了朝鮮人悲慘的回憶,再加上近代以來日本對朝鮮的殖民統治,我們可以說,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是很低的,特別是日本拒不承認二戰中給一部分朝鮮婦女帶來的人身傷害,更加加深了韓國人的厭惡。
  • 韓國人這麼愛國,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僑居日本?這部電影有答案
    韓國烤肉獨步天下,韓國人靠著這門手藝將烤肉店開遍天下。可是如果你以為這是一部從頭至尾肉香撲鼻的美食電影,那就要大錯特錯了。電影通過一個僑居日本的韓國家庭幾十年的悲歡離合,讓我們了解到一個不為人關注的群體:「在日韓國人」。
  • 韓國人為什麼喜歡「搶」中國文化?
    我們眼中的「搶」是韓國人眼中的「傳承」,乍看之下,莫名有點搞笑,說好的中華文化圈呢! 韓國人為什麼對中國人做泡菜格外敏感,還多次進行文化挑釁,這裡面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多數韓國人對中國的態度不太友好,當然也有不少韓國人喜歡中國的,主要是高學歷人士,還有一些來過中國的韓國人。
  • 迷戀上住牢房的韓國人: 這牢不可怕,外面壓力山大的社會才真可怕
    甚至有些療養院的創始人,就是為了給自己的壓力找個出口才創辦的。比如,一家名叫「幸福之家」的監獄式療養院的老闆永先生,自己本身就是一個農村的檢察官。他曾經每周要工作超過100個小時,常年超負荷工作讓他身心俱疲。甚至對外面的世界感到厭惡和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