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走進泛樂萊公益直播,探尋「精神益生菌」的奧秘

2020-12-28 手機鳳凰網

「腸-腦」軸是連接腸道和大腦的信息交流網絡,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大腦、腸道菌群和人們攝入的營養密切相關。

日前,關注人類身心健康的泛樂萊舉辦公益直播——《聚焦腸道微生態》,直播邀請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李凌江、陝西省精神醫學臨床研究中心PI朱峰、浙大一院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胡少華3位教授,分享了關於精神分裂症的腸道微生態研究進展,和雙相障礙的腸道微生態研究進展,吸引了近千位相關領域專家觀看。

朱峰:腸道微生物組可能是人類的第二個大腦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機制難尋,腸道菌群。」這句話道出了各式各樣的生命科學研究都跟腸道菌群有關聯。朱峰教授表示,「微生物組伴隨著生命孕育,也伴隨人的生老病死。」

過去十年,全球對微生物的研究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早期研究認為精神分裂症是腦內疾病,現在的研究越來越支持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系統疾病。精神健康需從腸道菌群考慮,腸道菌群調控機體神經內分泌及代謝,參與孤獨症、抑鬱情緒、焦慮情緒的發生。

朱峰在其課題《人體宏基因組和腦腸軸探索》中表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腸道菌群多樣性增加。陝西省精神醫學臨床研究中心、西安交大一附院馬現倉的研究也初步證實了以上觀點。馬現倉曾收到一封美國患者的來信,提及其腸道功能紊亂的時候,精神狀態也非常嚴重;當他的腸道功能改善的時候,其精神狀態也有所改善。

其實在傳統醫學中,人類早已發現腸道微生物與精神健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古希臘醫聖蓋倫發現情緒和胃腸道的功能紊亂有聯繫。而我國《黃帝內經》、《傷寒論》中,都有對於情志的變化和腸道的功能變化、病變之間的聯繫。「回顧文獻,我們也發現很多精神分裂症會伴隨胃腸併發症。因此有一種說法,腸道微生物組可能是人類的第二個大腦。"朱峰說。

胡少華:腸道微生物與精神病症存在相關性

「人類微生物組計劃逐步興起,這是在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開啟的又一個人類生物學大工程。」從2007年,NIH宣布將投入1億1500萬美元正式啟動「人類微生物組計劃」 ,自2014年開始,腸道微生物組與腦疾病的文獻呈指數級上升,頂級機構都關注到了腸道微生物與自閉症、抑鬱症、帕金森病及腦卒中、腦梗死等都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2016年,美國證實推出國家微生物組計劃。

胡少華在以《從微生物-腸-腦(MGB)軸研究抑鬱症的病理機制》為主題的分享中表示,目前大多數動物實驗以及臨床試驗都表明腸道微生物與抑鬱症之間存在相關性,針對腸道微生物及其在抑鬱症中發揮的生物學作用取得了重大進展。未來的研究,將更全面評估腸道微生物抑鬱症的因果關係,例如促進抑鬱症的病因、預防和治療等潛在機制。

「需要注意的是,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遺傳因素、年齡、飲食、生活方式以及自身經歷等多方面環境因素的影響。」胡少華提醒大家,營養不良會增加精神分裂症的風險,雙相障礙存在代謝的紊亂,一些疾病與微量元素的缺乏存在一定的關係。

2013年,科克大學的神經藥理學家 John Cryan 和精神病醫生 Ted Dinad首次提出「精神益生菌」的概念。目前,國外已有通過官方認證的「腸-腦軸」益生菌產品,可以調節壓力引起的胃腸道症狀,促進健康的情緒平衡。

左上:朱峰;左下:李凌江;右下:胡少華

李凌江:腸道和大腦的「魔性」關係,值得深入探討

Gut在英文中有腸道的意思,同時也有直覺、勇氣的意思。英語中有一些關於「腸胃」的俗語:當面臨一個艱難的決定時,要「Follow your gut」 (聽從你的直覺);或者考驗我們勇氣和決心的時候,那就是「gut check time」(腸胃的檢查時間)。這些俗語,暗喻微生物控制著我們的身體。

李凌江表示,「如朱峰、胡少華兩位教授談到的,腸-腦軸的研究非常重要,但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腸道菌群在精神疾病的發生、發展、甚至預後過程中,到底起什麼作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腸道菌群能否成為生物標記物,其特異性、穩定性如何,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精神益生菌」被看好,泛樂萊助力中國微生物計劃組籌備

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是2013年由科克大學的神經藥理學家 John Cryan 和精神病醫生 Ted Dinad 共同創造出來的詞彙,被定義為攝入後利於人類精神健康的益生菌,這些益生菌可以與腸道內的共生菌相互作用,影響大腦。

目前,腸道微生態已成為精神疾病治療研究的靶點之一,越來越多的國內外精神科專家看到了微生物療法或「精神益生菌」的良好前景,但「精神益生菌」的概念還未被大眾熟知。而泛樂萊公益講座正是連接專家、大眾、媒體的最佳平臺之一。藉助公益講座,國民可以更多了解相關概念和知識。

在此次公益直播的最後,胡少華教授倡議組建中國的微生物組計劃。泛樂萊願意提供公益講座平臺,邀請更多精神醫學專家共同探討精神益生菌的作用機制等,助力中國微生物計劃組籌備。

泛樂萊即將上線的舒憂菌™,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通過官方認證(加拿大NPN編碼: 80021343 & 80062908 )的「腦-腸」軸益生菌,可提升正面情緒,平衡腸道功能,調節免疫機能,給追求精神健康人群提供多一種非藥物的健康選擇方式,為推動大眾心身健康的更好發展「加油助力」!

線上直播主持人和嘉賓簡介——

相關焦點

  • 走進廣西梧州龍母廟,探尋梧州的龍母文化奧秘
    今天小旅帶大家走進梧州非遺,探尋梧州龍母文化的奧秘。龍母信俗,又稱龍母信仰習俗,起源於戰國時代。梧州市地處三江匯合處,氣候高溫多雨,到了夏季降雨量大,洪澇災害頻繁。加上梧州地區丘陵起伏,地勢崎嶇不平,導致水流湍急,險灘多。
  • 探尋吊爐燒餅的奧秘!
    為了探尋其中的奧妙,滿足自己的好奇,我也加入了這家購買燒餅的隊伍中。最初,通過簡單的交談,排隊的人告訴我,這家的燒餅好吃。可當我品嘗了其它幾家的燒餅之後,覺得味道都差不太多,可見好吃並非是真正的原因,那麼,真正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 中國青年網:天大研支團雲課堂在布爾津探尋古建築設計奧秘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 李彥龍)近日,由天津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和天津大學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協會聯合開設的「津津相連」雲課堂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布爾津縣初級中學開講第三講——探尋中國古建築設計奧秘。本次課堂邀請天津大學建築學院講師何蓓潔主講,課堂主題為「探尋中國古建築設計奧秘,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引領青少年理想信念建立」。
  • 三場直播一網打盡樂器的奧秘
    肖雨楊 攝 這一次,川觀妹帶你一網打盡樂器的奧秘! 直播 ·預告 8月5日至8月8日,川報觀察+直播四川特別推出「博物館奇妙樂」系列直播,川觀妹帶你探訪集展覽、體驗於一體的十二樂微博物館,帶大家在觀賞中「走進」音樂,探尋傳統民樂樂器、西洋樂器的前世今生,將音樂融入生活。
  • 走進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探尋地球生命多樣性
    為迎接COP15大會,展示東道主良好風貌,12月4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感受雲南生物多樣性寶庫的豐富與獨特。據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館長陳泰敏介紹,澄江化石地是中國首個、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遺產,是保存澄江化石群的核心區域,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
  • 走進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揭示生物起源演化奧秘
    12月4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揭示生物起源演化奧秘,感受雲南生物多樣性寶庫的豐富與獨特。據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館長陳泰敏介紹,澄江化石地是中國首個、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遺產,是保存澄江生物群化石的核心區域,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是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遺址,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
  • 北京天潤新能走進我縣開展 「風潤中華——冠軍精神進校園」公益...
    為加大對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重點地區教師培訓的支持力度,10月20日,北京天潤新能投資有限公司攜手金風體育文化公司走進商都縣中、小學校,開展「風潤中華—冠軍精神進校園」公益體育幫扶培訓。10月20日,北京天潤新能投資有限公司攜手金風體育文化公司走進商都縣,為中、小學教師、學生進行公益體育幫扶培訓。縣委常委、政府常務副縣長楊文輝,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陳耀,金風科技內蒙古公司副總經理張偉,北京天潤新能烏蘭察布大區總監李嘉誠,金風大學副經理、桌球教練、前世界冠軍朱芳出席啟動儀式。縣教體局相關人員、各中學教師和學生、社會體育團體參加培訓。
  • 「港真靚貨」公益帶貨直播助力港貨走進內地
    9月28日晚,「港真靚貨」——「香港萬家電商計劃」大型直播公益活動在抖音平臺正式開播。這是香港品牌首次集體走進抖音直播間,為網友帶來了絲襪奶茶、潮牌、生活用品、高端化妝品、珠寶等40款產品。越來越多的業界人士和青年朋友認識到,電商直播是創業就業的新模式、貿易零售的新業態、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管道。他希望各界繼續「搭臺」「搭梯」,助力更多香港青年趕上內地電商發展的大潮快車。歷時半年多的籌備,「港真靚貨」公益直播活動從300多家香港品牌中優中選優20多家優質品牌走進直播間。
  • 人民日報《走讀》走進佳貝艾特,探尋全球羊奶領軍者的百年匠心之路
    欄目組於近日推出《走讀:探尋佳貝艾特》節目,向受眾全方位展現全球羊奶行業領頭羊企業的非凡實力和魅力。近日,人民日報客戶端《走讀》欄目組來到全球羊奶行業領頭羊企業——佳貝艾特,走進佳貝展區、智慧展廳、北大科研中心、營嘉門店、優愛行動現場等,用鏡頭帶領消費者們全方位感受佳貝艾特的魅力。
  • 《極限挑戰寶藏行》將啟程,極限男團走進「三區三州」踐行公益探尋寶藏
    東方衛視《極限挑戰寶藏行·三區三州公益季》即將在(8月2日)21點檔首播!極限男團將再度啟程,攜手神秘新成員走進「三區三州」。從新疆喀什出發,輾轉雲南、甘肅及西藏,在「三區三州」之行中探索珍貴文化、傳遞生態環保新理念;向觀眾展現野外奔放的自然與人文風貌;一同見證國家扶貧成果。
  • 「心連心」慰問演出走進福建寧德 譚卓公益直播號召關注優質國貨
    由總臺文藝節目中心主辦的「心連心系列公益帶貨直播」在晚上20:15也正式拉開序幕,公益直播活動繼續走進福建省寧德市,主播李佳琦與總臺主持人任魯豫,和演員譚卓一起向大眾推介四款寧德特色產品,通過公益直播的方式助農惠農。
  • 十大益生菌排行榜,首選愛益森益生菌
    全民健康成為國家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益生菌也成了大眾追求健康最直接的營養食品。十大益生菌排行榜又將迎來新的布局變化,愛益森益生菌以創新健康新理念,打榜而來!時間回到2015年,澳優集團提出了「黃金十年」發展規劃,將2019-2021年列為集團企業中期發展目標,而益生菌正是這一目標的重要業務發展方向之一。2020年新冠疫情的大爆發,讓益生菌產品成為人們追求健康的不二之選。
  • 公益+綜藝+直播,《極限挑戰寶藏行》用互動式體驗將公益最大化
    作為《極限挑戰》衍生節目,《極限挑戰寶藏行·三區三州公益季》以「脫貧攻堅」的時代命題為根基,聚焦脫貧攻堅成果,從小切口做到了大公益。而「綜藝+直播+公益」的傳播模式,也解鎖了一種新玩法,節目通過互動式體驗將公益最大化。
  • 準高考生們:請查收山東師範大學「師說·雲講堂」系列直播回顧!
    師說·雲講堂院系巡禮系列,邀請了21個學院的院長、教授、博士為高考學子們講述學院特色和專業優勢,展現多彩山師生活,領略山師精神和文化,介紹學科前沿知識,讓高考學子們在專業選擇和職業發展計劃上撥雲見日。  槐香暗度,綠苔新釀,萬物繁茂,山東師範大學師說·雲講堂陪伴大家從春天走到了夏天。從山花爛漫的四月到夏日氣息漸濃,堪堪抓住了五月的尾巴。
  • Wellingo丹麥本土辦「便條展」 趣味解鎖益生菌奧秘
    近日,源自丹麥的國際益生菌品牌Wellingo在丹麥本土開展了一次以寶寶便便為主題的趣味「便條展」。此次展覽Wellingo以漫畫的形式,從更加形象、具體的角度,讓新一代爸媽更加清晰、科學地認識寶寶的便便。
  • 探尋生命奧秘的引領者
    「通過研究猴子,能夠探索人類生命發育的奧秘。」季維智解釋自己研究猴子的初衷,「現在很多疾病沒有特效藥,人們對這些疾病的發病機理不了解,不知道早期發病的症狀。通過研究猴子模型,就能早點發現發病的症狀和機理。」1977年恢復高考時,他考入雲南大學生物系學習。
  • 「銘記·致敬——探尋駝峰英雄軌跡」公益活動啟航
    屆時將組織大型車隊奔赴西藏林芝,並在雪山下協同當地藏民運輸隊徒步進山,抵達當年「駝峰航線」飛機墜機事發地,搬運飛機殘骸,運回四川成都建川博物館。隨後將飛機碎片捐獻給世界相關反法西斯紀念館以及中國的相關博物館、紀念館,讓世界人民了解這段歷史。
  • 第七屆益生菌國際高峰論壇隆重召開 揭開益生菌與免疫力神秘面紗
    現場大咖為市民解惑      線下現場線上直播相結合 行業大咖為民解惑據了解,此次論壇通過線上直播+線下現場的形式,在新花城APP同步開展峰會,讓未能到現場的觀眾也能收穫大咖們分享的乾貨,如免疫力系統是如何建立的,需要攝入什麼益生菌,怎樣才能發揮益生菌功能從而達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等。
  • 肌研糀潤全新優雅上市 攜手品牌大使吳昕探尋美肌之奧秘
    7月15日,肌研糀潤在北京舉辦了一場賞糀盛會,在萬眾期待中宣告新品優雅上市,特別邀請品牌大使吳昕及時尚媒體、美妝達人一同探尋美肌奧秘,在清酒的天然清香中感受糀潤滋養。散發日本清酒天然清香?領略白糀酵源修護的神奇力量大自然中蘊藏著無數美肌成分。
  • 正在直播|「養教有方」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走進無棣縣
    12月27日上午10點,山東省家庭教育志願服務總隊公益大講堂在濱州無棣縣舉行。本次活動旨在整合城鄉優質家庭教育資源,幫助家長解決家庭教育相關問題,提升家長家庭教育素養,助力孩子全面發展。活動採取「線上+線下」模式,在濱州市無棣縣縣政府會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