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時 音樂】《Sahanaa Vavatu》——印度古典音樂教父 拉維·香卡

2021-02-22 3時服飾

拉維·香卡(Ravi Shankar)在宮廷音樂家阿拉丁汗的門下苦學六年,出師後在電臺演奏,一舉成名,隨即舉辦了自己的音樂會。1956年,拉維·香卡開始遊歷歐美,踐行他在國際上推廣印度音樂的夙願。他開始教授西方一些知名的音樂人,遍布各種不同的類型和流派。上世紀60年代,許多歐美樂隊都被香卡代表的印度音樂深深吸引,「飛鳥」「滾石」「動物」等知名樂隊的歌曲中都運用了不少來自印度的元素。香卡認為,一時的流行並非傳統音樂的真正追求。

拉維·香卡一生中先後三次獲得葛萊美獎,1982年為電影《甘地傳》創作原聲音樂,並拿到了奧斯卡獎的提名。他還獲得了英女王頒發的大英帝國勳章以及法國軍團榮譽勳章獎。1999年,他被授予印度最崇高的國寶勳章。2012年12月11日,拉維·香卡在聖地牙哥去世,享年92歲。

《Sahanaa Vavatu》閃爍著的熱情混合著奇異的異國情調音樂,隨著一個流浪的吟唱藝人,恍惚間,我們來到了印度,看到了奇異的神秘洞穴,攀上了喜馬拉雅山脈上的寺廟,感受到了這種永恆而低迷的旋律,而在耳中,卻灌入的是浪漫的呼吸。

歌詞截取:

Om

Saha Navavatu

Saha Nau Bhunaktu

Saha Viryam Karavavahai

Tejasvi Na Vadhitamastu Ma Vidvishavahai

Om Shantih Shantih Shantih!

願神保護我們

願我們一起探索真理

願我們一同被知識點亮

願我們彼此間沒有敵意與誤解

和平

點擊文章最後「閱讀原文」藍色字體收聽《Sahanaa Vavatu》

喜歡這篇文章,就把它分享到朋友圈吧!

---

我們是3時、一默,我們是一家服裝服飾公司。

通過服裝的事業為載體,我們學會如何做人、做好人、做一個優秀的人、做一個內心平靜、行動有力甚而慈悲智慧卓爾不群的人,在這個自省、擔當、精進、完善自己的過程中挖掘和分享一種自在、不羈、大道無形、具有傳統美學的禪意生活,安享我們的每一個當下,美麗、豐富、傳承我們的中國式人生。

歡迎關注3時一默

1.官方微博:http://weibo.com/teterno

2.天貓一默旗艦店:http://emum.tmall.com/

3.官方微信公眾號:(sanshiyimo)天貓商城 一默旗艦店

http://emum.tmall.com/

3時·一默 秋季新品已上線,敬請關注。

關注3時一默微信號:

搜索:sanshiyimo

或點擊文章開頭「三時一默」藍色字體

或掃描二維碼

相關焦點

  • 一位印度音樂家和作曲家:拉維·香卡
    拉維·香卡是一位印度音樂家和作曲家,以在西方文化中普及錫塔爾和印度古典音樂而聞名。誰是拉維·香卡?拉維·香卡拉維·香卡於1920年出生於印度,他是一位印度音樂家和作曲家,以成功普及錫塔爾琴而聞名,香卡從小學習音樂,並作為他哥哥的舞蹈團的成員巡迴演出。
  • 這位印度音樂大師,讓人聽得欲罷不能
    Ravi Shankar teaching George Harrison to play sitar拉維·香卡是印度古典音樂的傑出繼承人,在他的推廣下,印度傳統樂器西塔琴走向了世界。他與西方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廣泛交流,證明民族音樂完全能夠跨越地理、種族和文化的隔閡。
  • 讓西塔琴走向世界的大師:拉維·香卡
    1920年4月7日,印度古典音樂教父、西塔琴演奏大師拉維·香卡出生。
  • 他是印度的音樂大師,但從不喝牛尿,你信不?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隆重介紹一位,來自我們鄰國印度的一位出色的表演者,享有盛譽的音樂家、印度古典作曲家。他是印度音樂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印度國家樂團的創始人,被譽為世界音樂的教父和印度音樂的大使。他就是印度乃至在世界享有盛名的西塔琴大師——潘迪特·拉維·香卡(Pandit
  • 拉維·香卡(Ravi Shankar)┃「傳承」還能走多遠?音樂天賦堪比莫扎特的西塔琴教父!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傳承者恐怕非「拉維·香卡(Ravi Shankar)」父女莫屬!將西塔琴帶向世界的拉維·香卡(Ravi Shankar)父女早在上世界50年代,拉維便已開始在歐美各國巡演並獲得巨大的成功,期間他還在洛杉磯建立了一所印度音樂學校。
  • 謎一樣的印度古典音樂
    印度古典音樂可以追溯到3500多年前。在發展過程中,印度古典音樂逐漸分成了南北兩派,分別是印度斯坦派和卡納蒂克派。 大家熟知的西塔琴就是北印度派的代表樂器,北印度音樂受伊斯蘭教文化及波斯音樂的影響,屬宮廷音樂一類,與具有印度教濃厚色彩的南印度音樂在風格上不太一樣。
  • 藝術拓展丨他讓印度音樂走向世界-拉維香卡
    拉維·香卡授課現場學習印度音樂都是由老師當面口傳心授,至今鮮有比較系統的教材。
  • 他說:印度音樂有世界上最美的旋律
    在《羅摩衍那》中,記載了印度最古老的兩種音階,還記載了歌唱時使用的3種音調、7種調式和印度音樂美學中所論及的9種韻味,對比同一個歷史時期,中國古代的聖人孔子正在彈古琴。 印度當代音樂大師拉維·香卡指出:「在印度音樂中,裝飾音是自然生長的,而不是從外面任意加上去的。」
  • 號外|印度音樂
    為了讓機智的你更好更高逼格更專業更帥的參與到這場於3月29日在文化周末演藝中心(莞城市民廣場西正廳)隆重登場的音樂會,文周君將會在每周四晚九點準時為各位奉上一大波屆時會在音樂會上出現的的印度藝術門類推介,從印度音樂起源,種類,到舞蹈,樂器,瑜伽,沙麗和曼海蒂藝術。文周君為了讓你更好的觀看這場音樂會也蠻拼的有木有?那麼,今晚我們先了解印度音樂的起源和種類吧。
  • 【深圳】生命之樹——印度西塔琴.古典音樂.舞蹈專場音樂會
    ——致愛錫呂.瑪塔吉.涅瑪娜.德維女士2015.3.22 ~ 4.7一年一度的霎哈嘉瑜伽藝術大餐,生命之樹——印度西塔琴.古典音樂.舞蹈專場音樂會,2015世界內在和平節系列活動,即將隆重登場!因此,呼吸,提供能量,產生了一個音樂聲音,這個音樂的聲音就叫Naad。在印度,被認為是音樂起源的主要源頭。樂隊主要成員來自印度Nagpur(印度古典音樂家薈萃的地方)組建以來在國際多次巡演,他們希望用自己的音樂喚醒人們內在最純粹的願望,在他們的音樂中人們可以達至超越思維的喜悅和平安。歡迎您一起加入這場藝術盛宴。
  • 都說印度音樂有世界上最美的旋律,為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一下有關印度音樂的觀點,一起來了解是永恆淨土更是開放吸盤的印度音樂。 很多人熟悉的印度音樂舞蹈,其實它的主題主要來自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兩部不朽的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在《羅摩衍那》中,記載了印度最古老的兩種音階,還記載了歌唱時使用的3種音調、7種調式和印度音樂美學中所論及的9種韻味,對比同一個歷史時期,中國古代的聖人孔子正在彈古琴。
  • 七句話告訴你,為什麼印度音樂有世界上最美的旋律
    在《羅摩衍那》中,記載了印度最古老的兩種音階,還記載了歌唱時使用的3種音調、7種調式和印度音樂美學中所論及的9種韻味,對比同一個歷史時期,中國古代的聖人孔子正在彈古琴。 摩訶婆羅多拉維·香卡當我們形容一個人唱功很強的時候,常常會說他的嗓音像一個自帶混響的高級樂器,在印度音樂中,嗓音就常常被當成樂器來使用,甚至歌詞都是次要的。
  • 新世紀音樂 《Atma Bhakti》印度梵音,很空靈靜心
    ·維亞斯的音樂專輯<Atma Bhakti>裡面的第一首歌曲《Atma》,聆聽印度梵,梵音蕩蕩,凡世寂寂,心存彼岸。印度音樂如同其他民族音樂一樣自成一格,強烈反映出其風土民情與生活型態。印度音樂極富宗教性,一如印度的文明著重於心靈的精神層面一般,民族音樂複雜、神秘而多樣化,且具有冥想的性靈音樂特色。
  • 古典音樂啟蒙節目《古典魔力客》第二季13集
    「最佳主持人獎」、 3.「最佳企編獎」、4.古典魔力客 017 小約翰史特勞斯.mp4 古典魔力客 018 比才.mp4 古典魔力客 019 聖桑.mp4 古典魔力客 020 聖桑.mp4 古典魔力客 021 林姆斯基 高沙可夫.mp4古典魔力客 022 葛利格.mp4古典魔力客 023 浦契尼.mp4古典魔力客 024 德布西.mp4
  • 《教父》:音樂經典的誕生
    在邪惡交易的外面是教父女兒的婚禮,從昏暗的房間出來緊接著的是一片明亮而又歡快的氛圍。人們唱歌,跳舞,做遊戲。明亮與昏暗的對比,對白中的黑暗與音樂中的明亮做對比,讓人感到一股亦正亦邪的韻味而這也正與教父的形象相貼合。
  • Ustad Amjad Ali Khan Live In China This Month|在中國上演的印度古典音樂傳奇
    SAROD琴:薩羅達琴是印度傳統弦樂器,在印度古典音樂中很常見。演奏者通常把琴放在膝上,用右手握著撥子撥動琴弦,左手指腹揉弦。波斯語中,「SAROD」一詞的意思是「美妙的聲音」或「旋律」。汗:在印度古典音樂中,最顯著的特徵是幻燈片和滑行。這些滑動,裝飾是我們音樂中最珍貴的禮物。重要的因素是介紹;有音樂的語法,有音樂的文學,但很少有音樂家達到詩歌的水平。Rabindranath Tagore was an amazing composer and poet.
  • 壓箱底的印度音樂,太好聽了!趕緊收藏起來~
    說起印度音樂,大家應該都有聽過一些,尤其是去年上映的《摔跤吧!爸爸》更是把印度音樂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印度的音樂的特徵十分明顯,基本一聽就知道這是印度音樂了。在印度音樂中,我們常可以發現一些在其他音樂文化中已經失傳的特質,音樂所具有的特殊力量與宗教情懷。
  • 當電影遇上古典音樂
    很多電影中的古典音樂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曲子原來古典音樂離我們這麼近1、鄉村騎士間奏曲古典音樂都晦澀難懂?姜文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馬小軍在陽光下獨自爬過屋頂孤獨等待米蘭出現;《教父3》年老的麥克黯然死去;《憤怒的公牛》黑白拳臺上拳王2分鐘熱身慢鏡頭,這些背景都是歌劇《鄉村騎士》的間奏曲,平靜安詳積蓄高漲,人類的哀傷憐憫祈禱希望全都感受到了。
  • 她把西方的古典音樂,變成了中國人的菜
    一隻樂呵呵的小豬遭遇各種耍弄逗人開心,表面歡笑背後悽涼,大到關照股市沉浮國計民生,小則吃喝拉撒的艱難小日子。看到後面,我發現《麥兜噹噹伴我心》其實是一部兒童音樂動畫片。我想作者一開始可能沒想過拍成音樂片,只是麥兜們沒得高級玩具玩,只好啃啃糖炒慄子唱唱歌,順便成了名歌薈萃。就像春田花花幼兒園,欠債太多實在辦不下去了,小草根們英文又不好,只好行走江湖「賣口條」,生計所迫走上賣藝之路。
  • 印度音樂電影
    電影音樂的作曲者,即音樂總監,也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們的歌曲往往可以決定一個電影的成敗。寶萊塢電影中的舞蹈,尤其是早期的那些,主要是根據印度舞蹈編排的:古典風格的舞蹈,歷史上印度北部舞女(tawaif)的舞蹈或者民族舞蹈。在當代電影裡,印度舞蹈的元素開始和西方舞蹈風格(如MTV和百老匯音樂劇中的)相融合,不過純粹的西方流行和印度古典舞蹈接連出現在同一部電影中的情景也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