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生帶64名病人集體出走:「博弈」別拿患者當籌碼

2021-02-21 澎湃新聞

澎湃社論


「你們一直抱怨這個地方,但是你們卻沒有勇氣走出這裡」。

這是經典電影《飛越瘋人院》的臺詞,現在看來,這話不僅是在鼓勵病人,也可能在鼓勵精神病院的醫生。

貴航貴陽醫院精神病科主任楊紹雷帶病人集體出走事件,更像是一個寓言故事,背後是醫生的自主執業權利,公立醫院與民營資本醫院的競爭,當然,還有微妙的醫患關係。

先是2月4日,貴陽市貴航貴陽醫院宣布,該院精神科住院患者除1名103歲老患者外,其他64名患者,被精神病科主任楊紹雷私自帶離醫院,院方已經報警。被院方這麼一說,公眾腦補了一出「飛越瘋人院」的大戲。

隨著信息的進一步披露,公眾發現「飛越瘋人院」充其量只是「跳槽帶走客戶」,這種遊走在灰色地帶的職場行為,雖然在金融界、廣告圈裡並不罕見,但是在關乎生命的醫療界,還是一件新鮮事。原來是楊紹雷醫生帶著自己團隊,以及「客戶」從貴航貴陽醫院,「轉會」到貴陽第六人民醫院。

眾所周知,以「醫師多點執業」為代表的醫生執業自由流動改革,是這兩年醫療改革的熱點,以此推動醫療市場充分競爭,打破公立醫院的僵化體制,促進公立醫院、民營醫院公平競爭。願景當然是好的。所以,又有一批醫學界人士把事件引向貴航醫院阻礙醫生跳槽,醫生才出此下策的方向。

其實,宏大的改革願景,不能脫離當時當地的利益、責任分析。「醫生自主流動」本沒有錯,但怎麼在過程中充分保障各方利益?

首先,當然是患者的利益。因為醫生「轉會」,所以患者也要跟著「轉會」。醫生有沒有「挾患者自重」,向新東家講價錢的成分?患者以及家屬的知情權,得到了充分保障嗎?有沒有被強迫的成分?至少,這次統一轉院的64名患者,並沒有全部給出書面同意。

其次,作為公立醫院,特別是在經營不利的局面之下,怎麼面對醫生的跳槽?如果使用卡人事檔案、執業登記等不正當手段,衛生監管部門有沒有應對措施,來保障醫生的「跳槽權」?

第三,醫師也是勞動者,也要講職業道德,也得遵守勞動法規。按《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辭職應該提前30天通知用工單位,春節裡偷偷遞一份辭職報告,不等工作交接,醫生自己就「飛越瘋人院」,這也太任性,也可能違反了勞動法規。

第四,「新東家」 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被披露有了資本市場的介入,而且已經轉製成了營利性醫院。他們與傳統公立醫院展開競爭,公眾樂見其成,但是競爭手段不能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而且,對於對生命負責的醫院來說,自己的行為標準,理應站在法律標準之上。

這次「飛越瘋人院」事件成了一場鬧劇。在目前的體制之下,各方似乎都有苦衷,但是,醫院之間的博弈,醫生與醫院之間的博弈,底線是不能拿病人當籌碼。


事件回顧:


澎湃新聞記者 劉霽

2月4日,貴州貴陽市貴航貴陽醫院在其官網發表一份聲明,稱該院精神科主任私自帶64名患者集體離院轉至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

「醫院認為這是一起有計劃、有組織,嚴重侵犯監護人知情選擇權、惡意違反醫務人員職業操守、肆意踐踏行業良性競爭規則、極大損害貴航貴陽醫院利益、傷害貴航貴陽醫院人感情的惡性事件。」上述聲明的第一點這樣寫道。

2月5日,貴陽市衛計委官網通報稱,目前,64名患者中有4名已返回貴航貴陽醫院,其餘60名患者在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接受治療。所有患者情況穩定。

貴航貴陽醫院聲明

貴航貴陽醫院:事件踐踏行業規則

貴航貴陽醫院官網《關於我院精神科主任私自帶患者集體離院的聲明》寫道,2017年1月30日,該院精神科住院患者,除1名103歲老年痴呆並肺部感染患者外,其他64名在楊紹雷主任在未告知患者家屬及監護人,未辦理離院/出院手續,未申請調離/辭職等情況下,私自將患者帶離醫院。

聲明稱,經過警方調查,患者全部被帶到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目前患者具體情況不明。

聲明還稱,該院同時有4名醫師、7名護士未履行相關手續離崗。

聲明強調,「這是一起有計劃、有組織,嚴重侵犯監護人知情選擇權、惡意違反醫務人員執業操守、恣意踐踏行業良性競爭規則、極大貴航貴陽醫院利益、傷害貴航貴陽醫院人感情的惡性事件。」

貴航貴陽醫院辦公室的廉姓醫生向澎湃新聞表示,2月4日下午,貴航貴陽醫院已經將此情況向貴陽市花溪區衛計局和貴州省衛計委進行了通報。

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患者是自願的

作為接收離院患者的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則認為該聲明與事實不符。

該院辦公室樊姓主任告訴澎湃新聞,患者是自願轉院的,並有轉院申明書作證。

她向澎湃新聞提供了其中一名患者的轉院申明書。該申明書寫道,鑑於貴航貴陽醫院實際情況,為了患者健康,經仔細權衡對比,我們決定即日將患者××轉移到貴院繼續治療。

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提供的患者轉院申明書。  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辦公室 圖

醫患集體「跳槽」背後:待遇環境是主因

據央視網消息,貴航貴陽醫院屬於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貴陽市六醫為二級甲等醫院。

2月4日晚,記者前往貴航貴陽醫院,此時醫院專家欄上還可以看到精神科主任楊紹雷的照片。位於醫院住院部四樓的精神科還有醫生值班,但是走廊內散布著垃圾,病房內空空蕩蕩。隨後,記者以患者家屬身份來到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精神科,晚間值班的醫生和護士非常熱情地向記者介紹科室的條件和醫療力量。他們介紹說,該院精神科於2016年12月下旬設立,主要的醫護人員,包括科室負責人楊紹雷都來自於貴航300醫院。

值班醫生坦言,貴陽市六醫的工資待遇比原單位要高,而且醫療和住院環境也有大幅改善,如男女患者分層居住、設有獨立廚房等等。這就是醫護人員「跳槽」,患者更換醫院的主要原因。據了解,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作為貴陽市醫療系統的試點醫院,於2015年和某上市公司籤署貴陽網際網路醫院的合作協議,該公司注資6.5億元用於醫院升級擴建。

貴陽衛計委:尊重病人選擇權

據貴陽市衛計委官網通報稱,2月4日晚,省衛生計生委召集貴陽市衛生計生委、貴航貴陽醫院、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應對處置工作,採取五條處置措施:

一是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全力做好病人的醫療救治和安全保障工作。

二是省第二人民醫院(省精神衛生中心)組成專家組,分別進駐貴航貴陽醫院和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對兩家醫院收治的病人治療護理和安全保障工作提供指導和幫助。

三是尊重病人及家屬知情權和選擇權,再次徵求患者監護人意見,自願選擇就醫醫院。

四是全力做好有關醫護人員的思想工作,保障正常的醫療秩序和患者利益。

五是貴州省衛生計生委和貴陽市衛生計生委組成聯合調查組,立即展開對此事的核實調查。

相關焦點

  • 早餐 現實版「飛越瘋人院」:「博弈」別拿患者當籌碼
    這是經典電影《飛越瘋人院》的臺詞,現在看來,這話不僅是在鼓勵病人,也可能在鼓勵精神病院的醫生。貴航300醫院精神病科主任楊紹雷帶病人集體出走事件,更像是一個寓言故事,背後是醫生的自主執業權利,公立醫院與民營資本醫院的競爭,當然,還有微妙的醫患關係。
  • 現實版《美麗心靈》——精神科女醫生帶你走進精神病人的世界
    今天,日報哥帶你認識一名南寧市第五人民醫院(南寧市心理醫院)的女醫生陸冰,跟著她,我們一起走進精神科。10年前的夏天,24歲的陸冰從醫學院畢業後,來到南寧市第五人民醫院(南寧市心理醫院)成為了一名精神科醫生。
  • 成都軍大醫院精神科怎麼樣?專注治療,病人至上,一切的服務都以患者...
    成都軍大醫院精神科怎麼樣?專注治療,病人至上,一切的服務都以患者為核心  成都軍大醫院精神科可靠嗎?肯定可靠,做為成都的一家精神科醫院,成都軍大醫院精神科多年專注於精神心理疾病的研究和診療。   憑藉好的醫術,先進的管理模式,無縫隙的優質護理服務,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的優勢,在多年的醫護人員的努力下,成都軍大醫院精神科贏得了患者的良好讚許。  一、先進設備和技術  具有一整套神經內科疾病的評估、預測預警和治療模式,為患者提供科學的診療方案。
  • 女患者太喜歡捉迷藏,於是嫁給了警察,藏在東南亞都能被帶回家|精神科醫生陳百憂04
    她的故事,之前被我放在「醫院奇聞錄」裡,現在,我要給她開個新的系列,就叫做「精神科醫生陳百憂」。她寫過這些故事:01.瘋人願:我有一個夢想,不說髒話不咬孩子03.有個18歲東北女孩自殺未遂,醫生把她按在精神病院,一天一套黃岡密卷點擊上面的連結就能看。
  • 海寧這位90後姑娘,職業是重症精神科醫生,工作驚心動魄
    那這種疾病背後的治療者——精神科醫生,你了解過嗎?在海寧第四人民醫院重症精神科,有一位90後女醫生單佳奕。臨床醫學畢業後,毅然來此工作,今年已經是第6個年頭了。△人物名片:單佳奕,海寧市第四人民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1990年出生,目前是該醫院精神科最年輕的女醫生。
  • 我們是如何做精神科醫生的?
    我們是精神科醫生,請不要叫我們「心理醫生」,醫學上沒有「心理醫生」這個執業類別,「心理醫生」往往是對心理諮詢師和心理治療師的俗稱; 精神科醫生跟內科、外科醫生一樣,都是醫生; 精神疾病跟軀體疾病
  • 浙大醫學博士被指出軌多名女患者:作為醫生,能愛自己的患者嗎?
    被曝多次出軌女患者 更令吃瓜群眾們感到窒息的是,這位劉博士出軌的對象,竟然是他的患者。 根據上遊新聞的報導,目前已有 3 名受騙女生發起舉報,她們表示戀愛同居期間,劉某瑞曾修改過年齡,並始終表示其從未結婚或已經離婚。
  • 廣州精神科醫院排名榜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科
    核心提示:精神科醫院是正規嗎?你必須注意安全才能放心,所以病人首先要注意的是精神科醫院是否正規。好的精神科疾病醫院首先要有正規的醫療資質,這是醫院治療精神科疾病的基本要求。此類醫院使用的藥品和治療耗材達到了統一標準,有利於治療的順利進行,使患者的治療安全有效,不會出現一些非正規醫院因醫療資質不足導致的治療事故。
  • 面對瘋狂:一個精神科女醫生的雙面生活
    精神科醫生更多是在用實證手段驗證事物間的關係,利用生物學、生理學的手段來研究大腦,利用藥物來治療疾病,利用工具來測評患病程度。因此,他們的治療一半是科學,另一半是藝術。今天我要說的是一位精神科女醫生。她整日面對著各種難以自愈的精神病人,卻依然確信——「有的人天生就是精神科醫生,比如我。」她叫應穎,是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精神科醫生。
  • 廣州去哪裡看心理醫生比較好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科
    廣州去哪裡看心理醫生比較好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科 時間:2020-11-07 15:47 廣藥三院精神科 心理科疾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嚴重危害患者健康,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生活壓力。所以一定要及時診斷。治療。
  • 醫生集體大罷工,診斷幾乎全停!韓國患者轉院4次被拒慘死
    但在如此緊要關頭,韓國約有1.6萬名醫生全面開啟無限期罷工罷診的抗議,導致韓國停診率高達68.8%,醫療人員嚴重失衡。韓國政府、醫生之間矛盾激化嚴重,韓國醫生提出要求,並表示政府如果不能滿足訴求,就將會從9月7日進行全面的無限期罷工。
  • 魔都山海經 | 精神科醫生的「病人」:有人出軌被妻子發現後,買通多人說她有精神病
    這些年,精神疾病仿佛離我們越來越近,專業的精神科醫生,在診治患者的同時,也「看透了人間聚散」。有部電影裡說,「精神病就像暴風雨」,它可能隨時隨地、降臨在任何人身上。《新民周刊》採訪了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兩位資深的精神科醫生:喬穎和王振,通過他們的口述,重新審視精神病患的現實——這場暴風雨可預防,可醫治,請不要將「精神病」汙名化,請儘可能地助己、助人。
  • 廣州好的心理醫生推薦廣東藥科大學附三院精神科
    廣州好的心理醫生推薦廣東藥科大學附三院精神科 時間:2020-12-21 13:39 廣藥三院精神科 隨著心理病的日益增多,心理病應該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現在越來越多的病人患有這種疾病。這種病不發作也沒事。
  • 連日裡多名危重病人接踵而來!「極寒」天氣身體千萬別逞強
    隨著氣溫的一次次突破新低,感冒的患者漸漸多了起來,驚心動魄的事件接二連三在浙江省人民醫院上演。一名30多歲的年輕男子感冒後發展成爆發性心肌炎,命懸一線。之後5天內,浙江省人民醫院又陸續收治4名重症肺炎等危重病人。
  • 廣州心理醫院排行榜廣東藥科大學附三院精神科
    廣州心理醫院排行榜廣東藥科大學附三院精神科 時間:2020-12-07 14:03 廣藥三院精神科 精神科疾病是一種異常疾病。如果患者想治療精神科疾病,應該選擇正規醫院進行治療。現在醫療水平越來越高。精神科疾病不是不治之症。
  • 精神病人持筷殺3人視頻曝光:9分鐘自解綁縛襲4人
    4月1日下午,澎湃新聞獨家報導了河南省洛陽市洛寧大眾醫院一名男性精神病患者手持筷子攻擊同病區病人,最終導致3名女性精神病患者死亡、1名女性精神病患者受傷的事件。澎湃新聞獨家近日獲取了肇事人楊某某持筷攻擊女患者的現場監控,視頻展示了肇事人是如何自己解開了手腳上的繩子(醫院稱是「精神科專用的保護帶」),然後拿起筷子攻擊了女患者。
  • 護士說:精神科的一天
    夜班護士開始在廣播裡通知「各位病友,現在是服早餐藥時間,請您拿好水杯,帶好手腕帶在護士站排隊服藥(依然是兩遍)」,患者來了之後按先後順序排隊服藥,吃完之後排隊檢查,我相信應該沒有科室會這樣做吧,因為別人都是核對床號、姓名、手腕帶,而我們是除了這些之外你要完全認識每一個病人,確保發出去的每一粒藥到達病人的胃裡,你才能讓她們離開,這時你是否覺得我們有些許的強迫症啊,其實剛來精神科的時候我也這麼覺得
  • 自閉症病人,也可以當醫生?
    不會治病救人的自閉症病人,不是好醫生 《好醫生》一共拍了三版:韓、美、日,不斷翻拍正說明了這部劇爆棚的人氣,三版在豆瓣上的評分都超過了8分。因為主角醫生除了帥,還有個更吸引人的標籤——自閉症病人。主角肖恩是一名年輕的學者症候群患者(約10%自閉症患者屬於該人群),雖然家境貧寒、頭頂壓力,他還是完成了醫學院的學業,並在加利福尼亞醫院當上了一名外科醫生。 作為一個自閉症病人,肖恩與常人存在交流障礙(這是自閉症的核心症狀之一),很難達成共情。
  • 舉報患者一人拿7張醫保卡開藥,返聘主任醫師處方權被停
    郎醫生解釋,尿毒症患者是醫院臨床需要透析的病人,和普通的腎病不一樣,每人每年封頂可以享受國家給予的15萬元醫藥費定額,但普通腎病患者一年只有5000元醫藥費。郎醫生提供了電腦開藥記錄,算下來開同一盒267元,羅蓋全一盒50元,百令膠囊一盒64元,尿毒清一盒65元開,再加上其他的藥,價值1萬多元,「他們每人一萬多元,7個人就是十多萬元,都不是自費,花的都是國家的醫保基金。」「因為其他患者沒見來,我問他為什麼都是你來呀?41歲的他說他學雷鋒,他每次來都是拿一樣的這4種藥,不可能每個病人每次都一樣,而且每次都是按最大量取藥。」
  • 軀體疾病精神科管理
    長期以來,伴發軀體疾病的精神障礙患者的就醫問題,一直在各地都是個難題,導致這部分病人就醫時陷入兩難境地,家屬苦不堪言。隨著醫院精細化管理的不斷推進,解決該類患者的診治難題的迫切性愈發重要。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現就近5年來在軀體疾病精神科管理的一些思考總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