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奇女子,為什麼張愛玲愛的卑微如塵,林徽因卻活成人間四月天

2020-12-25 Angle幸福密語

記得電影《前任攻略》裡,開頭有這樣一個場景很是滑稽搞笑。一對夫婦結婚的時候,特別準備了兩桌酒席,前男友桌,前女友桌。

前男友們在那躍躍欲試,盯著前女友桌尋找新的獵物,並且暗地裡分配好目標,達成協議。

前女友們在那摩拳擦掌,互看不順眼,彼此挑刺詆毀,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曾經的男人竟看上眼前這個貨?

你是否在生活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就是你在選擇戀人的時候,也會有自己那一套獨有的標準。列出需求清單,便不難發現,你每一次選擇的戀人,似乎都有著相近的特徵。比如:高高的,瘦瘦的,不戴眼鏡的,斯文的,謙謙公子。亦或是不太高卻壯壯的,有肌肉的,長著小鬍子,霸道有男人味的。

遇到《親密關係》這本書,這一切便都有了答案。原來,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背後真正的動機在於需求。 而這樣選擇的動機,在於他可以彌補你自身的不足,更能彌補你內心的需求。

《親密關係》這本書中也明確指出:我們每個人都是「製造夢想的機器」,在孩童時代我們就已經在不停的輸入需求清單了。

也就是說,我們從小到大繪畫出的理想情人的模樣,為我們後來選擇戀人指明了風向標。我們多半會去對標籤,誰對上的標籤越多,越符合我們理想情人的要求,就越有可能發展成為我們的戀人。

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我們的前任們都有著相似的特徵了。那是因為我們在選擇上早已定好了目標,那些不符合標準的在最開始就被淘汰了,符合的才來到了我們的世界裡。

也不難理解,電影裡那些看似素末平生,生活毫無交集的前任們,其實他們有著同樣的需求,他們本質上是一群磁場相通的的人。所以,前任愛上前任的故事,就不是什麼稀奇難以捉摸的事了吧!

誰都不會無緣無故愛上一個人。愛情,無非是需求與需求碰撞出來的火花。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這種需求到底會影響我們多久呢?我們的需求在一生中會不會發生變化?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講:「人的需求分為六個層次,並且是不斷向上滿足的。」 確切的說,一個需求,在沒有被滿足之前,它就會一直存在,甚至會被無限放大。

隨著我們不斷成長,需求的購物車就越來越負重。這些需求就會在無形之中,影響著我們現在的生活,甚至是掌控著我們的命運。直到它們被發現,被看見,被重視,被滿足,才不會成為我們一生都找不到的痛點。相反,需求被滿足的越多,幸福感就越強,實現自我價值的程度就越高。

那原生家庭又是怎樣影響我們現在的選擇?曾經的不幸,是否會延續我們的一生呢?

《親密關係》一書中是這樣闡述的:在童年時期,我們的需求沒有被滿足。那這個需求的空洞將由未來的伴侶來滿足。

我們普通人如此,那些名人亦是如此。

張愛玲

在愛情裡,選擇白玫瑰還是紅玫瑰,張愛玲也難逃原生家庭的宿命。

張愛玲,一個叱吒文壇的奇女子,她的愛情故事,似乎就不像她寫的文字那樣讓人拍案叫絕了。相反,很多人都為她叫屈,不值。

「於千萬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中,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這說的就是張愛玲與胡蘭成吧!

張愛玲與胡蘭成

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兩個惺惺相惜的人,要相愛的人總會想方設法穿越世間的一切去相愛的。這世間什麼也沒有,只有他們兩個互相取暖的人。

所以,不介意你漢奸的頭銜,不介意你有家有室,不介意你同我父親一樣的年齡。我可以愛你,只要能愛你,我可以卑微進塵埃裡。這就是張愛玲的愛情。

年輕時的胡蘭成

她愛的那麼沒有原則,沒有自我,那麼卑微,但她卻不覺得辛苦,不覺得委屈,更不覺得不值。相反,只有在胡蘭成那裡她得到了久違的愛。

那些來自遙遠的,永遠不可能得到的父母的愛。胡蘭成,恰巧彌補了這一切。讓她覺得自己的生命在變的完整,變的厚重。 

胡蘭成不僅是她的愛人,更是她童年傷痛的彌補。哪怕他的愛如同罌粟,她也願意沉淪墮落,甘之如飴。這世上,唯有他胡蘭成,可以讓張愛玲覺得自己真切的活著。

《你是人間四月天》寫出如此溫暖純淨詩篇的林徽因,也同樣有著不幸的童年。父親寵妾滅妻,也阻止不了她努力向上取得父親疼愛的腳步。

長大後更是力甩渣男徐志摩,與摯愛梁思成共結連理,百年恩愛,與藍顏金嶽霖發乎於情止禮的情誼,更是讓人津津樂道。

同樣亂世紅塵,不幸的原生家庭,卻造就出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奇女子。

左金嶽霖 中林徽因 右梁思成

張愛玲的內心是灰暗的,冷漠的,悲觀的。她死死抓住愛情的模樣,卻讓她看起來是那麼的不幸。

林徽因的內心是陽光的,溫暖的,樂觀的。她一生有人寵有人愛的模樣,讓我們相信愛情是存在的。

張愛玲如此不世出的才女,為什麼卻愛的那麼卑微如塵。而同樣被譽為才女的林徽因,卻能愛的有餘地,有選擇。

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原生家庭對親密關係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如影隨形,滲透到生活的點滴裡。

那些惺惺相惜的背後,那些以為命運推波助瀾的緣分。其實不過是需求的滿足,愛與被愛的欲望。

然而,按照《親密關係》一書指導的那樣:當一個人能夠正視童年的傷痛,通過尋找到愛人的彌補,敢於坦露自己脆弱的一面,允許不幸的存在,相信愛的力量,寬容過去,那麼她便可以解開一生的結。她就會感覺愛在身體裡流淌,她便脫離了過去不幸的苦海。

林徽因

《身體從未忘記》一書中也闡述了同樣的觀點。所有現在的不幸,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時代。所有的疼痛,身體從未忘記過。

張愛玲的不幸,在於她永遠不敢正視自己內心的傷痛,也沒有人帶領她走進那個灰暗的世界,曬一曬隱藏在她心底的秘密。

林徽因的圓滿,在於她勇敢的接納自己的一切,美好的,齷蹉的,現在的,過去的。而她遇了真正愛她的人,在這個過程中,與自己的愛人建立起了互敬互愛的親密關係。往日點點滴滴的難堪,一處又一處傷痕,都用偉大的愛將它療愈了。

所以,想要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讓童年的不幸止步,有四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學會允許

不要害怕不幸,不要害怕問題的存在。我們要學會對自己說:「允許。」  

允許,自己如此卑微,允許自己如此脆弱,允許自己不如別人。

允許疼痛,允許犯錯,允許放下。

允許,允許一切可允許的,允許一切已經存在的,允許一切將要發生的。 

其次:正視問題的存在。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想要活的自由、舒暢、灑脫。不想被問題纏繞,不想深陷問題中,更不想被問題扼住命運的咽喉。

然而,每一個人只要活著,就會有很多問題接踵而來,等待著我們去解決。

解決問題並不是簡單的給出一個答案,問題就不復存在了。

而是應該從問題本身去發現,去挖掘其本質。只有正視了問題,從源頭去解決,不讓問題產生連鎖反應,才能活得相對的自由。

再次:改變自己 

如果,你也一樣有過不幸的遭遇,念念不忘。如果,你也一樣過的不盡人意,看不到希望。如果,人生不再像你想像的那麼美好,甚至脫離了你的掌控,請這一刻停止不必要的懊悔,試著去學會改變。

不在與命運較真,不在於問題較勁。而是換一個角度、思維去生活。在問題中學會成長,做一個情緒成熟的人。並不斷釋放自己的天性,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最後:相信愛

遇人不淑也罷,喜結良緣也好,只要活著,我們就應該相信愛。相信愛,可以穿越一切障礙,相信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莎士比亞說:「愛情是一種瘋狂。」

金庸在《神鵰俠侶》中這樣寫到:「你看天上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周總理也曾深情繾綣的給他的妻子寫下:「我這一生都是堅定不移的唯物主義者,唯有你,我希望有來生。」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然而緣起緣滅,聚散終有時。無論結局是否符合世俗的好壞,愛情,也從來不該用對錯去衡量。只要滿足了當事人的需求,未嘗不是另一種幸福! 

所以,愛情也回好壞,詮釋在人!

相關焦點

  • 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她是志摩詩歌中,走出的仙子,嶽霖靈魂深處,不可替代的紅顏,最終他們都未能一吻香澤,與之偕老,而他們卻都深深愛慕著這個集才華美貌於一身的奇女子,最終她花落梁家,成為梁思成的妻子,她就是,林徽因。誰能拒絕愛她?她是光影中的精靈,是四月裡的雲煙,是盤旋的白鴿,是世間所有的美好。
  •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念林徽因這位奇女子
    天意自知冷暖豔羨徒然因果循環長河裡飄搖著誰 瑰麗的詩篇他至少道出夢中 青澀的愛戀而我只緘默回味驚鴻一瞥輾轉過一年又一年我閉目親手獻上 一生的花圈睜開眼兩句輓聯 哭無聲歲月遲來的話時間噴薄成弔唁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萬古未變從來習慣孤身一人
  • 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
    林徽因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女子,為什麼所有男人都為她痴迷,而鮮有女性與她為伍?讓我們重回那個風雲動蕩的年代。開掛的人生,早慧的女子才能成功駕馭林徽因1904年6月出生於浙江杭州,父親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擅詩文,工書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1925年參與反奉運動被襲身亡。
  •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之林徽因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 「 我說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梁從誡先生在《倏忽人間四月天》中說:「父親曾告訴我,《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母親在我出生後的喜悅中為我而作的,但母親自己從未對我說起過這件事。」對於這首詩的創作意圖,梁先生說得很客觀。故這首詩一方面是一首情詩,是為已在天國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個母親,有著對孩子強烈的母愛,為孩子寫一首這樣輕快靈動的詩也是是絕對可能的。
  • 文學原創丨你是人間四月天——林徽因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聲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變換著……」那《你是人間四月天》一直在腦海裡迴響,林先生也彷如昔日,那個四月天還在星辰裡流浪。憶往昔崢嶸歲月,當時的那個風華絕代的女子如今已歸於星塵,她傳奇的一生被我們所銘記。她的一生不似白落梅筆下的柔弱造作,她是人間四月裡的白煙,永遠活在天上的雲巔!很多人對林先生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表面,對於她感情生活的了解大於她在文學、建築上的成就,作為後人,我們不能簡單的去評判前人的過失,這是我作為後人對林先生最起碼的尊敬。
  • 林徽因和冰心,兩位奇女子的恩怨人生,結局卻老死不相往來!
    兩位奇女子,原本以為能有一段世間佳話,卻老死不相往來。真正的和解也是在林徽因故去多年(兩人年齡相仿,林徽因1955年去世,冰心1999年去世)。晚年的冰心對林徽因的評價是非常高的,《入世才人燦若花》中稱:「林徽因是在自己所見過的女性文學家中是最俊美靈秀的一個。」
  •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林徽因寫給誰的詩
    在林徽因的詩篇中,最有名的便要屬這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了吧,她的很多傳記都是以此命名。她有著傳奇的一生,有著曲折的愛情故事,有著理想中成功的優雅的女性應有的樣子,或許我們沒有見過她,沒有了解過她,但這一首詩,也足以給我們勾勒出一個溫柔大方的女子形象了。
  • 【四月清和雨乍晴】最美人間四月天:說說才女林徽因
    前天說過,誇獎女子有才叫「詠絮才」。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才女。當代稱得上才女的估計林徽因居首,甚至只有一個林徽因。今天就說說林徽因。她1904年6月10日生於浙江杭州,福建閩縣人,原名林徽音,為區別於當時的海派作家林微音(男),改名徽因。
  • 民國女神林徽因:人間四月天的情,如春日暖陽,如春風拂面
    二、如春風拂面般的情林徽因是一個感情豐富細膩的女子,而在她與梁思誠結婚後,生下一子,對於自己的孩子,林徽因展現了自己母性光輝的一面,那種如春風般的母愛,輕輕地撥動每個人的溫情。而最能把這種柔情傳入讀者心中的就是她那首《你是那人間的四月天》。
  • 林徽因、張愛玲、楊絳:這才是乘風破浪的姐姐,該有的才情與優雅
    乘風破浪的她們,謀生亦謀愛,每一位都成就了一段傳奇。1、林徽因:膚白貌美,才華橫溢,交際能力強林徽因到底長得有多好看?親眼見過她的人才最有資格回答。無論是廣為傳頌的《你是人間四月天》,還是中國建築發麵的突出貢獻,都足以證明她是一位才貌雙全的傳奇女子。此外,她交際起來又洋溢著迷人的魅力,在「太太的客廳」與志同道合的朋友遊刃有餘地交流,她就是沙龍活動的中心位。
  • 她當得了名媛,下得了鄉野,在混沌亂世中活成人間四月天
    在她的生命中,徐志摩用詩人的生命來愛她,梁思成用熨貼的溫柔呵護她,金嶽霖用克制的深情守護她。 而她卻用理智和智慧,平衡了感情與生活,活得通透灑脫,成為永久的四月天。  多年後,她在回憶這段情感時說:「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 《梁思成與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梁思成與林徽因9.52010 / 中國大陸 / 傳記 愛情 紀錄片 / 胡勁草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 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 你是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 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 柔嫩喜悅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 喜歡林徽因,羨慕三毛,可我為什麼勸你一定要讀天秤座張愛玲的書
    最初始我最愛三毛,覺得她活的自由而灑脫,怎一個恣意瀟灑,完全把白羊女的性情演繹出來,還多了些許文藝和浪漫,可當三毛選擇自盡,我除了扼腕嘆息之外,覺得生命如此美好,不該這麼輕言放棄,無論為什麼?三毛生於三月,正是白羊座,她說在白羊座下出生的女子,就是掠奪性的女子。
  • 民國最有爭議女子,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節選)梁從誡出生那天,母親林徽因為他寫了這首詩。後來,因這首詩,很多人知道了林徽因。鮮少有人知道,在寫下這首詩23年後的人間四月天裡,林徽因走完了她的一生,把她的傳奇故事,永遠定格在了1955年4月1日這一天。
  • 《梁思成與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梁思成和林徽因有相同的愛好,互相懂對方,天作之合,熱愛建築,有共同的目標-希望能成立中國建築史學術體系。為此,兩夫妻和其他營造學社成員,開始在中國多個省尋找中國歷史建築,研究建築史,即使生活艱辛,條件惡劣。特別佩服徽因,有學識,有修養,有社會責任感,所以稱她「林先生」。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真的太溫柔了,滿滿都是對兒子的愛。眾人在國難當頭,流亡時候,也不忙研究將所發現的整理成書籍。
  • 讀林徽因經典文集,品味「優雅與傲岸、感性與理性」交織而成的美
    民國四大美女她到底美成啥樣呢?獨立的林徽因才華卓絕,與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和張愛玲合稱為「民國四大才女。」她所著的散文、詩歌、小說、劇本和書信等作品,被廣為傳誦,代表作有《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林徽因的詩歌優美,但與柔媚無關;堅韌,卻遠離剛烈。
  • 林徽因一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驚豔了86年,她到底是寫給誰的?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這是對民國才女林徽因一生最好的概括。生於盛夏六月的人間天堂,歸於芳菲四月的寂靜清晨,她生命中的最後一絲靈動,被永遠封存在這四月的人間,和她詩中「四月早天裡的雲煙」中。轉眼之間,又到了這人間四月天,春寒褪去,春天的意味越發濃了起來,四月就像那剛醒來的花兒一樣,沒有嬌豔欲滴,卻也溫暖可人,一切都蓄勢待發,一切都充滿希望,是盛夏之前上蒼給人間最好的饋贈。說起這四月的詩情畫意,仿佛被林徽因佔去了大半,她是萬古人間四月天,這四月所有的美好,都被她藏進了她的一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裡。
  • 那年今日 林徽因:一身詩意千尋瀑 萬古人間四月天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一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讓多少讀者感受到春天般清新的意境和純淨的溫暖
  • 詩意版《電燈膽》:《萬古人間四月天》.
    在《傾成之戀,傾城之戀》一文中,我們推薦了貳嬸以胡蘭成視角描寫胡張之戀的《傾成之戀》,並且提到該歌還有國語版《石楠小札》以張愛玲的視角與之相呼應
  •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寫給徐志摩嗎?答案在林徽因的一篇文章裡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可謂是民國才女林徽因的代表作,詩歌靈動輕盈、浪漫熱情、清朗亮麗,讓多少人過目不忘,以至於人間四月天成了林徽因的代名詞。林徽因去世時,在她的葬禮上,金嶽霖曾有一幅知名的輓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四月天如此知名,如此讓人喜愛,總免不了有人去探究、爭論詩中的「你」到底是誰?讓人爭議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林徽因曾經的戀人徐志摩,一個是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