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寵為何要造反,是自己功高蓋主,還是劉秀不夠意思

2021-01-18 大鵬說事

正在劉秀混的風生水起的時候,後院起火了,漁陽太守彭寵舉旗反了。這是為嘛呢?讓大鵬給你從頭說起。

想當年,劉秀在河北被王郎追殺的時候,已是漁陽太守的彭寵頂著巨大壓力,派吳漢等人帶去了三千精銳騎兵。

在劉秀率兵與王郎作戰期間,彭寵又徵集漁陽郡所屬各縣的糧草、物資,源源不斷地運輸到前線進行支持。

雖然,彭寵沒有親自帶兵上前線,但他不僅出兵,還出錢、出糧,可以說為劉秀平定河北立下了汗馬功勞。

有一次,劉秀帶兵路過薊縣,彭寵連忙前來拜見,沒想到劉秀對他不冷不熱,彭寵熱臉貼了涼屁股,心情很鬱悶。

等到論功行賞的時候,彭寵自恃功高,滿心希望能夠得到不一般的封賞。結果呢?仍是漁陽太守,彭寵很不滿。

等劉秀稱帝之後,彭寵當年派來支援劉秀的手下的吳漢、王梁都成了三公。可是,彭寵卻沒有被加官進爵。

彭寵心裡就更不是滋味了,嘆息道:「連你們都位居三公了,可是我還原地踏步,是不是陛下把我忘了!」

其實,劉秀並沒有把彭寵忘掉,但因為「白馬之盟」的原因,實在是無法再往上加封了,彭寵有點功高蓋主。

為了加強對幽州十郡的領導,削弱彭寵的影響力,劉秀任命朱浮為幽州牧。可想而知,朱浮跟彭寵就鬧起來了。

這倆人,一個覺得自己是大領導,一個覺得自己是老資格,誰也不服誰,老是互相拆臺,以致怨氣越積越深。

朱浮就屢次向劉秀進讒言陷害彭寵,說彭寵集結大批兵力、聚集大量糧草,實在搞不清楚他想要幹什麼。

劉秀就下詔讓彭寵進京述職。彭寵就上疏,請求和朱浮一同進京面聖,以便當面對質,爭出個是非曲直。

也許是為了照顧朱浮的面子,也許是維護領導的權威性,或者乾脆就是為了調虎離山,總之是劉秀沒同意。

如果彭寵能夠忍氣吞聲,自覺跑到洛陽去覲見,估計劉秀也不能把他怎麼著,最不濟也得是個富貴侯爺。

但是,彭寵在妻子鼓動下,決定不再受這份窩囊氣了,自己麾下兵強馬壯,為什麼要去受制於人呢!

彭寵與親信商議後,決定起兵造反。他親率大軍兩萬,將朱浮駐守的薊縣,圍困的如同鐵桶一般。

劉秀大驚,派鄧隆率領漢軍萬餘人去救援薊縣的朱浮。因鄧隆用兵失誤,被彭寵大敗,兩軍進入相持階段。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彭寵自稱燕王。劉秀因為多次攻之不克,便向天下人宣布,能殺彭寵者可以封侯。

但是一直到公元29年,還是沒人能要彭寵的命。不過,隨著漢軍逐漸壓境,彭寵遇到的麻煩也越來越多。

先是彭寵的妻子老做噩夢,大白天也疑神疑鬼。接著,府中的有些東西或是莫名其妙地失蹤,或是無緣無故地損壞。

其實,按現在的說法,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大軍壓境,做點噩夢很正常。至於丟東西這事,那就更正常了。

別說彭寵家了,清宮裡戒備森嚴不?照樣丟東西。聽說溥儀要查帳,太監們一把火把建福宮給燒了。

不過,古人多多少少都有點迷信,彭寵也不例外,他就請了一大幫佔卜的、算卦的、望氣的來家裡進行預測。

這些人一直認為最近內部要發生兵亂。彭寵一想,這是有身邊人想要奪權啊!於是就把親信都派出去了。

比如說,彭寵的堂弟子後蘭卿,武藝高強,但因為曾在洛陽做過人質,彭寵對他心生疑慮,也把他派出去了。

經過一番調動,幾天以後,漁陽城中除了彭寵和他妻子,一個親屬和親信沒了,真成了孤家寡人。

家奴子密覺得漢朝大軍壓境,跟著彭寵已經沒有什麼前途,趁彭寵身邊沒了親信,不如殺了他,投奔劉秀。

這天,彭寵在宮中齋戒,家奴子密夥同另外兩個家奴,趁彭寵躺在床上睡著了,一起上前把彭寵綁在了床上。

子密走出房間,對外面的官吏說:「大王要齋禁三日,你們全都放假吧。」然後又把宮中其他人全都捆起來。

然後呢,子密又假傳彭寵的口諭把彭寵妻子誑了進來。毫無意外,彭寵妻子一進便室便被控制了起來。

在彭寵的熱心建議下,子密和另外一個人押著彭寵妻子入內室收取金銀寶物,只剩下一個小孩看著彭寵。

彭寵對這個小孩說:「你為人不錯,我平常很喜歡你,我知道你今天是被子密脅迫的。你把我放了,我把女兒彭珠嫁給你,家中的財物不都是你的了嗎。」

這個小孩一聽,有點心動,就想給彭寵鬆綁,可是抬頭一看窗外,發現子密正在偷聽他們說話,就不敢了。

子密從後宮收拾了大量的金銀財寶,裝在倆大口袋裡。然後又準備好六匹駿馬,準備騎著去投奔劉秀。

天黑以後,他們給彭寵鬆開一隻手,讓他寫了一道手諭:「子密等奉命前往子後蘭卿處公幹,趕快讓他們出城,不得耽擱。」

一不做二不休,子密拿到彭寵的手諭後就把彭寵和他的妻子一道殺了,打算拿彭寵的頭去劉秀那兒換個侯爺。

清理完現場,這三個人帶著彭寵的人頭和財物,利用著彭寵的手諭騙開城門,一溜煙跑到洛陽邀功請賞去了。

第二天,王宮的守衛覺得有點不對勁,怎麼宮裡一直靜悄悄的,也沒人打開宮門,於是就派人跳牆頭進來了。

守衛進來一看,一個個大驚失色,這可了不得了,彭寵死了,腦袋也沒了。這一下子漁陽城裡就炸了營了。

後來,彭寵的尚書韓立殺掉彭寵的兒子彭午,提著彭午的腦袋投降了漢將祭遵。祭遵夷滅彭寵全族。

劉秀拿到子密獻上來的彭寵人頭之後,心裡有點為難。君無戲言,按照自己事先的承諾,應該封子密為侯。

可是,這個子密是為了追求自由,以家奴的身份殺了主人,如果封子密為侯,這種風氣蔓延開來,國家就別想安寧了。

按照儒家的說法,子密竟然弒君,真亂臣賊子也!這種人非但不能封侯,反而應該殺掉,否則國將不國。

不過,當時正是亂世,到處都是亂臣賊子,不說也罷!於是,光武帝劉秀封子密為不義候,沒有封地。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人稱「位面之子」的明君劉秀,為何將自己最大的恩人給滅族?
    這個人的名字叫彭寵,彭寵在兩漢時期是雲臺二十八將排名第二的吳漢的老上級,可以見得他的實力和聲望根本不在吳漢之下。吳漢因為幫助劉秀掃平群雄、屢戰屢勝,所以在東漢建立之後被封賜為大司馬,而我們要說的吳漢的老上級彭寵卻沒有達到他老部下的高位,也正是因為「仕途」的緣故才讓彭寵被劉秀給滅族了。
  • 光武帝劉秀為何將最大的恩人滅族?是升米恩鬥米仇嗎?
    從形勢來說,彭寵和耿況如果支持劉秀,將面臨勢力強大的王郎討伐,要冒很大的風險。彭寵本來對劉秀持保留態度,還想觀望一番。先是部下吳漢勸說他支持劉秀,後來上谷太守耿況派來寇恂勸說,希望聯合支持劉秀。最終彭寵決定,把籌碼下在劉秀身上,派吳漢率三千「漁陽突騎」支援劉秀。
  • 劉秀手下雲臺二十八將之祭遵
    劉秀破了王尋等,回往潁陽,祭遵以縣吏身份幾次進見,劉秀喜愛他的容貌儀表,令他暫為門下吏。從徵河北,為軍市令。劉秀的舍中兒(家奴)犯了法,祭遵把他殺了。劉秀髮怒,令將祭遵拘捕。這時主簿陳副勸諫說:「明公常想要眾軍整齊,現在祭遵奉行法令不避權勢,正是教化法令所需要的哩。」劉秀就赦免了他,令他為刺奸將軍。對諸將說「:對祭遵要多加小心!我舍中兒犯法他照樣殺了,對你們是絕不會徇私的。」
  • 此人幫劉秀除掉心腹大患,光武帝為何賜他罵名,封為不義侯?
    可是在東漢時期,就發生了一件怪事,有人幫劉秀除掉了心腹大患,可是光武帝在封賞他時,卻封他為不義候,讓他背上罵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事情還從一個叫彭寵的人說起。彭寵也是南陽人,他的父親在漢朝時擔任漁陽太守,因不肯依附王莽而遭到殺害。彭寵很有才能,「少為郡吏,地皇中,為大司空士」。由於抵抗農民起義軍失敗,彭寵與同鄉吳漢逃到了漁陽。
  • 被史籍掩蓋,劉秀麾下三大集團的多次內戰|文史宴
    不過與耿況不同,彭寵從一開始就三心二意,若不是吳漢使了個小手段,促成此事,恐怕他會倒向王郎一邊,那河北的形勢就是另一番景象了。當劉秀重整旗鼓,北上追擊銅馬農民軍時,彭寵前來拜見,面有驕色。劉秀軍務繁忙,禮節粗疏了一些,彭寵就覺得自己「失寵」了。劉秀覺察出來,就問新任的幽州牧朱浮這是怎麼回事。朱浮字叔元,沛郡蕭縣人,從籍貫上可以猜測,他可能是劉秀在蕭縣時的髮小。
  • 朱鮪殺害劉秀的哥哥,又差點斷送劉秀的帝王夢,為何最後能善終
    李軼後來積極配合劉秀的軍事行動,都沒有得到劉秀的原諒,為何朱鮪卻能善終呢?一、朱鮪獻上洛陽,對劉秀的太重要,國家利益高於私仇劉秀稱帝後,第一步戰略目標就是跨過黃河,佔領洛陽。洛陽的戰略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負責鎮守洛陽的,就是朱鮪。
  • 東漢開國名將吳漢,劉秀竟然評價「差強人意」?
    說回正史,吳漢想要歸附劉秀,於是他找到了當地的太守彭寵,建議太守帶領大家歸附劉秀。而此時恰逢王郎詐稱漢成帝之子,也在邯鄲起事,同時也派人到河北招降。於是彭寵雖然想聽吳漢的建議,但發現其他官屬卻都想歸附王郎。吳漢無奈,辭別彭寵,準備獨自去找劉秀。在路上吳漢碰到一個儒生,儒生給吳漢分析,認為投奔劉秀絕對是正確的選擇,因為劉秀所過之處,郡縣歸心。
  • 為何劉秀對陰麗華如此痴情呢?
    今天來跟大家說說為何劉秀對陰麗華如此痴情呢?痴情從來都不是用來形容帝王的,劉秀可能是愛陰麗華,可用「痴情」來形容未免太言過其實了。
  • 東漢名將吳漢,如何輔佐漢光武帝劉秀建立一番偉業
    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中,自小便要為生存而憂愁,在成年之後,隻身一人來到了漁陽郡,憑藉著販賣馬匹為生。後來在天下局勢開始發生變化之後,他便帶領自己的手下加入了劉秀的隊伍中,憑藉著出眾的才華被劉秀拜為偏將軍,得到了劉秀的信任。在他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戰場上度過的,參與了多次戰爭,戰功累累,並且一心一意支持劉秀,在東漢王朝建立之後,官拜大司馬,統治著全國上下大部分兵馬。
  • 鐵血十二年:劉秀光武中興的六大戰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與很多開國皇帝歷經百戰完成統一不同的是,劉秀稱帝後,僅據有中原(今河南、河北大部和山西南部)地區,四周群雄虎視眈眈:東有張步、董憲、劉永、李憲等,南有鄧奉、秦豐、田戎等,西有公孫述,西北有隗囂、竇融、盧芳,北有彭寵,及活動於黃河南北的赤眉軍等。劉秀根據形勢,確定了「先關東,後隴蜀」,由近及遠、各個擊破的戰略戰術政策。
  • 「雲臺二十八將」之堅鐔,為何選擇追隨劉秀,跟隨劉秀建立大業
    後來在王莽新朝覆滅之後,他便投奔了劉秀,從此之後便跟隨在劉秀身邊,跟隨他一起南徵北戰。他先是幫助劉秀平定了河北地區,後來又鎮壓了其他的農民軍隊,協助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在劉秀登基為帝之後,他也被拜為揚化將軍。曾經跟隨軍隊圍攻洛陽,堅守南陽,參與平定了漢朝內部的叛亂,戰功極為突出,劉秀也十分的信任他。
  • 賢后郭聖通對東漢劉秀的幫助遠大於陰麗華,為何還會被廢後?
    這時候,作為西漢皇室後裔的劉楊,選擇了與劉秀結盟。為了鞏固盟約,他作主把外甥女郭聖通嫁給了劉秀。這也是為何當劉秀和郭聖通結婚時,他高興地擊築而歌的原因。結為姻親後,劉楊不遺餘力幫助劉秀進攻邯鄲,大敗王郎,成為一方諸侯。後來又南徵北戰後,幫劉秀奪取了天下。劉秀稱帝後,作為外戚的劉楊依然被封為真定王,家族榮華富貴依舊。
  • 「天才演技派影帝」劉秀到底有多好戲
    得知哥哥被砍,劉秀異常悲憤,但表面上卻顯得十分鎮定。因為劉秀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此時只要稍有閃失,就會步自己哥哥的後塵,招致殺身之禍。思來想去,當天,劉秀即快馬加鞭從前線返回朝廷,拜見了更始帝。劉秀一邊連連叩頭謝罪,一邊表示要與劉縯劃清界限,堅決站在皇帝一邊。
  • 歷代皇帝中,為何只有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
    能夠被稱為「位面之子」的是要全憑運氣,而歷史上400多位皇帝中,估計也唯有劉秀最為合適不過了。當然,這並不是筆者的一面之詞,早年在網絡上就出現了有關「劉秀是位面之子,王莽是穿越者」的言論。那麼,為什麼劉秀能獲此殊榮?因為劉秀能夠坐上皇帝寶座,並不是他多有實力,而是全憑運氣。
  • 無釐頭造反家朱高煦,他的造反之路究竟有多坎坷?
    >音頻探究視頻闢謠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魚亭《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2128,閱讀時間:約6分鐘有些人或許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註定不凡,比如李世民、劉秀戰爭結束,朱棣成功即位,而朱高煦也將戰時的勇武轉變成了對皇位的渴求,朱棣活著時,朱高煦也就是耍耍無賴,說說哥哥朱高熾的壞話,多少還是有所顧忌。朱棣去世之後,朱高煦沒有了制約,更加肆無忌憚,對皇位的覬覦之心表露無疑。史料記載「成祖北徵晏駕。高煦子瞻圻在北京,覘朝廷事馳報,一晝夜六七行。高煦亦日遣人潛伺京師,幸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