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3月中旬,一場葬禮聲勢浩大,來送葬的人群,把上海整條街堵得水洩不通。《紐約時報》記者用「世紀葬禮」,來表達他對所見場景的震驚。
躺在葬禮花車上的人,是年僅25歲便香消玉殞的「民國四大美女」之一——阮玲玉。
她的驟然離世,不僅讓電影界為之惋惜,還糾扯出兩段近代女性被壓迫的絕望情史。
01
阮玲玉出生在一個底層工人家庭,她的父親帶家人從廣東舉家搬遷上海務工。在她6歲那年,父親因為過度勞累,患肺結核去世。
這讓年幼的阮玲玉過早失去了父愛,她因此終生追逐被人呵護的愛情,想為自己與母親找一個好歸宿。
她在母親的舊式思想影響下,認為女人只有依靠男人才能擁有幸福人生。
但她不知道,母親這樣的想法,不僅影響了她的性格,使她變得屈從男權、不敢反抗,還親手斷送的她的生命。
一切要從1916年說起,那一年,阮玲玉的父親去世,母親為了養育一家人,在張家當了傭人。因為母親的這份收入,阮玲玉有了上學的機會。
當時中國處於急劇變動的時代,送女孩子上學,成為女孩嫁給好男人的標配。於是阮玲玉被母親送入上海的貴族學校就讀。
入學之前,母親給阮玲玉改名為阮玉英,且叮囑她無論如何也不要提起自己的身世。
年幼的阮玲玉在母親的告知中,了解到了自己身份的卑微,也因此變得內向。
她9歲那年,五四運動席捲中國,新思潮讓阮玲玉了解到女性解放的重要性。她因此更好學,勤於參加學校各類活動,很快成為學校最受歡迎的女生之一。
在學校裡,她不僅學習跳舞,還跟學校裡的富人朋友,一起去看舞臺劇,這為她以後的演藝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天妒紅顏,上天給了她絕美的容顏,柔弱的性格,絕佳的天賦,卻沒有給她一段順利的愛情、一個可以依靠的男人。
在阮玲玉14歲那年,張家小少爺張達民對她產生了愛慕之情。他每天來找阮玲玉玩,還送她一些新式衣服、珠寶之類的禮物。
初嘗愛情甜蜜的阮玲玉,很快與張達民墜入愛河,她天真地以為,自己和張達民的結合,會給自己和母親一個家。
但不久後,現實的一記耳光徹底扇醒了阮玲玉。
那一天,阮玲玉的母親被張家辭退了,因為張家夫人知道自己的兒子愛上了傭人,並堅定認為是阮玲玉主動勾引張達民的。
阮家因為喪失了經濟來源,阮玲玉也被迫輟學。
但張達民卻被自己母親的舉動激怒了,她越是不許,他越是反叛。於是,張達民每日跑到阮玲玉的住所外等候,並說服阮玲玉母親接受這段感情。
阮玲玉的母親自覺是女兒高攀了,為了傍上這個財力雄厚的男人,可以讓女兒一生錦衣玉食,她同意了。很快,母女二人就搬入張達民在外租的府邸。
15歲的阮玲玉與張達民未婚同居了,像所有愛情開始時一樣,張達民覺得千辛萬苦抱得美人歸,非常珍惜。
但他畢竟是紈絝子弟,從小與父親出入各種聲色犬馬的社交場所,喜動不喜靜。
而阮玲玉長在閨中,又在母親的影響下,覺得自己家庭「低人一等」,所以性格安靜內向,甚至有點自卑,她不喜社交,每天就是在家裡做做針線活、記點小帳。
同居後的枯燥生活,讓張達民的激情很快褪去。他開始花越來越多時間出入社交場所,並逐漸沉迷賭博。
他從家裡得到的生活費,很快就揮霍一空,阮玲玉想阻止,換來的只有無情呵斥,甚至是拳打腳踢。
02
在水深火熱的日子裡,張達民的二哥張慧衝從日本留學歸國,他對電影頗有研究,看到阮玲玉姿色上等,便幫扶她進軍電影界。
1926年,年僅16歲的阮玲玉在《掛名夫妻》劇組應聘,聲淚俱下的表演,令導演立刻決定選用,她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電影角色,並從此走向了屬於她的短暫且輝煌的時代。
阮玲玉在事業上的成功,讓她很快經濟獨立,甚至成了張達民的搖錢樹。張達民經常將自己身上錢揮霍一空後,再偷偷揮霍掉阮玲玉辛苦攢下的錢。
日子過得憋悶,且身份不被承認,阮玲玉對這段婚姻倍感失望。這時候,張達民的父親去世了,為爭奪家產,他要求阮玲玉與他在父親的靈前舉辦婚禮。
阮玲玉起初並不同意,但經不住張達民的軟磨硬泡,她最終與張達民舉行了「靈婚」。
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卻選在這樣的場合,似乎昭示了阮玲玉的悲慘命運。
和阮玲玉結婚後,張達民如願繼承了十萬多元財產。他天天花天酒地,過了一段很滋潤的日子。
阮玲玉雖有心提醒,但丈夫好不容易不招惹是非了,那就隨他去吧。但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張達民就把那筆「巨款」用光了。
他開始跟阮玲玉要錢,如果阮玲玉不給,張達民就大打出手。其實,此時的阮玲玉早已經濟獨立,她可以想各種辦法與張達民離婚。
但是,她性格太過軟弱,每次都經不住張達民的軟磨硬泡。同時,她看到自己好友胡蝶的離婚案,竟鬧上了法庭,公開在眾多媒體面前接受世人指指點點。
她怯懦了,那個時代,畢竟名譽對女人太重要,她不想自己捲入輿論漩渦、名譽受損。
而她的母親也只告訴她,男人是沒有不對的。
阮玲玉只能把一切苦果吞進肚子裡。畢竟,他的父親早就去世了,不可能像胡蝶的父親那樣,出了事,自始至終牽著她的手。
她是個沒有父親的人,那誰能來為她遮風擋雨?誰能解救她脫離苦海?
直到這時,她被背叛被騙,仍沒有想過通過自己的力量,走出黑暗。她在等一個人,可這個人的到來,卻讓她墜入了更深的深淵。
03
1934年,阮玲玉赴香港拍攝。在一次宴會上,她遇到了「茶葉大王」唐季珊。他對阮玲玉一見鍾情,並展開猛烈攻勢。
他知道阮玲玉愛跳舞,就經常帶她出入高檔舞廳,並竭盡所能投其所好。
她每天結束拍攝,都能見到唐季珊抱著一大捧花站在門口。有時候,就算他有事來不了,花也一定送到,裡面均用卡片寫著一些提醒她注意休息、別太累的話。
在一日日的甜蜜轟炸下,阮玲玉的堡壘很快被攻下。她心動了。
此時,她的好姐妹,「電影皇后」張織雲聞訊趕緊寫信給她,告誡她唐季珊是玩弄女性感情的高手,自己就是受害者之一。
張織雲還告誡阮玲玉,千萬不可以答應唐季珊的追求,不然她就是下一個自己。
阮玲玉雖知姐妹提醒出自真心,但是她實在漂泊太久,已經太久沒有享受過男人的關懷。
她沒有父親提醒,沒有兄弟幫襯,她急需一個男人的呵護,急需一個人能把她從生活的泥潭中拉出來。
在唐季珊的百般呵護下,阮玲玉還是同他在一起了。
唐季珊在上海購置了一處寬敞明亮的房子,並接阮玲玉和她的母親一同入住。
阮玲玉以為,這座房子未來會承載她與母親安寧幸福的生活,可沒想到,這裡卻成了她的墳墓。
在脫離張達民之後,阮玲玉事業蒸蒸日上,人氣居高不下,成為當時電影界的寵兒。
張達民忿忿不平,他覺得她的一切,都是張家給的,如今飛上高枝了,自己卻不能受到半點福澤,這實在不公平。
張達民先以傷害感情為由,與阮玲玉大鬧不止,並要求法院決斷。阮玲玉為了息事寧人,最終同意每個月支付他30餘元,作為補償。
她原本以為,她已經為他們的感情畫上了圓滿的句點,哪知最涼薄的不過人心。
張達民為了錢,已近乎瘋狂。很快,他又以阮玲玉擅自刻自己的印章,提走了20萬元存款,再次將阮玲玉告上法庭。
這一次,阮玲玉慌亂了,那20萬實際上是自己賺來的,只是當時圖方便,借用張達民帳戶。
但因為已經跟張達民分開,為了減少是非、避免與張達民見面,阮玲玉的確私自刻了印章將錢取出。這一舉動,被張達民發現後,直接變成張達民攻擊阮玲玉的利器。
此時唐季珊哪能仗著張達民胡來,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他也將張達民告上法庭,並把自己摘的乾乾淨淨,稱與阮玲玉同居後「二人錢財獨立」。但因為證據不足,法院最終判唐季珊敗訴。
阮玲玉在這場三角戀裡不堪其擾,而唐季珊對阮玲玉的愛也逐漸消失殆盡。
04
唐季珊開始限制阮玲玉的人生,她只要晚回家一小會兒,就會被關在家門外,在冷風中凍上一整夜。
阮玲玉這才明白男人是何物,她曾以為從一段愛情逃往另一端愛情,可以避難。她以為她終會有個家,成為她的避風港灣。
但經歷種種,她才明白,人會離散,愛會消失,世間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
僅僅半年後,唐季珊也開始家暴阮玲玉,曾經的溫存還尚未走遠,那些甜言蜜語仿佛仍在耳畔,但現實是那麼殘酷,讓曾經真切發生的一切,遙遠得像一個夢。
在唐季珊和張達民的雙重夾擊之下,阮玲玉深感失望,她不再幻想生活有變好的一天了,她常問周圍的人:「我是一個好人嗎?」
她開始質疑自己,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或根本不是個好人,不然為何上天那麼殘酷,把一切苦難和紛擾都加諸於自己?
為什麼想要一個平凡美滿的家庭和婚姻那麼難?為什麼自己已經拼命隱忍,付出了自己擁有的一切,還是無法過上平靜幸福的人生?
似乎不論多努力,她都無法愛上這操蛋的生活了。
這時候,她出演了蔡楚生導演的《新女性》,在電影中抨擊黑暗舊社會對女性的壓迫。她在電影中大聲喊著:「我要活!」
這個「中國娜拉」式的角色,是那麼勇敢堅強,最終衝破了家庭和婚姻的局限。
角色的成功,讓廣大群眾備受鼓舞,也在中國早期左翼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然而觀眾們並不知道,現實生活中的阮玲玉,卻沒有與生活搏鬥的勇氣,她逃避問題,最終讓問題愈演愈烈;她懦弱退後,最終慘遭兩個男人的踐踏;她一味想要保存名聲,最終卻走向自我毀滅。
在拍攝《新女性》時,她在一場拜佛戲中淚崩,結束拍攝時仍無法停止哭泣。蔡楚生支走了所有演職人員,默默坐在她床畔陪伴她,直到她情緒平靜。
他對她說:「要堅強,總會過去的。」
但他卻沒有伸出雙手,或告訴她如何堅強。
05
1935年3月7日,《新女性》的慶功宴上,阮玲玉一反常態地與每位到場嘉賓親切交談、握手親吻。
8小時後,她在自己的寓所端了一碗八寶粥,並把兩瓶安眠藥全部倒入其中。
她喝完了那碗八寶粥,並很快陷入昏迷。
唐季珊在半小時後發現這一情況,並看到了她留下的遺書:「你是如何對待我的?你的惡行早晚被大眾所知,你也必將遭人唾棄,但這是你應該承受的。」
擔心自己的惡行敗露,唐季珊驅車一個多小時,將阮玲玉送入一家偏遠的日本診所診治,卻被告知該診所沒有接收這樣病人的資質。
他又折中去了一家私人醫院,但因為當時阮玲玉體內毒素已經擴散入五臟六腑,所以醫院不願接收。
直到3月8日接近中午時,阮玲玉才被送入距離唐家住所,開車僅需20分鐘的大醫院接收治療。可此時,醫生們已回天無術。
如果一開始唐季珊就將阮玲玉送進這家醫院,她必定可以生還。但阮玲玉卻被唐季珊活活拖死了。
年僅25歲的阮玲玉,以這樣悽慘的方式,結束了她充滿苦難的一生。
她本是世間最絢爛的花朵,卻因為從小對父愛的缺失,而未經長久考量,就輕易接受男人的追求、與男人走入婚姻。
婚後,面對家暴和不公平的待遇,她選擇逃避和忍耐,沒有勇敢面對和反抗。
她從一段婚姻流浪到另一端婚姻,始終希望有人來救她,但她忘了,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每個人都要自救。
她的悲劇是時代和家庭共同塑造的,在那個時代裡,沒人願意向承受苦難的女子伸出一隻幫扶之手。人們不知道,有時候沉默,才是世間最大的惡。
而她的母親封建思想嚴重,從未鼓勵阮玲玉勇敢去打破生命的困局。
試想,如果阮玲玉的母親,也像胡蝶的父親那樣,無論阮玲玉陷入何種境遇,都牽著她的手,共同抵禦世間的一切傷害,那阮玲玉的結局還會這樣嗎?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要勇於離開那個消耗自己的人,接受不是所有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裡的事實。
對待感情和婚姻要慎重,甜言蜜語抵不過柴米油鹽,畢竟,只有合適的人,才能共度一生。
也許,當我們勇敢邁出第一步時,我們就將迎來重生,而不是走向毀滅。而我們都要勇於向前奔跑,因為跑著跑著,天總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