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重慶4月29日電(黎華玲、楊伊文)「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這一句歌詞,「山城」妹子祝豔媚深有體會。對她來說,歌詞中的「你」,正是陪伴了她四年半的導盲犬——拉多。
每年四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三,是「國際導盲犬日」。29日,在這群小精靈專屬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山城」重慶的一隻導盲犬——拉多。
靈動的雙眸,純黑無雜質的毛髮,健康強勁的身體,拉多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乖巧可愛,「呆萌」十足。2015年下半年,拉多從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來到了重慶市南岸區祝豔媚的家裡。從那天開始,拉多兢兢業業地履行著它作為一隻導盲犬的職責——每天帶領祝豔媚上下班。
從祝豔媚的家到工作的地方,需要乘坐地鐵、步行,再乘車。這段路程對於祝豔媚來說,是十分遙遠且艱難的。尤其在車流量大的地方,過馬路於她更加危險。
而拉多,能夠聽懂主人的指令,準確找到斑馬線,掌握過馬路的時機,避開路上的障礙。它的出現,讓祝豔媚可以不再依靠家人、同事,自己獨立且安全地出行。自此,她的生活質量有了巨大提高。
「拉多是我的親人,朋友,它更是我的另一雙眼睛,因為有了它,我的世界裡又有了光。」祝豔媚說,拉多早已成為了家裡的一分子。周圍的鄰裡也早已熟悉並且喜歡上了這位特別的「鄰居」。
拉多今年八歲了,一隻導盲犬的服役時長是八年。對於祝豔媚來說,在過去的四年半裡,她早已跟拉多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她離不開這雙特別的「眼睛」。
據統計,中國約有1700萬數量的盲人,對於導盲犬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但迄今為止,全國的導盲犬數量屈指可數,只有200隻左右。
祝豔媚告訴記者,培養一隻導盲犬所花費的精力和費用都是非常大的。每隻導盲犬的成本都在12萬元以上,除此之外,導盲犬選拔要求嚴格,不僅要看它的品種、體型、體態,還要看它的家族遺傳,甚至要查它三代以上有無傷人記錄。在訓練的兩三年時間內,一旦暴露「惡習」,就會被淘汰。在近乎苛責的條件下培訓出來的導盲犬,無一不是工作能力出眾,並且性情溫順的。
拉多在重慶的日子,目前沒有遇到過被拒絕進入公共場所的事情。即使有時會遇到有人詢問,但得知情況後便不再阻撓。「大家一看它是導盲犬,都不會打擾它,也會主動詢問我是否需要幫助。」祝豔媚說。
人們對導盲犬的接納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個社會的文化進程。據2012年通過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規定,視力殘疾人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公共場所地工作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供無障礙服務。這項規定直接保障了盲人使用導盲犬的權利。
「現在拉多在我們這邊的小區、超市還有輕軌站都是進出自由了。」祝豔媚高興地說。有拉多的陪伴,在未來的時光裡,她生命裡的光依舊不會暗淡。(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