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寂寞的愛情偷窺者

2021-02-19 時光雕刻的蘿蔔花

《紅樓夢》裡有個大觀園,大觀園裡有個櫳翠庵,櫳翠庵裡住著一位妙齡尼姑。

 這尼姑年方十八,十分美麗,來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頗有些出身。尋常尼姑的生活艱辛清苦,凡事都要親力親為才不枉「苦修」二字,但是這位尼姑身邊卻有兩個嬤嬤一個丫頭,統共三個人服侍她一個,過得小姐一般養尊處優。起了個極旖旎的法號:妙玉。

 還有很關鍵的一條:她沒剃度,是帶髮修行。剃度,即是要除去三千煩惱絲剃成光頭,代表自己塵緣已了六根清淨,妙玉卻還留了一頭漆黑長髮。「雲空未必空」,曹雪芹的這一安排很微妙,暗示妙玉雖然身在佛門,卻心系凡塵。

 果然,在第七十六回,妙玉在中秋夜給湘雲和黛玉續詩時就說了一句:「-失了咱們的閨閣面目-」注意,她說的是「咱們」!真是不打自招了:她對自己的身份,心裡真正認同的是「閨閣」女兒,而非出家人。

 在那一回,妙玉先是躲在暗處聽詩,然後走出來評詩,最後乾脆自己親自上陣續詩。過程非常有趣,不妨場景還原一下:

中秋夜是萬家團圓的時分,大觀園裡自然免不了要歡慶賞月吃喝玩樂,櫳翠庵畢竟還是在園子裡,絲竹之音歡笑之聲聲聲可聞,那是屬於俗世凡塵的溫暖。而這些,身為尼姑的妙玉肯定是不能參與的,但這不代表她不嚮往。心癢之下趁著夜黑風高,她一個人偷偷地從櫳翠庵裡溜了出來,一個人在園子裡溜達,有著孩童般冒險破禁的小小刺激,也許,在她內心,還盼望著遇見什麼人吧?比如說,寶玉?

也是湊巧,在凹晶館處,正好是湘雲和黛玉,兩個和她年齡相仿的女孩在聯詩,便在山石後面駐足聆聽,待聽到兩人聯到高潮處,有妙句迸出:「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時,她終於按捺不住現身了。她這一出現不要緊,倒嚇了那兩人一跳,詫異地問她怎麼到這兒來了?按規矩她是不應該在這裡的。她也不似平日那麼矜持,實話實說道:「我聽見大家賞月,又吹的好笛。我也出來玩賞這清池皓月。」隨後,又意猶未盡邀請她們去她住處吃茶。此時,已是半夜了。

到了櫳翠庵,伺候她的老嬤嬤們都睡了,小丫鬟在打盹,她可不管這些,把小丫鬟揪起來,「現去烹茶」,這時候有人叩門,是黛玉湘雲的下人們找來了,引她們主子回去睡覺。妙玉仍不放人,「忙命小丫鬟引他們到那邊去坐著歇息吃茶。」先把她們打發到一邊,別攪了自己的雅興,真是任性。然後「自取了筆硯紙墨出來,將方才的詩命他二人念著,遂從頭寫出來。」一個命令的「命」字道出了妙玉的不管不顧、迫不及待。林黛玉看出了她的異樣,忍不住笑道:「從來沒見你這樣高興。」然後便力邀她續詩,略作推辭以後,終於技癢難耐,拿起筆「一揮而就」,創作激情高漲。   

 她的詩續的真是好,風格也與黛湘兩人迥異,刻意扭轉了前半首的悽楚頹敗,情緒趨向上揚,視野也更廣闊:「振林千樹鳥,啼谷一聲猿」,聲勢英氣,沒有脂粉味,是真正的高手。湘黛二人皆佩服不已:「可見我們天天是舍近而求遠。現有詩仙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妙玉對這溢美之詞十分受用,她笑說:「明日再潤色」,現在都回去睡覺。這才算完。

「凸碧堂品笛感悽清,凹晶館聯詩悲寂寞」,此時的賈府運勢,已由鮮花著錦轉入漸次低回,人人都明白,卻無力拯救,若眼睜睜面對挽不住的流水。雖是中秋佳節,卻處處透著悲音,沒有幾個人高興得起來。而在那夜,真正快樂的人恐怕要數妙玉了,因為她的才華終於有機會展現,個性更是在剎那間得以釋放。

今夜,她不再是一個清心寡欲的尼姑,而是一個天真熱情才華橫溢的少女。

她在詩的末尾四句,先說「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誰言」,那是訴說平日心裡積攢的孤寂;然後是「徹旦休雲倦,烹茶更細論」,這是不想再壓抑本真的熱切,同「酒逢知己千杯少」、不醉不歸如出一轍。

原來冷若冰霜、拒人於千裡之外不過是她的面具,櫳翠庵裡的她:其實很寂寞。

                                                                              (二)

      

妙玉還有兩個特點:一是有些來歷,很神秘;二是她很有點個性。

書裡對妙玉的來歷交待的並不十分清楚,她的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園子完工櫳翠庵新建成時需要一名住持,通過林之孝家的之口,向王夫人粗線條勾勒了一下她。

櫳翠庵名為尼姑庵,看似獨立,實則是一個名門望族身份地位的象徵,是賈府的文化擺設。尼姑入住,名為修行,其實是依附。妙玉是個通透人,又是吃過虧的,她知道自己進人家園子裡當尼姑的尷尬,便說: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絕意不去。可是反過來說,想進大觀園裡的櫳翠庵,也不是隨便是個尼姑都行的。 和如今考察幹部一樣,要設立一個新部門,對部門幹部的基本情況和履歷,領導要做一個摸底考察,然後再決定用不用。王夫人相中了妙玉的出身和長相,跟挑一個質量上乘造型優美做工精巧的擺件差不多。她當場拍板決定錄用,並讓下個帖子去請,給足了妙玉面子。有了一紙代表誠意和尊重的聘書,妙玉這才點頭進了櫳翠庵。

關於妙玉的底細,還有一次是通過邢岫煙之口。說她來到此地是個性原因,「不合時宜,為權勢所不容」,具體真相始末,岫煙十分隱晦。這倒和林之孝家的所言既有吻合又有出入,據林之孝家的說:妙玉師父臨終時告誡她「不宜回鄉,將來自有你的造化」。可見後者是託詞,前者才是真相。從這一層來看,妙玉漂泊離鄉、在外出家,是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櫳翠庵,原是她的避難之所。

猜想妙玉對櫳翠庵,一定是又愛又恨的,因為它一面庇佑著她的安全,一面也困住了她的身心。

園子裡有那麼多同齡的女孩子,還有一個最懂女兒心的翩翩佳公子寶玉,他們可以任意說笑打鬧,高興了既可以風雅地吟詩作畫,也可以豪放的喝酒行令,這些統統是她擅長的,卻獨獨沒有她的份,大好的青春虛擲在白日猶青的龕焰、夜半未燼的爐香裡。不能加入,卻忍不住關注。她時時注意著他們的一舉一動,也留神哪些人可以做自己的朋友乃至知己。因此便好解釋為什麼寶玉過生日,她如何能得知,還特地送來生日祝福帖;喝體己茶不叫別人,單單挑中了最不俗的黛玉和寶釵。 人在明處她在暗,她是一個寂寞的偷窺者。

她須得時時提醒自己的身份,在自律與本我之間搖擺,感性與理性常常互博,心門時而打開時而緊鎖,待人才會時而親熱異常時而清高冷漠。

不了解她的人,很是看不慣她,第五十回,一向低調的李紈遣寶玉去管妙玉討雪後紅梅時竟當眾說:「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而懂她的人,彼此不需多言。寶玉去要紅梅花,她出手大方,挑了一枝上好的與他,「……這株梅花只有二尺來高,旁有一橫枝縱橫而出,約有五六尺長,其間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蚯蚓,或孤削如筆,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蘭蕙,各各稱賞」。

寶玉做的應景詩《訪妙玉乞紅梅》中,有一句正是「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把她比作嫦娥,當然是誇她的清冷美麗;另有微妙一層,嫦娥是獨居廣寒宮的。

 嫦娥是寂寞的代言人。

   

 

                         (三)

賈母帶劉姥姥去櫳翠庵逛,見院裡花木繁盛 ,便笑道:「到底是他們修行的人,沒事常常修理,比別處越發好看。」賈母是明白人,明白人無意間說了大實話 :凡是能把花木打理得好的,差不多都是閒人,忙人有那心思還沒那工夫呢。

妙玉的日常生活就是這樣了吧:除了誦誦經燒燒香,只好修理修理花木,研究研究茶道,來打發漫長無聊的時間,她最不缺的就是時間。也就是只有她,舌尖上才能品出用雪水和雨水泡的茶有什麼不同,不怪林黛玉沒見識(不厚道的說,說不定真就沒啥不同)。這種功夫,同小龍女被困絕情谷底十六年、練就在蜜蜂翅膀上刻字的絕技同屬一類:不是太過寂寞,是絕對修不成的。

寂寞的狠了,逢到機會宣洩,便會失了分寸。

「寶玉品茶」, 其實是妙玉顯擺。

先是炫富:她請寶黛釵三人品茶,全用的是古玩奇珍的茶具,哪一樣都是國寶級文物。寶玉才開玩笑說給他喝茶的綠玉鬥是俗器,妙玉道:「這是俗器?不是我說狂話,只怕你家裡未必找得出這麼一個俗器來呢。」寶玉連忙改了口氣奉承:俗說隨鄉入鄉,到了你這裡,自然把那金玉珠寶一概貶為俗器了。妙玉聽如此說,「十分歡喜」,經不住寶玉這一捧,便找了一個「九曲十環一百二十節蟠虯整雕竹根的一個大海」出來-這和小孩子常常一個人在家沒人和他玩,見好不容易來了人,便恨不得把自己的高級玩具都拿出來顯擺一遍,是一樣的情形。

再是炫技。「-這是我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捨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我只吃過一回,這是第二回了。」妙玉如此不厭其煩的細細描述,「五年前、蟠香寺、梅花上的雪、鬼臉青的花甕、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跟王熙鳳對劉姥姥講「燒茄子的做法」有一拼。用十幾隻雞配的茄子到底好不好吃、埋在地下五年的梅花上的雪泡的茶水是不是真好喝,這些並不重要了,要緊的倒是那繁瑣複雜的過程,賣弄的就是那點唬人的優越感,用姿態昭示自己的不俗品味。(另外心裡還有氣,下面再說)。     

三是耍酷。劉姥姥用了的成窯杯子,她嫌髒不要了。寶玉陪笑叫她做了順水人情給了劉姥姥算了,她還「想了一想」才說:幸而這杯子不是她自己用過的,否則就是砸碎了也不給劉姥姥。至於把話說得那麼極端嗎?無非是為了彰顯自己喜潔的個性罷了。寶玉也是個沒成算的,臨走還討好地說等他們走了,他派幾個人抬幾桶水來給妙玉洗洗地,這麼一來,妙玉就更來勁了,更上一層道:「這更好了,只是你囑咐他們,抬了水只擱在山門外牆根下,別進門來。」一副「世人皆濁我獨清」,把潔癖表演到極致的樣子。

她被寂寞壓抑得實在太久了,有機會作秀,便難免太過。過猶不及。

                    (四)

 妙玉對寶玉,有著一種特殊微妙的感情。

寶玉過生日 ,身在佛門的她還送了一張賀帖,用的竟是粉紅色的信箋,夠大膽,卻在箋上自稱「檻外人」。這很矛盾。

那一紙粉箋是在含蓄地表達欲說還休的心事。而「檻外人遙叩」,是對自己身份清醒的認知,和對與寶玉之間距離的劃定。掩不住的淡淡的惆悵,無奈的故作的清高。

面對這張帖子,寶玉很為難,不知該用何種措辭回復。太疏,既怕傷了她的心;太近,又怕唐突惹惱了她。

後來還是聽了邢岫煙的話,回帖上自稱「檻內人」。

只能是這樣了吧?檻裡檻外,兩種人生,遙遙相望,卻無交集。 

發乎情,止乎禮;起於好感,止于欣賞。他們之間的感情,比朋友多,比戀人少,是最難界定的第三類感情,退一步不舍,進一步不能,只有小心翼翼地保持。

邢岫煙對寶玉的態度很能說明問題,她先是「只顧用眼上下細細打量了半日,方笑道:「怪道俗語說的『聞名不如見面』,又怪不得妙玉竟下這帖子給你,又怪不得上年竟給你那些梅花。既連他這樣,少不得我告訴你原故」以岫煙對妙玉的了解,她看出寶玉是妙玉的「那盤菜」,完全符合妙玉對夢中情人的想像。因此,岫煙才肯幫寶玉。

她的日子因為極度冷清,很難不視他為感情生活的唯一寄託 ;而他的人生卻很熱鬧,所以只視她當佛門裡的紅顏知己。算來,還是妙玉付出的多。多到她處處要「此次無銀三百兩」地去掩飾。

自稱「 檻外人」無疑是一種掩飾;還有一處欲蓋彌彰:上一秒鐘還興奮地請寶玉喝茶的她,下一秒鐘就忽然變臉,「正色道:『你這遭吃的茶是託他兩個福,獨你來了,我是不給你吃的。』」,寶玉也是個乖覺人,馬上油嘴滑舌地回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領你的情。只謝他二人便是了。」妙玉還煞有介事的說:「這話明白。」其實他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道妙玉是要避嫌,卻不知女兒家曲折的心事。 

吃茶的時候,她有自己的私心,故意把自己平日吃茶的綠玉鬥給寶玉用,可見視他親近(或者藉此間接親近)。可恨寶玉不解風情,大煞風景地說她不公平,給寶釵和黛玉用的是奇珍,給他用的卻是俗器。

此一回回目是「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姥姥醉臥怡紅院」。那日在櫳翠庵品茶的人那麼多,況第一個品茶的人又是賈母,若要論擬回目,莫若擬成「賈太君品茶櫳翠庵,劉姥姥醉臥怡紅院」正好用上兩個老太太的名字,才顯對仗齊整。可是回目裡偏只提寶玉,可見大有深意,他才是品茶的主角。

  可是真正的主角品了茶,卻還嬉皮笑臉地說「我也不領你的情」,這叫奉茶的人情何以堪?

 黛玉不早不晚,恰在此時隨口問了一句這茶水是不是雨水,妙玉瞬間發飆,冷笑道:「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你怎麼嘗不出來?隔年蠲的雨水那有這樣輕浮,如何吃得?」是啊,她心裡正不自在呢,正好惱羞成怒,藉機把火撒了出來,還用「俗人」二字打擊了黛玉的自尊。本來是興興頭頭被邀來喝體己茶的,卻莫名其妙地被劈頭蓋臉給了難看,黛玉只好很鬱悶地走了,心裡一定想:妙姑娘發的這是哪門子火啊?

這一節在場的共有四個人,有意思的是,卻只有三個人說話,一個人自始至終沉默,未發一語,不是別個,就是薛寶釵。寶釵人情練達心性深沉,把妙玉的那點小心思盡收眼底,因此她只冷眼旁觀,或者抿嘴微笑。寶玉是真糊塗,黛玉是很無辜,寶釵不說話,是心如明鏡卻只做看客,絕不摻和。最受傷的是妙玉,而且還是內傷。

後來賈母他們要走,「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門,回身便將門閉了。」這「回身便將門閉了」的舉動實在失禮,是人在氣頭上的表現,可見她有多傷不起。

對了,寶玉當時是在大竹海內吃的茶,是「妙玉執壺,只向海內斟了約有一杯。寶玉細細吃了,果覺輕浮無比,賞讚不絕。」到底也沒有接過她的茶杯吃茶。

他對她並無那麼深的用情。

這也是關於命運的暗示。她終歸還是寂寞。

             

本文選自《夢裡不知身是客:百看紅樓》,噹噹、京東、淘寶熱賣中。


相關焦點

  • 妙玉的孤與癖
    更為重要的是妙玉又得到一個玉字,玉字在曹雪芹心目中的意義毋庸置疑,非比尋常。關於妙玉,一向是爭議甚囂,在金陵十二釵中,她也許是飽受爭議最多的一個人,她的境遇猶如冰火兩重天,愛她的就極愛,不喜她的就極厭。
  • 聊聊紅樓夢裡妙玉的悲劇人生
    可以說,家庭這個概念在妙玉的腦海中只是一丁點兒若有若無的遙遠的模糊記憶罷了,況且這種遠離家庭影響的命運根本就沒有什麼親情友情愛情的概念,更不會懂得怎樣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就註定了妙玉所謂的清高只是不食人間煙火拒人於千裡之外的孤芳自賞般的高冷和冷豔。這樣的童年經歷,也從另一個方面導致了妙玉不可能去設身處地地為身邊的人去著想,她做什麼事都是以自我的喜好為中心。
  • 紅樓夢:為什麼李紈厭惡妙玉,林黛玉也不吃妙玉的醋?
    而李紈當著眾姐妹的面這樣談論妙玉,眾姐妹也沒有覺得不妥!妙玉的出格行為,在李紈看來就是「不正」;就連最了解妙玉的邢岫煙都說她「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妙玉的個人定位出現了嚴重的偏離和脫軌。他也會用相同的眼光,個人的道德準則來審視、反觀妙玉。一旦發現妙玉超越傳統道德建構,逾越其應有的位置,李紈會批評妙玉,看不上妙玉。既然出家,就應該心向佛門,而妙玉不僅有自然生活情趣,對寶玉還有一種超越清規的界限,產生了一種不應該有的、朦朧的少女情懷。而這種情愫,不止李紈,還有賈寶玉,林黛玉都感受到了。李紈直接把對妙玉的怨言講出來,我厭惡她,不想理她。
  • 妙玉——入冊之謎
    妙玉入冊之謎作者:子凡shine妙玉在《紅樓夢》中所佔篇幅並不多,而且妙玉並非四大家族的女孩,但是,妙玉卻身在金陵十二釵正冊
  • 妙玉:最不尋常的清雅女子
    賈母何等樣人,寶釵那樣的人還受她批評,可見妙玉確實把翠櫳庵收拾的清雅無比。她的日常也清雅的很。她喝茶的杯子是綠玉鬥,她所用的信紙是粉紅色的,她愛收梅花上的雪,還要裝在鬼臉青裡埋在樹下甕一甕,她讀詩,賞月,品茶的理論一套接一套。當然,還有冬日的梅花。翠櫳庵裡的紅梅開的格外嬌豔,卻只得寒雪相伴。恰是妙玉妙齡青春的寫照。陪伴妙玉的也是青燈古佛,寂寞空虛冷。
  • 妙玉為什麼用自己的綠玉鬥給賈寶玉喝茶?
    還有一種說法更甚,說是妙玉對賈寶玉產生了愛情,所以就覺得和賈寶玉難分彼此。賈寶玉和妙玉之間到底有沒有愛情呢?首先,賈寶玉對妙玉只是尊重、懂得,他曾經對妙玉有這樣的評價: 她為人孤高,不合時宜,萬人不入她目。
  • 《紅樓夢》妙玉:不合群的人,活得最自在
    連吃飯也「一一改過來」,生怕自己跟別人不同。黛玉的謹小慎微中,透露出極強的不自信。與黛玉的「努力合群」不同,妙玉雖寄居賈府,但在櫳翠庵面對眾人以及大家都哄著、敬著的老祖宗賈母時,卻能表現得不卑不亢,進退有度。連眾人眼中「鳳凰一般」的寶玉到了她這裡,妙玉也照樣直言:「你這遭吃的茶是託她兩個的福,獨你來了,我是不給你吃的。」
  • 妙玉,比林黛玉更命苦,卻是大觀園裡活得最瀟灑的
    妙玉出身和黛玉極其相似:姑蘇人士,官宦家庭,身體不好,家中獨女,知書識禮,氣質超群。而妙玉的不幸,比黛玉尤甚,但她的生活態度卻完全不同。同樣是被要求出家,黛玉的父母根本不捨得,妙玉的家人是給她「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直到「親自入了空門,才好了」。
  • 紅樓絕色之三愛你在心口難開的妙玉
    自大觀園中有了寺院與道觀後,他常來這裡,與妙玉等人也漸漸熟悉起來。妙玉在如花年華,就不得不被迫開始與青燈古佛、暮鼓晨鐘長相伴,但是雖然如此也無法掩住她那少女的春心萌動,無法擋住她對愛情的朦朧渴望,妙玉是信佛的,而寶玉也討厭人間俗世,這與妙玉有精神上的共鳴,引起了她對寶玉的愛慕和鍾情。妙玉只是一個帶髮修行的居士,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出家人。她隨時可以還俗。
  • 紅樓夢:妙玉的貴氣
    這個人就是妙玉。當日,劉姥姥一行來到櫳翠庵,妙玉親自捧出一個海棠式雕漆填金雲龍小茶盤,裡面放著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請賈母常常老君眉的味道。賈母因十分喜樂,又愛劉姥姥為人,她自己嘗了半盞,剩下的半盞就給劉姥姥喝了。妙玉因為有潔癖,她知道後,也就不要那杯子了。賈寶玉替她想得周到,連忙提出建議說:「那杯子雖然髒了,白撂了豈不可惜?
  • 《偷窺者》偷窺性感女星是一種什麼體驗?
    電影偷窺者《偷窺者》目前登陸視頻網站,目前點擊率持續攀升。一部電影,為毛會這樣滴火呢?
  • 《紅樓夢》中的妙玉,到底是怎樣的姑娘?
    然,妙玉與賈府並沒有直接關係,既不是賈府女兒,也不是賈府重要的親戚。那,妙玉到底是怎樣的姑娘?又何以入列薄命司,成為《紅樓夢》「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主打人物之一?妙玉首次被提到是在第5回,是以側面出場的方式帶出來的。
  • 妙玉與姜夔
    寫到妙玉的時候,我突然心裡一動,隱隱覺得以前讀到的書中有一個人,和筆下櫳翠庵的女尼驚人地相似。是誰呢?我絞盡腦汁想了很久,終於想到了他。是姜夔。姜夔是誰?說起這個名字,或許不大為眾人熟稔;而若說起姜佐時,姜堯章,白石道人,恐怕了解的人更少。
  • 妙玉:妙玉的高傲書中早已表現的淋漓盡致,為何最後甘願被人侮辱
    黛玉本是一個高潔孤僻之人,可妙玉的高潔與孤僻又勝黛玉三分,黛玉也不過是小巫見大巫了,這也就讓黛玉也有了幾分遠妙玉之意。櫳翠庵茶品梅花雪這回裡,且不說妙玉嫌棄劉姥姥用過的茶具,就笑弄黛玉為俗人的話也句句是刻薄極了的,而這個黛玉竟也「不好多話」便和寶釵離去了。可能與寶玉同是檻內人的黛玉的刻薄是不免帶點塵世的沉著的,而妙玉的冷卻是真真的清高了的,她似乎是看盡了看透了的。
  • 妙玉:清高且孤獨,無情卻有情
    元妃省親時,賈府採買了十二個女孩子唱戲,聘買了十二個小尼姑、小道姑,妙玉因此住進了櫳翠庵,也走進了我們的視野。妙玉從小體弱多病,需要出家方能避災,買了好幾個替身,皆無濟於事。父母只好忍痛將他送入空門,帶髮修行,病果然好了。有人說:妙玉是出世的黛玉,黛玉是入世的妙玉。妙玉如黛玉,蘇州人氏,出生於讀書世家,父母雙亡。才華橫溢,顏值極高。
  • 妙玉的怪誕從何而來?
    作者 林梅朵一直以來,妙玉均以怪誕清高示人,人人說她不易接觸.。連最和氣的大嫂子李紈都說「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她」,妙玉究竟有多不讓人喜歡呢?這樣的為人也確實讓人難以喜歡,其實妙玉的內心,也許並沒有眾人看到的這樣清高。《紅樓夢》中初次提到妙玉是大觀園剛建成之時,賈府除了買來十個小尼姑、十個小道姑外,林之孝家的提議再請一個帶髮修行的,說是這個人文墨好,經文也熟。王夫人答應了,可妙玉卻架子大得很:「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直待賈府邀請的帖子送到,她才住進了櫳翠庵。
  • 妙玉是不是偽文青?
    泡茶的水也特別,妙玉解釋道:這是5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總共才一甕,捨不得吃,一直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甕。而寶玉「細細吃了,果覺輕浮無比,賞讚不絕」。黛玉還以為是「舊年的雨水」,被妙玉嘲笑:你這個大俗人!連這也嘗不出來,舊年的雨水哪有這麼好的口感啊!到了櫳翠庵,黛玉都成了俗人。妙玉給寶玉的是她日常用的綠玉鬥。寶玉說她倆的杯子高雅,我這個就是俗器了。
  • 妙玉很高潔為什麼賣到風月場也不自殺
    說明妙玉真正懂得生命的價值,一個人會在人生中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觀念和改變自我,是肯定有一個漸變的軌跡的,不可能一成不變。尤其是人生中遇到巨變和打擊越沉重這種改變就更來得迅猛甚至是脫胎換骨的改變。曾經有人質疑問後來的賈寶玉還是原來的那個賈寶玉嗎?就是說寶玉從出場到結尾的形象應該是一致的,但這可能嗎?
  • 《紅樓夢》妙玉與《巴黎聖母院》克洛德:兩個何其相似的悲劇人物
    可以看出,妙玉和克洛德在出身和早年的經歷方面極其相似——都是出身在高級知識分子家庭,而且都在父母的幹預下,從小就走上了宗教之路,並且都有極高的天賦,在學術方面成就斐然。而且同樣是父母雙亡,舉目無親。其次,對愛情的渴望相似。由於自小就被送到寺廟,妙玉的生活被幽閉在青燈古佛下。
  • 妙玉使用的茶杯,都是宮裡的檔次?她不在乎這些
    妙玉是壞了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的親屬,出家逃難掩人耳目,王夫人拿拜貼請她是知道她的身份的,賈元春省親時認出了了她,給了賞賜,她那一套茶具是王府裡才有的,賈家公爵在親王家出身的妙玉來說不值一提,或者妙玉身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