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妙玉的高傲書中早已表現的淋漓盡致,為何最後甘願被人侮辱

2021-01-08 信息一條

讀罷《紅樓夢》,總覺得有個女子讓人意外,似乎其他人的命運都有了想像中的歸宿,可妙玉從出場到結束都似乎是一個與這大觀園格格不入卻又接洽得恰到好處的人物。

她是大概就是櫳翠庵裡一株梅花,唐代詩人崔道融寫梅花的詩「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畫師想畫梅花卻不知從何畫起而犯難,而我覺得妙玉也是這樣讓人想去描摹卻無從下手的女子,「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的這個女子真的讓人我只能聯想起幾個人物與她相較。

提起《紅樓夢》不得不提的是黛玉了,她與妙玉也算的上是志趣相投的。黛玉本是一個高潔孤僻之人,可妙玉的高潔與孤僻又勝黛玉三分,黛玉也不過是小巫見大巫了,這也就讓黛玉也有了幾分遠妙玉之意。櫳翠庵茶品梅花雪這回裡,且不說妙玉嫌棄劉姥姥用過的茶具,就笑弄黛玉為俗人的話也句句是刻薄極了的,而這個黛玉竟也「不好多話」便和寶釵離去了。可能與寶玉同是檻內人的黛玉的刻薄是不免帶點塵世的沉著的,而妙玉的冷卻是真真的清高了的,她似乎是看盡了看透了的。她的看盡看透可能就從聽黛玉彈琴的一弦弦一聲聲裡聽出了黛玉的結局那回裡就已經流露出的,所以她的尖銳與黛玉的尖銳不同之處不在於尖銳的程度誰更甚,而在於黛玉的尖銳是人世裡不遂心意的發作,妙玉的尖銳則多了幾分素淨作為底色的潔淨。

再者又有寶玉、邢岫煙和高鶚續寫的惜春可以算是和妙玉說得上話的。就寶玉而言,寶玉生日,妙玉不僅知道,還特地送來了一張粉紅色的箋子,可見這個身處紅塵之外的女子畢竟是不甘索味的,上面寫著「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雖然標榜自己為「檻外人」以明寂滅之心,可這一舉動本身不免讓人聯想起判詞上的「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之語。至於邢岫煙與妙玉的交往或許也是因為曾教幼年的妙玉寫字的情義。惜春雖經常與妙玉一起品茗對弈,但惜春身上總會讓人感覺到多了點人世間的煙火味,卻少了幾分妙玉的靈氣。

而妙玉之於大觀園,或許正如三毛之於臺灣。就算這兩人隔了真真虛虛、地域時空,也不免讓人聯想起來。也不必去議論高鶚的續寫是不是和曹雪芹的意,我只覺得妙玉終歸是大觀園留不住的。她和三毛有太多的相似了,一樣都是就算有留戀卻是也不耽擱的利落放得下,若是耽溺了則就沒了本屬於她們的自在不羈。當然,她和三毛也自是不同的。三毛的灑脫是出自對人世的熱忱,她離開了臺灣卻去撒哈拉灑下沙子般充盈的愛意,而妙玉的灑脫則是或許對塵世還有牽扯卻是冬寒一樣襲人感官的冷清,她離開大觀園則是「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的還去。

「縹乎忽忽,若神仙之仿佛……」,「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只覺妙玉竟也帶著司馬相如《子虛賦》蘇軾《赤壁賦》裡的描摹的女子的影子,都是這樣的虛無縹緲,遺世獨立。《老子》裡有說「大象無形」,朦朧感或許就是這樣一種感覺,給人一種如霧裡看花、水中望月般可見卻不可觸摸的距離美。妙玉的出場總共六次,而這樣的女子總是離不開月色襯託的。而月色總是朦朧了,正如李白《長相思》裡「美人如花隔雲端」那樣的朦朧,仿佛是「相去復幾許」的咫尺之近,可是卻又是「求之不得」的無奈的遙遠。

佼人的貌美,月光的流轉不息,這種感覺不免也讓我聯想到美好事物的易逝,總有種「掌上珊瑚憐不得」的咫尺天涯之感。而妙玉卻是這樣的讓人連俗情都不會產生的女子。要說世外桃源裡阡陌縱橫雞犬相聞裡落英繽紛的安謐,妙玉真的還要過,這種過都快成了仙境裡的天女散花花不沾衣的境界。可仙境終究是仙境,妙玉再清高也落在了人世裡,紅樓一夢總是讓人泣淚的結局,亦真亦假也好,亦虛亦實也罷,妙玉零落的結局終究讓人無限同情與憐惜的。可能讓人難忘的是依舊香如故的梅花的孤傲氣質在。

小說也終歸是小說,曹雪芹也好,高鶚也罷,誰都在試圖描繪自己心目中的故事裡一個稱心如意的人物。而現實中,可能有人覺得妙玉清高得矯情了,畢竟不是我們現代社會仿佛存在的人物,但妙玉的很多特點又何嘗不是人人都會有的呢?我們現在又試圖在證實什麼呢?在個性與叛逆的背後,誰不是孤獨的?或多或少都有著別人似乎難以理解的小清高在,於是,我們就在嘗試面對自己的空虛,試圖去和它帶來的種種衝突、欣喜又或是悲傷的情緒去尋求一種自我個性的認同。

故事仿佛已經不再是妙玉的故事了,在漸行漸遠又無盡的自我尋求中,總有一種迷茫的感覺會讓人覺得生命陷在了無止盡的矛盾和衝突裡,仿佛特立獨行的的確確需要面對四處一樣的眼光,有自己的稜角不甘心被磨盤卻又情願成為一個圓潤的圖形。我想,很多時候,妙玉之所以讓人喜歡她這樣個性,是因為她把自己的個性發揮得自然到出乎了你的意料。這樣的女子,終究是冬寒裡的一枝梅花才能比擬的吧。

逆風如解意呵,容易莫摧殘!

相關焦點

  • 妙玉的孤與癖
    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寶琴似乎都比妙玉更有理由入選金陵十二釵。不但位列正冊,妙玉還在十二釵排序中佔據了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她恰恰處於上下半釵的分水嶺位置,排在迎春之前,僅僅在湘雲之後。要知道湘雲在曹雪芹的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小可,最後陪伴在寶玉身邊的不是黛玉,不是寶釵,也不是襲人,而是湘雲。這個人物是有原型的,她就是那個神秘的脂硯齋。
  • 妙玉與姜夔
    寫到妙玉的時候,我突然心裡一動,隱隱覺得以前讀到的書中有一個人,和筆下櫳翠庵的女尼驚人地相似。是誰呢?我絞盡腦汁想了很久,終於想到了他。是姜夔。姜夔是誰?說起這個名字,或許不大為眾人熟稔;而若說起姜佐時,姜堯章,白石道人,恐怕了解的人更少。
  • 妙玉是不是偽文青?
    相比之下,黛玉和湘雲的詩社和聯詩,是文藝小清新,妙玉的則是華麗險峻哥特風,又時髦又高級。她還說古人詩詞都不好,唯有「縱是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最好,意思是人生乃一場華麗的冒險和謊言,而她早已機智地洞穿一切。大觀園文青扎堆,妙玉卻不走尋常路。詩言志,詩是詩人的夫子自道。
  • 《紅樓夢》妙玉:不合群的人,活得最自在
    最喜歡女孩兒的寶玉評她「為人孤僻,不合時宜」,與她做了十年鄰居的邢岫煙說她「放誕詭僻」,連賈府公認的大菩薩李紈也說:「可厭妙玉為人」。然而,儘管被眾人菲薄,我們卻不得不承認,不合群的妙玉,才是大觀園裡活得最自在的人。叔本華說:一個人的合群程度,大概和他知識的貧乏以及俗氣成正比。而妙玉的不合群,正是她自尊自信的外在表現。
  • 紅樓夢:為什麼李紈厭惡妙玉,林黛玉也不吃妙玉的醋?
    她師父圓寂擔心她的生計問題,可是妙玉的生計怎麼會有問題?他清高孤傲,聲稱不可攀附權貴,但他一生都攀附與人。他的矛盾在於不徹底,拒絕不徹底,修行不徹底。她被圈養的,一旦被放出來,無法適應殘酷的社會環境,所以她會從了枯骨老人。
  • 妙玉的怪誕從何而來?
    這樣的為人也確實讓人難以喜歡,其實妙玉的內心,也許並沒有眾人看到的這樣清高。《紅樓夢》中初次提到妙玉是大觀園剛建成之時,賈府除了買來十個小尼姑、十個小道姑外,林之孝家的提議再請一個帶髮修行的,說是這個人文墨好,經文也熟。王夫人答應了,可妙玉卻架子大得很:「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直待賈府邀請的帖子送到,她才住進了櫳翠庵。
  • 妙玉——入冊之謎
    妙玉入冊之謎作者:子凡shine妙玉在《紅樓夢》中所佔篇幅並不多,而且妙玉並非四大家族的女孩,但是,妙玉卻身在金陵十二釵正冊
  • 紅樓夢:妙玉的貴氣
    這個人就是妙玉。當日,劉姥姥一行來到櫳翠庵,妙玉親自捧出一個海棠式雕漆填金雲龍小茶盤,裡面放著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請賈母常常老君眉的味道。賈母因十分喜樂,又愛劉姥姥為人,她自己嘗了半盞,剩下的半盞就給劉姥姥喝了。妙玉因為有潔癖,她知道後,也就不要那杯子了。賈寶玉替她想得周到,連忙提出建議說:「那杯子雖然髒了,白撂了豈不可惜?
  • 妙玉為何送賈寶玉生日賀卡?
    今天,讀到第六十三回,妙玉因為賈寶玉過生日,派人送來字帖拜賀,其實也就是我們現在很時興的生日賀卡,上面寫著「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這在古代,可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呀!而且,這件事本身就很不平常。妙玉可是「帶髮修行」的尼姑,不問塵事,可是,這個小姑娘卻記得一個男孩的生日,這說明什麼?說明很上心吶。
  • 《紅樓夢》中的妙玉,到底是怎樣的姑娘?
    林之孝家的接著又補言,曾請她來府上,她卻以「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直言回拒。王夫人一聽,已知妙玉乃不凡之人,便以賈府的名義正式下帖子請她,妙玉才受邀入駐大觀園櫳翠庵。可見,妙玉原本出身高貴,且是清高孤僻之人。只因身體的原因,入玄墓蟠香寺帶髮修行。後來,曾與她一牆之隔做了十年鄰居的邢岫煙在提及兒時的經歷時,亦佐證了此事。
  • 妙玉:最不尋常的清雅女子
    就像一首曲子的最高音,直透雲霄,猶能徘徊,震顫人的心房。原本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兒。原也可以將日子過得花團錦簇。只是命運莫測,偏就進了佛門。幸運的是,師父是個高人。姑蘇待不下去,便來到京城。師父臨死前,囑她留在此處。自有她的因果。這因果便是和賈府結緣嗎?師父想的或許是,賈府還算一把大傘,藏在這等書香門第裡,或可保她無事。想想也是。亂世中的美麗,本身就是惹禍的因子。
  • 妙玉也是一個值得喜歡的女孩子
    而妙玉對絕大部分人都看空或者目空一切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這大概和她家庭的背景非常的豪富是分不開的,因為除了這點你找不出妙玉為什麼看不起很多的人原因,也可以是俯視大家,就她當時來賈府的情景已經是家敗人亡,隻身一人,身後的強大靠山已經坍塌了,所以她沒有值得炫耀和看不起其他人的資本了,但是可能就是因為此前那個光彩奪目的家庭養成了她高高在上的心態,所以至今無法放下身架子,甚至在賈母的面前都表現得不卑不亢
  • 妙玉:寂寞的愛情偷窺者
    剃度,即是要除去三千煩惱絲剃成光頭,代表自己塵緣已了六根清淨,妙玉卻還留了一頭漆黑長髮。「雲空未必空」,曹雪芹的這一安排很微妙,暗示妙玉雖然身在佛門,卻心系凡塵。 果然,在第七十六回,妙玉在中秋夜給湘雲和黛玉續詩時就說了一句:「-失了咱們的閨閣面目-」注意,她說的是「咱們」!真是不打自招了:她對自己的身份,心裡真正認同的是「閨閣」女兒,而非出家人。
  • 《紅樓夢》妙玉:她的驕傲和自卑
    隔著十幾年的人生路回頭望,如今再讀妙玉,忽然感到心酸。 曹公給她的判詞,「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她有一顆愛紅塵的心,可又知道紅塵的熱鬧與她無關;就連對寶玉的好感,也是隱秘的,卑微的;有時候故作高姿態,只是為了掩飾內心的自卑感。 我寫薛寶釵,說她是個可憐人,從沒有暢快地為自己活過。妙玉又何嘗不是呢?
  • 紅樓夢:妙玉的曲詞裡,藏著她的身世、品行和命運
    紅樓夢裡有幾個神秘人物,至今說法不一,單是金陵十二釵裡就有兩位,一個是秦可卿,一個便是妙玉,關於兩人的身世之謎,幾百年來爭論不休。關於秦可卿身世,研究頗多,這裡不贅述,我們只說妙玉。前八十回中,曹公雖然並未明確交代妙玉真實身份,但通過她的判詞和曲詞,以及僅有的幾次出場,我們也能推斷出幾分來。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 妙玉身世猜想:公主出家!
    金陵十二釵正冊中,大多是與賈、王、史、薛四大家族關係緊密者,賈家四豔、史湘雲、薛寶釵、王熙鳳母女不必說了,直接是四姓後代,而李紈、秦可卿也都是賈府嫡媳,也可以算是賈家的人。林黛玉雖不姓賈,卻是絳珠仙草下凡,又是前科探花、巡鹽御史、蘭臺寺大夫之女,賈母的親外孫女兒,無論前世今生的出身,都夠高貴的了。那麼,十二釵中就只剩下妙玉這一個「外人」了。
  • 妙玉:孤高自許,不想一次品茶會,就暴露了真實面目
    妙玉本來是蘇州人士,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為妙玉生來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都沒有用處,最後妙玉便親自入了空門,這樣才好了,所以就帶髮修行,法名叫做妙玉。由此看來,妙玉也是一個出身世家的貴族小姐。在入住大觀園修行以後,賈府還特意讓她去櫳翠庵修行,可見賈府對於妙玉還是十分重視的。
  • 妙玉傲世輕物,入住櫳翠庵,其實是世俗的選擇
    妙玉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為何在元春封妃之後,省親之前,受王夫人下帖邀請到了賈府? 妙玉就是如此一個人,金錢,財富,文化,學識都是塵世中的佼佼者。 父母因為妙玉體弱多病,忍痛讓她遁入空門,也不舍她就此青燈古佛,讓她「帶髮修行」。這註定了妙玉塵緣難了,一腳門內,一腳門外,心也在入世和出世中徘徊。 還為妙玉買了「許多替身」,不是一個,幾個,而是許多個替身。可見妙玉家境優越,尤勝於林黛玉,甚至是高於賈府。
  • 聊聊紅樓夢裡妙玉的悲劇人生
    可以說,家庭這個概念在妙玉的腦海中只是一丁點兒若有若無的遙遠的模糊記憶罷了,況且這種遠離家庭影響的命運根本就沒有什麼親情友情愛情的概念,更不會懂得怎樣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就註定了妙玉所謂的清高只是不食人間煙火拒人於千裡之外的孤芳自賞般的高冷和冷豔。這樣的童年經歷,也從另一個方面導致了妙玉不可能去設身處地地為身邊的人去著想,她做什麼事都是以自我的喜好為中心。
  • 妙玉給寶玉喝茶的綠玉鬥:是出家人思凡,還是畸人在藐視世俗?
    攏翠庵是妙玉修行之所。按說賈母不好帶人進入打擾。尤其賈母嘴裡說著才吃了酒肉恐衝撞了菩薩。薛寶釵又說「這一年何曾饒過這園子」。證明賈母帶人來攏翠庵不是一天兩天。原本佛門淨地被賈母搞成迎來送往的旅遊勝地,估計妙玉心中一定不喜歡,jiren她是來修行的,不是賠笑諂媚伺候人的。只是寄人籬下說不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