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哦
第三回
北影獻聲龍轉鳳
央視雙版戰和平
1990年,中央電視臺播放了第二部赫本電影,播出時的譯名是《贗品》,現在通常譯為《偷龍轉鳳》,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次是央視自己譯製的。但說起《贗品》這個譯名,其實是來自於《偷龍轉鳳》的內參片,沒錯,《偷龍轉鳳》也有內參譯製版,其譯製時間早於該片在央視的播映。
《偷龍轉鳳》內參片是誰譯製的呢?好了,大陸電影界譯製片製作的第三股力量登場了,它就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實際上,自1973年,北京電影製片廠也開始參與了外國電影的譯製,包括影院公映版,部門名稱為「北京電影製片廠譯製片部」。由於電影譯製領域已基本被長譯和上譯瓜分殆盡,北影廠只能四處撿些漏兒,東歐影片更多一些,但北影廠的譯製水平卻也獨樹一幟,《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就是它的一個代表作。
說到《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它既是北影廠的譯製代表作,也是北影廠譯製片的開山之作。當年,北影廠一大幫業務骨幹正在幹校勞動改造,忽然接到了該片的譯製任務,已數年沒有從事創作的藝術家們激情勃發,由凌子風掛帥擔任譯製導演,攜魯非、葛存壯、於藍、馬爾路等演職員,返回北京,毫無經驗可言,一切從零做起,卻終成經典。北影廠的譯製,出道即巔峰,與這些老藝術家們深厚的藝術修養密和強烈的敬業精神密不可分。對了,印象中,《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好像也是作為內參片來譯製的,完成後改為了全國公映。這個說法不一定正確,各位看官隨便一聽就得了。
北影廠的電影譯製工作持續到本世紀初中影集團成立時結束,2012年掛牌的「北京電影譯製廠」更多的只是名字的延續,在血脈上,與當年的北京電影製片廠譯製片部已經關聯不大了。
王雪純
這兩版配音質量均可,各有所長。赫本角色的配音方面,北影版演員略帶點兒鼻音,比王雪純的音色多了一些韻味,我更喜歡些;而男主角的配音則是各佔勝場,對了,央視版的是張雲明—《辦公室的故事》裡的納瓦謝裡採夫。但說到臺詞翻譯,央視版相比要弱較多,舉個慄子:男女主人公最後慶祝作案成功時,女主角有一句話,北影版翻譯為「可這是我第一次偷東西,而且-而且我們幹得這麼漂亮。」,央視版翻譯為「雖然這對你來說是家常便飯,對我來說這是第一次。」,貌似兩版只是語序掉了個兒,意思差不多,但男主角在女主角說完前半句時卻插話道「我也是」,這話一插,央視版語序的毛病就出來了,它讓男主角的插話不知所云,也讓女主角的錯愕神態沒了來由。實際上,倒是央視版的意思和語序與原音一致,只不過原音中後面還有半句「Bringing it off the way...」,男主角是在這半句前插的話。但囿於要匹配口型,北影版和央視版均將這半句臺詞刪除了,刪了沒關係,可要照顧好男主角的插話呀,這裡就體現出北影譯製導演的細心與靈活了。唉,央視技遜一籌呀。
中央電視臺《偷龍轉鳳》譯製片段
現在回想,《偷龍轉鳳》是我看的第一部赫本電影。當年在中央電視臺看《贗品》時,對妙想天開劇情不亦樂乎的感覺,從我的記憶深處被漸漸喚起。
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第三部赫本電影有些拿不太準,《戰爭與和平》和《蒂凡尼的早餐》都有可能,都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播放的,可具體年代暫時無法查證。但有兩點可以大致確認:一是《戰爭與和平》在央視的首播應該是在九十年代初;二是《蒂凡尼的早餐》在央視播放前應該是先有了內參譯製版。那就姑且先說《蒂凡尼的早餐》吧。
《蒂凡尼的早餐》內參版是由上海音像資料館譯製的,譯製時間估計在九十年代初。這第八位赫本配音演員名字叫金霖,譯製導演是上譯老前輩蘇秀。金霖的配音水平挺高,本片中表現出色,音色甜美有層次。但金霖的名氣好像不太響,似乎作品也不太多,比較有名的有《亂世佳人》六區版的郝思嘉。該內參版最顯著的標識是,片頭有一段電影旁白的導視解說,其內容時代印記鮮明。
遍尋網際網路,未得金霖照片,故而金霖真容本文欠奉。
央視版《蒂凡尼的早餐》中,赫本的配音演員叫唐燁,她同樣也配過郝思嘉,是在央視版《亂世佳人》中,就把她排為第九吧。實際上,唐燁的主業可不是配音,她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導演,常年活躍在話劇舞臺,作品頗豐。唐燁的赫本配得也很好,音色與金霖差不太多,兩人各有特點,難分高下。但由於先入為主的緣故,我還是更喜歡聽金霖的赫本。可要說到臺詞,上音內參版就有些令人遺憾了。上音內參版的臺詞翻譯做了不少修改與發揮,甚至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電影原意,我想這是當年維護意識形態與價值觀的目的使然,與片頭旁白導視解說一起,引導觀眾避免受到「不良觀念」的影響。現在看來,這是《蒂凡尼的早餐》上音內參版的重大缺陷,說是引導,實是誤導,一下子就被後來的中規中矩翻譯臺詞的央視版比下去了。
應該說,兩個版本的譯製水平都很高,但若是第一次看配音版《蒂凡尼的早餐》,我建議看央視版,就是沒有片頭旁白解說的,這樣可以對原片表達的理解更準確些。這兩版都有音軌流傳,可也都各有一點兒刪減。上海音像資料館《蒂凡尼的早餐》譯製片段
初次相逢
中央電視臺《蒂凡尼的早餐》譯製片段
初次相逢
第十位給赫本配音的是劉純燕,是在中央電視臺版的《戰爭與和平》中。
說到劉純燕,列位看官應該不陌生,她最有名的形象是央視少兒節目主持人「金龜子」。與王雪純一樣,她也是以配音出道的,在進入中央電視臺前,她就在央視87版《紅樓夢》中給襲人配音,還因在《小歌星》中給秀蘭.鄧波兒配音獲得了「飛天獎」,知道這些的人就不太多了。劉純燕進入央視後,更是主配了大量的影視作品,《戰爭與和平》就是其中一部。
劉純燕
但說實話,《戰爭與和平》中的劉雪純,音色顯得有些纖細單薄,韻味少了許多。與之相比,我更喜歡央視第二版的《戰爭與和平》。沒錯,《戰爭與和平》中央電視臺譯製了兩次,實際上,央視經常反覆譯製同一部外國電影,也許是對前一版不滿意?不管怎麼說,央視還真是財大氣粗呀。央視第二版《戰爭與和平》譯製得較晚,應該是本世紀的事兒了。這第十一位赫本配音演員叫楊鳴。楊鳴是一位近些年較為活躍的配音演員,說起來,她隸屬長春電影譯製廠,去年公映的日本動畫片《天氣之子》的女主角就是她配的。與劉純燕相比,楊鳴的音色更甜美圓潤,就《戰爭與和平》而言,我喜歡楊鳴的聲音。當然,央視《戰爭與和平》的兩版譯製質量均較高,央視在譯製片製作上也是中國電視臺中的老大。
楊鳴看來很低調,她的照片我也沒能找到,也只好欠奉了。
這兩版配音也經常出現在各種正版、偽正版和9區版影碟中,比如博穎版DVD中就配上了劉純燕版的國語音軌。怎麼區分這兩版配音呢?熟悉這兩位演員聲音的自然沒的說,在《戰爭與和平》中,劉純燕的音色纖細,楊鳴的音色圓潤。然而一則音色的評判主觀性較大,二則配音演員對聲音的化妝有時會矇騙觀/聽眾,所以,以臺詞翻譯的差異來區分更準確。電影開篇,赫本坐在窗臺上看閱兵,說了一句話:翻譯成「只有男人才能這麼使勁地玩兒」的,是劉純燕版;翻譯成「只有男人才能這樣尋歡作樂」的,是楊鳴版。
二十世紀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高清時代來臨了,我很享受它。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赫本電影大陸配音演員詞話(第一回)
赫本電影大陸配音演員詞話(第二回)
-- 我的華麗的分割線 --
歡迎閱讀我的其他文章:
世界第一部電影漫談
微小說:漢山一號
奧黛麗.赫本影視作品全評介(二十):《窈窕淑女》
《早春二月》裡蕭澗秋真愛陶嵐嗎?
《三十九級臺階》兩版電影與原著的差異分析
講講中國遠古神話故事(五):巴人廩君
《神鵰俠侶》漫談之二:生拉硬拽的開篇-兼議書中的「補丁」
批駁幾個關於「泰坦尼克海難」的謬誤
希臘遊記(15):菲拉鎮風情
伊朗德黑蘭的十多年前一瞥
三洋SANYO PLV-Z2000投影儀之燈泡更換圖解
想要閱讀我的更多文章,
歡迎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關注我的「西裡雜談」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