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阿Q正傳全文

2021-02-13 中考君

魯迅|阿Q正傳第一章序

我要給阿Q做正傳,已經不止一兩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這足見我不是一個「立言」的人,因為從來不朽之筆,須傳不朽之人,於是人以文傳,文以人傳——究竟誰靠誰傳,漸漸的不甚瞭然起來,而終於歸接到傳阿Q,仿佛思想裡有鬼似的。

然而要做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筆,便感到萬分的困難了。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原是應該極注意的。傳的名目很繁多:列傳,自傳,內傳,外傳,別傳,家傳,小傳……,而可惜都不合。「列傳」麼,這一篇並非和許多闊人排在「正史」裡;「自傳」麼,我又並非就是阿Q。說是「外傳」,「內傳」在那裡呢?倘用「內傳」,阿Q又決不是神仙。「別傳」呢.魯迅|阿Q正傳第一章序

第二章優勝記略

阿Q不獨是姓名籍貫有些渺茫,連他先前的「行狀」也渺茫。因為未莊的人們之於阿Q,只要他幫忙,只拿他玩笑,從來沒有留心他的「行狀」的。而阿Q自己也不說,獨有和別人口角的時候,間或瞪著眼睛道:

「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

阿Q沒有家,住在未莊的土谷祠裡;也沒有固定的職業,只給人家做短工,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工作略長久時,他也或住在臨時主人的家裡,但一完就走了。所以,人們忙碌的時候,也還記起阿Q來,然而記起的是做工,並不是「行狀」;一閒空,連阿Q都早忘卻,更不必說.魯迅|阿Q正傳第二章優勝記略

第三章續優勝記略

然而阿Q雖然常優勝,卻直待蒙趙太爺打他嘴巴之後,這才出了名。

他付過地保二百文酒錢,憤憤的躺下了,後來想:「現在的世界太不成話,兒子打老子……」於是忽而想到趙太爺的威風,而現在是他的兒子了,便自己也漸漸的得意起來,爬起身,唱著《小孤孀上墳》到酒店去。這時候,他又覺得趙太爺高人一等了。

說也奇怪,從此之後,果然大家也仿佛格外尊敬他。這在阿Q,或者以為因為他是趙太爺的父親,而其實....魯迅|阿Q正傳第三章續優勝記略

第四章戀愛的悲劇

有人說:有些勝利者,願意敵手如虎,如鷹,他才感得勝利的歡喜;假使如羊,如小雞,他便反覺得勝利的無聊。又有些勝利者,當克服一切之後,看見死的死了,降的降了,「臣誠惶誠恐死罪死罪」,他於是沒有了敵人,沒有了對手,沒有了朋友,只有自己在上,一個,孤另另,悽涼,寂寞,便反而感到了勝利的悲哀。然而我們的阿Q卻沒有這樣乏,他是永遠得意的:這或者也是中國精神文明冠於全球的一個證據了。

看哪,他飄飄然的似乎.魯迅|阿Q正傳第四章戀愛的悲劇

第五章生計問題

阿Q禮畢之後,仍舊回到土谷祠,太陽下去了,漸漸覺得世上有些古怪。他仔細一想,終於省悟過來:其原因蓋在自己的赤膊。他記得破夾襖還在,便披在身上,躺倒了,待張開眼睛,原來太陽又已經照在西牆上頭了。他坐起身,一面說道,「媽媽的……」

他起來之後,也仍舊在街上逛,雖然不比赤膊之有切膚之痛,卻又漸漸的覺得世上有些古怪了。仿佛從這一天起,未莊的女人們忽然都怕了羞,伊們一見阿Q走來.魯迅|阿Q正傳第五章生計問題

第六章從中興到末路

在未莊再看見阿Q出現的時候,是剛過了這年的中秋。人們都驚異,說是阿Q回來了,於是又回上去想道,他先前那裡去了呢?阿Q前幾回的上城,大抵早就興高採烈的對人說,但這一次卻並不,所以也沒有一個人留心到。他或者也曾告訴過管土谷祠的老頭子,然而未莊老例,只有趙太爺錢太爺和秀才大爺上城才算一件事。假洋鬼子尚且不足數,何況是阿Q:因此老頭子也就不替他宣傳,而未莊的社會上也就無從知道了。

但阿Q這回的回來,卻與先前大不同,確乎很值得驚異。天色將黑,他睡眼朦朧的在酒店門前出現.魯迅|阿Q正傳第六章從中興到末路

第七章革命

宣統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將搭連賣給趙白眼的這一天——三更四點,有一隻大烏篷船到了趙府上的河埠頭。這船從黑魆魆中蕩來,鄉下人睡得熟,都沒有知道;出去時將近黎明,卻很有幾個看見的了。據探頭探腦的調查來的結果,知道那竟是舉人老爺的船!

那船便將大不安載給了未莊,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動搖。船的使命,趙家本來是很秘密的,但茶坊酒肆裡卻都說,革命黨要進城,舉人老爺到我們鄉下來逃難了.魯迅|阿Q正傳第七章革命

第八章不準革命

未莊的人心日見其安靜了。據傳來的消息,知道革命黨雖然進了城,倒還沒有什麼大異樣。知縣大老爺還是原官,不過改稱了什麼,而且舉人老爺也做了什麼——這些名目,未莊人都說不明白——官,帶兵的也還是先前的老把總。只有一件可怕的事是另有幾個不好的革命黨夾在裡面搗亂,第二天便動手剪辮子,聽說那鄰村的航船七斤便著了道兒,弄得不像人樣子了。但這卻還不算大恐怖,因為未莊人本來少上城,即使偶有想進城的,也就立刻變了計,碰不著這危險。阿Q本也想進城去尋他的老朋友,一得這消息,也只得作罷了。

但未莊也不能說是無改革.魯迅|阿Q正傳第八章不準革命

第九章大團圓

趙家遭搶之後,未莊人大抵很快意而且恐慌,阿Q也很快意而且恐慌。但四天之後,阿Q在半夜裡忽被抓進縣城裡去了。那時恰是暗夜,一隊兵,一隊團丁,一隊警察,五個偵探,悄悄地到了未莊,乘昏暗圍住土谷祠,正對門架好機關槍;然而阿Q不衝出。許多時沒有動靜,把總焦急起來了,懸了二十千的賞,才有兩個團丁冒了險,逾垣進去,裡應外合,一擁而入,將阿Q抓出來;直待擒出祠外面的機關槍左近,他才有些清醒了。

到進城,已經是正午,阿Q見自己被攙進一所破衙門,轉了五六個彎,便推在一間小屋裡。他剛剛一.魯迅|阿Q正傳阿Q正傳第九章大團圓

文章|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侵刪。

相關焦點

  • 漸漸的,我們都活成了魯迅筆下的阿Q
    魯迅先生的偉大,在于震聾發聵的筆鋒,即在於思想的深刻,也在於文筆的凝練;在於在他筆下的那些可有可無、可憎可鄙、冷清麻木、瑣碎悲戚的每一個小人物身上,都能看到我們自己的影子。人到中年最大的悲哀就是讀懂了魯迅,才讀懂了人生!莫言先生曾說,自己所有的作品都比不上《阿Q正傳》。
  • 魯迅發表《阿Q正傳》後名聲大噪,弟弟周作人的一個動作讓人心寒
    1921年12月,新文化運動正在火熱進行中,魯迅給運動加了一把火,他以白話文語言發表了小說《阿Q正傳》,為人們塑造了一個經典而可憐的人物形象,一時間震動了當時的文化界和思想界。人們對小說產生的強烈反響,是魯迅都沒有預料到的。
  • 《阿Q正傳》賞析
    《阿Q正傳》最初發表於《晨報副刊》,後收入《吶喊》。是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魯迅在談到這篇小說的寫作動機時曾經說過,主要是為了揭示「國人的靈魂。」(《阿Q正傳·英文版序》) 魯迅在這篇小說中表現出來的改造「國民性」的思想;魯迅對阿Q表現表現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態度。小說的中心人物是鄉村流浪漢阿Q的。
  • 魯迅作品|阿Q正傳
    《阿Q正傳》是魯迅創作的中篇小說,創作於1921年12月,最初發表於北京《晨報副刊》,後收入小說集
  • 《Lovely魯迅Baby為什麼寫阿Q正傳,又或者:我為什麼創作?何樂而不為之阿》
    補充於2017年10月29日12:50: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魯迅為什麼寫《阿Q正傳》?《阿Q正傳》成於1921年12月。2017年10月12日,TVA《犬屋敷》開播。第一話些許勵志,第二話隨興殺人——在動畫的世界裡——我尋思著為什麼要創作這部作品。
  • 為何莫言會說,他願意全部的作品,換魯迅的一篇《阿Q正傳》
    莫言說過:「我願意用我全部的作品換魯迅的一篇小說,換他一個《阿Q正傳》。如果我能寫出一部類似於《阿Q正傳》那樣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地位的小說,那我願意把我所有的小說都不要了。」在《第一章·序》裡,作者向讀者解釋,在繁多「傳」的名目裡,為何捨棄了「列傳,自傳,內傳,外傳,別傳,家傳,小傳」,而選擇了「正傳」。其中幾句令人不禁啟顏:「『自傳』麼,我又並非就是阿Q。……倘用『內傳』,阿Q又決不是神仙。
  • 《阿Q正傳》中「Q」念什麼?魯迅明明說清楚了,為何多數人念錯
    近些年,提起魯迅先生,總有這樣一種質疑聲:「魯迅是否被高估了?」曾有30多篇文章被收錄進中小課本,網絡上風靡著各種真真假假如的魯迅名言,從沒有一個文人像他這麼風光過,哪怕是早就被神化了的李白、杜甫。老對頭郭沫若在魯迅死後,高度評價了他;賈平凹,餘華,莫言都稱魯迅的作品是對自己影響最大的。特別是得了諾貝爾獎的莫言,更是意味深長地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能寫出一部類似《阿Q正傳》那樣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的中篇,那我會願意把我所有的小說都不要了。」
  • 《阿Q正傳》讀後感
    小人物的悲哀——阿Q人物剖析魯迅先生筆下成功塑造了許多深受封建社會制度壓迫的人物形象,比如孔乙己、陳士誠、單四嫂子、祥林嫂、阿Q。那麼《阿Q正傳》的主人公阿Q的結局,則揭露了那個時代背景下,廣大勞動人民的苦難境地。孔乙己也好、陳士誠也罷,還有單四嫂子、祥林嫂、以及阿Q,都只不過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她)們的命運,在強大的封建強權面前,只能像先生在《狂人日記》所描繪的那樣被「吃掉」。在《阿Q正傳》序言中,先生開篇即用筆精到,獨具匠心。
  • 魯迅小說:阿Q正傳
    第一章 序我要給阿Q做正傳,已經不止一兩年了。
  • 阿Q正傳中的精神勝利法
    強行讓自己在床上膩歪了一個多小時,實在是躺不住了想做點什麼,想到之前一直有個電影叫《阿甘正傳》來著還沒看,就拿起電腦誤搜了《阿Q正傳》也沒注意就一股腦的看了起來。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被言順開老師演活了,精彩詮釋了他悲慘的一生。
  • 《阿Q正傳》與《百萬英鎊》:愚昧麻木的時代,個體能否反抗命運
    而魯迅先生所創作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創作於1921年,在我國家喻戶曉,「阿Q"這一文學藝術形象現今在世界文學之叢已然成為不朽豐碑。《百萬英鎊》與《阿Q正傳》《百萬英鎊》,《阿Q正傳》的成書時間相差僅有30年左右,在中國和美國這兩個不同國家的文化和歷史的土壤之中成長的文學名著,具有著不同的內容特徵,但卻有著相似的悲劇式的幽默品格
  • 《阿Q正傳》讀後感及其賞析
    在看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之前,我就比較好奇,阿Q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物,近兩天把他讀完,突然有種莫名的震撼和發人深省。魯迅先去一開始為何從姓氏,名字,籍貫都無從考究開始以大篇文字來敘述這個人物?我想這是魯迅先生對白話文運動的深刻認識和反思。第三,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講,中國是一個注重道德倫理文化的民族,家族,姓氏,對於每個人來說,在當時非常重要,為何對於「阿Q」來說,卻無從考究?是真的無從考究嗎?還是不敢去考究,對於阿Q,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裡,他只能算是千千萬中之一,可這千千萬萬之中,像他這樣不敢否定欺凌自己的,不敢反抗,不敢承認自己姓氏的,在權貴面前,或許也在大多數吧。
  • 經典電影《阿Q正傳》中去世的演員?
    《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這部小說先後被拍攝了三次,總體來說每一部藝術成就都不低,但是要在這個三個影視作品中選一個,我個人認為還是1981年上影廠這部電影堪稱空前絕後。《阿Q正傳》的故事我不做太多贅述,大部分人想必都看過原著,沒看過的多多少少對「精神勝利法」應該也有過一些了解
  • 再讀《阿Q正傳》,小說中的人物吳媽與小時候感覺很是不同
    魯迅先生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自誕生後影響深遠,小說中人物眾多,個性鮮明,讓人難忘。本文談的是書中的女傭吳媽。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曾根據小說《阿Q正傳》拍攝過一部同名影片,上映後讓更多的國人熟悉了魯迅先生的這部小說,同時也加深了閱讀過這篇小說的國人對小說的更深刻理解。
  • 看電影合集:名著改編經典劇情片《阿Q正傳》完整版
    陰差陽錯的一些事,竟讓阿Q在未莊人眼裡成了手握重權的革命黨,這個憋屈半輩子的小人物總算暫時抖了起來……  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並榮獲瑞士第2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豆瓣評分8.51、「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阿Q就這樣留在了我的腦海中。
  • 雜念叢聲:《阿Q正傳》裡的「吳媽」到底是個什麼人?
    「吳媽」是《阿Q正傳》裡最有心機、最有野心的女人。在魯迅的《阿Q正傳》裡,因為阿Q跪下來對吳媽說過一句「我和你睏覺」,使這個雖然只出過兩次場的吳媽成功佔上了女角的C位。然而,吳媽在《阿Q正傳》中的存在含義,遠不止她被阿Q騷擾那麼簡單。
  • 《阿Q正傳》的國民性!
    在小說《阿Q正傳》裡魯迅先生塑造了一個阿Q來代表中國人,他身上表現出的愚昧、自私、自卑、軟弱無能、畏強凌弱等方面的人格都代表了國民性中的種種弱點,時至今日這些弱點仍然存在於國民中。魯迅先生的這種批判精神可以使我們時刻保持清醒不至於墮落。
  • 吳媽面對阿Q求歡,為何不直接拒絕,而是去告狀?魯迅:一箭雙鵰
    《阿Q正傳》是魯迅的一部中篇小說,篇幅不長但內涵深刻,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讀完,初讀的時候覺得阿Q可笑,再讀的時候覺得阿Q可憐,反覆讀幾遍之後越發覺得深刻,雖然阿Q的時代已經過去,但阿Q的性格卻一直存在。《阿Q正傳》中的人物不多,劇情清晰,讀起來很流暢。
  • 同樣是「正傳」,為何阿甘和阿Q差距如此之大?自我認知很重要
    關於為何給阿Q的傳記稱作正傳,魯迅先生已早有自己的解說,在這裡我們不再過多贅述。但是在魯迅先生的字裡行間裡我們可以看出,他為阿Q做的這份傳記,毫無讚頌之意,更無銘記之情,甚至說憐憫之心也不曾有絲毫的體現。
  • 盤點39年前的經典電影《阿Q正傳》中已經去世的演員?
    《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這部小說先後被拍攝了三次,總體來說每一部藝術成就都不低,但是要在這個三個影視作品中選一個,我個人認為還是1981年上影廠這部電影堪稱空前絕後。《阿Q正傳》的故事我不做太多贅述,大部分人想必都看過原著,沒看過的多多少少對「精神勝利法」應該也有過一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