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於澳大利亞跟隨美國戰略,在對華政策上頻頻對我核心利益指手畫腳,導致中澳關係的惡化。政治和經濟關係是相輔相成的,兩國關係不好,自然也會影響到兩國經濟領域的合作。
澳大利亞一邊從中國賺取巨額利潤,一邊又對中國核心利益指手畫腳,這樣的行為是我們所不能容忍的。近期,澳大利亞的煤炭、牛肉、羊肉、葡萄酒、大麥、龍蝦等產品對華出口受阻,這也給其他國家擴大在華市場份額的機會。
據商務部網站12月21日消息,烏拉圭畜牧企業於12月10日與我國達成協議,未來將向我國供應活牛50000頭,其中10000頭將在今年出口至中國市場,部分活牛隻用於品種改良。根據烏拉圭的5年計劃,該國在2020-2025年期間將該國的肉類出口收入提升到30億美元。
烏拉圭是世界牛肉生產大國,2019年牛肉出口量位居世界第八,人均擁有3.5頭牛。自2013年開始,我國就與烏拉圭達成了牛肉貿易合作,烏拉圭現在每年有50%的牛肉出口至中國市場,烏拉圭還計劃繼續擴大對華出口份額。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對牛肉的進口需求也十分旺盛。2019年中國從巴西進口了40.07萬噸牛肉,約佔進口量的24%;從阿根廷進口了36.67萬噸牛肉,佔進口量的22%;從澳大利亞進口了28.2萬噸牛肉,約佔進口量的17%;從烏拉圭進口了27.88萬噸牛肉,約佔進口量的17%;從紐西蘭進口了19.45萬噸牛肉,約佔進口量的12%。
澳大利亞自以為失去中國市場以後,自己的商品可以出口到美國、英國、法國等西方盟友,他們幫助澳大利亞消化,但是實際上澳大利亞所謂的盟友並沒有幫助自己,反而趁機搶佔澳大利亞原先在中國的市場,等澳大利亞幡然醒悟以後,已經晚了。
澳大利亞牛肉在中國失寵以後,不光是烏拉圭搶佔澳大利亞留下的市場份額,其他幾大牛肉出口國也在紛紛擴大在華市場份額。除了牛肉以外,烏拉圭還有意向中國出口更多的葡萄酒,這就是明顯的替代效應。
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大部分產品,都具有比較強的可替代性,澳大利亞不對華出口,自然有其他國家代替。所以,澳大利亞向自己的第一大貿易對象施壓和挑釁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希望澳方能夠早日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以實際行動做出改正,這樣澳方才有可能恢復對華的各項合作。如果澳大利亞繼續做美國的跟班,在對華核心利益問題上指手畫腳,那麼澳方還是好自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