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美亞
我們先來定個基調:劉強東婚內出軌這事沒跑。以下對這件事的探索,建立在這個基調之上。
劉強東事件剛出來的時候,我的感受是震驚,但並沒有發表隻字片語。
我當然可以叉腰怒罵不知妻美劉強東,但商圈任何一起出軌,比娛樂圈水深太多,更何況劉強東這個級別。這是三觀之外的常識。
我那段時間剛好和某位商圈大佬朋友吃飯,談及此事。他笑眯眯問我,你覺不覺得另外一位電商大佬,給公眾的印象就是土土的抓馬?
你以為那就是他本人?那是時不時的刻意公關製造的「人設」,目的就是公諸天下:我就是這樣一個俗人,你不要對我有過高的道德審美期待。
當個體發生形象危機,糾錯成本低,也不會過度影響企業形象,造成利益損失。
劉強東以婚姻和美妻做京東的形象營銷,個人形象高度關聯企業,本來就是高危行為。一旦有任何閃失,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就萬劫不復,不但會影響企業利益,更可能被自己一手打造的企業請出局。
我記住了他點到為止的評論,帶著底層草根的好奇持續跟進此事。
前天,Richard Liu 性侵案有了新進展:
女主Jingyao Liu 正式向明尼蘇達地方法院提起訴訟,對劉強東提出民事脅迫與人身侵犯、非法拘禁、基於性的侵犯與侵害在內的主張,同時對京東集團美國公司提出上述違法行為的連帶責任。
她要求陪審團對被告劉強東進行審理,申請賠償金額超過五萬美金。其中不包括訴訟成本和利息以及其他原告應得的救濟。
起訴之後,Jingyao Liu 公開了完整訴狀和姓名,彰顯了死磕到底的決心,似乎告訴400億身家的劉強東:
我豁出去了我什麼都不要就是要一個公道。
公開的細節,以及其他人物的登場讓人倒吸一口涼氣。
一號人物崔海濤:
崔海濤是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商學院的副院長,明尼蘇達大學「全球工商管理博士項目」的教務副主任。
劉強東正是「全球工商管理博士項目」的博士在讀生。
而Jingyao Liu是「全球工商管理博士項目」的志願者。
Jingyao Liu是如何成為這個項目的志願者的呢?因為Jingyao Liu的父親曾是崔海濤教授的研究生。崔海濤通過Jingyao Liu的父親邀請Jingyao Liu成為這個「面向中國富有且有影響力的管理者的項目」的志願者。
但是崔海濤隱瞞了一個事實:志願者幾乎都是年輕女性,所有的學員幾乎都是中年男性。
二號男性人物叫姚其湧。
姚其湧是「工商管理博士項目」的管理人員。姚其湧與Jingyao Liu在之前的慢跑活動中相識,邀請Jingyao Liu回國後去他的公司工作。
基於信任,當姚其湧邀請Jingyao Liu去8月30日的晚宴,並告訴她晚宴只是為了「表彰項目志願者」時,Jingyao Liu答應了。
姚其湧也隱瞞了一個事實:21歲的Jingyao Liu,是當晚就座餐桌唯一的女性。她也是唯一受邀的志願者,因為這個晚宴並不是什麼「志願者表彰大會」,而是京東主場的酒局。
姚其湧還做了一件關鍵的事:一到Origami餐廳,姚其湧就指引Jingyao Liu坐在劉強東左側。而Jingyao Liu因為害怕而帶去的男性朋友Tao,被安排在了另外一臺助理桌。
細節中還有兩位女士:艾麗斯.張和薇薇安.楊,都是京東相關人物。
Jingyao Liu在被當場15位以上的中年高管灌到眩暈的時候,曾向同為女性的艾麗斯.張求助,希望艾麗斯.張能送她回家。
艾麗斯.張安排Jingyao Liu上了豪華轎車。但艾麗斯.張、薇薇安.楊、劉強東隨後也上了車。
艾麗斯.張和薇薇安.楊全程坐在前排,見證了後排的猥褻和Jingyao Liu的反抗。艾麗斯.張還在沒有徵得司機同意的情況下,將後視鏡推到最上面。
到達Jingyao Liu公寓後,艾麗斯.張和劉強東一起下車送艾麗斯.張,劉強東示意艾麗斯.張不要跟著,艾麗斯.張止步。
劉強東跟著Jingyao Liu上樓,發生性侵。
這份起訴書讓人毛骨悚然。
摸大腿的慣犯章文,讓苗苗跳舞的馮小剛,與之相較簡直是小兒科。這是一場權力場域內,精準策劃的共同犯罪。
Jingyao Liu的起訴書發酵了兩天之後,反轉視頻來了。
我很認真的看了這段視頻,視頻中涉及兩個片段:一是晚餐;二是從Jingyao Liu公寓門口到房間的過程。
晚餐畫面想力證的是:Jingyao Liu沒有坐在劉強東旁邊,也沒有醉酒。劉強東起身離開,Jingyao Liu緊緊跟上。
公寓畫面想力證的是:Jingyao Liu呈邀請姿態帶領劉強東和助理艾麗斯.張去她的公寓,並在艾麗斯.張停在第二個轉乘電梯後,挽起劉強東的手,自然而然地走進公寓。
從法律上來說,這段視頻裡的內容與Jingyao Liu起訴書裡對應的陳述並沒有相悖:餐桌上確實只有她一位女士,片段無法否認脅迫喝酒,也無法否認剛開始用餐時,Jingyao Liu被強迫安置在劉強東身側。
公寓這條線,艾麗斯.張也確實止步在電梯前。
性侵發生在無監控的公寓內,只要Jingyao Liu自證她表達了不願意,指控依舊成立。
但是,這兩個視頻與起訴書最大的不同點是什麼?
是法律之外的情緒。
Jingyao Liu在起訴書通篇裡是一個絕境之下,大腦只有一片空白、空白裡都是恐懼、無助、慌張的21歲小女孩。
她沒想到父親曾經的導師、德高望重的高校教授,會設置一個服務於中年高管的年輕女性「志願者」組織。
也沒想到,一個道貌岸然的商業前輩,會步步為營「拉皮條」。
也沒想到,同為女性對顯而易見的險境視而不見,她們是助紂為虐的參與者。
更沒想到,一個妻女剛剛離開美國的中國著名企業家,以及在場的15位以上的王侯貴胄,共同籌謀默許了這起強姦案的發生。
Jingyao Liu在性侵發生後,沒敢報警,因為她擔心因為這件事影響她國內家人的安危。
警察破門而入時,劉強東還怒視Jingyao Liu,並斥責她:搞什麼?
在這份起訴書裡,Jingyao Liu顯然是個乖巧懂事膽小無助的女孩。才能無條件信任爸爸的導師,到達晚宴現場發現情況不對,也礙於大人們的情面一杯杯喝酒,案發之後想著的是家人的安危。
但是我們在視頻裡,看到的Jingyao Liu在酒桌上交談頻繁,自然而然招呼服務生在她跟前服務。
在電梯裡主動挽手的Jingyao Liu,絕對沒有處在一個膽小無助的狀態中,至少是情緒穩定、姿態自然、有正常行為能力的人。
這兩種情緒的差別,對法律的結果也許沒有影響,但是對輿論的風向幾乎起到了反轉的作用。因為前一種情緒是被迫,後一種情緒的底線是:自願。
我在看完Jingyao Liu的起訴書後,義憤填膺,因為Jingyao Liu以華人社會語境裡最在意的名聲為代價,公開了姓名及細節。賠償也處在一個「求公道」的數目。
以正常人的價值觀來判斷,這幾乎是一個弱者最後的博弈。
甚至有一絲疑惑都在這樣的情緒直覺裡掠過。
比如起訴書的18條,就給我一種「企業家每天什么正經事都不幹就想著結識年輕女性」的邏輯bug。而按照起訴書的時間點,章澤天當時並沒有離開美國,如此「饑渴」也存在人情倫理上的bug。
在我的討伐檄文差一點出爐之前,已經有很多公眾人物、機構按照這樣的價值觀思路,為她無償翻譯、發聲、傳播。
視頻出來後,Jingyao Liu律師方的回覆是:與起訴書陳述事實不相悖。側面承認了這段視頻的真實性。
那些曾為Jingyao Liu發聲的平權機構,直接被反噬成了「田園女權」。這些機構錯了嗎?沒有。他們只是按照起訴書裡的細節,以及人類正常的價值觀體系共情善意發聲。
普通吃瓜群眾吃深水瓜,吃的是個茶餘飯後,但公眾人物機構吃瓜,存在公信力被濫用的巨大風險。
公信力被濫用,看上去只是個體的打臉,但實際上與我們息息相關,因為那是我們任何一個人在面對不公時所需要的輿論渠道;同為女性,在平權路上的群體形象也會因此倒退。
這件事給我的啟發是:
1、正如我的商界大佬朋友所言,商界的瓜深如海,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利益盤根錯節。就像章澤天一邊秀恩愛一邊賣資產退股份,無關愛情,都是資本的桎梏。
2、謹言慎行。
日本現代教育之父福澤諭吉說過:輿論力量的強弱,並不是決定於人數的多寡,而是決定於智德的高低。同樣,輿論所向,也不該取決於兩方實力的強弱,而取決於已知事實之上的獨立思考。
正因為弱者為弱者,才要更加審慎,一旦出現反轉,會讓真正的弱者陷入困境。彭宇案之後,多少跌地老人要被拍攝取證之後,才能獲得攙扶?
劉強東案的子彈還在飛,無論結果如何,下一個受害者還能得到那麼迅速無私的幫助嗎?
3、人性的複雜程度,超過我們的認知總和,刷新我們的底線。在我們的內心深處,甚至希望子彈落處,是合乎起訴書的真相。那和法律無關,是自私地想保護我們內心的善意。
\ END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美亞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