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大褂》機器人手術現場堪比科幻大片

2020-11-17 網易娛樂

網易娛樂5月8日報導    這是什麼「黑科技」?患者術後5分鐘即可恢復意識、20分鐘就能下床走路回病房!深圳衛視5月1日晚播出的東鵬特飲《我的白大褂》節目中,自主呼吸麻醉胸外科手術讓不少網友驚嘆連連。今晚即將播出的節目中,更有機器人登場做手術,全程高能!

機器人炫酷登場做手術,這波「黑科技」全程尖叫看完

肺部多處存在癌細胞,手術中還有大出血可能!術前談話的結果讓患者王女士內心不安起來。丈夫在一旁安撫她,「那個小機器人,他告訴我沒有差錯的」。聽完這句話,患者似乎也鬆了一口氣。那麼丈夫提到的機器人,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第二天,手術在胸外科主任醫師王光鎖「鎖哥」主刀下如期進行。胸壁打孔、插入腔鏡後,一臺懸掛著數隻「手臂」的機器,緩緩移動到手術臺前。這就是本次手術的「主角」——達文西機器人。醫生們將機器人對接到患者胸腔的機械臂上並進行定位,完成後,「鎖哥」便可以在操作臺「遙控」機器人進行手術。

規培醫生郭燕華和潘正龍在「鎖哥」對面的教學機上進行同步觀摩,只見「鎖哥」雙手在操作臺上靈活運動,看似只用了幾個指頭,卻能同時控制所有腔鏡和四把器械。

放大多倍仍清晰的3D視野和機械臂多角度的精準點位操作,可謂「人機合一、突破極限」,讓兩位規培醫生也看得躍躍欲試。

在人和機器的完美配合下,手術也順利地完成了。

 16歲少女獨自昏迷在酒店,背後隱情令人無奈又心疼

瞳孔散大、酸中毒、身體出現青斑.....一位16歲少女獨自昏迷在酒店,被朋友發現後緊急送醫,隨時有生命危險。急診科醫生一邊展開搶救,一邊聯繫患者家人。

終於,患者的哥哥達到了醫院,此時醫生才了解到背後的隱情。原來,女孩被診斷患有Ⅰ型糖尿病,由於青少年對糖尿病沒有清晰的認識,聽到一些負面信息後便覺得自己兩年內會死,這才開始自暴自棄。家人也在想辦法和她溝通,但女孩像這樣離家出走的情況已多次出現。

如此無奈的情況,讓蔡婉娜深刻意識到了青少年患病中心理疏導的重要性。有時疾病並不代表給生命判死刑,但放棄自己,更讓關心自己的人擔憂,這才是對人生最大的傷害。

男子深夜腹痛就醫,怪異舉止牽扯出藥物成癮謎團

凌晨的急診科,一位腹痛男子前來就醫,病床上的他身體不斷絞動,情緒暴躁。「他身上有沒有針孔?可能是個癮君子」,急診主治醫生唐勇帶著規培醫生林平娜對患者進行了查體,幸而並沒有發現針孔痕跡。

但新疑點出現了,患者一再要求使用杜冷丁止痛,並堅稱只有這樣才見效。而杜冷丁具有與嗎啡類似的性質,反覆作用也可成癮。這讓唐醫生更謹慎起來,「先報警,測個尿」。隨後,警察到達醫院對患者進行尿檢。

在高強度的夜班壓力下,唐醫生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對生命負責的「較真」,讓林平娜心生敬佩。而男子腹痛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醫生的擔憂會成為現實嗎?

此外,本期節目中,規培醫生周芷伊除了收穫新「粉絲」,還將迎來新的「第一次」。查房、上手術、還有口腔醫學中心主任時不時的「抽問三連」,小周醫生能夠發揮好自己的實力從容應對嗎?

深圳衛視本周五晚21:15,全國首檔醫生觀察紀實節目東鵬特飲《我的白大褂》,和90後規培醫生一起見證科技與人生的雙重「高能」。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陳少傑_b6952

相關焦點

  • 首個機器人電影:日本女機器人進軍好萊塢,擔任科幻大片B主演
    機器人這個東西,雖然經常在科幻電影裡出現,但卻只是出現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沒錯,現實中的實體AI機器人,在科幻電影裡興起,在科幻電影中成為主角或成為作品主體,但以前從來沒在科幻電影裡出現過。科幻電影裡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都是動作捕捉、CG動畫特效或真人扮演。
  • 用虛擬實境來模擬手術過程,讓人工智慧來輔助做手術……這些科幻大片裡的情節即將進入我們的生活
    未來是否可以實現那些科幻大片裡的情節?今天下午在省人民醫院,也有一群醫術精湛的外科醫生,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向我們展示了可以預見的未來,那裡也有機器人,也有腦機接口,還有滿滿的醫學最新「黑科技」。醫學歷史上,外科醫生們用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奇思妙想」,成就了一臺臺經典的手術。而那些國際上剛剛實現的創新,王知非也在積極推進在中國開展,讓未來快來。當越來越多的神奇設備出現,現在的醫生該怎麼掌握新技能?別擔心,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3D列印模型手術訓練等「黑科技」,都可以讓醫生拿起真刀真槍實現情景演練。
  • 記錄「準醫生」成長,深圳衛視《我的白大褂》帶有青春溫度
    此前,在深圳衛視推出的系列vlog《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中,記錄了大量抗疫一線的動人瞬間:情人節,醫生夫妻只能遠遠「比心」;深圳人民醫院醫生夫婦奔赴前線,見證宣誓的熱血時刻;身處一線的醫生將年紀尚小的兒女留在家中,卻在電話中發現6歲的女兒在哄2歲的兒子睡覺……如今,在醫護人員平安歸來時,深圳衛視延展這一IP,推出醫生觀察紀實節目《我的白大褂》,於3月27日正式開播。
  • 2015年科幻大片延續精彩 《我是傳奇》前傳將上映
    原標題:2015,這幾部科幻大片延續精彩(附照片)   《我,機器人2》   2004年電影《我,機器人》的續集,根據美國著名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同名短篇小說改編,由威爾·史密斯主演。「2035年,這是個機器的時代!」機器人成為人類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與夥伴。因「機器人三大法則」的限制,人們與機器人逐漸建立信任。
  • 這6部經典科幻大片,視覺震撼科幻十足,每部都堪比《流浪地球》
    小夥伴們,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六部經典科幻大片,影片科幻十足,視覺特效震撼,同時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也讓人觀影后有很多的思考與玩味,可以說每一部都堪比我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話不多說,一起看看吧!1、《獨立日》《獨立日》是一部美國科幻片,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威爾·史密斯、比爾·普爾曼和傑夫·高布倫等聯袂出演。
  • 行研|神外手術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專科化趨勢的重要賽道!
    前言前不久,骨科手術機器人企業天智航在科創板的成功上市不僅提振了市場對於手術機器人市場的信心,同時也預示著,在未來的手術機器人市場中,將不只是腹腔鏡手術機器人達文西獨霸天下,手術機器人會呈現專科化趨勢。由於神經外科手術空間小、定位操作困難等原因,利用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進行神外手術成為越來越多醫生的選擇。
  • AI女優機器人進軍好萊塢,成7000萬美元科幻大片主演
    人們對科幻電影的所有想像終將成為現實!還記得2008年火遍全球的電影《我的機器人女友》嗎?影片導演郭在容在科幻世界塑造了一個機器人女孩,與人類上演了一場超越生物隔閡的愛情故事,收穫了無數影迷的心。不過,當時影片中的機器人是由日本影星綾瀨遙所扮演。而如今,融入AI技術的機器人將真實地走進科幻電影。
  • HBO年度科幻神劇,一集堪比好萊塢大片,只可惜註定無緣內地
    在影史科幻領域,有一個人的名聲如雷貫耳——雷德利·斯科特!1979年,老爺子接拍了他導演生涯的第二部作品,也是一部讓他名揚四海的經典代表作——《異形》。成本僅900萬,卻斬獲了超過1億美元的票房。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科幻驚悚片如醍醐灌頂般,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觀眾,成為了好萊塢科幻電影王冠上的珍珠。
  • HBO年度科幻神劇,一集堪比好萊塢大片,只可惜註定無緣內地
    在影史科幻領域,有一個人的名聲如雷貫耳——雷德利·斯科特!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科幻驚悚片如醍醐灌頂般,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觀眾,成為了好萊塢科幻電影王冠上的珍珠。HBO年度科幻神劇,一集堪比好萊塢大片,只可惜註定無緣內地:
  • 美國十大科幻大片推薦,值得觀看的美國科幻電影
    美國的科幻大片真的很多,舉不勝舉,因為科幻大片一直是好萊塢大片的主題之一。科幻大片從投入資金到拍攝、後期特效製作都是大手筆。美國電影相比國內電影在投資上毫不手軟,隨便一個大片都是好幾億美金以上。大片裡面的種種超越現代科技往往讓人非常的嚮往,同時也覺得非常炫酷。因此科幻大片一直都是電影行業裡面非常受歡迎的類別。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10部好看的美國科幻大片。
  • 以後你用到的一切,也許都來自科幻電影!膜拜吧
    2014年5月,堪比《星球大戰》中天行者的先進義肢手臂的智能義肢DEKA系統手臂(DEKA Arm System)由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投入臨床使用。這款義肢也叫「盧克手臂」,是對《星球大戰》的致敬,由DEKA公司耗資4000萬美元研製。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於2005年開始資助此項目,最初是供伊拉克戰爭中的傷殘軍人用,後來也為手臂不同程度缺失的人提供技術幫助。
  • 我,機器人 休·傑克曼領銜科幻巨製《超能查派》萬達上映,周末黃金場35元通看!
    由《第九區》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執導,《X戰警》系列製作人西蒙·金伯格製片,「金剛狼」休·傑克曼領銜「科幻女神」西格妮·韋弗、「南非硬漢」沙爾託·科普雷和戴夫·帕特爾主演的科幻大片《超能查派》,將於5月8日震撼登陸南昌萬達影城!
  • 中國手術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歷程,手術機器人行業的市場規模
    按應用領域劃分,醫療機器人包括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診療機器人、輔助機器人和其他類型醫療機器人,其中手術機器人的技術難度高、風險大,是醫療機器人中的皇冠。 手術機器人是融合多學科和多項高新技術為一體,用於手術影像導航定位和臨床微創手術的綜合化醫療器械。通常由機械臂、操作臺、三維成像系統三大功能單元構成,憑藉操作精度高、可重複性高、穩定性高等特點,被廣泛用於精度要求高的微創手術中。
  • 《攻殼機動隊》機器人黑科技大盤點
    科幻電影《攻殼特工隊》(Ghost In The Shell)還在熱映。作為一個科幻迷,一直很期待這個電影。這不,周末擠出點時間去影院追了一把大片,看得挺過癮!很多問過我,當初你怎麼選了機器人這個方向。
  • 《我是未來》手術機器人為醫生減負 新材料造福世
    由湖南衛視和唯眾傳媒聯合出品、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特別支持的青少年科普高能科技秀《我是未來》第二季正在熱播中。模擬高精度手術的達文西機器人,用高超精準的縫合技術徵服現場觀眾。達文西機器人由外科醫生控制臺、床旁機械臂系統、成像系統三大部分組成,其設計理念是通過微創的方法實施外科手術。正如節目中所展示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改變了醫生傳統做手術的方式,不再需要醫生站著做手術,而是舒適地坐在操控臺完成所有工作。
  • 科幻電影裡的機器人餐廳,它真的來了!
    科幻題材的電影裡,經常會出現機器人的元素。 無人駕駛、搶災救災機器人、老人與孩子的智能伴侶,甚至會有機器人醫生,問診開藥做手術。 對機器人的想像,反映了人們的一種設想: 人類相信,未來的世界,一定是人工智慧化的世界。
  • 《寶萊塢機器人之戀2》被稱為印度史上最昂貴的科幻電影
    大家都知道,寶萊塢是位於印度孟買的電影基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生產基地之一,擁有數億觀眾,堪比美國的好萊塢
  • 專訪《我的白大褂》:規培醫生的「出圈」,導演組的「入圈」
    根據數據統計,《我的白大褂》全季節目在視頻網站社交媒體等全網關注度超10億+,位列美蘭德諮詢平臺紀錄欄目融合傳播指數榜第一,豆瓣評分高達9.0;在廣大觀眾群體中獲得高關注、高口碑的同時,《我的白大褂》也得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官方肯定與支持。
  • 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手術步入「機器人時代」
    7月31日,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完成了全市首臺神經外科機器人手術,標誌著濟南市神經外科手術邁入精準智能「機器人新時代」。機器人「參與」,挑戰生命禁區大腦,被醫學界稱為「生命的禁區」,神經外科醫生堪比「禁區的舞者」。要想在「禁區」裡「動刀子」,可是難度極高的精細活。然而,正是有了神經外科機器人的輔助,讓許多不可能變為可能。
  • 《機器紀元》開啟全新科幻大片時代!
    好萊塢巨星安東尼奧·班德拉斯主演的科幻巨製《機器紀元》今日(11月28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成為今年內地銀幕最後一道科幻大餐,究竟獲得差評還是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