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給社會消費帶來的影響正在慢慢改變我們的生活,尤其疫情期間「無接觸配送」、「宅經濟」等新模式的興起,讓傳統行業看到了新的轉型機會。
第一財經記者從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光明乳業」)獲悉,作為中國最大的宅配訂奶網絡擁有者,光明乳業正謀劃將擁有160萬家庭用戶的光明隨心訂平臺,改造成為鮮食宅配平臺,加入「宅經濟」的競爭。
從奶瓶子到菜籃子
在疫情暴發之後,出於安全的考慮消費者普遍減少了外出,但家中的肉蛋蔬菜、米麵糧油等生活必須品需求卻大幅增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習慣網上下單,線下無接觸配送的宅配模式。
一次偶然的機會,上海市民呂小姐發現,自己平時訂奶的光明隨心訂平臺增加了大量的生鮮產品,既有朱家角當天的蔬菜,也有上海愛森的新鮮豬肉,海獅的糧油以及水果、海鮮等,在多次嘗試之後,呂小姐也習慣了前一天在光明隨心訂上下單,第二天一早取牛奶時一併收貨的生活。
「其實這也算是個意外的收穫。」光明乳業隨心訂營銷中心總經理李秀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作為上海人菜籃子的後盾,疫情期間光明食品集團接到了為援鄂醫療隊家庭保障供應的重任,共有1859個家庭,而入戶配送則由光明隨心訂團隊負責。
但在配送過程中,大量的訂奶客戶反映他們同樣需要這些新鮮蔬菜、水果、肉食等,而上海周邊的農戶也反映,疫情發生後蔬果銷售困難,於是光明隨心訂團隊嘗試藉助自身的平臺和配送團隊,幫兩者解決實際困難。
從2月8日開始,光明隨心訂上線銷售生鮮產品,並進行宅配,2個月時間,僅蔬菜就銷售了17萬斤,並幫上海青浦白鶴鎮的農民解決了草莓滯銷的問題,草莓上線後銷售超過2萬斤。看到市場的積極反饋,光明集團也將旗下的豬肉、糧油、海鮮等多種生鮮品類集體上線銷售。
讓李秀坤高興的是,儘管疫情過去生活已逐步恢復正常,但光明隨心訂的鮮食宅配業務每天仍有數千單的體量。經過討論,光明乳業管理團隊決定,將加速光明隨心訂平臺向鮮食宅配大平臺轉型,並進一步嘗試把鮮食宅配的範圍從上海向全國市場擴展。
區域乳企的「私域流量」
光明乳業是國內最大的區域乳企,通過光明隨心訂,每天要向全國60多個城市的用戶上門配送超過160萬份鮮奶產品,2014年後者就開始試水電商銷售,2018年電商銷售額已經超過7.8個億,但在鮮食宅配鮮食宅配方面還屬於「吃螃蟹」階段。
目前鮮食宅配到家業務也是各電商平臺重視的重點,包括京東、阿里旗下的盒馬等平臺都在布局宅配業務,這對於後入者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戰。
據了解,光明隨心訂瞄準的鮮食宅配平臺和傳統的電商模式還有所區別,一方面光明食品集團本身就是超大型食品集團,旗下擁有大量的優質生鮮和農產品資源,包括豬肉、蔬菜、水果、進口牛肉、海鮮、花卉、米麵糧油、禽蛋等眾多品牌。光明隨心訂在牛奶流量的基礎上,一方面盤活集團旗下的農產品資源,另一方面則結合城市周邊發展訂單農業。
「比如蔬菜,是前一天接到訂單,第二天一早農民根據需求從上海郊區的菜園裡採摘,馬上送到光明隨心訂的加工廠,當天伴隨著牛奶一起送到住戶家中。」李秀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而且訂單形式也更多樣,也可以即時下單;也可以自己選擇產品組合,並選擇配送頻率周配或者月配。
在李秀坤看來,光明隨心訂就屬於光明乳業的私域流量,一方面,160萬個家庭每天都要打開奶箱取奶,有可觀的基礎量;另一方面,區別於普通的外賣騎手,光明乳業的送奶工非常穩定,其中不少已經在當地送奶幾年甚至十幾年,和所負責區域內的用戶彼此熟稔,這也成為光明隨心訂向鮮食宅配平臺轉型的流量基礎。
由於家庭訂奶多以新鮮的低溫產品為主,因此對企業冷鏈運輸的要求極高,經過20年的耕耘,光明隨心訂形成了21個工廠、1000餘個冷庫,7000名送奶員,直達全國60多個城市,形成了覆蓋社區1公裡的冷鏈物流網絡,這也將成為轉型的供應鏈基礎。
李秀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光明隨心訂的配送體系目前採取直營和經銷模式結合,目前華東地區已可以實現全覆蓋,滿足提前一天下單,第二天一早配送到戶,但現有的日配隊伍主業是送奶,如果要覆蓋全天配送壓力很大,這也是下一步轉型面臨最大的困難,光明乳業也在研究如何進一步提升配送體系的時效性,不排除未來可能在即時訂單部分,和美團或順豐等配送團隊合作。
光明乳業已經確定了光明隨心訂的轉型方向,進一步的投資計劃也在討論之中,預計下半年就將開始向長三角其他地區陸續推開。
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振興國際智庫理事長李志起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區域乳企的優勢在於通過多年積累,市場覆蓋面非常廣泛,服務客戶群非常穩定,以往正常鮮奶配送場景過於單一,增加生鮮品類後可以提高現有配送體系的效率和效益,相當於「高速公路上多跑幾輛車」。
隨著光明隨心訂轉向鮮食宅配平臺,對於終端設備的要求也在提升。
李志起表示,乳企送奶入戶本身有低溫冷鏈的優勢,但單一奶製品配送比較簡單,加入大量生鮮產品後,供應鏈會更加複雜,對配送體系也會提出更多專業的要求,除了軟體之外,在硬體比如終端設備上也會有更高的要求。
李秀坤透露,在測試的基礎上,2020年光明乳業準備進一步加大新型無接觸配送終端儲物櫃的布點數量,而針對行動不便的中老年用戶,光明乳業則繼續採取送奶到家的方式。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新終端設備的投入,將進一步完善光明乳業的配送體系和最後一公裡的服務能力,對轉型鮮食宅配提供幫助。目前,國內宅配大多是生鮮電商在操作,乳企這方面還沒有先例,他也提醒乳企在操作宅配業務還要注意效率和成本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