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師丁強、陳進:要多付出十倍精力 但我們從未後悔過

2020-12-27 每日甘肅網

特教老師丁強、陳進:

要多付出十倍精力 但我們從未後悔過

特教老師 陳進

  「每天要面對自閉症、發育遲緩、智力落後等障礙孩子,如果你沒有愛心和耐心,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好特教老師。儘管平時比普通老師要付出近10倍精力,但我們從未後悔過。」9月8日,記者來到蘭州欣雨星兒童心理發展中心探訪。這是一個特殊教育群體,有50多名1至12歲的特殊兒童。特教老師每天要從語言、認識、精細動作、社會情緒、感官知覺等方面對孩子們進行訓練,直到他們開口叫「爸爸」「媽媽」,而這更需要特教老師無數倍的辛勤努力和堅持,從事特教老師15年的丁強和8年的陳進就是其中兩位。

  在特教老師的努力下 特殊孩子走進小學

  「我們剛搬過來才兩周多時間,原來教學場地太小,現在面積大多了,教學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9月8日,記者在段家灘三易花園附近找到了蘭州欣雨星兒童心理發展中心。10時30分,20多名特教老師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一對一地為特殊孩子進行康復訓練。中心負責人張莉邊帶記者參觀邊介紹。記者注意到,3樓教室和老師辦公室寬敞明亮,嶄新的桌椅板凳和教學用具讓大家愛不釋手。比起去年,記者在東湖小區採訪的教學環境,在硬體上得到了很大提升。張莉說:「特殊教育一年有4個學期,經過特教老師的百倍努力,每學期中心有十多個孩子走進了小學,讓無數家長看到了希望。」在特教老師眼中,每個兒童進入中心後,要進行智力、課程、學習、訓練、語言等方面的評估,要用科學依據給家長匯報和解釋。「比如有的3歲孩子屬於孤獨症,進入中心後啥話也不說,經過老師的幾個月訓練,就會有好轉,可以由小班轉入中班或者大班。」

  孩子第一次叫爸爸媽媽 老師陪著家長落淚

  據介紹,自2006年開始,蘭州欣雨星兒童心理發展中心開始接受全省自閉症、發育遲緩、智力落後等障礙孩子,目前有50多個孩子,27名特教老師。丁強老師在該中心任教已有15年,訓練孩子達1500餘人,曾獲得2018年孤獨症特教教師激勵計劃獎。名列全國前20名的陳進,也有8年教齡,同時還是一名孤獨症兒童訓練指導師。「讓我感到最自豪的是,10年前教過的孩子,還來學校感謝,他現在長大已成了小夥子。」陳進說:「每當看到經過訓練的孩子第一次叫爸爸和媽媽時,我陪著家長也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這種情感一般人無法體會。」

  「作為特殊教育的特教老師,工作比普通老師更加艱辛,可這份工作更需要有人去做。希望大家在多給孩子關愛的同時,也給特教老師更多關心和關懷。」張莉說。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孫建榮 文/圖 

相關焦點

  • 汶川特教|為孩子構築樂園的媽媽老師
    學校校長毛運蘭介紹說,老師對學生既要培養習慣、輔導學習,又要為他們縫衣、洗澡、餵藥,還要進行心理開導。建校之初,師資力量相對匱乏,教師普遍來自普通學校轉崗,對崗位都不太理解,認為特教老師就是「保姆」,只負責孩子生活起居。但對於特教學生來說,陪伴非常重要,能為他們帶來愛的體驗。「所以,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當好『媽媽老師』。」
  • 守護著一群「折翼天使」 特教老師們的教師節禮物
    陽光大男孩叫杜禹,是北辰區特教學校的一名幼兒教師。  「好的,大家都表現得非常好,咱們再來一遍。要仔細聽我的琴聲,大家要根據節奏的快慢,來調整自己腳步的速度,明白了嗎?小橋後面的拱形門,需要爬行,也要注意速度。準備好了嗎?
  • 蘭州特教老師張娟: 以我赤心愛你護你,「星星的孩子」
    張娟看到這一幕,上前安撫:「沒事,這個叔叔就是看看我們的。」幾次耐心撫慰,孩子坐回了椅子,繼續學著穿鞋帶。類似這樣普通的動作,張娟一節課要示範數十次,而孩子則要學習四五節課甚至更多課時才會獨立穿鞋帶。  「孩子需要我們耐心對待,而這基於我們之間的感情。」張娟指著其中一個叫小雨的孩子對記者小聲說。小雨是張娟接觸特教行業的第一個學生。
  • 視頻:三位福利院特教老師的真心話
    他們,是特教老師;他們的學生,是特殊兒童。這些孩子,或自閉、或腦癱,或發育遲緩、或智力障礙。他們的職業被稱為「無花果」職業,雖不能傳道授業解惑,但他們也把「師」的含義詮釋到極致。於學生而言,他們亦師亦友,甚至是醫生更是家人。他們還是天使。
  • 連扇學生四記巴掌,特教老師被開除
    康語教育發布公告稱,泉州校區啟智認知老師黃某淼丟失了作為特教老師應具備的執業操守,根據機構相關規定,對黃某淼給予直接開除處理,對該校區校長和教學主管予以記大過處分。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京報記者 黃啟鵬 編輯 白馗 校對 李項玲11月27日,福建康語教育泉州校區回應特教老師連續扇學生巴掌事件
  • 體驗特教老師的一天 合力託起折翼天使的翅膀
    他們或許很少感受到「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讓他們快樂的,無非是學生們發出了第一聲、新認識了一個字、多掌握了一項生活技能……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特教老師。  教師節前夕,西安晚報記者邀請部分市民代表走進小學、中學、大學等不同學段特教老師的世界,體驗「特教老師的一天」, 展現特教老師工作生活的原生態,體會他們的別樣教學和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
  • 作為特教老師 她為聽障兒童打開有聲世界的大門
    我們康復中心要做的,就是讓聽障的孩子告別十聾九啞,通過正確的幹預和康復訓練,讓他們能夠和正常的孩子一樣具備聽說的能力,能夠融入社會。」走進康復中心,孩子們會熱情的和你打招呼「阿姨好!」洪亮的嗓門、清晰的發音、可愛的表情,如果不是孩子們體外的人工耳蝸和助聽器,完全看不出這些孩子有什麼異樣。蔣孟雲介紹,目前康復中心有100餘位聽障兒童,年齡段在1歲到7歲。
  • 特教老師羅洪潔:幫助孩子撥開內心的迷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楊曉蓓都說殘疾孩子是上帝偏愛的一筐蘋果,被上帝咬過才來到人間。我們就像是一群日夜耕耘的果農,只不過,蘋果的成熟期要更長一些……在第34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走進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了解這群平凡又有些特殊的老師,她們對職業的熱愛、堅守、困惑,和期望……羅洪潔是四川第一批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目前像她一樣,獲得四川省特級教師榮譽的心理學科特教老師,成都僅兩人。
  • 做一個心中有愛,眼裡有光的特教老師
    畢業後,汪電瓊如願以償地成為了一名特教老師,時隔多年,她依然清晰地記得走進光明職康中心特教班給孩子們第一次上課的情形,「當我滿懷激情開始我的教學時,卻發現有的孩子開始離開座位滿教室奔跑、有的孩子自顧自玩起小手、有的孩子一邊搖晃座椅一邊在自言自語
  • 走近特教學校的80後、90後年輕教師
    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也比普通學校老師需要更多的耐心和付出。9月10日,記者來到青島三江學校,在教師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走近學校的年輕教師群體,探訪他們的從教故事。今天是教師節,楊朔老師收到學生送的自製賀卡。
  • 以安陽特教老師梁琰為原型的電影《因為愛,不放棄》開機
    ▲開機儀式現場電影《因為愛,不放棄》在安陽開機該片以我市特教老師梁琰為原型記者從開機儀式上了解到,電影《因為愛,不放棄》根據「全國最美教師」安陽特殊教育學校老師梁琰的真實事跡改編,是以梁琰為原型創作的中國首部關愛特殊學生的公益主旋律電影。
  • 漢芯造假事件陳進,騙取11億研發資金,讓「中國芯」停滯13年
    2002年,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後,陳進作為高材生被引進回國。在上海交大,一眾教授們對他熱情歡迎,原來陳進乃是晶片製造領域的專家,在海外深造的時光裡,他已經掌握了核心技術。只要有充足資金,再搭配合適的環境,他就能製造出國產晶片,在收到陳進的自薦信後,交大校長連夜前去迎接。
  • 唐秀煙:選擇特教,我青春不悔的選擇
    今晚翻看微信朋友圈,無意間又看到這則泰國感人廣告——自閉症永遠無法戰勝用心的老師,其內容來自真實改編,講述一個老師帶一個自閉症孩子心酸的歷程,最後這個孩子被老師的愛心用心引導感化,也成了一名特教老師。  每看一遍,我便聲淚俱下。
  • 讓「中國芯」停滯13年的陳進,如今現狀如何?
    有一句說得好,表面每個人都可以看到,然而內心是怎樣的,我們始終無法探究。人心的可怕之處是在於內心,黑暗卻表面滴水不漏,而當年震驚全國的「漢芯一號」事件可謂是人心黑暗的典範之作。為什麼這麼多人相信晶片產業能夠迅速發展呢?因為在20世紀中國的晶片製造,還是十分落後的,但同樣也暗示著這一行業有著不可估量的未來,所以在陳進提出這個晶片計劃之後,很多研究人員都紛紛支持,製造晶片的計劃也就這樣誕生了。
  • 【潔愛星聲】特教治療師職業的SWOT分析
    所以更要對每一個堅守下來的治療師道一聲不容易,沒有愛心和恆心的人是不可能堅持的。今天我想藉此文來幫助年輕的治療師們看見未來,因為這樣的情況一定不會一直這樣,特殊教育治療師不能僅憑一份愛和感動來堅守,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看見你們的付出,也一定會有更多的重視和扶持力度來給予我們可愛又可敬的治療師。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他的甜酸苦辣,而成功永遠是屬于堅守夢想的人。
  • 厚顏無恥騙取11億資金,讓中國晶片發展停滯不前的陳進,怎樣了?
    厚顏無恥騙取11億資金,讓中國晶片發展停滯不前的陳進,怎樣了?中國晶片方面的研究一直沒有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中國一直努力,那為什麼中國在晶片領域的研究為什麼一直停滯不前呢,究其原因是因為有一個叫陳進的偽科學家,他利用自己偽造的晶片騙取了中國11億的研發資金,這樣的騙取大量資金的行為也使中國的晶片研究蒙上了陰影。
  • 從北京大學退學後他說:我從未後悔過
    2008年,一名叫周浩的小夥子拉著行李箱,頂著烈火的驕陽,踏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他以660分高分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可是周浩的心情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他本來想報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卻遭到了父母老師的反對,因為他們覺得這麼高的分數如果不去清北那就太可惜了,周浩從小喜歡拆分機械,家裡很多電器都被他拆完之後重新裝過,他覺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會比較對他的胃口,但是無奈之下他還是向父母妥協
  • 梅川「福進家居」陳進夫婦:誠信經營10餘年,闖出家居行業一片新天地!
    我們看得出來,他經營的家具店生意非常紅火。7月26日下午,在一陣忙碌後,陳進終於有點時間和我們交談起來。「每天都是這樣的忙碌,我很享受這種感覺啊!雖然忙碌了一點,卻很充實」這個自主創業的年輕人顯得格外地開朗和樂觀。
  • 當年陳進發明轟動全國的中國芯,卻騙走國家11億研發金,後來如何
    在生活中,我們與科學技術的距離越來越近,現在家庭裡會出現掃地機器人,機器人保姆等科技製造代表著科技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它不僅僅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習慣。而這些機器之所以能夠進行自動化是來源於科技的核心,而核心便是一枚晶片,晶片對於機器人來說是類似於心臟般的存在。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上海陳進博士用假晶片騙取國家11億研發資金,引起轟動,他結果如何了呢?
  • 「畫妝摩登」——臺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
    臺灣第一位女畫家 陳進。婦女圖化妝 1936入選日本春季帝展的陳進作品合奏 陳進(1907-1998)日據時代臺灣的第一位女畫家,新竹縣香山庄牛埔人。她也被譽為臺展三少年之一(臺展三少年為:郭雪湖、林玉山、陳進)參閱一張同時期,不同時空的1927年三月號的VOGUE封面。by Georges Lepape含笑花近看穿越時空的畫作,很多服裝和眼神的細緻,在時空以外的生活細節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