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教授金蘭都:來到中國後,擊碎了我身為韓國人對中國的自豪感

2020-12-24 阿旺讀書

"亞洲是日本的,世界是中國的,宇宙是韓國的。"這是日本國民對自己和中國以及鄰居的韓國調侃式的評價。

在如今發達的網絡世界中,日本年輕一代在評價三國關係時,經常以自嘲和輕蔑的方式發出類似的論調。雖然聽起來有些可笑,但也證明日本國民對於自身所處於環境的客觀評價。

日本國內有很多的知識分子贊同中國周邊的國家,都或多或少的受到過來自於中華大地的影響,無論是和中國隔海相望的韓國,還是和中國接壤的越南,或是相隔千裏海波的日本。

中國在數千年來一直是東亞的中心,是文化與經濟的輸出國。日本和韓國則是周邊鄰國的受益者,至今很多日本人都對中國文化表示著尊重。

而韓國就不一樣了,為了將自己國家塑造成一個歷經滄桑的國度,再三的攫取著來自於中國的文化,甚至恬不知恥的向全世界宣示對於這些文化的主權

比如端午節是韓國的、春節是韓國的。就連八竿子都打不著的李白、孔子等這些歷史名人韓國也不曾放過,聲稱他們都是韓國人。然而這些謊言都被中國和日本一一戳破

的確在二戰以後的數十年中韓國憑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國際關係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成為亞洲為數不得的發達國家之一。這也讓大部分韓國民眾感到自豪和驕傲,一度瞧不起曾經風光無限的中國,然而當中國打開國門吸引外資時,一切都變了

前不久韓國知名的博士教授金蘭都在中國旅行之後就發出過一聲特殊的感慨,中國依舊是那個可以影響世界發展的亞洲大國,而中國人的勤奮和努力是其他民族所不能理解的

01三明治夾心理論

從上世紀70年代到如今,在韓國一直有一個關於中、日、韓三國的三明治夾心理論。

在這個三明治中上層的麵包片是在亞洲稱霸多年的日本、底層的麵包則是在日韓兩國飛速發展中有些不太顯眼的中國,中間的夾層就是韓國。

這種理論其實是比較客觀的,也是存在的事實。二戰以後日本雖然失去了在戰場上對外擴張的能力,但是在美國的協助之下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

直到上世紀90年代日本和美國在籤署"廣場協議"之前,日本人民一度相信他們將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

美國國內一度掀起了"日本威脅論"的論調,日本民眾在美國"買、買、買"的舉動,引起了美國民眾的不滿,甚至出現日本將要買下整個美國的論調。

掌握巨大財富的日本在蘇聯一蹶不振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的經濟體,他們相信早晚有一天通過他們的努力終將會超越美國。然而自私的美國人並沒有給日本超越美國的機會,一紙協議將日本徹底擊垮,將日本拖入泡沫經濟的泥潭。

也就是在此時,美國的另一個小弟大韓民國拿到了發展經濟的契機,在國外資本還不太相信中國會徹底打開市場時,全世界的經濟轉移到中國周邊的臨近地區。臺灣、香港、新加坡和韓國得到了充足的發展。

從上世紀60年代一直到本世紀初,僅僅30多年的時間,韓國從人均GDP不足100美元的彈丸小國一躍成為人均GDP達到近2萬美元的中等發達國家,成為全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日本經濟的衰退讓韓國民眾看到了希望,在自大的韓國民眾眼裡不久的將來他們將成為亞洲最發達的國家。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網際網路開始興起,韓國民眾和日本國民掀起了輿論的罵戰。韓國看不起經濟頹勢的日本,日本則嘲笑韓國的妄自尊大。

此時的中國剛剛改革開放沒多久,在經濟發達的日本和韓國面前還沒有什麼存在感,加之社會體制的不同,韓國對中國還有些誤會

自以為是的韓國人自然瞧不上這個重新定義世界工廠的古老國度,所以中國也就成為了這片三明治最底層的麵包。

02失落的酸味

拋開所有的歷史恩怨不說,日本對於中國的評價和認同還是值得稱讚的。

在改革開放初期最艱難的日子裡,日本給予了我們極大的幫助,無論是技術上還是資金上都伸出過援助之手。時至今日從網絡上還能看到日本對於漢文化的尊崇。

在網絡媒介上我們經常看到日本的網民自我調侃的稱中國為"爸爸",而稱韓國為"哥哥"。其實這是源於對漢文化的認同。

韓國曾經是中國的附屬國,而日本的大部分文化也是起源於中國,在文化上三國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屬性。所以當韓國民眾在網絡上宣傳自身文化有多深厚時,總是受到來自日本民眾的嘲弄和諷刺。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並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超越了韓國、歐盟和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面對重新崛起的中國,自視甚高的韓國人總是不願意相信這一眼見的事實,企圖通過各種方式來掩蓋中國這數十年來的發展和取得的成就,他們總是認為韓國才是東亞唯一的經濟奇蹟。他們為自己所取得的經濟成就而自豪和驕傲。

來自韓國的金蘭都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他眼裡韓國人所取得的經濟成果是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無法超越的,在他們心中那是一段經濟發展的奇蹟。

然而當他來到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時,金蘭都失望了。起先他也不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一切,然而走的越遠,待的時間越長,他心中的失落也越大,從不服氣的酸味轉別為發自肺腑的讚嘆。

金蘭都來到中國之後看到的不是他腦海裡所沉寂的那幅破爛不堪、窮困潦倒的畫面。在他的記憶深處中國應該是一個落後、貧窮、人民還吃不上一頓飽飯的封閉式的國家。

然而呈現在他眼前的是到處高樓林立的商業大廈,處處充滿著商業氣息的商務洽談活動和行色匆匆忙碌著各自事業的中國人。

當他再次回到韓國走上演講臺的時候 ,他發出了這樣的一聲感嘆"眼前的中國,徹底擊碎了他作為韓國人在中國人面前的驕傲"

在他看來這個有著十四億人口的東方大國能夠憑藉著自身的努力,奮鬥來當下的世界地位和經濟實力那是從未有過的世界奇蹟。

如今還有很多韓國人對於中國取得今天的成就還是充滿了各種失落的酸味。

然而對於韓國的這種態度,怒噴他們最多的並不是中國人,反而是對面的日本,說起來也是一種樂趣。

當然作為中國人的我們並不會在成績面前止步,而是繼續奮鬥,實現中國再次成為世界中心的夢想!

相關焦點

  • 韓國教授:這一趟中國之行,擊碎我身為韓國人對中國的自豪感
    ——《傲慢與偏見》 韓國教授金蘭都以學術者的身份調研中國改革,當他看到中國高樓大廈林立,貿易巨輪遊行在中國沿海地區後,不由得大驚一嘆。原來,在韓國大部分人的眼中,由於媒體的大量宣傳,中國人基本上還處於70年代,和朝鮮差不多。
  • 韓國教授:一次中國行,擊碎了我身為韓國人對中國的優越感
    韓國人對中國存在嚴重的認知偏差。反倒是韓國認為中國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對歷史文化上的聯繫也是持否認的態度,反而自視甚高啊,在中國人面前有一種強烈的優越感。 韓國首爾大學在韓國的地位頗高,從首爾大學這個名校裡走出來的人才,個個都是國之棟梁。但是就連首爾大學裡的教授都是這樣的眼界來評判中國,那韓國的國人對中國又能有多高的認知呢?
  • 韓國博士:一次中國行,徹底擊碎了我作為韓國人對中國的自豪感
    ,引來不少韓國網友的"稱讚",他們認為照片中的演員服飾是借鑑了韓國傳統服裝"韓服",這引發了不少中國網友自發為韓國網友進行科普:照片中的服飾其實是我國明代的服飾,流傳到韓國後,當地人在此基礎上經過改造演變罷了。
  • 韓國教授:一次中國行,徹底打破了我作為韓國人對中國的優越感
    正因為中國自古以來中國就十分強大,而且還是一個可以以唐朝為代表的文化帝國,自然朝鮮半島從進入文明史以來就歸附於我國,他們的文化也大多源出於中原文化,直到現在,韓國人的語言還是「拼音」,真正記錄歷史依然得使用漢字呢。所以,韓國缺少屬於自己的文化根基,沒有文化底蘊使得他們變得自卑。
  • 韓國人眼中的中國:可怕的未來
    韓國作為與中國交好的一個亞洲鄰國,韓國人對中國的看法一度卻十分輕視,然而因為建國後中國在各個領域的長足進步,讓一些致力於了解中國研究中國的人開始用另一種眼光來看待中國。 其中最著名的大抵就要數韓國的金蘭都教授所演講的一段紀錄片,而這段紀錄片,也告訴了所有中國人,在韓國人眼中,中國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 金蘭都:韓國不是「三明治夾心」,而是被中國擠到角落裡的老鼠
    在韓國社會中,描述中日韓三國關係普遍有一個「三明治」理論。這個理論說的是,三明治最上的一層是日本,中間一層是韓國,最下層的是中國。正是受到這一理論的影響,面對著中國人,在一些韓國人的心裡,就有了自豪感和優越感。他們還停留在自己是亞洲「四小龍」的那個年代,還認為當前的中國還是一窮二白,根本沒法與韓國比。
  • 可怕的一代人:韓國人眼中的中國90後
    近日,一位韓國教授的演講突然刷爆了微博。在他眼裡,中國的90後不僅擁有自由奔放的想法、總是站在科技的前沿,而且對未來持樂觀態度,這使他們成為未來世界中最「可怕」的一代中國人。這段視頻來自2015年韓國KBS1頻道新推出的一檔紀錄片《明見萬裡》,節目邀請了在中國居住、學習、生活多年的教授來介紹中國的現狀,以啟迪韓國的年輕人。
  • 韓國人要跟中國搶火炕的發明權?
    中國北方人民盤腿上了這麼多輩的炕,怎麼就成了「made in Korea」?韓國人搶到中國的炕頭上了,他們問過趙四、劉能和謝廣坤麼?  不光如此,剛結束不久的索契冬奧會閉幕式上,韓國人還展示了活字印刷,並宣稱他們才是活字印刷的老祖宗。  今天壹讀君就來聊一聊,韓國人要申遺的「火炕」是怎麼回事,以及韓國人到底要幹什麼?
  • 韓國教授:中國2000年前被韓國統治,外媒網友評論出奇一致
    ,古代的韓國那可是我國家忠實的小弟,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經歷了近代的沉淪,又再一次的復興,可是曾經的小弟韓國,卻開始了狂妄的生涯,一個韓國的教授居然不顧客觀的歷史事實,居然自稱中國在漢朝以前都歸韓國統治。
  • 於正懟韓國人搶漢服後,韓國大學教授聲稱漢字是韓國人創造的
    對於偷搶行無賴之事,部分韓國網友肯定頗有心得,他們豐富的經驗大概都可以出一本教科書納入史冊,以供後人瞻仰學習。早前從搶奪泡菜起源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韓國網友的臉皮之厚,不過大家當時似乎都小看了韓國人的無賴稟性。之後又是搶漢服又是搶熊貓,其惡劣行為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 韓國教授稱中國曾是韓國領土,統治3000年,日本人開啟群嘲模式
    而有一位韓國教授更加過分,聲稱中國曾經是韓國的領土,而且韓國還統治了中國長達3000年的時間。韓國教授稱曾經統治中國,日本網友開啟群嘲模式一位韓國教授,在發表演講時,公開表示在漢朝之前,中國曾經都是韓國的領土,而且被韓國統治的時間長達3000年。
  • 韓國專家的騷操作,研讀中國《史記》後表示:孔子是純正的韓國人
    之後對於很多中國文化,韓國人都是牽強附會地對其進行解釋,最後的目的就是說這些文化都是韓國的。 02 然而韓國的歷史專家在研究了《史記》以後居然表示,孔子是韓國人。此消息一出,不止是中國人,就連很多韓國人都覺得震驚。中國媒體將這一消息在國內報導之後,中國網友們都炸鍋了。
  • 韓國女孩來到中國,一下車就糊塗了:中國火車站比韓國機場大
    事實上韓國人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我不知道你是否發現情緒波動比較大,這是節目中韓國中的情況,無論是主持人還是嘉賓,情緒都會極度興奮,甚至誇張,中國本身就是韓國的鄰居。從中國到韓國有很多遊客,事實上從韓國到中國有很多遊客,畢竟人們更容易選擇離自己近的地方,因為他們需要更少的時間和金錢。韓國女孩來到中國一下車就迷茫:中國火車站大於韓國機場。
  • 韓國姑娘在中國生活一年,回到韓國後坦言:中國男人太「可愛」了
    而中國作為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自然每年都會吸引著大量的外國人在中國旅遊、工作甚至是定居,每一年在中國定居的外國人不在少數,就像是廣州地區的非洲人,上海地區的日本人,當然還有青島地區的韓國人。就有這麼一位韓國姑娘在中國生活一年,回到韓國後坦言:中國男人「太可愛」了。
  • 湖大杜鋼建教授:英語起源於中國!中國不是韓國,沒必要「偷」
    英語竟然起源於中國,英國人的祖先竟然來自湖南湘西!你以為這又是某些自媒體的杜撰嗎?錯了!這是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杜鋼建教授在北京演講時提出的觀點。這位杜鋼建教授在2003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意見領袖」之一,學術成就碩果纍纍,其中就包含一本名為《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的書籍。在這本書中,湘西成為了世界文明的發源地,「無論是古希臘的三大民族,還是古羅馬的三大民族,都是在不同時期,從中國移民到西方的,而且從祖源上來推論,都起源於大湘西地區。」
  • 韓國人在外網稱漢字不是中國的文字,中國網友:宇宙都是韓國的!
    筆者還特地查了查這個所謂的韓國語言學泰鬥陳夏泰,看看究竟是何方神聖,這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這個大師還真是韓國一個大學的教授,而他之前的言論更是令人為之乍舌,堪稱是
  • 韓國紙幣上印中國渾天儀?兩邊都不開心了
    據韓國央行總裁李成太在發行儀式上致賀詞說,新幣提高了安全性、縮小了紙幣大小,還採用了科學、藝術領域具有歷史意義的圖案,在文化方面提升了自豪感。「在文化方面提升了自豪感」……但是渾天儀是中國的發明,這樣難免引起誤會。下一站,幸福解讀那是張衡的發明。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是中國古代研究天文的主要儀器。
  • 韓國人高級美食家來到中國並在成都呆了幾天,在回國之後
    在韓國中,有這樣一種食物節目,叫做《街頭美食鬥士》,一共有8集,在每一集中,主人公白鍾元的老師將到各國介紹當地的風俗習慣,同時介紹當地的美食,因為主持風格接地氣和對美食的知識也是張口,很有技巧,所以這次綜藝節目獲得了9.5分,得到了許多很多中國的網友也希望能來中國品嘗美味。
  • 韓國人心痛,中國一大半都是他們的,世界人聽了都笑了!
    就拿歷史來說,韓國人認為中國一大半疆土都是他們的,並且還痛心疾首地表示自己的意見,然後還有理有據的分析,還拿出一本引以為傲的史書,告訴世界人,他們說的都是有史書記載。而在韓國人痛心疾首的時候,世界人卻被他們逗笑了。韓國人引以為傲的史書名字叫《桓檀古記》,是一本韓國人口中記載他們輝煌歷史的史書。
  • 韓國女明星一來到中國,女神光環就沒了?
    為什麼韓國女明星來到中國,女神光環一下子全沒了?在新生代中尤為明顯。去年冰山美人鄭秀晶和二代女團神顏林允兒出席盛典,為國出徵的美貌並沒有想像中豔壓全中國女星。我在B站看到一個up主說ab去韓國,中國媒體的標題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