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燚
《談判官》開播了。
湖南衛視收視率開門紅,CSM52城市網收視率破1.2,首戰告捷。
《談判官》來勢洶洶,目的很單純:複製《親愛的翻譯官》的成功。
從目前的效果來看,《談判官》在同檔期電視劇的表現中十分出色,在市場上複製《翻譯官》的成功,不是不可能。
粗估《談判官》單集版權價格700萬,預判該劇總價格2.9億,淨利潤1.3億
《翻譯官》是2016年播出的電視劇,到了《談判官》播出時間已經是2018年了。中國電視劇市場風起雲湧,電視劇價格一年上一個臺階。
可以明確的是,《談判官》是一部很賺錢的電視劇。
那麼《談判官》到底賺了多少錢?具體的數額筆者無從查知,但是我可以給大家做一個推導和預判。
2017年華策的年盈利大概在6.9億,售出的幾部頭部劇貢獻很大。《談判官》這樣的頭部劇淨利潤大概在1.3億以上。
對於湖南衛視獨播劇來說,頭部古裝劇上的購劇價格會略微高於頭部現實題材劇的價格。
但對於《談判官》這樣話題度較大、市場也較為保險、題材也較為稀缺的劇來說,購劇價格應該也不會很低。
預判《談判官》湖南衛視的購劇價格為單集350萬左右,預判視頻網站分攤版權價格之和為單集350萬。
所以《談判官》的單集版權總價格大概在700萬元。
按目前公開的42集體量來看,整個電視劇的總售價大概為700 X 42=2.94億。
看一下演員的成本,因為有嘉行傳媒參與投資,楊冪的價格會略微壓低,預判片酬在4500萬左右。
同樣,黃子韜的經紀公司天浩盛世也參與了投資出品,預判黃子韜的片酬在3500萬左右。
兩大主演的片酬支出為:4500萬+3500萬=8000萬
預判導演和編劇的支出成本大概為800萬。
加上其他演員和劇組其他人員成本的總支出,預判在1.1億左右。
《談判官》在上海、紐約、夏威夷三地取景,取景、置景較為豪華,拍攝和製作成本大概在5000萬。
那麼,預判《談判官》製作總成本為1.6億。
所以,預判《談判官》的淨利潤為2.94億—1.6億=1.34億。
《談判官》從題材、類型、市場、受眾、元素、演員選擇、劇作上都極具保險性
《談判官》在市場上表現的穩定性,主要體現在項目本身的「安全性」和「保險性」。
之所以說《談判官》是《親愛的翻譯官》的姊妹篇,是因為《談判官》從題材、類型、市場、受眾、元素、劇作上都在向《親愛的翻譯官》靠近。
我給大家扒一扒《談判官》的大致劇情。
初看整個劇情走向,會發現《談判官》其實略狗血:富家公子+家族恩怨+歡喜冤家+相愛相虐。
但是,詳細地思考該劇的市場定位,就會發現這些元素和調料是百試不爽的。
同等調料,在湖南衛視已經取得現象級成功的劇有:《回家的誘惑》《真愛之百萬新娘》《因為遇見你》等。
《談判官》是一部家庭倫理劇,它的第一層受眾就是家庭主婦、都市白領,這是中國電視群的最龐大受眾群。
為了照顧中年觀眾群,還有趙文瑄等參演重要角色。《談判官》的受眾並不窄,甚至說是一部「合家歡」類型電視劇。
其次在主要演員的選擇上偏年輕化,黃子韜明顯是為了照顧廣大少女粉絲。《談判官》主打「懟寵」,「懟」是強化戲劇性,「寵」其實是映射都市人對幸福恩愛甜蜜生活的嚮往。
其實《談判官》的人設是較為新穎的。
女主一出場就是女強人。
男主從桀驁不馴到成熟。
男二絕世暖男。
在元素搭配上:女強人+財富+職場+富二代人生蛻變+暖男,能引發現代人強烈的共鳴。
從職場劇的角度來測評《談判官》,《談判官》是花了功夫和做出了突破的。
《談判官》聚焦的是「商務談判人才」這一領域,一個新鮮的題材要寫好,很具有挑戰性。
為了做好商海和職場的劇情線,編劇應該是找了諸多經典商業案例的。
編劇費慧君+李曉亮,「黃金夫妻檔」,從他們以往作品來看,熟悉此類題材。
文學策劃繆娟,《翻譯官》小說原著作者,估計為劇本提供了不少職業上的顧問。
其實,總體來看,《談判官》的成功是集體決策的成功、是項目精準定位的成功、是元素調料的成功、是各個創作者優勢最大化的成功。
老牌華策克頓、劇芯文化,搭配經紀公司嘉行傳媒、天浩盛世,打通資源縮減成本!
作為電視劇第一股,華策很少做虧本生意,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於其老牌公司積累的項目經驗和成熟的策劃能力。
老牌華策對題材的前瞻性上極具敏銳感。
華策的都市劇對受眾有精準定位
這一點從《創業時代》《談判官》《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已看出華策對觀眾需求的精準把控。
扒一扒《談判官》幕後的出品公司。
劇芯文化是華策克頓旗下8大子公司之一。
劇芯文化的公司定位就是:以觀眾需求為導向,描摹大眾心目中渴盼的夢想世界, 激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討論和追求。鎖定20-35歲核心觀眾,關注80、90後與網絡一代的心理需求,以心靈打動心靈,用潮流的視覺語言打動潮流的年輕受眾,傳遞積極向上的主流價值觀。
劇芯文化的團隊優勢在於以豐富的收視率和觀眾行為形態研究經驗,深入洞察年輕一代、網絡一代受眾的需求和偏好。
劇芯文化的電視劇項目中有一個系列叫職場潮劇系列:以當代都市職場為背景,年輕人的勵志人生和浪漫愛情為內容,直擊生活熱點,展現職場智慧,揭開當代中國青年職業生活背後的故事。鎖定職場人群和即將跨入職場的觀眾為固定收視群體。
嘉行傳媒從電視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開始,就已經摸索出「藝人公司參與上遊投資製作」的成功經驗。
這次,黃子韜的經紀公司天浩盛世也仿照嘉行傳媒的方式入局。
從嘉行傳媒和天浩盛世兩大經紀公司的角度來講,參與製作一方面能賺錢,一方面能捧自家藝人。
從華策的角度來講,這一合作模式能縮減它在一線演員片酬上的支出成本。另外華策未來的戰略是擴展經紀業務,《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柒個我》等純網劇已經探索出「以劇帶星」模式。
《談判官》出品人趙依芳
重點發展系列劇的培育,拉長高價值IP的變現模式,是華策未來的戰略方向,《談判官》作為《翻譯官》IP的延伸,就是成功的例證。
《談判官》出品人曾嘉
頭部內容是IP全生命周期運營的基礎,通過IP購買、影視內容製作、衍生業務、品牌打造四個環節的成熟運作來實現IP價值最大化。
製片團隊配置上:華策+嘉行
品牌延續性是檢驗IP價值的一個重要參考維度。續集化的製作模式,類似於好萊塢系列化大IP,通過延續性的內容造成市場影響力,也能讓其價值實現乘法式增長。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點此穿越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原創內容,轉載請附上公眾號名稱、ID、「新劇觀察」二維碼、作者署名
「新劇觀察」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一點資訊、36氪、網易號、貓眼等渠道,覆蓋娛樂產業核心人群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聯繫:
微信:15201655723
微信:zsh762079852
微信:dannyer2929
郵件:xinjuguancha@163.com